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农业硕士生的实践能力探索研究

2024-03-10温洋肖阳刘丽娜于向鸿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2期
关键词:实践育人实践能力新时代

温洋 肖阳 刘丽娜 于向鸿

[摘 要] 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14所农业院校的调研数据,研究影响农业硕士生实践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研究生的内部动力、导师注重实践指导、教师重视实践育人、专业实践实训、社会实践活动、性别、年级等对实践能力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研究生的内部动力对实践能力的提升影响最大,其次为导师和教师重视实践育人、实践实训。由此提出激发研究生的内部实践动机、创建有利于实践能力提高的教学模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和多元化开展实践实训活动的建议。

[关键词] 实践能力;新时代;农业硕士生;内部动力;实践育人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农业农村部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新时代农科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研究”(Y2021YJ2);2022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基于R软件的《应用数理统计》课程教材建设”(1610042022008);2021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高级试验设计与统计”课程教材建设项目(1610042021005)

[作者簡介] 温 洋(1970—),女,甘肃会宁人,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肖 阳(1969—),女,河南南阳人,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员(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数理统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3.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4)02-0001-04 [收稿日期] 2022-11-27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为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涉农高校应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使高校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科技创新和成果供给的主要力量。目前,部分高校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2],课堂教学注重灌输,教师和学生互动较少,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目前主要从两方面对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进行研究:一是定性研究,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从制度、课程、项目、基地支撑和交流等多方面,提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思路[3],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4],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创新思维和拓宽学术视野[5]。二是基于调查问卷,构建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模型,挖掘影响实践能力的主要因素[6-7]。本研究基于调研数据并结合文献研究,探索影响农业硕士生实践能力提升的显著因素,丰富了当前研究以定性为主的成果体系。

一、理论基础

对于实践能力的含义,我国学者认为实践能力是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且在人的一生中可保持继续发展,甚至到老年还可以增加[8-9];斯腾伯格[10]强调实践能力在“做事”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强调个体应该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能有效解决基本实际问题和促进个体发展的能力;刘磊等[8]依据能力因素在活动中的作用领域,认为实践能力由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因素、专项实践能力因素和情景实践能力因素四部分构成。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他们的主导活动是学习和科研,所接受的教育主要来自课堂教学和导师指导,教师和导师对研究生的能力培养发挥关键作用[11-12]。研究生参加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来自专业课程的实习,另一方面来自学校组织的基层社会实践活动,内在动力是研究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原动力,没有相应的实践动机,个体不太愿意参加实践活动,从而实践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8-10]。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基本特征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2022年6月份对全国14所农业院校的调研,从研究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实践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实践能力自我衡量三部分,设计题项共35题,量表题项设计为李克特五级量表题项,1表示不赞同所表述的观点,5表示完全赞同所表述的观点,从1到5程度依次加强。针对在校研究生借助问卷星发放问卷,共获得2 760份问卷,有效问卷2 742份,问卷有效率为99.35%,样本中东南部高校占39.9%,中西部占34.4%,北部占25.7%;“双一流”建设高校占56%,非“双一流”建设高校占44%;在接受调研的学生中,目前学校安排的实习活动主要有认识实习、顶岗实习、跟岗实习和科研项目研究,每一项分别占25.24%、4.08%、9.56%、61.12%。

(二)因变量和自变量信息综合

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本问题的核心变量,这里设计了五个变量:具有胜任基层工作能力、较熟知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较熟练掌握专业相关农业生产技术、能够制订出可行性工作方案、具备独立完成较复杂工作的能力。由于这五个变量间的正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其主要信息。第一公因子F1的方差贡献为85.6%,说明第一公因子F1的综合代表性较强。根据这五个变量的含义,F1可命名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后续将以第一公因子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实践教育较之理论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起着更直接的作用[13],因此在农业硕士生的实践能力研究中应关注培养环节中实践教育的作用,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其中的主要信息,前五个公因子共解释原始信息的83%,根据各变量在每个公因子上的载荷和变量的含义,五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专业实践实训、社会实践活动、教师重视实践育人、导师注重实践引导、研究生的内部动力,五个因子的含义和问卷设计的题项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三)回归分析结果

下面以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为因变量,综合提取的五个公因子为自变量,并将性别、研究生所在的年级和有实践教学的课程门数作为控制变量放入模型中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整个回归方程在0.001水平下是显著的,回归模型修正的决定系数为0.73,检验残差满足方差齐性和正态性,且残差间不具有自相关,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综上说明所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满足前提假设、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较好,因而结果是稳定可靠的。

由回归分析的结果可知,农业硕士生的性别、所在的年级对因变量的影响均在0.001水平下显著,有实践活动课程的门数对因变量的影响在0.05水平下显著。女生的实践能力显著低于男生,研一、研二年级的学生实践能力均显著低于研三年级学生;教师重视实践育人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正向影响在0.001水平下显著,教师在讲授理论课程时,注重实践育人,在课上引入较多的案例分析和研讨互动,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实习机会,学生接受知识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从而达到显著提升实践能力的目的。导师注重实践指导对农业硕士生实践能力的正向影响在0.001水平下显著,导师以科研项目为载体,注重实践育人,将研究课题与动手实践机结合起来,学生在从事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显著提升了实践能力。专业实践对农业硕士生实践能力的正向影响在0.001水平下显著,通过专业实习和专业教师的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综合应用于生产实践,促进农业硕士生与农业专业领域有效衔接,不断提升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活动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正向影响在0.001水平下显著,研究生通过参加基层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农科及其相关行业,增加了近距离接触农村的机会,在获得第一手数据的过程中认识农民、了解农村,有助于其实践能力、社会经验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研究生参加实践的内部动力对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的正向影响在0.001水平下显著,说明学生参与实践的内部动力越高,其实践能力提升得越快,这和已有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12-13]。

三、教学探索

研究表明,农业硕士的内部实践动力、导师注重实践指导、教师重视实践育人、专业实践实训、社会实践活动、性别、年级、有实践活动的课程数对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均有极显著影响(p<0.001),由标准化回归系数可知,研究生的内部实践动力对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影响最大(0.60),其次为导师注重实践指导(0.35)、教师重视实践育人(0.34),社会实践活动(0.22)和专业实践实训(0.19)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注重导师实践引领、教师重视实践育人、实践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环节的同时,更要激发研究生的内部实践动机,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激发研究生的内部实践动机

(1)給农业硕士生适度的实践压力。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次数及质量作为考试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科的实践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思考,进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升知识运用能力。(2)保护农业硕士生的实践兴趣。如果学生对教师要求以外的活动热情较高,教师应适当保护,可以引导而不是强硬制止,在目前农业硕士生实践能力和动机欠佳的情况下,保护学生的实践兴趣非常重要。(3)提升农业硕士生的实践成就感。对学生来说,一次成功的实践更容易激发他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热情,让做得好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过程和创意,对其他学生起到引领作用,得到认同的学生会提升实践成就感,产生尝试更多实践的心理动机。

(二)创建有利于提高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探索案例教学、课堂研讨、专项技能训练和基于项目等教学模式,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邀请企业家进行专题授课,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刻认识,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明确发展方向;建立注重实践表现的课程考核方式,采用课程汇报、小组合作、学术辩论、实际操作等多种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和动机,提升研究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依托专业课,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田间地头,针对乡村发展的难点、重点开展专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农耕实践,掌握劳动技能,增强学生服务“三农”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耕读教育,将耕读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积极引导学生勤耕深读,知行合一;构建思政育人体系,建设思政优秀课程和优秀团队,以点带面,发挥引领作用,厚植“三农”情怀,帮助学生树立基层农村天地广阔,同样可以成就事业的就业观念。

(三)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发挥导师引领作用

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导师应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搭建学术、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有关“三农”实践的论文研究选题,提升学生的专业运用能力;结合学生需求,聘请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内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农业硕士生的校外导师[14],着重负责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校内外导师双方充分沟通,探索共同培养研究生的各种途径。

(四)多元化开展实践实训活动

涉农高校应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核心地位,加强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宣传、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实训工作,通过组织志愿服务、农企实习、农村调研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加强学生对农村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农村的深厚感情。农业硕士生的培养离不开专业课的实习基地,根据地方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地方政府共同构建和谐稳定的实习基地,为研究生创新实践提供历练平台。充分发挥社会、政府、高校的联合作用,开展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打破固有的校园壁垒,共享优质资源,2020年由21所涉农高校共同倡议提出的“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服务联盟”,旨在发挥学生的学科专业能力,推动志愿服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2-11-15].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何万国,漆新贵.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及其培养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0(10):62-66.

[3]沈丽英.“五位一体”视角下高校经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1,40(5):182-184.

[4]邵光華,魏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改革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10):29-34.

[5]沈雪峰,郑殿峰,冯乃杰,等.新农科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以广东海洋大学作物学学科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2(2):57-60.

[6]苗慧勇,张帅兵.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关键影响因素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2,38(5):98-103.

[7]刘润泽,马万里,樊文强.产教融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影响的路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1(3):89-94.

[8]刘磊,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J].教育科学,2005(2):1-5.

[9]吴志华,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及辨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6(9):23-25.

[10]斯腾伯格 R J.成功智力[M].吴国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1-132.

[11]王传毅,李福林.实习如何“赋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于研究生满意度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21(10):81-87.

[12]肖阳,温洋,于向鸿,等.基于SEM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研究:以A校研究生院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21(8):60-65.

[13]陈喜波.关于实践教学的理论探讨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32):169-170.

[14]梁德东.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4):125-128.

Study on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Agricultural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WEN Yang, XIAO Yang, LIU Li-na, YU Xiang-hong

(Graduate School,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Improving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i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new era and also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 reform.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14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improvement of practical ability of agricultural graduate students are studied. The result shows the internal motivation of postgraduates, tutors emphasis on practical guidance, teachers emphasis on prac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training,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gender and grade have a very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postgraduates, Among them, the internal motivation of postgraduates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practical ability, followed by tutors focusing on practical guidance, teachers focusing on practical education, and practical training. Therefor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stimulate the internal practice motivation of postgraduates, create a teaching mode that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practical ability,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tor team, play the leading role of tutors, and carry out diversified practical training activities.

Key words: practical ability; new era; agricultural graduate students; internal motivation; practice education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实践能力新时代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