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识解理论视角下英文电影名汉译研究

2024-03-10邓姝丹

今古文创 2024年6期
关键词:汉译英文理论

邓姝丹

【摘要】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为视角,从辖域与背景、详略度、视角和突显四个维度分析英文电影名的汉译,总结出以下翻译技巧:1.增译背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电影名应译出隐含的文化含义;2.扩充祥度:增加对故事的总体评价,主角名字构成的电影名补充或译为主角身份;3.转换角度:非主角视角的电影名转换为主角视角;4.突显情节:增加动词或事件类名词突出故事性。

【关键词】识解理论;英文电影名汉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6-009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6.031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外语电影进入中国市场。电影名作为电影打开市场和吸引观众的第一张名片,其翻译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影片的票房和观看率,因此,不同于文学、政治、商务等类型文本的翻译,电影名的翻译不仅需要满足“忠实”和“通顺”的两大翻译原则,还应兼具美学和商业价值。本文以识解理论为指导,对比研究英语电影名的汉译,以期总结英文电影名汉译技巧。

二、识解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们在对现实世界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形成的[1],因此,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形式转换,而是一个复杂的跨文化认知过程,以译者根据自己的体验和认知对原文的识解为基础。识解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类认知的一种方式。认知语言学家Langacher(1991)将其定义为“人具有通过不同方式来理解同一场景的能力”[2],具体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1.详略度,指描述内容的精准程度和提供信息的数量。

2.辖域,指被激活的概念内容的配置,包括基体和侧面两部分,基体指一个述义所参照的辖域基础,侧面则指被突显的某一部分[3]。

3.背景,指理解一个语言表达式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如文化和生活体验等。

4.视角,指人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角度,涉及观察者与事体之间的相对关系[3],角度不同,观察所得便会不同,认知加工后使用的语言描述也会不同。

5.突显,指人在认知某个事物时会因关注点的不同突显强调某一部分而弱化其他部分。

王寅在此基础上,将辖域和背景合二为一,精简至四个维度[2]。从识解视角出发,对比原文和译文,解释翻译过程,即为什么要那样翻译,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怎样翻译,对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电影名翻译

截至2023年6月30日,以“电影名翻译”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共检索到82篇中文学术期刊论文,除去1篇中日互译研究,余下81篇均为英汉或汉英翻译研究。

从发表时间来看,电影名翻译的鼎盛时期为2004至2017年间,共计发表70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影响因素、存在问题、翻译策略和一名多译的对比研究。研究角度丰富多样,以目的论为主,共计8篇相关论文,其他研究角度包括跨文化交际(7篇)、接受美学(4篇)、关联理论(2篇)、生态翻译学(3篇)、顺应论(2篇)、功能对等(1篇)、彼得·纽马克理论(1篇)、翻译美学(1篇)、多元系统理论(1篇)和操纵理论(1篇)。

近五年仅有11篇期刊论文,由此可见,电影名翻译研究热度不再,在研究內容方面,冯小巍(2019)推陈出新,紧跟时事,从“一带一路”倡议视域,研究了红色经典电影名的外宣异化策略[4],王寅(2019)研究了英文电影名中的隐喻和转喻翻译[5]。近五年来的研究角度略微缺乏新意,仍以目的论为主,蒋小燕等(2022)从目的论视角研究了国产电影名的英译[6],姜林依(2022)和苏小强(2020)从目的论视角研究了英文电影名的汉译[7][8],陈丹婷等(2021)从翻译美学视角研究了电影片名的翻译[9],苏小强(2020)基于功能翻译探究了英文电影名的翻译[10],李萌等(2020)探讨了彼得·纽马克理论在电影名翻译中的应用[11]。

综上所述,关于电影名的翻译研究目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近五年的研究主要从目的论、功能派翻译理论、彼得·纽马克理论和多元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因此,本文另辟蹊径,以识解理论为指导,从辖域与背景、详略度、视角和突显四个维度对比分析英语电影名的汉译,追溯认知过程和翻译过程,总结英文电影名汉译技巧。

四、识解理论下的英文电影名汉译

(一)辖域与背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自然要考虑到文化背景的影响。因为文化差异,直译很容易让观众觉得不知所云,失去观看兴趣,因此,在翻译英文电影名时,译者需要弥合文化差异,帮助译文读者快速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就是将Seven翻译为《七宗罪》,在英语文化中,数字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英语母语者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但丁《神曲》中的七宗罪(seven sins),因此可以快速把握电影的主要内容。中文受众由于缺乏背景知识,看到数字七无法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中译名《七宗罪》则准确概括了故事主要情节,在让观众知晓故事梗概之余又有留白空间。

再来看一个反例,电影Prometheus讲述的是人类科学家乘坐宇宙飞船前往并考察创造了人类的外星人所在的星球,影片名是片中宇宙飞船的名字,同时也是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一个神。神Prometheus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勇敢地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盗取火种,忍受各种痛苦,为人类造福,和宇宙飞船Prometheus的使命有着高度类似之处,熟悉古希腊神话故事的英语母语者看到片名可以很自然地联想到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并领会其中的韵味,这是中国受众通过译名《普罗米修斯》无法识解到的。因此,笔者认为译为《异形前传:普罗米修斯号》更妥,能够让观众充分了解影片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线是在《异形》之前,地点是在普罗米修斯号上。

(二)详略度

翻译时,译者有时会增译,如加词或注释,有时则会省略或删减,这一类常见的翻译技巧背后对应着识解的详略度。笔者通过收集整理历年英文电影名及其英译发现,在识解英文电影名时,译者往往会加入更加细节化的处理,主要表现为增加对电影情节的主观评价和补充名字类电影名中的主角身份。

1.增加对电影情节的主观评价

英文电影名多为客观描述,留有更多的识解空间,而中文译名会根据电影情节增加主观评价,让观众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1)the Terminal(终点站)(注:本文括号内的内容均为字面意思)

《幸福终点站》

(2)Death on the Nile(尼罗河上的死亡)

《尼罗河惨案》

(3)At First Sight (初见之下)

《一见钟情》

(4)A Bug’s Life(一只虫子的一生)

《虫虫危机》

(5)Chocolate(巧克力)

《浓情巧克力》

(6)Evolution(进化)

《进化危机》

(7)Iron Giant (铁巨人)

《正义铁巨人》

(8)Pillow Book(枕边书)

《枕边禁书》

(9)The Replacement(替代品)

《后备也风光》

例(1)英文片名可以让人联想到分别的悲伤,也可以让人联想到重逢或达到目的地的喜悦,而中译名通过增加主观评价“幸福”,缩小了识解空间,让人更直接地领会到电影有一个幸福的结局。在例(2)中,英名片名有着很大的识解空间,死亡可以是寿终正寝,也可以是因疾病、战乱、犯罪等导致的不幸结局,而中译名则精准地表明故事围绕尼罗河上发生的一桩惨案展开。同样地,例(3)-(9)的英文片名提供的信息较少,而对应的中译名则通过增加对故事情节的主观描述——“钟情”“危机”“浓情”“正义”“禁书”“风光”,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2.补充名字类电影名中的人物身份

在中国,一般只有当主角为家喻户晓的名人时,才会用主角名字命名,如《霍元甲》等。英美文化重个人主义,当主角只是普通人时,也会选择以主角名字命名,如Dave等,如果按照发音直译成中文,是很难吸引中国观众的,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增加对人物身份的描述(见表1),传达出更多的信息以调动人们的兴趣。

(三)视角

人观察世界和看待事物的视角各不相同,因视角不同,使用语言描述时自然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就电影名而言,英文片名倾向于非主角视角,中文译名则倾向于主角视角。

(10)Mask(面具)

《变相怪杰》

(11)Jaws(嘴、口部)

《大白鲨》

(12)Lake Placid(普莱西德湖)

《史前巨鳄》

例(10)英文片名以能够让主角斯坦利变得力大无比、身手敏捷的道具——面具为名,中文译名则指代主角本身。例(11)英文片名以主角鲨鱼吃人的器官——嘴巴命名,例(12)英文片名表示主角鳄鱼生活的区域——普莱西德湖,而两部电影的中文译名都直指主角本身。

(四)突显

英语喜用名词、介词,因而呈静态;汉语喜用动词,因而成动态。语言现象的不同透漏出认知习惯的突显差异,英语母语者突显状态或结果,而汉语母语者则突显事件或过程,因此英文影片名在翻译中文时,会通过增加动词和事件类名词来实现突显角度的转换。

1.增加动词

(13)Alice in Wonderland(仙境中的爱丽丝)

《爱丽丝漫游仙境》

(14)Out of Africa(非洲之外)

《走出非洲》

(15)Deep Impact(深度的撞击)

《彗星撞地球》

(16)Dragon Heart(龙之心)

《魔幻屠龙》

例(13)英文名突出主人公在仙境中,而中译名则通过动词“漫游”突出主人公在仙境中的经历。例(14)英文名突显身处非洲之外的状态,而其中译名通过动词“走”突显到非洲之外的过程。例(15)英文名表述的是彗星撞击地球受产生的严重影响,而中译名通过动词“撞”突出撞击这个事件。例(16)英文名突显主人公最终想要得到的东西龙心,而中译名通过动词“屠”突显得到龙心的过程。

2.增加事件类名词

(17)On the Waterfront(在碼头)

《码头风云》

(18)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很久以前在美国)

《美国往事》

(19)Philadelphia(费城)

《费城故事》

(20)Ransom(赎金)

《赎金风暴》

(21)Swordfish(剑鱼)

《剑鱼行动》

在上述五个例子中,英文片名均为静态,例(17)- (19)为地点或时间,例(20)为绑匪勒索的赎金,例(21)为影片中的密码口令,对应的中译名分别加上了“风云”“往事”“故事”“风暴”和“行动”等突显事件的名词,使得片名聚焦到事件和情节上,更具故事性。

五、结语

随着物质生活的大幅改善,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生活,电影将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英文电影名汉译的好坏决定了电影是否能立马抓住人的眼球,激起观影兴趣。本文从识解理论出发,洞悉认知过程,总结了以下四条英文电影名汉译技巧:1.增译背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电影名应译出隐含的文化汉译;2.扩充祥度:增加对故事的总体评价,主角名字构成的电影名补充或译为主角身份;3.转换角度:非主角视角的电影名转换为主角视角;4.突显情节:增加动词或事件类名词突出故事性。

参考文献:

[1]王寅.翻译认知学与识解机制[J].语言教育,2013,

(01):52-57.

[2]Langacher,R.Foundations of Congitive Grammar:

Descriptive Application(Vol.II)[M].Stanford,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4.

[3]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冯小巍.“一带一路”倡议视域下红色经典电影名外宣异化策略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28(12): 118-121.

[5]王寅.翻译的隐转喻学——以英语电影名汉译为例[J].上海翻译,2019,(03):7-12.

[6]蒋小燕,蔺志渊.目的论视角下的国产电影名英译研究[J].今古文创,2022,(47):85-87.

[7]姜林依.目的论视域下英文电影名汉译策略探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01):51-53.

[8]苏小强.目的论指导下的电影名翻译策略探析[J].英语广场,2020,(08):26-29.

[9]陈丹婷,肖飞.翻译美学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研究——以“三美”原则的运用为例[J].英语广场,2021,(14): 37-39.

[10]苏小强.英文电影名翻译探究——基于功能派的翻译观[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9(06):40-43.

[11]李萌,马岩峰.彼得·纽马克理论在电影名翻译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4):102-103.

猜你喜欢

汉译英文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西方译学术语的汉译现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