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古文观止》译本研究

2024-03-10聂柯

今古文创 2024年7期

聂柯

【摘要】《古文观止》荟集百篇散文精品,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罗经国教授译本既忠实于原文思想内涵,又力求传达出原文语言之美。因此,本文拟以《古文观止精选》为例,从生态翻译视角对译文进行研究,探讨三维转换在文言文翻译中的应用,为读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古文观止》;罗经国;生态翻译;文言文翻译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7-010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7.034

一、《古文观止》翻译简介

清代,吴楚材、吴调侯集萃东周到明末的百篇散文精品,结集为《古文观止》,书名意为“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学习文言文至此观止矣”。它以时代为主干,将来自《史记》《左传》以及唐宋名家作品集粹于一处。其中散文的文学价值极高,兼具思想深度与文采雅度,或陈情言事(如《前出师表》《陈情表》)、或借景抒怀(如《兰亭集序》《岳阳楼记》)、或托物言志(如《陋室铭》)、或政治讽喻(如《卖柑者言》《师说》),从各个维度来看都具有美感。

罗经国教授一直躬耕于英语文学教学领域,著有《英国文学选读》等书。1995年,《大中华文库》工程正式立项,这是我国首次系统全面向世界推出中国文化典籍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自此中国古籍英译蔚然成风。2005年,年逾古稀的罗经国教授又投身于我国古典文学的翻译之中,精选了“精于描写、长于抒情而颇有辞赋风味”32篇佳作(高嘉正等,2014),其扎实的外文功底与良好的古文基础,加之北京大学优越的人文环境,《古文观止》中的文章因此得以用英语高水准地呈现出来。

二、生态翻译理论概述

首先,随着学科间严格的分界逐渐被打破,跨学科的概念不断运用到各个传统学科之中,以打破壁垒,增强灵活性。翻译学科研究也不例外,翻译的文化转向和语言学转向进一步推动了翻译的跨学科研究。根据方梦之(2023)的统计,“翻译学”研究涉及的学科有66种之多,包括美学、阐释学、符号学等。其次,由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国际关注,“生态学”视角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青睐,像生态批评学、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生态政治学,加之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为中国翻译学者为翻译理论融合生态理念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胡庚申,2008),2004年,胡庚申出版了《翻译适应选择论》一书,提出生态翻译理论,以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解释翻译活动。该理论认为翻译的过程是译者对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的过程,强调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角色。就翻译方法而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适应性选择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胡庚申,2011)。而且经过实践检验,生态翻译学是为学术界所注意的研究方向,也是翻译跨学科科目中认可度较高的学科,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三、生态翻译理论视角下《古文观止》英译例析

《古文观止》收取名篇均以文言文写就。“文言文”即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书面正式、语言凝练、长于用典和声韵节奏美是文言文的特征。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区别,其中含有许多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因此翻译此类文章的过程是包括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两个阶段(方梦之,2011),译者在翻译时,应当首先分析理解原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准确把握原文含义之后转换为现代汉语,保持译文与原文的对应关系,原文词语逐个准确落实,尽力还原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同时考虑到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中英文语言差异,所以译者不必对原文亦步亦趋,要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体验,把握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适应性转换间的平衡,最后输出既忠实于原文内涵又重现原文风貌的英文译文。

(一)语言维适应性转换

由于中英文语言表达存在很大差异,“语言维”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传达出原文的遣词造句、句式结构、行文风格等,如袁鑫(2021)所说,既要最大程度保留源语言的语言特色,又要保证译文符合目的语读者阅读习惯。

例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It is injudicious that Your Majesty should unduly humble yourself,and use metaphors with distorted meanings,lest you should block the way of sincere admonition.(羅经国,2005)

该句选自《前出师表》,这篇文章是诸葛亮出征北伐前,为劝勉后主刘禅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以兴复汉室而写下的。译文中的“injudicious、unduly、lest、admonition”等词都是英文中的正式词汇,符合原文的语言风格。译文根据原文的语言特点,合理地选择措辞,实现了语言层面适应性转换,再现原文的表达风格。

例2:《陋室铭》英译例析

《陋室铭》是一篇托物咏志的铭文,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的意趣。这篇文章形式上短小精练,朗朗上口,韵律感极强。罗译灵活采用翻译方法,也是《古文观止精选》中罕见用诗行形式呈现的译本。这篇铭文原文仅八十一个字,体现了古文言文用语凝练的特点,由18个小句组成,包含7对骈句,以四言、五言、六言小句为主,虽然是以一整段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但读者仍能感受到该文所具备的视觉美,以“ing”韵一韵到底,读起来朗朗上口,颇具音韵美。汉语是象形文字,有无可比拟的简洁性,而英语是拼音文字,因此译者很难使译文的音节数与原文的字数等同(蒋哲杰,2010),而且一般情况下与中文对应的英语单词更长,要重现原文形式之美会面临很多困难。但罗译无论是从形式结构上还是语言风格上都很好地重现了原文。

1.A mountain needn't be high; (4)

3.A lake needn't be deep;(4)

11.In this humble room,I can enjoy playing my plainly decorated qin,(12)

12.or read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quietly.(6)

15.My humble home is like the thatched hut of Zhuge Liang of Nanyang,(13)

16.or the Pavilion Ziyun of Xishu'.(6)

17.Confucius once said, “How could we call a room humble as long as(13)

18.there is a virtuous man in it?”(7)

(羅经国,2005)

首先从译文大致呈现形式来看,罗译采用归化的策略,采用了英语诗歌的布局形式,以行为单位,严格按照原文句群划分诗行,原文由18小句组成,译文也有18行,在诗行方面做到了一一对应,力求重现原文的形式美、视觉美,符合英文读者对于诗歌的阅读习惯。此外,蒋哲杰(2010)曾提出衡量译文工整性的标准:如果上下两句长度的差别20%以下,就显得比较工整;如果上下两句长度的差距超过一半,就算是严重失衡的译文。按照译文小句字数大致划分罗译译文句群,从词数来看,虽然上下两语句间长度参差不齐,但是隔行字数基本上做到了长度相等,即使隔行字数不等的句子长度差别也基本在三个单词以内,在20%以下,因此从视觉上看比较工整,而这种形美的效果离不开译者的增词与诗歌建行技巧,例如第11句和第15句译文,对比原文可以发现句首分别加上了“In this humble room”(于此陋室)、“My humble home is like”(吾之陋室便如),原文中虽然未提及陋室,但这并非无中生有,通过结合上下文可知这里暗含“陋室”之意,即“可以弹琴、读经的原因是陋室中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人心境”。中文读者能够很好地理解其中的暗含之意,但是对于外国读者来说可能会不太好理解,罗译通过不损害原文内容的增译达到外形整齐的目的,同时也考虑到了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体验。而第15句的增译一举多得,不仅使得外形整齐,更实现了精准传达原文含义的目的,因为中文读者可以理解这里作者是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引出自己的陋室,诸葛亮和扬子云虽然没有华丽的居室,但是仍旧有一番大作为,暗示自己以他们为榜样,凭借自己高尚的德操在清贫的环境下有一番作为,但如果完全照原文翻译,外国读者可能会倍感茫然,为何从“陋室”突然话锋一转到了“诸葛庐”和“子云亭”,增译“My humble home is like”让外国读者更好明白作者在此是在以“诸葛庐”和“子云亭”自比,实现原文信息更好地传递,实现语言维和交际维适应性转换的双重效果。再例如第17句和第18句,译文巧妙地安排在“as long as”处断句,让这两句与15、16句实现了句子长度的基本对等;再从语句内部结构来看,1-4句群中隔句句式相同。本译本从形式和语言表达上都再现了原文之美,美中不足之处是绝大部分语句未能再现原文的音韵之美,没有重现原文的对偶修辞,缺乏了朗朗上口的音韵感,同时语句太长,从视觉上看译文长度达到了原文的2倍。

(二)文化维适应性转换

“文化维”是指翻译具有文化特色的内容时,既要注意读者的阅读体验,又要巧妙地传达源语的文化内涵。《古文观止》是我国古代散文的精华,它语言优美洗练,善于引经据典,在翻译其中的典故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词汇时要注意文化维层面的适应性转换。

例1: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I will do anything for Your Majesty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and will repay your kindness by twisting grass.(罗经国,2005)

“生当陨首”,是说自己活着当以牺牲生命为国效力;“结草”是一用典,出自《左传》,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罗译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将“结草”这一典故直译为“twisting grass”,并在文末注释“结草”所蕴含的历史典故,补充文化背景知识,给外国读者带来中国文化的阅读体验。

例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I was first recommended as Xiaolian by Prefect Kui.

Note:Xiaolian was an official position,recommend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for one’s filial piety and moral records.(罗经国,2005)

英语中有很多与我国古代官职相似的词汇,例如大臣—— Minister,将军—— General,这些官职有相对应表达,便可以直接采用,例如此处译文中的“Prefect”。汉朝时,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根据柯林斯英汉双语词典,将“太守”直接译为“Prefect”合情合理。而有更多中国古代的官职无法在英文找到对应的表达,例如“刺史”“冼马”“秀才”等。对于无法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词汇的官职、地名等,罗译采用拼音加注的方法,当目的语读者读到这里,可以立刻明白此处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起到了传递中国文化的作用,但是读者仍会不明其意,那么注释恰好可以让目的语读者知晓该词的文化意义,帮助读者理解,成功地实现了文化维的语言转换。

例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Our late king passed away before the great undertaking founded by him was half accomplished. (罗经国,2005)

中国古代对于死亡的称谓很多不同,天子死为“崩”,士大夫死为“卒”,普通人死才称为“死”,但是英文中对于帝王去世并没有专用的词汇,从英国女王逝世的英文报道中可见一斑,例如《泰晤士报》用的是“Her Majesty passed away aged 96”,《每日快报》用的是“Our Beloved Queen is Dead 1926—2022”,《独立报》也用“die”一词表述女王的离世。根据剑桥词典的释义:“Pass away is a polite expression for die.”因此罗译用“pass away”传达一代君王刘备逝世的含义,这是译者在文化维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的结果,符合英文的用法习惯。

例4: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are gathered at the Orchid Pavilion in the Shanyin County of Kuaiji Prefecture to celebrate the festival of Xi.(罗经国,2005)

“禊”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习俗,每当阴历三月初三时,人们会聚集在水边饮酒、沐浴、游戏,以祈求福运,驱除不祥,如果采用释义的方法必然导致译文冗长,因此译者在这里将“褉”直接用拼音代替,让目的语读者明白此处出现了文化空缺的现象,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东西,然后在文末添加注释,向读者解释“褉”的具体含义,实现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三)交际维适应性转换

“交际维”强调最终完成的译本是否能够达到最初的意图,译本是否能在译入语的生态环境下为读者所接受。《古文观止》中的散文,篇篇都情真意切,《前出师表》是人臣言辞恳切劝勉君主;《祭十二郎文》是对兄嫂及侄儿深切的怀念和痛惜;《陈情表》是怀才不遇的愤懑。罗译通过遣词造句,再现原文的情感之美,让目的语读者也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浓烈情感,实现交际效果。

例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Oh! How wretched and lonely I am,with only body and shadow comforting each other.(罗经国,2005)

李密向晋武帝上书《陈情表》,陈述自己自幼所遭受的家庭不幸,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感情,希望武帝能允准自己去职以供养祖母。例句描述了作者孤苦无依的心酸苦衷,陪伴自己的仅有影子而已。原文是陈述句,但罗译将其译为感叹句,刘鹏(2012)曾说:“言为心声,感叹的语言表征就是在外界的刺激下所产生的强烈感受的直接吐露。”译为感叹句后更加强烈地表达作者的真切情感。

例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We are like mayflies enjoying a flicker of life in this world,and as infinitesimal as a grain in the vast sea.(罗经国,2005)

该句选自《赤壁赋》,客人听完悲伤的箫声,发出人生无常的感慨,人生如同蜉蝣的生命那样短暂,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罗译用“flicker”表达生命的转瞬即逝,用“infinitesimal”表达生命的渺小,译文选词精简、达意,表达出客人低沉的情感。关于“沧海一粟”,英文中有相对应的说法,即a drop in the ocean,但罗译保留了中文中“粟”的意象,译为grain,保留了一定的中文特色。

四、结语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诠释文言文的翻译为文言文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深入研究古文翻译,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罗经国教授的译本虽然有美中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该译本仍然是中国古典散文英译的上乘之作,很好地适应了目的语的生态环境,为推广中国文学经典做出了贡献,多年来一直是翻译学者学习的典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忠实于原文内核,也要关注目标读者需求,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进行适应性转换,输出能够适应于翻译生态环境的译文,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魅力。

参考文献:

[1]方梦之.中国译学大辞典[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方梦之.跨学科创学之成败得失—— 66种跨学科的翻译学鸟瞰[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

46(02):79-87.

[3]高嘉正,高菁,董玮.精选精译 粲然精品——简评《古文观止精选》的英译[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04):306-312.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32(02):5-9+95.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29(06):

11-15+92.

[6]蒋哲杰.骈句英译句长特征的再现——以《文心雕龙》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暨国际英汉比较与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清华大学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2010:1.

[7]刘鹏.从心智哲学看汉英感叹句的异同——以“多(么)—”式和how-与what-式感叹句为例[J].外语教学,2012,33(01):16-18+22.

[8]罗经国.古文观止精选[M].北京:外語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9]袁鑫.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政治理论文本英译研究——以《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为例[J].中国翻译,2021,42(06):13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