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果树育种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与实践

2024-03-10樊丽张磊刘艳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2期
关键词:教学手段教学评价课程思政

樊丽 张磊 刘艳

[摘 要]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课程思政是学校发挥专业课程德育作用的有效平台。“果树育种学”是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学术性强,内容深奥。从“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和业务能力;深度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编制典型教学案例;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环境;把实践教学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实行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构建了“果树育种学”课程思政可行性框架,以期为同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果树育种学;课程思政;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内蒙古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果树育种学》为例”(KCSZ202104);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与创新》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GSZ2022021)

[作者简介] 樊 丽(1982—),女,河北保定人,博士,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果树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张 磊(1987—),男,陕西韩城人,博士,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果树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刘 艳(1971—),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博士,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果树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4)02-0093-04 [收稿日期] 2022-10-21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今我国农业正逐步从传统农业过渡转变为现代农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新兴农业人才,特别是高等院校农科毕业的年轻人[1]。通过思想觉悟教育和人生观引领,广大农科专业大学生真正知农、爱农,树立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果树育种学”是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课程教学,学生能够采用合理的育种途径和方法进行果树新品种选育,为今后从事果树品种选育、审定、推广和繁育等工作打下基础。“果树育种学”是一门学术性和客观性极强的课程,内容枯燥,生涩难懂。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如何将思政内容润物无声地融入专业课讲授中,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该类课程面临的教学难题[1-2]。针对新时代园艺人才培养目标,笔者积极开展“果树育种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构建课程思政的可行性框架,协同融合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力争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價值教育的有机统一。

一、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课程思政是通过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3]。课程思政教学要求授课教师既掌握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又熟悉专业知识背后蕴含的道德情操、科学思想、价值取向等思政元素[4]。授课中教师要努力将这种思政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因此,在教师个人发展中,必须具备较高的德育素养和专业素养。“果树育种学”作为园艺专业的骨干课程,在教师配置上要求教师业务能力强,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升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思考与探讨课程思政建设,促进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的深度融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实现“润物无声,盐溶于汤”的育人效果。在本门课程实践中具体采用的方法包括:(1)组建课程组。课程组组长由多年承担“果树育种学”课程教学、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授担任;同时配备2~3名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课程教学团队,要求业务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2)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养。优秀的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条件,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实践中组织任课教师集中学习研讨思想政治理论,同时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加强其思政意识培养,使其树立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定期开展教研室或课程组研讨会,梳理课程内容,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研究课程思政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中的效果,确保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始终。(4)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意识形态把握情况和融合思政教育情况进行评价,组织课程组教师筛选优秀教材、学习优秀教案、观摩教学示范课、交流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水平,形成良好的课程思政氛围。

二、编制典型思想政治教学案例

思想政治教学案例的合理编制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各章节讲授内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进行系统化的教案编制。下面列举部分章节内容中的典型思想政治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

《绪论》章节涉及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我国果树育种发展概况等专业知识。在讲授过程中,通过阐述当前果树生产中主要果树种类(如苹果、葡萄、草莓等)由我国自主选育的品种占比远低于国外引进品种的现实,让学生深刻认识端稳“果盘子”、掌握种业科技创新自主权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胸怀祖国,服务“三农”,树立自觉肩负时代使命的责任感。此外,本章节还介绍了我国果树品种选育的成就,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老一辈育种家艰苦奋斗、潜心研究、勇于创新的感人故事,使学生自觉感悟科学家精神,勇担使命。

《种质资源》章节内容涉及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可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案例编制:(1)我国是园艺种质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野生种质资源,同时我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拥有众多品质优良的地方品种和古老品种,是世界最大的果树发源中心之一。在介绍这些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政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种质资源流失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各国政府及科研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问题。种质资源与国家生态安全息息相关[5]。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为教学载体,通过介绍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钟杨艰苦援藏,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事迹,融入保护国家生态安全重要性的政治教育,以及胸怀祖国、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杂交育种》是本门课程的核心章节,在思想政治教学案例的编制上设计两部分内容:(1)在教学过程中观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政阳团队培育苹果新品种的宣传片——《赵政阳:扎根基层攻关18年 培育国产好苹果》,了解他带领团队扎根基层近20年,致力于苹果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和技术创新,创造性地采用“少组合,大群体”和“阶梯式选择”的育种思路,从8万株后代群体中以不足0.01%的概率成功选育“瑞阳”“瑞雪”两个大苹果新品种。他不辞辛劳地奔波田间地头,开展品种示范推广,助力果农脱贫致富。通过这些事迹让学生感受育种家躬耕田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科学家精神,同时激发学生追求科技创新,投身“三农”事业的情怀。(2)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是开展杂交育种、进行合理选择选配亲本的关键。这部分专业知识是本章的难点,内容晦涩难懂。在这一教学环节举例沈阳农业大学三代育种人不迷信权威,尊重科学真理,探寻“苹果含酸量”性状遗传规律,大胆创新用抗寒酸苹果“东光”作为杂交母本,成功选育抗寒大苹果品种的故事,既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讲授了“苹果含酸量”性状遗传规律的专业知识,又融入艰苦奋斗、传承协作、大胆创新、敢为人先的科学家精神教育,达到思政教育润物无声的效果。

《诱变育种》章节涉及航空育种内容,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我国航空育种成就,让学生在感受我国科技强国的自豪与骄傲的同时,树立筑梦航天、探索奥秘的科学探索精神。

总之,通过挖掘典型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使章章有案例,形成系统化教学方案。

三、改进教学环境,丰富教学手段

(一)融合课程思政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将人们带入全新的教育环境,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6-7]。笔者承担的“果树育种学”课程被列为学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示范课程,除专业知识讲授外,还要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将思政教育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有机融合。具体做法包括:(1)课程单元模块设计时,将思政教育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步开展,实现教学过程一体化。即课前通过慕课网络教学平台渠道,在导学和课前预习环节布置思政学习内容,完成课前预习;课中结合专业教学精选典型思政教学案例,教师进行课堂讲解,同时借助网络平台开展互动式教学;课后利用线上学习资料完成课堂思政内容的总结,并通过完成感悟类作业延伸思政教育,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与共鸣,提升思政教育效果。(2)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完善线上思政内容课程资源建设。如在《绪论》一章的课前学习资料中,导入经典权威文献综述《果树育种40年回顾与展望》《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粮食安全的讲话、电视剧《功勋》之《袁隆平的梦》等资料,使内容更加全面、丰富;结合课前、课中、课后三步开展学习,使思政教学向深度和广度延伸。(3)针对课程讲授内容,凝练包含设计方案与实施方案的课程思政改革案例,制作体现课程思政核心要义的教学微视频并在网络上公开。如在《杂交育种》一章,结合课程讲授内容,制作《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和他的梦》微视频,既阐明杂交育种在品种选育中的重要性,又传播了科学家精神。总之,课程思政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有机融合,使线上思政资源内容更加丰富全面,形式多样有趣;同时,线上学习打破了课堂学习的时空局限性,使思政学习更加实时有效;结合与思政教育相关的课堂互动讨论、头脑风暴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关注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感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教学实践,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多元化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采用研讨式教学模式,针对一些育种学热点问题和现象(如转基因育种、我国种业“卡脖子”问题、种质资源与国家安全等)展开讨论。如设置讨论话题“‘寒富苹果是我国自主培育的抗寒大苹果品种,经过三代人近40年接力培育推广,创新形成抗寒大苹果种植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8],请你谈谈我国果树种业创新的重要意义”。课后布置如思政感悟,文献读后感,知名学者专家云课堂、云讲座等,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融合,在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进行思维碰撞、拓宽视野的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专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结合实习实践和第二课堂拓展延伸课程思政

实践教学是“果树育种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程实习实践中,贯穿思政教育。如实践过程包括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实习,参与良种繁育、杂交授粉等育种专业技能操作。通过专业实习实践,使学生深刻感知掌握农业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学生的岗位责任感,敬业、爱业及服务“三农”的意识也在实践教学中得到了升华。

此外,在“果树育种学”课程讲授中,要特别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综合运用。通过组织开展“园艺大讲堂”“专家进课堂”等系列讲座,深入开展“青年紅色筑梦之旅”“果树种植管理服务队”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不断拓展课程思政教育路径。由于“果树育种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更容易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课程思政建设要利用这一优势,将课程思政建设由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实践之中,完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五、实行多元化考核评价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讲授课堂理论、训练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牢牢抓住教师对授课学生的正确评价导向,课程思政的考核方式也必须采取更全面的多元化考核模式[9-10]。本门课程总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在考核每项成绩时要注重融入思政考核内容。

首先,在考试中融入思政内容。在课程考试中结合案例设计题目,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如设计材料题:“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一同着陆的还有约12 000颗种子,这些种子将在今后开展品种选育试验。我国航天育种成就世界领先,已筛选新材料1 200多份,培育品种260多个,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2 000亿元。育成品种数量和推广应用范围处于世界第一位。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与常规地面辐射育种相比,太空育种有哪些优势?”案例引入式的考题更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触动内心。

其次,在平時成绩中强化思政考核内容,同时体现多元特征。在实践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高出勤是良好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重要体现,因此平时成绩中将出勤占比提高至40%。此外,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设置一些思政讨论话题、布置思政感悟作业、查看思政学习资料观看点击率等,将这些内容均计入平时成绩核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辩论或撰写论文、发表感想,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关心社会问题和国家发展,培养其爱国、敬业、自立自强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语

“果树育种学”是园艺专业的骨干课程。通过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深度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和多元化考核体系,探寻实现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建设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可行性框架。在园艺专业中开展实施了3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今后将继续挖掘和拓展课程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使课程思政更易于学生接受,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冯莎莎.“育种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J].现代园艺,2020(19):192-193.

[2]李小靖,李建明,胡晓辉,等.农学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以《园艺作物研究法》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86):165-166.

[3]易鹏,吴能表,王进军.新农科课程思政建设:价值,遵循及路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8(3):78-87.

[4]高惠芳,张晓辉.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的思路[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0(2):51-57.

[5]李桂荣,杜晓华,姜立娜,等.课程思政背景下“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改革的研究[J].科技导刊,2021(19):108-110.

[6]武家玉,李镇镇.融合课程思政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1(36):52-53.

[7]张倩苇,张敏,杨春霞.高校老师混合式教学准备度现状、挑战与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22,1(6):46-53.

[8]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20-09-11)[2022-09-21].https://www.gov.cn/xinwen/2020-09/11/content_5542862.htm?eqid=c3225510003771b50000000364579bbd.

[9]谢振旺.“课程思政化”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现代职业教育,2018(14):43

[10]曹辉,贾明方,孙夏,等.《智慧农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2):274-276.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onstruction for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Fruit Breeding Course

FAN Li, ZHANG Lei, LIU Yan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Plant Protection,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18, China)

Abstract: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is the found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l courses have the function of educating peopl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is an effective platform for schools to play the role of moral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Fruit breeding is a core course of horticulture, which is highly academic and profound. By improving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Deeply excav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curriculum, and preparing typical teaching cases; Enriching teaching means and improving teaching environment; Combining practical teaching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lementing diversified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ourses is explored and practiced, and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 The constructed feasible framework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s expe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similar courses.

Key words: Fruit Breeding;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teaching means; teaching evaluation; teaching reform

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教学评价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