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位词“中” 的语法化机制研究

2024-03-10王一宁

今古文创 2024年6期
关键词:方位词隐喻

王一宁

【摘要】“空间隐喻”是Lakoff&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来的,是以空间关系为始发域,向其他认知域或者目标域进行映射,进而获得引申和抽象意义的过程。换而言之,是指方位词这种本义表示空间上概念的词语慢慢引申为与其相关的抽象概念。本文将“中”的列举“中”隐喻状况,借此现象引入语法化机制多角度、全方位的探究,再根据前人已有理论浅析其隐喻的诱因,从而补充完善“中”语法化过程中的助推因素。本文所有语料来自北大语料库。

【关键词】语法化机制;隐喻;方位词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6-0108-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6.034

一、“中”的隐喻

“中”具有典型的原型方位义,属于指事字。“中”在甲骨文里,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两旌之间表示“中”的意义。后来,“中”的空间引申意义不断被激活,如时间、数量、状态、社会地位等非空间概念,发生虚化现象,即空间隐喻。据Langacker认知语法理论,意象图式主要由动体(TR)、陆标(LM)和路径(PATH)三部分组成,表现的TR与LM之间某种不对称的关系。接下来将把中的意义按照隐喻的程度分为四个等级。

(一)完全具体水平——位置

“中”在《说文解字》内被解释为“内也。从口丨,上下通。”可见其原始义表示内部、里面,与“外”相对。例如:

(1)鱼类,是低等的脊椎动物,生活在水中。

(2)中通外直。(《爱莲说》)

例句(1)的LM为鱼,TR为水,“中”代表鱼生活在水的里面,LM与TR是接触状态;例(2)的LM为莲花根茎,TR为通达、空心的状态,“中”代表莲花根茎的内部为空心。

“中”也指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适中的位置,于前后、左右或上下距离差不多。例如:

(3)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新书·属远》)

例(3)中LM为天子所拥有的土地,TR为都城,“中”代表着都城相对于土地的位置。

以上“中”的义项皆是直观的、肉眼可见的空间概念,基于我们所见所听就可以理解、运用,最容易被人接受和感知。

(二)半具体水平——位置、时间

从“中”的空间含义引申出一些非直观的方位含义,例如:

(4)蒋介石依母命将她葬在白岩山中腰。

(5)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诗经·国风·蒹葭》)

例(4)中LM为白岩山,TR为下葬的地方,“中腰”的“中”是把LM的路线、高度、宽度等综合因素考虑在内当作参照物,指下葬的地方大概位于参照物的中心;例(5)中LM为佳人,TR为水域,与例(1)的“水中”不同,这里需要明确指的是水的范围非其实体,“中”代表着佳人位于水域中间的小洲上。世界上很多語言都用方位词来表示时间,汉语也不例外。“中”也引申出时间的概念。例如:

(6)夜中,星殒如雨。(《春秋》)

LM为整个夜间,TR为星陨的时刻,“中”代表TR在LM差不多过了一半的时刻发生。

以上代表着“中”的半具体隐喻义。作为方位词的意义和引申出来表示时间的隐喻义,需要人们基于很简单的生活常识去简单理解,通常不像完全具体的空间义那样直观地体现。

(三)半抽象水平——状态、范围

因为“中”含有里、内的意思,还可以引申出状态的意义。像“幸福中”“休息中”,LM为情感、作息的状态,TR为主人公,“中”代表主人公处在这种状态之中。

与此同时,“里、内”也可以引申出范围的意义。例如:

(7)义务教育是那时发展的重中之重。

(8)一切文化都寓于一定载体之中。

以上LM分别为重要的改革目标、载体,TR分别为义务教育、文化,两者是一一包含的关系,属于领属关系。这代表着“中”体现着覆盖的含义。

以上都是“中”的半抽象水平,LM与TR已经不可以被我们可以客观感受到,需要运用生活常识和文化背景加以理解,两者的关系也不能从外观上看出来,需要我们通关生活经验来体会。

(四)完全抽象水平——地位、文化

完全抽象的水平代表着“中”的含义仅仅从字面上能体会出来,使用是约定俗成的,一般随着时间推移被固定下来。例如:

(9)儒家提倡处理问题采用中庸之道,不过分地宣泄感情。

(10)他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心态编写教材。

以上两句的“中”完全是固定下来的特定称呼,代表着我国的文化“中庸”以及国家名字的沿用。

此时我们很难在通过思考之后找到其所参照的LM,是为完全由文化背景知识所得的,属于“中”所引申的最高抽象层次。

以上四个等级是“中”从单纯的方位意义引申出来的诸多隐喻义,是根据其抽象的程度的大致总结。我们可以大概了解到,“中”所引申出来的意义——从具体到抽象层面,涉及多个不同的领域。从直观体悟到约定俗成,它们虽然肆意发散却息息相关,这是源于它们都起源于同一个原点。

二、“中”的语法化机制

探讨完“中”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水平,我们可以大致形成一个模糊的隐喻发展过程。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其隐喻的过程,下文将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振叶寻根、观澜索源,探究“中”语法化的全过程。

(一)从空间模式推导语法化机制

Cruse的动态识解理论指出,词语本身没有固定不变的意义,词语的意义是在实际运用中通过不同的意义建构心理过程而形成的。因此,原本作为空间义的“中”必定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被更多的人更广泛的群体所使用,从而引申到不同的领域作为表述的方式,这个过程即是语法化过程。语法形式的演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着空间义这个出发点,一步一步走向抽象义。我们要清楚,“中”的完全具体水平义就可以代表不同维度的意义。吕绍全曾提出,主要的空间模式有直线性、圆环性、和螺线性。接下来,笔者将就“中”的这三个模式来浅议其语法化过程。

1.直线性

我们把TR放在处于直线状态的下的LM,从横纵的角度来看,可以研究最初其空间义的产生。甲骨文中LM是两面旗帜,它们是相对上下的关系,即属于纵向坐标轴,因此TR的位置也处在纵轴中;若变换角度,在水平方向上来看,当把LM和TR放在横向坐标轴时,“中”的指向也在水平层面发生,此时LM是相对前后的关系。例如:

(11)她不怕被教授提问,总坐在第一排中间的位子上。

词的空间义具有直观明辨性,是我们最能先能感知到的,其次是时间义。与空间相同,时间也有清晰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通过空间上的顺序来更好地理解与阐述时间的早晚。Gluckbergkeysar认为:“人类语言的一个普遍特性,甚至说人类思维的一个普遍特性是系统地使用空间概念和词汇来喻指时间概念。”如果我们把界定时间的标准也分别放在与空间相对应的横轴与纵轴中,“中”也可以恰当地描述时间的顺序。例如:

(12)下个星期我们将要进行期中考试。

LM是学期这一时间段,把它在水平层面分为前、中、后,同样像“20世纪中旬”LM指的是把20世纪这100年时间段,把放在纵坐标轴上,“中”都代表TR处在两个时间段的一半左右的截点上。

2.圆环性

想要研究“中”的圆环性,我们可以拿中心一词举例。在现代汉语中,它的含义更普遍被认为是处于主导位置的、关键的事物,可以是形容词或名词属性。例如“中心任务”的“中心”是形容词,代表着TR在LM中最关键重要,而像“科学研究中心”的“中心”已经抽象成研究所的名字,成为专有名词,LM可以理解为所有科学研究,TR是其中处于主导地位的项目。这两句的TR与LM已经脱离了空间含义,衍生至半抽象水平的概念,追本溯源,它来自“中”圆环性的空间模式。

圆环性相对直线性来说, LM处于一个向四周扩散辐射的范围中,射程由线扩至面,如例句(3)中的LM是天子的领地,“领地”的范围是一个扩散性的图式,是横向坐标轴的放射样。“中”代表着:若TR都城位于原点,LM领地的范围在各个象限都有体现,因此形成一个“中心”的概念。换而言之,我们也可以说都城就是领地的中心。“中国”最早的出处来自《诗经》“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里的“中”就指的是当时统治的领域TR位于狭义世界LM的中央,我们即是中心,是名词属性。这里已经包含了社会阶级的意义,我们尚中,重己轻人,因此中衍生出重要、主导的形容词性意义。

3.螺旋性

与“中”的重要、主导意义相反的,是在文化上儒家所推崇的中庸思想。由“中”的螺旋空间模式来看,TR相对于LM处于恰当的、离上下左右前后距离相当的位置上,即是内的概念。与以上两种空间模式不同的事,螺旋性的LM跳出平面的局限,处在三维空间中,像是例句(1)的TR鱼是全方位处于LM水内部,“中”也就表示TR处于一个完整的被包裹状态。我们的所思所想皆有由心所阐发,TR情感想法皆是被完全包裹在LM心的内部,因此可以引申出“心中”這一概念,例如:

(13)同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概念,在不同人的心中有不同含义。

中庸最早出现在《论语》,只有一句话:“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孔子一言蔽之,后人多加以阐述。《大学》里,曾子做了“此谓诚于中,形于外”的阐释,这里的“中”代表着与外相对,表面上是内里的意义,实际上是指其引申出的所思所想、性格情绪的意思;在《中庸》里,子思以“喜怒哀乐之未发”解释“中”,喜怒哀乐皆人之常情,情感产生而隐匿于心不表于外是“中”的进一步抽象,它不代表情绪,而是代表怀情绪在心却不发泄出来,抽象为隐忍克制,向名词性向形容词性方向游离,是“中”的进一步隐喻,即为转喻义。因此,不同于以中心为上的概念,中庸的“中”体现的是克而不发、过犹不及的儒家理念,由空间义隐喻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文化内涵。

除此以外,由于“中”螺旋性空间模式,其表示的含义覆盖到整个三维空间,由平面到容器,因此LM可以引申至范围和状态的层次。上文所举的半抽象水平,都不能用直观体悟的方式来对其形状加以描述,想要更加精确方便地传递这个信息,可以借助“中”的“内部、内里”义项LM所处于的范围来阐明TR所在的位置。换而言之,“中”的空间义和隐喻义的LM都在各个方向上包括TR,以此来推导“中”的半抽象水平。

通过对“中”三个空间模式的阐释和隐喻义与空间义的相似之处,可以初步研究“中”由一个方位义虚化成抽象义的意义联系,主要集中从LM所在坐标系的类似推导出TR属性的相关联。

(二)从历时性看语法化机制

1.时空义

自古至今,“中”的空间义一直被沿用下来,其直观体悟的特点在语义上发挥着超时空的作用,具有稳定性。与之相同的是时间义,由于其与空间的相似和口语使用的必要性,时间义最早出现于先秦,也被人们沿用至今。先秦有“自朝至于日中、昃”;两汉“秦王大怒,中期徐行而”;六朝“一日之中。”

隋唐“至弘道中,高宗大帝遗俗脱屣。”元明清“四月为中时,七月熟。”

2.地位义

由“中”的空间义也引申出了一般、不上不下的意义,词性向形容词中等开始游离。秦就已经开始隐喻“厥田惟中中”,这里的“中”代表的是TR这块田在LM所有田地中质量一般、不上不下,处于中等状态。在西汉、清时也有相关记载,“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战国策》)“中家以上。”(《狱中杂记》)包括很多我们现在的词汇“中产阶级”也右其语义隐喻所产生。

3.文化义

中作为我国传统儒学文化的关键词,其孕育着丰富的文化义。在先秦时期,“中”就隐喻出文化义。

“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淡也者,五味之中也”

“刚健中正”指不偏不倚,表示一个中立温和正直的态度。后两句“中”分别为道德品德良好的人和调和和谐,已经是转喻义,代表着儒家所推崇的中庸之道。可以看出其文化义衍生至早、运用甚广。

4.动词义

“中”在先秦时期常代表射箭靶子的中心,因此与射箭相关的隐喻也有很多,并且逐渐转化为动词属性。先秦“射中则得为诸侯”,西汉“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之”。从先秦开始,后世也随之沿用,就不一一举例。值得一提的是,“中”也由此有了遭受、受到的负面转喻义,如中伤、中箭等。也有积极的意义,“明年秋,汝弟中举,名在百十二。”

(三)从句法位置推导语法化机制

由于汉语形态的有限,一般用词语之间的前后语序和组合关系在句中表达语法作用。根据句法位置来看,“中”有前置和后置两种组合形式。

前置在先秦就已经出现“中道而废”,像现在“中原”“中国”也一直被我们延用,且先秦的“中”已经抽象化了。与后置相比,“中”更趋向作定语,语法地位已经不再是中心语,说明“中”已经逐渐向修饰成分引申。

“中”的后置,作为方位名词跟在方位词后表示具体地点,“乃行赂于草中之戎与丽土之狄”,也可以跟在时间名词后表示时间点,“日中,星鸟”,体现出抽象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中”的后置用法更加常见,抽象程度更高,例如:

(14)泪眼婆娑中,她看见爸爸缓缓向她走来。

这已经引申为半抽象水平,这是“中”在后置过程中先是跟在方位词后面,逐渐扩展到时间名词、形容词、名词甚至动词后,语义逐渐由具体水平向抽象水平转变,逐渐泛化。

三、“中”语法化的诱因

了解过“中”的语法化机制,我们已经大致对整个过程有了了解。为了能更加清晰明确地完成对“中”隐喻追根溯源的论述,笔者将结合前人的观点补充一些助推整个语法化机制的因素,形成一个体大虑周的“中”语法化链条。

Traugott(1996)曾经提出过语法化的先决条件:语义相宜、结构紧邻、频率。石毓智(2006)对这三个先决条件进行阐述,分别为:一是语义的适宜性,哪些词汇向哪些语法标记发展有很强的规律性,只有那些语义上适宜的才有这种可能性。二是句法环境,语法的发展跟词义的引申不一样,它必须在一定的句法环境中进行。三是比较高的使用频率。

根据以上对于语法化诱因的观点,本文将结合前人已有观点,分别从认知心理、语用、句法环境三个方面浅议“中”的语法化诱因。

(一)认知心理因素

周翔宇认为人们对于外界的认知过程是逐步递增、由浅至深的。语言是人类认知的世界的反映,这种认知的层次关系,真实地反映到了人类语言上。因此,“中”在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从空间到时间、从具体到抽象、从客观事实到主观情态。从上面“中”的语法化过程也可以看出就可以看出“中”从空间到实践语法化过程和演变,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二)语用因素

我们所学的语法学,都是建立在客觀存在的语法上的,即用法先于语法。因此,任何形式的语义泛化都是建立在人们正常交际的环境下,因此语用因素对于语法化的影响举足轻重。

1.框式介词

A.框式介词的产生

为了便于我们交流的方便,在先秦时期就产生了框式介词。框式介词是指由前置词加后置词构成的、使介词支配的成分夹在中间的一种介词类型。本文我们要讨论的是“在……中”这个框式介词,其语义包含“中”的原始义、隐喻出的范围义、状态义。

回到例句(1)里,当人们交流时想要描述TR鱼生活的领域是LM水的范围内,要引入“在”来引介“水”。为了表达完整句意,“中”要作为后置词描述TR在LM的范围内部。这是“在……中”的方位义、原始义,属于完全具体水平。

由此可见,出于语言交际中信息传递的语用需要,我们要用到“在……中”范围内的语义,久而久之,这就成了一个框式介词,并且还隐喻出更抽象水平的意思。如例句:

(15)根据种种迹象表明,犯人就在我们当中。

(16)自从高考失败以后,她一直生活在懊恼和沮丧中,常常以泪洗面。

这里的两个“在……中”已经不是方位义了,例句(15)是表达TR犯人的范围是LM“我们”几人,要用到框式介词表达其范围。例句(16)的LM已经是虚指,表示一种情感,“在……中”介词已经隐喻为表状态的语义,进一步抽象化了。

B.从临时语用到功能定型

Givón(在讨论语法化过程的时候给出了这样一个顺序:话语→句法学→形态学→形态语音学→零形式,即语法化过程是现在话语中频繁出现,再逐步成为一个音节(形态语音学),甚至零形式。“在……中”结构最早出现于《易经》,“复在中,亦不自失也”。“在”还是动词性的,“中”是方位名词,这只是临时语用。随着交流的频仍,“在中”结构使用增加,“在”的动词义虚化,“中”由方位名词变为方位介词,“在……中”由动词性结构逐渐变为介词结构,介词化功能定型。例如:

(17)他无法接受眼前的一切,在狂风中怒吼。

(18)我要用自己亲身经历,告诉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不要忘记过去。

例句(17)中“在狂风中”已经完全是一个介词短语,在动词前面作状语,删去动词“怒吼”,“他在暴雨中”也可以成句,但是现代汉语中更多是介词短语、充当状语。例句(18)已经不表示方位义了,根据人们对“中”的认知心理隐喻为状态义。

C.介词脱落

考虑到语用的便捷性、简短性,有的框式介词“在……中”的“在”逐渐隐身,只说“……中”来表达。例如:

(19)悲伤中,她来到了幼时玩耍的树下。

(20)起来赶作业……作死中……

这两句都是省略了“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具有普遍性。通常省略“在”的“……中”结构要出现在句首,表示一种话题的强调;或是像例句(20)是很口语化、新兴的表达;或是像“从照片中找到”,用介词“从”取代了“在”,和“中”组成新的框式介词。虽然介词的脱落不具有普遍性,但我们可以看出语用因素使得“中”向句法功能标记化过渡。

(三)句法环境

因为后置在现代汉语中占据主流,因此在此只讨论“中”后置的句法环境。当“中”开始与其他成分搭配表义之后,必然受到紧邻句法环境的影响,产生性质和功能上的变化,下面将从名词、形容词和动词三方面论述。

“中”跟在名词后组成“N.中”结构是最常见的用法,也是具体水平的语义表达。可以跟方位词“林中”、时间名词(日中)、普通名词“照片中”等组合,由方位词向修饰成分转化,前文业已论述,就不再赘述。

与形容词组合构成“A.中”已经到达半抽象水平,如“幸福中”表示处在幸福的状态里,再例如“艰难中做决定”指的是处在这样的环境状况中。因此,“中”已经具有表示某人或某物处于某种状态或处境的含义,成为一个修饰成分。

和动词组成“V.中”的语义引申为半具体水平,像“使用中”,这表达一个动作的持续状态。“中”标记动作的持续状态,语法化向句法功能标记化发展,新兴词语中“下载中”“作死中”也有这个语法化特征。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中”隐喻的全过程做了简要了解。不难发现,整个语法化机制主要是建立在人类的认知向语法上的投射,再辅以语法学的基本规律,“中”的意义作为参考。从各个角度方面的展开和论述,“中”的隐喻线代表着从上古人们对于具体方位的浅要认知到逐渐在竞争与更新中向助词化发展,“中”被赋予了更丰富更复杂的意义,完善和便捷了语言的表达。

参考文献:

[1]杨豪.基于构式“X上Y下”的方位词空间隐喻与语法化分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5):

69-71.

[2]吕绍全.应用型人才培养框架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J].职业技术,2012,(06):24-25.

[3]邹鑫.方位词“上下”的隐喻映射与文化认知——以空间隐喻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8):330-331.

[4]李文渊.方位概念“前”“后”的空间隐喻研究[J].语文学刊,2015,(15):8-9+19.

[5]周翔宇.汉语“中”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5(01):91-99.

猜你喜欢

方位词隐喻
3~5岁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方位词理解能力比较研究
有讲究的方位词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动物们的聚会
一滴水里的隐喻
汉语方位词研究
基于汉语方位词特点的二语教学策略——以“左”“右”为例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