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审美主体内涵

2024-03-10刘芮溪

今古文创 2024年7期
关键词:马克思

【摘要】从“生产”观照审美主体,是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独特之处。因此,明晰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审美主体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恢复人的生产主体地位,是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前提;其二,以人的精神消费作为艺术生产的发展动力,引导人恢复健康、理性的精神消费,是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关键;其三,以恢复人性化、自由的审美,作为审美主体的旨归。如此,艺术生产才能真正具备现实的人的温度。

【关键词】马克思;艺术生产;审美主体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7-005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7.018

基金项目:陕西理工大学2022年院级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具体应用研究”(项目编号:RWXYCX2204)。

众多学者丰富发展着马克思艺术生产中审美主体的理论内蕴。在西方,布莱希特强调艺术生产的集体性和开放性,审美主体是整个社会生产的参与者,而不是孤立的个人。本雅明对艺术“光晕”的消失表达了一定的担忧,但他也肯定了技术对艺术的可复制性,大众也可以接触到艺术,开始成为审美主体的一部分。在中国,毛泽东同志也强调文艺创作内容要接地气。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实现生产与再生产的和谐交互。文艺生产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人民才是真正的审美主体。[1]姚文放认为人的自由本质得到实现,艺术生产才能获得自由,从而满足审美主体的需要。[2]刘方喜认为审美分享主义的建构对推进“共享发展”有重要意义。全民皆参与,拒绝了少数人垄断审美标准,让审美主体真正回归于人民群众。[3]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在新时期仍有重要的意义,对建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艺术生产理论,提供了丰富而又深刻的思想内涵。艺术生产的一系列问题研究离不开人这个主体。重申将人的审美需要作为艺术生产的主要目的,以人的精神消费作为艺术生产的发展动力,对恢复人作为艺术生产的真正“审美主体”至关重要。

一、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前提:恢复人的生产主体地位

人要实现自由的、人性化的艺术“生产”,当务之急是夺回生产主体位置。在马克思的时代,工业迅速发展。然而,工人的生产不属于他自身,反而加剧了自身贫穷。工人以活下来不致被饿死为奋斗目的,无力反抗被剥削的不公平命运。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工人能力低、懒惰等因素是贫富不均的主因。马克思指出他们忽视了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生产关系形式有所差别。将抽象出的“生产一般”的规律固定化、永恒化,嫁接到具体的、历史的、运动的现实生活中,以此维护资本主义生产的合理性。工人并非不努力,他们越勤劳就越贫穷,越没有“自由时间”。是否普遍占有“自由时间”,成为衡量人能否恢复生产主体地位的重要考察范畴。“一方的人的能力的发展是以另一方的发展受到限制为基础的。”[4]214资本家掌握剩余价值,通过劳动雇佣节省出劳动时间,因此有更多“自由时间”在其他领域创造价值,去发展提升自身素养。工人阶级为了生存,不得不通过出卖劳动来争取更多“自由时间”。机器不但没有解放他们的双手节省出“自由时间”,反而导致机器取代工人造成失业。工人处于一种“失位”状态,不得不接受更低的工资,延长劳动时间,生存境况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人在物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会从事艺术、文化等活动,才有“自由时间”去发现美、创造美。“资产者把无产者不是看作人,而是看作创造财富的力量。”[5]263资本主义体系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人被看作是生产环节中无创造力、只负责加工生产资料的工具。拥有大多数财富的少数人,不仅要剥削工人的生产价值,还要侵吞他们的精神财富。资本主义企图将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的界限相混淆,将艺术生产看作是“生产劳动”而非“非生产劳动”。“连最高的精神生产,也只是由于被描绘为、被错误地解释为物质财富的直接生产者,才得到承认,在资产者眼中才成為可以原谅的。”[6]348资本家的目的是财富的无限增殖积累,必将把艺术生产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一个部门来获得剩余价值。艺术只是物质生产的一种手段,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商品的“形式包装”。从业者为了谋生,不得不按照资本家所规定的秩序范围再加工“艺术”,创作空间十分受限。掌握着多数生产资料的人也垄断艺术评价的标准,艺术生产对于当时社会来说,是为资产阶级服务。“诗一旦变成诗人的手段,诗人就不成其为诗人了。”[7]192诗人为了生存,无法成为“为艺术”的创造者。“资本主义生产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6]346文艺作品需要通过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审查,其看似“自由”的部分仍受到压抑,被资产阶级大量垄断的文化、教育等“精神生产资料”所支配。无论人代表何种阶级,都难以摆脱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裹挟。尽管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内有缝隙,少数人可以发挥才能,创作一定程度上摆脱资本家制约的文艺。工人阶级更加困难,极少数人能抽出时间进行创作。大多数人为了生存,花费的劳动时间必将挤压其自由时间,无法成为审美艺术、创作艺术的人。因此,人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都看不到自己的主体位置。

马克思认为消灭分工才能恢复人的生产主体。“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4]165这说明固定分工使工人变为单向度的人,压抑了工人在不同领域的创造力及无限潜能。共产主义生产方式使分工更具流动性、自愿性。人告别了旧有的固化生产关系,可以自由支配有闲时间。机器与人和谐共处,替代人进行物质生产,不再与人相敌对,节约出更多时间供人休息思考,在其他领域发挥创造力,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物质、精神上的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言:“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点,因此我既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4]37自由生产让人体验到作为人而非机器的存在,人人都具有无限潜能,将时代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去积极创造。人参与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个人审美素养,内在越发充实,越能感受到美、发现美,形成审美自觉。人掌握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成为真正的审美主体。

二、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关键:恢复健康、理性的精神消费

精神消费作为人的审美需要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社会生活中是不可回避的话题,是检验人是否能成为真正审美主体的关键——即人的消费行为,是否以满足自身审美需要为目的。如果人只是为了彰显财富和社会地位,炫耀对艺术的“符号”意义占有,人不再是审美主体,取而代之的是货币。谁拥有的金钱越多,谁拥有的权力越多,谁就能买到美、定义美进而生产美、消费美。正如马克思所言:“货币的力量多大,我的力量就多大。”[8]37这说明马克思认为人在消费时将货币功能无限扩大,金钱成了支配消费的决定力量,它能化丑为美,消灭人的本质力量,无所不能。了解物的基本属性及特点差异,可以帮助人适度消费,辨清消费时的真实需要。“物质的原始形式是物质内部所固有的、活生生的、本质的力量,这些力量使物质获得个性,并造成各种特殊的差异。”[9]250马克思所说的“物质个性”指的是物质未加工时的自然属性,此时的差异只是物质原始形式天然的不同,还不具备人所赋予物质的“物质个性”。然而,在资本主义构建的生产秩序下,资本家将艺术呈现的“质料”符号化,即艺术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是否时尚昂贵、是否能彰显人的社会阶级、地位和审美品位。

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垄断自然科学话语,将自然属性原料,赋予“物”先进的、文明的等意义,以实现剩余价值再增殖。“科学对于劳动来说,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4]204“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10]776资本重视的是消费差异而非个性差异,“科学”为资本利用,通过人的消费差异区分人。只有回归“生产认同”,认同他人和自己的创造力,通过个性的“生产”来丰富艺术表达,用美的眼光去欣赏,形成不依赖于物去关照自身和他人的“生产认同”——即生产实践检验美。诚然,在消费社会,精神消费也是种商品消费,但不完全是物质消费。如果“艺术”的商品价值压倒一切,将抹掉生产者凝结在其中贡献的艺术价值。因此,人在精神消费时,需斟酌审美价值是否退让给了展示需要。

人的精神消费,原本是人的本质力量得到认可与充实生活的方式。它肯定了审美主体的感觉与激情,使对象作为一种感性的存在为人所占有、享受,体验到属于人生命的特殊性。资本为了利益最大化,必然以满足人虚假的精神需要为驱动力,生产以“艺术”为幌子的商品让人沉溺享乐,从部分自暴自弃的无产者手中榨取利润,集中规模再生产大量低俗“艺术产品”。消费社会形成一个享乐场,异化的精神消费成了娱乐至死的新方式。人的精神消费体验只是资本逻辑自身循环体系的一部分,不被看作是精神消费的主体,而是这种异化消费生产活动的发生条件之一,被用来再生产欲望。有产阶级自然也会沉浸在这种享乐中,但马克思看到了不同阶级人的“异化”差异:“有产阶级在这种异化中感到自己是被满足的和被巩固的,而无产阶级在这种异化中感到自己是被毁灭的。”[11]261资本家达到了财富增殖和享乐的双重目的,而无产阶级消费者要自食苦果。因此,人要想真正成为审美主体,需要在精神消费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保持独立性。

三、人作为审美主体的旨归:恢复人性化、自由的

审美

马克思人性化审美是种生产性的视角,它试图把人的审美需求和体验放到生产的层面。马克思多次提到古希腊文艺,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看到了人的生命力极致绽放所迸发出的魅力。早期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虽受生产条件的限制,却与自然联系紧密,在劳动中进行雕塑、口头诗等文艺创作。希腊神话中的海神、火神和风神等形象都体现了神的“天真自然”的气质。马克思也以“儿童的纯真”来描绘古希腊文艺中蕴含着人性审美中纯粹、自然和美好的特质。物质生產先进的现代,艺术发展不一定繁盛。古希腊时期和现代经济相比是落后的,但出现了神话、史诗等灿烂的文化。如今文艺同质化、批量化现象严重。审美主体看似选择多实际无选择。物质生产能够被量化,其产量通过数据可以直观把握。艺术生产虽能通过技术对艺术产品进行大量机械复制,但其中被量化的部分只是它充当商品的“物”性部分。“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2]97凝结着的“人”性的审美部分,是无法被量化的。人可以从“人”性的社会普遍性的感悟中,逐步过渡到基于他自身社会实践劳动的审美感悟里,从而领略到人作为审美主体的独特权利——即人可以赋予事物不同的美的人文内涵。

马克思向往古希腊,正是提醒我们现代文艺以技术为媒介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他并非意图让人退回传统社会生活模式去寻求艺术,而是强调新的生产方式,应将人天真活泼、美好的精神通过技术传递出来,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性化审美复归。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生产方式,才会导致文化深度不足,沦为消费主义的噱头。人性化审美的生产方式,会架起一道沟通历史的桥梁,古代社会中人寄于自然的自由纯真之情,在现代社会只增不减,让不同时代社会及人产生精神共鸣。

恢复人自由的审美同样重要。“我是一个激情的人,可是法律却指定我用谦逊的风格。没有色彩就是这种自由唯一许可的色彩。”[13]7马克思认为艺术没有绝对客观的标准,人不应被固定的审美标准束缚,要勇于创造基于自身经验的独特表达,加以创新。因此,尊重艺术的自由表达,利于克服审美偏见。多样化的审美氛围能够让人更深刻地认识社会、掌握事物的本质,促进不同文艺形式交流和互补。

在商业化的驱动下,媒体强加对大众的审美标准,导致人审美单一化并缺乏自由选择。因此,马克思早在他的时代就呼吁新闻、书报等机构需承担起社会责任,尊重人的审美和表达自由。总之,恢复人性化、自由的审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努力营造开放、包容、多元和自由的审美环境,才能最终实现人作为真正的审美主体。

参考文献:

[1]谭好哲.毛泽东人民美学建构的理论贡献和意义——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J].东岳论丛,2022,43(07):15-24.

[2]姚文放.两种“艺术生产”: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新探[J].中国社会科学,2020,(06).

[3]刘方喜.审美分享主义:物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伟大复兴[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05):

82-8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3]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作者简介:

刘芮溪,女,汉族,陕西宝鸡人,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社会学。

猜你喜欢

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哲学的“形式指引”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广元有条马克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