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四场” 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家庭的记忆”为例
2024-03-11甘肃省文县城关贾昌小学张奉银
甘肃省文县城关贾昌小学 张奉银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增进青少年文化认同、 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1]。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关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认识理解社会、认识国情等层面,融入了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包括经典故事、经典名句、民俗风情等等,正是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教师应将道德与法治教育深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让道德与法治教育有魂、有根、有文化的境脉[2]。 下面仅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庭的记忆”的教学为例进行探析。
重视家庭历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的记忆”正是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的典范文本。“家庭称呼抢答赛”中的比一比谁能更快地厘清亲人之间的彼此称呼,更是加深亲人感情、传承家庭美德的机会;“家史”小调查活动,调查的不仅是血脉上的传承,也是一代代的精神链条;“传统节日中的‘家’”“语言文字中的‘家’”更蕴含着家国情怀的密码,正所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的做法是构建“四场”,强化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度。“情境场” 能够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变得自然而然、无痕而高效;“活动场” 重在加深每一个学生的具身体验,让优秀文化的传承在代代间落地生根;“励志场”重在学生心底播撒优秀文化的种子,成为激发学生成长的内生性与励志性力量;“实践场” 实现了道德实践与现实印证的结合,重在行为重塑。
一、基于生活,创设潜移默化的“情境场”
在小学生的心中种下家庭美德的种子, 使其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内涵[3]。“家庭称呼抢答赛”板块中,要求学生补全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教师应该创设与教学契合的“情境场”,让学生在“生活味”浓浓的气息中厘清家庭成员关系。
(一)情境一:“全家福”照片
课前,教师布置收集作业:你的家里一定有“全家福”照片吧?请选择一张家庭成员最全、最有意义、最清晰的照片带到课堂上来。 可以将电子照片上传到钉钉群中,以便教师筛选,并在课堂上拿来一用。课中,教师激趣:“老师收到了不少精彩的‘全家福’照片,下面选几幅展示一下。”接着,学生手持“全家福”照片并介绍自己家的成员,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随即追问:“你爸爸与妈妈是什么关系?具有这种关系的在照片中还有吗? 你爸爸与爷爷是什么关系?具有这种关系的在照片中还有吗? ”还可以扩大到“全家福” 照片以外的人员:“你知道妈妈与外婆是什么关系吗?生活中具有这种关系的还有哪些? ”“‘外公外婆’与‘姥爷姥姥’是一样的吗? 还有哪些称呼在不同的地区是不一样的? ”在此基础上,生生、师生合作完成“家庭树”的绘制。
上述环节中, 学生依据生活经验厘清了家庭成员关系,知晓了家庭成员称呼的多样性,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突出,而这源自于一张张生活味十足的“全家福照片”。中国人喜欢照“全家福”, 其中蕴含着血脉情与文化的传承,让中学生意识到中国人重视家庭,这样的传统文化理应代代传承下去。
(二)情境二:“喜送小花椒”
仅仅厘清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呼是不够的,检验学生在称呼中是否做到“爱亲敬长、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应该成为教师教学此课的关键指向。为此,我们创设了一个“喜送岷县点心”的任务式情境:小强一家去岷县旅游归来, 给家人带回了岷县特产点心。 家人或亲戚较多,那么,应该先给谁送呢?
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可以充当爷爷辈、学生充当表弟、表妹等,表演送礼物的过程,并写出“送者”之所以先送给谁的理由。 如送给爷爷奶奶是因为他们是长辈,送给表哥是因为表哥在学习上曾经帮助过自己,送给乡下外婆外公除了是长辈的原因外,还因为他们到集市上去购买日用品比较麻烦,送给舅舅是因为他爱吃甜食……
2.分小组讨论在送礼物的过程中,究竟对谁应该使用“您”的称呼、对谁应该使用“你”的称呼,并说说这样区别称呼的原因。
这样的沉浸式情境中, 优良家风的传承变得自然而然,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觉醒于学生的心中,家庭美德的浸润既是无痕的,也是高效的。
二、以生为本,构建主体参与的“活动场”
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 应该少一些理论单向灌注,而多一些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4]。 唯有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传统美德的生成才能做到抓铁留痕。 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课内外相互衔接的大教育活动观,俯下身子,注重细节,构建扎扎实实的“活动场”。
(一)关注“家史”小调查中的细节
既然强调课堂教学要有意识地渗透优秀传统文化,那么,“家史”的调查中也应该有意识地倾斜于“以文化人”这一层面。 作为教师,应该在几十份调查中有意遴选一些代表性的调查材料而凸显其细节,在学生心底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
以下是学生一些有代表性的调查细节:
1.弟弟出生以后,为了让我有一个更安静、更宽松的学习环境,爸爸妈妈购买了新的住房,现在我拥有自己的书房。
2.奶奶在乡下生活,爸爸多次劝奶奶到城里来住,但奶奶以不习惯为由拒绝了。 没办法,爸爸妈妈总是利用节假日去乡下看望奶奶,自我出生以后,每月我都跟着爸妈去乡下。
3.爷爷特别喜欢拉二胡,他总是说,他的这门技艺要失传了。 但是,经过调查,我们发现爷爷最小的弟弟,也就是我们的四爷爷也会拉二胡,并且比爷爷拉得更好。 我爸曾说,工作太忙,等闲下来,他也学学二胡……
类似的“‘家史’小调查”细节都是教师筛选之后呈现出来的。教师引领学生调查时不是仅仅拘囿在“哪一年”等实践线索上,而是挖一挖那些不断传承的家庭美德。 或许有一些传承处于“隐身”状态,但教师要引领学生与家长“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如此,课程育人润物“有声”,优秀传统文化落地生根。
(二)做细“我和父母比童年”的细节
“我和父母比童年”活动同样要做细做活关键性细节。由经验到体验,我们也安排了课前调查,特别强调学生要倾斜于那些特别的案例。 诸如“读《西游记》、打沙包、会做饭”等常态性调查内容可以忽略不计,而更加关注那些被忽略的但更有意义的细节, 以此洞开学生的多重视域,加深学生对亲情的体验。
三、内化主题,打造立德树人的“励志场”
好的德育课堂应该让学生有所触动,应该生出面向未来的励志力量。“家庭记忆”是个十分宽泛的主题,是仅仅拘囿于一些“欢声笑语”,还是深挖“欢声笑语”背后所蕴含的道德力量呢? 显然,只有后者才是值得称道的。 由此,进一步内化主题,丰富和再创学生行为模式显得不可或缺。
教师播放《有滋有味的中国年》微视频,其内容包括:奶奶为孙子碗里的包子蘸醋; 爸爸手把手教女儿如何使用筷子;邀请邻居孤寡老人一起吃团圆饭;上三年级的小学生为爷爷奶奶拜年, 并献上自己制作的低成本节日礼物……学生欣赏视频之后,教师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同学们,尊老爱幼、技艺传承、睦邻友好、家国情怀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你家中,也一定有‘传家宝’吧?把它分享出来吧。 ”
一开始,学生不知从何入手,后来经过教师的点拨与启发,通过短暂的思考与交流,学生纷纷发言,有的学生认为爷爷的毛笔字写得特别好,“认真写字,堂正做人”就是“传家宝”;有的学生认为,外公医术高明,“医者仁心”就是“传家宝”; 有的学生认为舅舅一直勤俭持家,“艰苦奋斗”就是“传家宝”;有的学生认为奶奶把珍贵的手镯传承给儿媳妇,“家庭和睦”就是“传家宝”;有的学生认为大伯特别地孝敬爷爷奶奶,“爱亲敬长”就是“传家宝”……教师最后总结,“传家宝”不仅是有意义的物品,还是有意义的家风家训,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美德的传承。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珍视“传家宝”,应该让这样的“家庭记忆”在心灵中留下深深的痕迹。
在此基础上,在做实教材中“特有的字谜游戏”“阖家欢乐”等优秀古诗词理解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课外在网上搜集节日童谣和更多的与“家”有关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画一画年夜饭过程中最靓丽的风景……引领学生积累材料,制作简报,从中传承优良家风、浓厚家国情怀。
“美好”与“传家宝”需要发现、需要传承、需要辐射出更多的正能量及正效应。上述举措加深了学生对“家”的认知与体验,“家庭记忆”倾斜于传统文化,营造了“励志”氛围,让“平等、明礼、和睦、尊老、睦邻、勤俭、互助”等家庭美德的种子在学生心底扎根。
四、拓展探究,开拓知行合一的“实践场”
培育德行,巩固效果,还需开拓知行合一的“实践场”。优秀文化的渗透及传承,不能仅仅拘囿于课内,还可以穿越教材、穿越班级及学校的边界,拓展教学的弹性和容量,实现由理论德育到实践德育的转变。这样才能打开充满活力的德育课堂,让学生的知行合一有效落地。 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绵延在血脉中的基因,有传承才有根,有根才有未来[5]。当学生意识到家庭美德的重要性,厘清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必要性,“我来写家谱”的课外实践活动成为必然诉求。
1.在家长钉钉群发布任务:亲子共同调查采访:我们的家庭是原生地建立起来的吗? 如果不是,最早的祖辈祖籍在哪里? 我们家族中每一代起的名都有规律吗? 其字辈是如何排列的? 家规家训以及家族大事有哪些“亮点”,其中最有意义的传统美德是什么……以此为“我来写家谱”奠定基础。
2.“传承久久,家风久久”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开始了,希望三年级的全体同学踊跃参加,内容尽可能聚焦家庭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形式不限,活泼多样,可以是温馨温暖的老照片、可以是一段激荡人心的故事、可以是摇曳生姿的微视频……立志寻“根”而不忘“根”,相信你们一定行。
上述拓展探究带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性力量,带给德育教学更多的智慧支撑。 这样的由此及彼,变化的不仅仅是教学模式与育人形态,不仅仅是教学框架的重构和路径的开阔,还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开拓、良好德行的形成、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
构建“四场”, 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其必要性——能够让人变得更自然、更有效,能够创新道德与法治课堂,能够助力于德育与大思政教学改革,助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优良家风的传承、家国情怀的厚植,必须从人生的源头上早早起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诸如“家国一体、孝亲与责任、和睦与忍让、勤俭与为善”等等,都必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深度渗透。如何构建更有活力的“场”,如何开拓反思之路、实践之路与品性纯化之路,促使学生完成道德行为转变,浸泡在传统文化的根系中,还需我们展开溯源性思考与创新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