狄更斯与老舍小说中利己主义者形象之比较
2024-03-11缪毅敏付春明
缪毅敏 付春明
【摘要】查尔斯·狄更斯和老舍分别是英国和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虽然两位作家身处不同的国度和时代,但他们都致力于揭露黑暗、混乱的社会现实。为了更好地凸显他们的思考,他们都在各自的作品中塑造了利己主义者的形象。《尼古拉斯·尼克尔贝》中的拉尔夫缺少人性,斯奎尔斯刻薄无能;《老张的哲学》中的老张自私自利、利益至上。狄更斯笔下的利己主义者缺少人道主义精神,他借此希望唤醒人性中的真善美。而老舍希望以老张这样一个反面形象来重塑国民精神。
【关键词】狄更斯;《尼古拉斯·尼克尔贝》;老舍;《老张的哲学》;利己主义者形象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8-0037-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8.011
《尼古拉斯·尼克尔贝》是狄更斯于1838年拜访约克郡一所声名狼藉的寄宿学校后所写的,该校校长威廉·萧曾因为虐待儿童而受到舆论谴责。《尼古拉斯·尼克尔贝》这部小说中的校长斯奎尔斯正是以他为原型,凝聚了狄更斯的调查所得。而另外一位人物拉尔夫,则是狄更斯对19世纪英国社会资产阶级压迫者利益至上,冷漠无情的本性的谴责。《老张的哲学》中的老张是一个刻薄狡诈、唯利是图的多重身份者。老舍在《出口成章》中写道:“写作时一定要多想人物,常想人物。选定一个特点去描画人物,如说话结巴,这是肤浅的表现方法,主要的是应赋予人物性格。”[1]12老张与《尼古拉斯·尼克尔贝》中的两位人物一样,他們都是缺少人道主义精神的、非道德的利己主义人物,老舍承袭了狄更斯小说中对反面人物的形象刻画,但多了一些幽默的因素在其中。老舍在《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中提道:“我刚读了Nicholas Nickleby(《尼古拉斯·尼克尔贝》)和Pickwick Papers(《匹克威克外传》)等作品,更足以使我大胆放野:写就好,管他写什么。这就决定了那想起便使我害羞的《老张的哲学》的形式。”[2]164
可见,老舍受到狄更斯小说创作的启发后,便创作了《老张的哲学》。而作品中老张这一形象塑造,便不免渗透《尼古拉斯·尼克尔贝》中的资产家拉尔夫和校长斯奎尔斯两位人物的形象特征。老张和拉尔夫从性格上来讲都是贪婪的、情感淡漠的,但老张较之拉尔夫有更多的野心。老张和斯奎尔斯都是无能且又刻薄的校长,都虐待学生;斯奎尔斯是为了实现自己变态的满足感,而老张则是为了自己利益的流失。总之,老舍和狄更斯皆通过塑造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人物,以讽刺商品经济社会中拜金主义对人性的扭曲。
一、老张与拉尔夫二者性格贪婪,不择手段敛财
贪婪不仅是狄更斯笔下拉尔夫·尼克尔贝的重要性格特征,同时也是老舍笔下老张最显著的特征。在作品中,拉尔夫和老张都热衷于追求财富和权力,并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旺盛的精力和干劲。他们完全专注于金钱的追求,愿意摧毁所有挡在他们道路上的人类和物质障碍。由于他们对财富的执着追求,从而不仅使他们与社会疏远,也模糊了他们的视野。同时,他们的心思总是被获取财富的计划所占据,出于对金钱的痴迷,导致他们忽视了人的价值,将自己的同胞视为只能以最低价格购买的商品。
拉尔夫以放高利贷为生,也是联合大都会改良热松饼和松饼烘焙及准时送货公司的董事之一。拉尔夫将幸福等同于权力,将快乐等同于控制,除了贪婪和仇恨之外,没有什么能够让他满足。拉尔夫认为“财富是幸福和权力的唯一真正源泉,除了重罪之外,通过一切手段获取财富是合法且公正的。”[3]131为了积累财富,他投身于风险资本主义,并开始欺诈、背叛和掩饰。他对财富的热情显然是由于他的父母偏爱他的兄弟而忽视的。为了弥补他们的忽视,他寻求物质财富的满足,并想向这个世界证明金钱的力量。对他来说,金钱代表着潜在的权力、地位、安全感和保护。他凭借与获得财富相伴随的权力,试图随心所欲地操纵他人。拉尔夫热衷于追求经济利益,拒绝任何家庭关系或亲属义务。听到哥哥去世的消息后,他没有哀悼,而是无情地嘲笑尼克比夫人和尼古拉斯。他最担心的是他们可能会给他带来麻烦。血缘关系对他来说毫无意义。其实他早就忘记了他的兄弟,“黄金使人产生一种迷雾,比木炭的烟雾更能破坏他所有旧有的感官并安抚他的感情”[2]22。对他来说,死亡是所有人不可避免的命运,因此,悲伤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他一向冷漠无情,甚至谴责他的兄弟是一个没有远见的丈夫,抛弃了家人,给他带来了负担。
和拉尔夫一样,老张的人生哲学也集中在获取财富上。《老张的哲学》中的老张也从事多种活动:他是放债人、商店老板、校长和警察看守人。由于老张的多重身份,老张在村里被乡里人、富人、同侪分别尊称为“先生”“掌柜”“老爷”。老舍用一种嘲讽的语气将老张的地位过分夸大:“如果老张不幸去世,那将是比失去一位圣人更大的灾难,因为毕竟有哪个圣人能像他一样,兼得两者。”[3]6这些职业使他能够实践唯利是图的生活哲学:做生意是为了钱;办一所学校是有钱的;一边教书,一边经商,一边当兵,利润丰厚。这就是老张所谓的“钱本位而三位一体”[4]3的哲学。小说开篇写道:“老张的哲学是‘钱本位而三位一体’的。他的宗教是三种:回、耶、佛;职业是三种:兵、学、商;言语是三种:官话、奉天话、山东话。他的……三种;他的……三种;甚至于洗澡平生也只有三次”“营商,为钱;当兵,为钱;办学堂,也为钱!同时教书营商又当兵,则财通四海利达三江矣!此之谓‘三位一体’;此之谓‘钱本位而三位一体’。”[4]3此外,老舍在作品中用幽默的笔调揶揄老张的敛财激情。
可见,贪婪是拉尔夫和老张共同的性格特征。拉尔夫是维多利亚时代商业主义精髓的体现,而老张则是民初过渡时期的社会攀登者和机会主义者。狄更斯在工业化、物质追求、资产阶级崛起的时代写作,赋予拉尔夫维多利亚时代资产阶级商人的典型压迫者形象特征。而与不关心政治的拉尔夫不同,老张除了对金钱的贪欲之外,还拥有政治野心,这是出于对教育督察南飞生的嫉妒,南飞生的名片上有许多令人望而生畏的头衔。在一个动荡的社会里,他觉得安全感来自金钱和政治权力。对他来说,一个有钱人却没有政治权力,就像三足牛一样,永远无法在地上站稳。为了树立自己的声誉,他决定在北郊地方自治委员会寻求政治发展。在那个时代,地方的乡绅参加选举都不是为了民众的福祉,而是企图依靠所谓的政治权势来中饱私囊。与老张一样,不少乡绅为了获取政治权力而想尽办法操控选举,以至于投出的选票多于实际出席的选民人数,因此这次的选举是具有欺诈性的。当然,普通民众是无法行使投票权或者提出意见的权力,他们只是麻木的旁观者,甚至于连解决生存问题都有困难,他们会遭到警察驱逐。这样一来,所有的职位都落入了乡绅或富豪的手中。委员会的选举虽然不是一个重要的插曲,但老舍却透露出当时社会上践踏人民利益的无耻官僚之间权力欲望角逐的丑恶本质。
二、老张与拉尔夫二者泯灭人性,亲情观念淡漠
在狄更斯的小说中,爱情和亲情对于拉尔夫来说是陌生的情感。比起爱情,他更喜欢猜测,他拒绝爱情,认为这是男孩子的黑话。“对于出生、死亡、婚姻以及大多数男人感兴趣的所有事件,我都没有兴趣,除非它们与金钱的得失有关。”[2]488因此,他拒绝承认婚姻是将两个异性结合在一起的神圣纽带,而是将其视为一项有利可图的商业交易。尽管他还是与拥有巨额遗产的妻子结了婚。但由于拉尔夫是一个金钱至上的生物,而他的妻子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他们之间的隔阂太大了,以至于他们没有任何感情可言。妻子无法忍受这种婚姻的折磨,与一个年轻人私奔了。而拉尔夫追求他的妻子只是为了从她的耻辱感中换钱。拉尔夫还有一个私生子,便是在寄宿学校受苦受难的小斯迈克。在不知道斯迈克是他私生子的情况下,拉尔夫认为他在婴儿期就死了,甚至与斯奎尔斯密谋迫害这个可怜的男孩。狄更斯将拉尔夫塑造为杀死斯迈克的凶手,并以此作为正义的报应。作品中,拉尔夫虽然并不知晓斯迈克就是自己的孩子,但仍然对这个孤苦伶仃的孩子下了毒手。通过描述受害者斯迈克所受到的痛苦所产生偏执的反道德力量让施害者拉尔夫自食其果,凸显拉尔夫的冷血淡漠,从而达到批判拉尔夫所推崇的金钱力量的目的。
而在《老张的哲学》这部小说中,老张对妻子的态度或许比拉尔夫还要糟糕。对他来说,妻子扮演着奴隶的角色,唯一的职责就是照顾家庭工作。她嫁给老张并不是出于感情,也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被丈夫得到,作为补偿哥哥所欠的债务。因此,他们之间,只存在主从关系。老张不断地虐待她,视她为一头只会消耗大量食物的“无用猪”。当妻子饿了时,老张告诉她多喝水来充饥,他认为这不仅对她的健康有益,而且还可以减少食物成本并防止做梦;而当老张发现因妻子的粗心大意而导致小鸡丢失时,他勃然大怒,当着学生的面对妻子拳打脚踢。老张常常想着娶一个年轻有教养的小妾来满足他的私欲,为此他不惜迫害受过教育的女子李静,虽然老张并没有成功娶到李静,但他最终在成为某教育厅厅长后,也确实花了不到五百块钱娶了两个妾。
当然,与拉尔夫相比,他的恶意要少得多,拉尔夫无疑是恶棍和邪恶的化身。而老张则更像一个机器人,他没有拉尔夫那样复杂的心理。与狄更斯通过斯迈克揭示拉尔夫短暂的负罪感和生前对世界的愤怒蔑视不同,老舍很少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他想通过现实的描绘,而不是心理分析来剖析人物的性格。尽管老张的行为和思想都是为了物质利益,但他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喜剧人物,而不是一个恶魔。社会和道德永远不能阻止他实现个人目标。与拉尔夫的邪恶相比,老张的道德缺陷是轻微的。拉尔夫不会去爱其他任何东西,也不会有任何可以爱的东西,因为他是孤立的,充满仇恨、多疑和愤怒,而他的自杀最终表明他很痛苦,并且与世界完全不相容。
三、老张与斯奎尔斯二者虐待学生,无能刻薄
在老舍《老张的哲学》这部作品中,老张是一个兼具放债人和校长双重性格特征的人物。他的贪婪、残忍与狄更斯《尼古拉斯·尼克尔贝》中的拉尔夫相似,但他的无能、刻薄又令人想起了斯奎尔斯。老张在北京北城外的一个小镇上经营着他的官商小学堂。而斯奎尔斯则拥有一所名为多西伯义斯堂的中等学校。在作品中,两个校长都以残酷的方式管理着学校,他们无视学生的利益,既不适合当行政管理人员,也不适合当教育工作者。同时,他们都目不识丁,将教育作为一项谋取私利的事业,从学生和家长的身上榨取金钱。
在描绘这两位令人反感的校长时,狄更斯和老舍都试图唤起公众的社会意识并且呼吁对腐败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在《尼古拉斯·尼克尔贝》的小说序言中,狄更斯谈到他在约克郡了解到廉价寄宿学校老师虐待男孩的故事,这些故事引起了他的注意,决定写一部反映这些黑心机构的小说。正如狄更斯所描述的那样,以斯奎尔斯为代表的约克郡校长一类人物是整个阶梯中最低、最腐朽的一类,他们是无知、肮脏、野蛮的人,愚蠢、贪婪、冷漠的家长们又助长了他们腐朽的气焰,造成了孩子们无助和绝望的处境。为了向这些校长发泄愤怒并且揭发他们的罪行,狄更斯塑造了斯奎尔斯这样一个卑鄙无耻的人物和使他能够肆无忌惮发挥的社会环境,以此揭露现实世界中的虐待兒童事件,激起了公众的愤慨,致使多家类似的机构倒闭。
老舍在作品中对老张的描写,则体现出他对教育制度的失望。民国初年,中国正处于混乱、动荡的时期。老舍目睹了教育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腐败现象,许多贪官污吏靠裙带关系和贿赂谋取利益,这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张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借此姓氏,老舍让老张代表了所有处于或正在攀登权威地位的人。这类人表面学习和执行新兴的西方事物,实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作者将这样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称为一种哲学,并作为老张的行为宗旨,来榨取金钱。
斯奎尔斯经营的男孩寄宿学校叫多西伯义斯,原文为“Dotheboys Hall”,暗含“do the boys”把男孩们干掉的意思。这所学校是斯奎尔斯校长纯粹以盈利为目的而创办的。赫·皮尔逊在《狄更斯传》中写道:“狄更斯把他在约克郡调查访问所得的印象凝聚在斯奎尔斯一家那既可恶又可笑的形象上。”[5]52斯奎尔斯宣传学校时,将他过度肥胖的儿子作为例子,夸耀学校学生结实的身体素质。但实际情况却是斯奎尔斯收了家长的钱,却不让学生吃饱。为了节省食物还让他的夫人,那个凶神恶煞的斯奎尔斯太太定期给学生们灌硫黄糖浆,以便让学生没胃口吃饭。斯奎尔斯校长还亲自教学英语,但他连简单的英文单词都拼错。为了骗取免费的学生劳动力,斯奎尔斯校长用他所谓的“实用教学法”让学生们擦窗子、除草、刷厕所……为他做工。
斯奎尔斯丑陋的外表与他的内心性格密切相关。作者对他怪异的身体特征进行了放大和细致的描绘,以强化他的卑鄙和残忍。他手持拐杖,甚至穿着射击服,保持着一种险恶的外表。手杖不仅是一种刑具,更是绝对权力的象征。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他认为体罚是抑制学生逃跑欲望、平息不服从行为的最有效手段。教育中的情感表达对他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斯奎尔斯建立的多西伯义斯学校,是一个由他实行暴政和压迫,与世隔绝的王国。斯奎尔斯招收被不负责任的父母抛弃的孩子,他认为他的职责就是从每个孩子身上尽可能地榨取值钱的东西,而不是为学生谋取福祉。他曾表示:“现在在多西伯义斯,年轻人的年薪高达八百英镑。如果我能得到它们,我愿意花一千六百英镑,并且对其中每一个二十英镑的人都非常喜爱。”[3]111他漠视学生们的需求,斯奎尔斯没有给予他们爱、保护和感情,反而随意欺负和殴打他们。作为一个以给他人造成痛苦为乐的虐待狂,斯奎尔斯无缘无故地鞭打他的学生。孩子们本来就受到家庭的忽视,在学校又受到百般虐待,他们的处境每况愈下。孩子们失去了童年的纯真和朝气蓬勃的精神,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悲伤,使得他们的生机在折磨中逐渐流失。
而在老舍作品《老张的哲学》中,老张在管理学校的方面与斯奎尔斯有些许类似,但是这位利益至上的校长给他的学生制定了三条荒唐的规定:第一,因为围绕学堂半里开外全是臭水沟,禁止学生打开窗户;第二,学生的一切用品点心都不准在学堂以外的商店去买;第三,不准学生出去说老张是卖鸦片的。这些规则都是为了增加老张的收入而制定的,是为了迎合他的自私目的。尽一切可能减少开支,增加收入,是斯奎尔斯和老张两位校长共同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们不择手段。老张在学务来访时向学生索要额外开支,他让学生对家里说:“学务大人来了,老师给大人预备的茶水点心,给学生泡的小叶茶,叫家里看着办,该拿多少拿多少。大人察的是你们的学问,老师不能干赔钱。”[4]17老张绝对不接受任何不带钱的理由,他认为父母送孩子去他的学校,支付必要和非必要的费用都是有义务的。比起教育者,老张更像一个商人,他对学生的痛苦漠不关心。老张打学生不是向斯奎尔斯一样为了个人病态的满足感而虐待学生,他打学生是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打人就要费力气,费力气就要多吃饭,多吃饭就要费钱,费钱就是破坏他的哲学,老张又何尝爱打人呢?但是,这次不打,下次也许就没有一个认罚的,岂不是比多吃一碗饭损失更大?况且,万一打上心火来,吃不下东西,省一两碗饭也未可知。”[4]18
老张不仅剥削他的学生,而且还想方设法利用他的朋友。老张在给孙八买小妾的交易中大赚了一笔。老张在同孙八谈之前就已经同龙树古谈好了龙凤的身价。龙树古要求一千出头才肯商议。老张转头就去和孙八要了一千二百元作为买龙凤的价钱,一来二去,老张从中赚了二百元。老张把孙八买小妾说成是为入政界而娶妾,把本来荒唐的事硬是与孙八的仕途联系起来。老张是看透了旧社会的弊端,是个善于投机钻营的人,他看透了旧社会大小官吏所奉行的吃喝玩乐,升官发财的生活哲学,他随机应变,投其所好,一切行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四、结语
《尼古拉斯·尼克尔贝》与《老张的哲学》这两部小说都以贪婪的校长迫害学生为主题,塑造了拉尔夫、斯奎尔斯和老张为代表的利己主义者形象。作品皆基于作者第一手考察和经验,使得人物的塑造达到了高度的真实性和荒唐的效果。
小说《尼古拉斯·尼克尔贝》中,由于处在维多利亚上升时期的社会普遍追求金钱和名利的风气,导致了人们情感的淡漠,并且逐步发展为人性的泯灭。狄更斯對资本主义社会中人道主义精神的缺失进行了谴责和批判,使得拉尔夫和斯奎尔斯的残酷、邪恶本性暴露无遗。而拉尔夫死前的醒悟,表明狄更斯渴望唤醒人们重拾国民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而在《老张的哲学》里,老舍将老张塑造成一个贪婪而且有野心的多重身份者,作为被人蔑视的对象,他既有拉尔夫的唯利是图、吝啬,又有斯奎尔斯的残忍、无知、无能。老张无视学生的死活,对朋友坑蒙拐骗,只关注自身的利益,老舍试图通过对这个人物的刻画来剖析一种国民性格,揭示他对现代化教育制度的失望,反映出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黑暗社会本质。两位作者通过这类利己主义者的形象揭露社会本质,希望唤醒自己的国家、社会、人民的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老舍.出口成章[M].沈阳:辽宁文学出版社,2011.
[2]老舍.老舍文集(第1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3]查尔斯·狄更斯.尼古拉斯·尼克尔贝[M].杜南星,徐文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4]老舍.老张的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5]赫·皮尔逊.狄更斯传[M].谢天振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
缪毅敏,江苏昆山人,宿迁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付春明,湖南邵阳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