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说“桃之夭夭”

2024-03-10赵晓利

今古文创 2024年6期
关键词:容貌体态桃树

【摘要】《诗经·周南·桃夭》开启了千古诗文“以桃喻人”的艺术先河。但后世以桃喻人,皆以桃花明艳之色喻女子之美貌,即“桃”取“桃花”意。本文综合古注、古文字和文献中“夭夭”的用例,细致解读了“桃之夭夭”的含义,明确了“桃之夭夭”之“桃”是指桃树,“夭夭”意为“屈曲”。诗歌以“桃”为喻,是以桃花鲜艳、桃树屈曲有致及其生长过程等多方面特点来比兴女子之容貌美与体态美。对比而言,古今以桃喻人,差异明显。

【关键词】桃;桃树;夭夭;屈曲;容貌;体态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6-004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6.012

一、引言

《桃夭》是《诗经·周南》中一首轻快活泼、热情洋溢的祝婚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清代学者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评《桃夭》:“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辞赋咏美人之祖。”正如姚际恒所言,这首诗歌开启了千古诗文“以桃喻人”的艺术先河。此后用桃花明艳之色喻女子之美貌,代代不绝。如春秋时期的息夫人因容颜美丽被称为“桃花夫人”,三国曹植《杂诗七首·其四》“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等不胜枚举。现代汉语中“面若桃花”“杏脸桃腮”“艳如桃李”等都是形容女子面容姣好的词语。这些无不受到《桃夭》的启发。其中,“人面桃花”更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语。

细辨后世的以桃喻人,皆以桃花明艳之色喻女子之美貌;即“桃”取“桃花”意,所喻女子也只突出其姣好面容,有失“桃之夭夭”的丰富内蕴。本文将综合古注、古文字和文献中“夭夭”的用例,细致解读《诗经·周南·桃夭》一诗“桃之夭夭”之含义,从而准确解读“以桃喻人”的古今差异,进而为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蕴美提供一些参考。

二、释“桃”

为了论述方便,现将全诗抄录如下: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总览全诗,三章均以“桃之夭夭”领起,以夭夭之桃作为整体意象,造境达意,借物写人。诗歌以夭夭之桃喻指美丽的新娘,并借此形象表达了对青春靓丽的新娘的赞美。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夭夭”之“桃”的具体所指。

访之于前人注解,《毛传》将“桃夭”释为“桃有华之盛者,夭夭,其少壮也。灼灼,华之盛也”。孔颖达注疏:“毛以为少壮之夭夭然,复又灼灼然,此桃之盛华,以兴有十五至十九少壮之女,亦夭夭然复有灼灼之美色,正于秋冬行嫁。”这两处经典注疏释“桃夭”为“桃有华之盛者”“桃之盛华”,根据认知“整体优先效应”,在认知时,人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分配在整体水平上,而不容易分配到局部水平上。因此,人们一般将“桃有华之盛者”“桃之盛华”整体理解为“桃花繁盛美好”。如叶嘉莹先生释“夭夭”为“花朵繁盛美丽的样子”。另外还有随文释义,未能指实的情况。如《诗经鉴赏辞典》注释“夭夭”为“言桃之少而好”,译“桃之夭夭”为“小桃长得真姣好”。此处注释中的“桃”既可理解为“桃树”,也可理解为“桃实”,还可理解为“桃花”。但人们可能受到后文“夭夭”“灼灼”二词的影响,仍倾向于将“桃”理解为“桃花”。如《文学经典鉴赏·诗经三百篇》将三处“之子于归”都译为“花也似的姑娘要出嫁”。

其实,“桃”字并不难解。就诗歌本身来看,首先,诗歌第一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侧重表现桃花;第二章“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侧重桃实;第三章“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侧重描写桃叶。即每章分别描写“桃”的一个特点,“其华”“其实”“其叶”中的“其”,显然是复指前面的“桃”,即“桃之夭夭”中的“桃”。因此,此“桃”非“桃树”莫属。其次,如果“桃”指的是桃花,则根据常识,桃树是先开花,再坐果,后长叶;可见桃花和桃实、桃叶是不会共现的,故释为“桃花”于事理不通。综上,“桃之夭夭”之“桃”应为“桃树”。

三、释“夭”

如前所述,诗歌以夭夭之桃作为整体意象,造境达意,借物写人。“夭夭”作为“桃”和新娘的共同特点,探明其意,对于正确理解诗意至为关键。

对于“夭夭”之义,古人训为“少壮”“少好”。如《毛传》:“夭夭,其少壮也。”孔颖达疏曰:“少壮。”朱熹注曰:“少好之貌。”今人多因之。缪天绶选注《诗经》:“夭夭,少好貌。”程俊英《诗经译注》:“夭夭:茂盛的樣子。”高亨《诗经今注》:“夭夭,形容茂盛。诗以桃比喻少女。”《王力古汉语字典·大部》:“〔夭夭〕 ①盛貌。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金启华等主编的《诗经鉴赏辞典》:“夭夭:言桃之少而好。”上述释义之外,闻一多在《诗经讲义·桃夭》中论“夭夭”为“屈曲”义:

“《说文》曰‘夭,屈也。’《凯风篇》曰‘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谓棘受风吹而屈曲也。乐府《长歌行》曰‘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黄鸟飞相追,咬咬弄音声’,语意全本《诗·风》,第二句正以‘枝叶倾’申诗‘夭夭’之义。本篇‘桃之夭夭’,义亦当同。谢灵运《悲哉行》曰:‘差池燕始飞,夭袅桃始荣。’夭袅亦桃枝随风倾屈貌。谢以‘夭袅’易诗之‘夭夭’,亦善得《诗》恉。夭训屈,凡木出生则柔韧且易曲,故谓之夭。本篇《传》释夭夭为少壮,《凯风》笺释夭夭为少长,《凯风》传又因少壮而引申为美盛之义,此其说虽皆若可通,然终嫌求之过深,转失诗人体物之妙,故弗取云。”

闻一多从《说文》释义、文献互证和实物观察三个方面论述“夭”为“屈曲”“屈折”义,令人信服。然闻一多之说的不足之处在于,他所据许慎《说文解字》中“夭”的释义,是以小篆字形为基础,训释“夭”为“屈”义。但“夭”字的小篆字形与更早的甲骨文字形存在一定差异。据许慎《说文解字》:“夭,屈也。从大,象形。凡夭之属皆从夭。於兆切。”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夭,屈也。从大,象形。象首夭屈之形也。”“夭”字小篆作“  ”,像人倾头之态。“夭”甲骨文作“  ”“  ”,像一个人挥动手臂,奋力大步急趋之形。论字之本义,应以最初造字字形为据。为了使字义凿凿有据,我们继续探寻“从夭”之字。

(一)走。许慎《说文解字》:“走,趋也。从夭、止。夭、止者,屈也。凡走之属皆从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走部》:“走,趋也。《释名》曰:‘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此析言之。许浑言不別也。今俗谓走徐、趋疾者,非。从夭止。夭者,屈也。依《韵会》订。《夭部》曰:夭,屈也。《止部》曰:止为足。从夭、止者,安步则足胻较直;趋则屈多。子苟切。四部。《大雅》假本奏为奔走。凡走之属皆从走。”“走”小篆作“  ”,金文作“  ”。根据释义及古文形体,意义明了:“走”上部为摆动两臂奔跑的人形,下部为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意。据此,则“夭”为人奔跑时挥动手臂、大步迈进之态。

(二)奔。我们继续考察“从夭”之“奔”的释义,则“夭”之意义更为明晰。许慎《说文解字》:“奔,走也。从夭,賁省声。与走同意,俱从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奔,走也。走者,趋也。《释宫》曰:‘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此析言之耳。浑言之則奔、走、趋不别也。引申之,凡赴急曰奔,凡出亡曰奔,其字古或叚賁,或叚本。《毛诗》予曰有本走,陆德明本如是。从夭,卉声。大徐作賁省声,非。此十三部、十五部合音。博昆切。十三部。与‘走’同意。俱从夭。此说从夭之意。走者屈其足,故从夭止。奔之从夭,意同也。凡行疾则屈脚疾。”“奔”小篆作“  ”,金文作“  ”。根据释义,结合金文字形,“奔”上面从“大”(人),像人挥动双臂,下面从“止”(趾),而且是三个“止”,表示快跑意。

综上,“夭”确切无疑为人奔跑时挥动双臂、奋力迈进之态。呈现出线条的流动美,屈曲有致。故许慎《说文解字》和段注释“夭”为“屈”,甚是。至此,“桃之夭夭”文义显豁。“夭夭”所描摹的桃树呈现出曲折有致的态势,桃树的枝桠盘曲萦回,充满了韵味,正如袅娜多姿、身形优雅的新娘一样。无需多言,此处桃树和归嫁女子都是美丽的。

四、释“桃之夭夭”

《桃夭》三章均以“桃之夭夭”领起,全诗以屈曲有致的桃树作为整体意象,并以此隐喻归嫁女子的曼妙身姿和典雅气质,表现的是新娘的整体特点。但是新娘的美丽并不局限于此。诗人如同一位高明的画家,先从大处着笔,对新娘进行粗线条的描画,简明地勾勒出新嫁娘的整体风姿,为下文深层次、多视角地描绘新娘的美丽动人做铺垫。

诗歌第一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华”即“花”之本字。阳春三月,满树繁花竞相开放,鲜艳夺目。归嫁女子盛装打扮,光彩照人。看着多姿多彩、照眼欲明的桃花,让人不由得联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面对婀娜多姿、面色红润的新娘,人们不禁想到她婚后生活美满。诗歌第二章“桃之夭夭,有蕡其实”即承此而来,“蕡:圆大的状态。实:指桃子。”花开结果,新娘婚后孕育子女,自然规律和人事规律合而为一,令人不禁慨叹古人的绝妙智慧。然而,诗人对桃树和新娘的赞美并未就此结束。诗歌第三章“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蓁:茂盛貌。”满树桃叶层层叠叠,郁郁葱葱,让人不能不想起“枝繁叶茂”一语。诗篇正以此作比,即物寓情:“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新娘婚后不仅自己小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也使整个家族世代兴旺昌盛。

总览全诗,诗篇即物即情,浑然一体。诗歌通篇以“桃之夭夭”着笔,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层次井然:花繁、果硕、叶茂。所喻诗意渐次变化,并和桃树的生长过程相适应:首章以灼灼桃花比喻新嫁娘的美丽娇艳;次章以累累硕果祝愿新娘婚后多子兴旺;末章以成荫桃叶祝福新娘家族世代兴盛绵延。诗篇在喜气洋洋的氛围中展现了先民对生命的认识,传达出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家庭和睦的企盼,对家族绵延昌盛的希冀。诗章结构并列,诗意层层递进。“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三致其辞,先民颂祝多子多孙的意旨显豁明朗。

由此看来,《桃夭》一诗对“桃”这个物象的取喻,并不只取桃花“色艳”一端,更以其树形的屈曲有致和“桃”自然生长的过程来比兴女子。但后世在对“桃”这一起兴物象的理解上,往往仅从桃花“色艳”一端出发,以为是美人之咏。桃花“色艳”的特点自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子的娇美容颜,故常以桃花来比喻女子。但与其原意相比,则相去甚远了。

就传统注疏释“夭夭”为“少壮”“少好”而言,可能正如闻一多所言:“凡木出生则柔韧且易曲,故谓之夭。”草木初生,形体虽尚未充分舒展,却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充满了生命的潜力和张力,故释“夭夭”为“少壮”“少好”。然而,“此其说虽皆若可通,然终嫌求之过深”。也就是说,这种解释与文字本义相去太远,理解时委曲难明,可作为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解析,而不宜当作文字释义。

“夭”为“屈曲”之意的用例在古文中并不少见。除了《桃夭》和上述闻一多的引例外,其重叠使用的情况,还有《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申申”和“夭夭”作为反义词对举;申申,舒展之状;夭夭,屈曲之状。意为孔子闲暇之时,屈伸得中,既严肃庄重,又轻松自如,二者相得益彰。“夭夭”取“屈曲”之义。又李商隐《即目》:“夭桃惟是笑,舞蝶不空飞。”“夭”字同义。张耒《感春》:“夭夭海棠枝,顾我如欲笑。”“夭夭”仍以“屈曲”之意来形容海棠树枝桠弯曲的样子。龚自珍的《病梅馆记》谈及统治者摧残人才的丑恶行径时写道:“文人画士……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根据语境、事理,“以为业以求钱”的梅应是符合“文人画士”的“以曲为美”“以欹为美”的审美标准的。再依据语法,“夭”后为名词“梅”,故此句中“夭”应释义为“使……弯曲”为妥,“夭梅”即“使梅树的枝条弯曲(曲折)”。同理,下文“删其密,夭其稚枝”中“夭”也应释义为“使……弯曲(曲折)”。

五、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桃之夭夭”之“桃”是指桃树,“夭夭”意为“屈曲”。诗歌以“桃”为喻,是以桃花鲜艳、桃树屈曲有致及其生长过程等多方面特点来比兴女子的容貌美和体态美。此解一来诗意上连贯自洽,并且符合事理逻辑;二来切合字源意义,而且可和多处文献用例互相印证;三来增加了诗歌的意蕴美,同时契合中华民族以曲(含蓄)为美的审美观念。

后世在对“桃”这一起兴物象的理解上,仅从桃花“色艳”一端出发,以為是美人之咏,与其原意相去甚远。我们这里指出人们对“以桃喻人”原意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是希望能够明确“桃之夭夭”的准确含义,从而准确释读经典文本,并为辞书编纂和修订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乐安国,韩振华编著.认知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31-32.

[2]叶嘉莹编著.迦陵各体诗文吟诵全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4.

[3]金启华,朱一清,程自信主编.诗经鉴赏辞典(第二版)[Z].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11.

[4]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篡中心编著.文学经典鉴赏·诗经三百篇[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8.

[5](宋)朱嘉著,赵长征点校.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6.

[6]缪天绶选注.诗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66.

[7]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8.

[8]高亨.诗经今注[A]//高亨.高亨著作集林:第三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6.

[9]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A]//王力.王力全集:第二十

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5:179.

[10]闻一多.诗经讲义[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8:

61.

[1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213.

[1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494.

[13](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29.

[14](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63.

[15]朱自清.朱自清散文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324.

作者简介:

赵晓利,女,陕西富平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语法。

猜你喜欢

容貌体态桃树
年轻人:别让“颜值打分”徒增容貌焦虑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河边的桃树
画与理
桃树秋管 来年丰收
桃树咋样冬剪好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歌唱和体态律动
随、律、衡:体态律动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
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