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中国传统吉祥文字图形化再设计方法研究
2024-03-09宣羽婷王潇娴
宣羽婷,王潇娴
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南京210094
吉祥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吉祥文字是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华夏民族对神灵庇佑和幸福吉祥的美好追求,承载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和祝愿。广义上可以定义为,民间存在并且表现吉祥寓意的装饰性图形化文字[1],展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人文情怀。当下,中国设计想要独具魅力、焕发光彩,就需要追根溯源,根植于民族本土文化,设计出能够与新媒体艺术进行多元融合,服务于现代生活的作品,让传统吉祥文字设计不断契合时代审美特征,在新媒体语境下得到更好的探究,助力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复兴。
一、中国传统吉祥文字的发展现状
中国传统吉祥文字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历经千年的传承和演变,蕴含着古老的文化遗存。从汉代起,吉祥文字逐渐由求寿发展为祈求加官晋爵、平安富贵、儿孙满堂等各种吉祥寓意,构成了丰富多样的吉祥文字文化并延用至今[2]。
而如今,在步入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吉祥文字受到了严重考验。首先,新媒体时代下,人们的主流阅读方式以快速阅读,浅层关注为主,单一的平面设计对受众的吸引力不足,吉祥文字的传统文本阅读形式受到了严峻挑战;其次,纵观当下中国传统吉祥文字设计,多以“福禄寿喜财”为主要设计元素,设计手法也较为简单直接,常采用“打散”“重复”“变形”等基础图形化造型方式,缺乏对吉祥文字的深度运用;最后,传统吉祥文字载体较为单一,呈现出的仍是趋于传统化、推广效用低等的特点[3],由此,结合新观念、新元素、新载体等进行创新再设计,实现传统吉祥文字的价值转化迫在眉睫。
二、新媒体语境下中国传统吉祥文字再设计的定义
(一)新媒体语境的定义与特点
新媒体语境是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形成的,具有虚拟特点的语境,是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平台[4]。新媒体语境下设计艺术的突出特点集中在对现代信息资源及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应用,将硬件技术与创新设计深度融合,与传统纸媒相比,体现出交互性、虚拟性、即时性、数字性的优势,能够将多种创新思维和情感通过数字化的模式予以创作和呈现,使设计作品形式更丰富、覆盖率更高、推广更方便、互动性更强。
(二)新媒体语境下对吉祥文字再设计提出的新要求
1.增强设计多维性
传统的吉祥文字主要是二维设计,即基于平面的视觉呈现。新媒体语境下需要吉祥文字进行三维的空间跨度、四维的时间跨度,甚至五维、六维等多维的设计表达。因此,在具体设计实践中,设计师应将设计作品的类型、特征与设计理念创新结合,使设计的维度不断更新与扩展。如今,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已经成为设计走向未来最重要的通道,在吉祥文字的再设计中,更需要突破传统,不断融合诸如2.5D技术、VR技术、AR技术、体感交互技术、渐变和液化成像技术等新兴科技手段,助力设计的多维呈现。
2.提升情感交互性
新媒体时代,受众更加注重设计的体验感,喜欢满足个人需求偏好的个性化、参与性设计,要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渗透到每个环节,增强媒体共鸣成为当下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5]。传统吉祥文字再设计需要深入了解当代受众的心理需求,充分考虑当下受众群体的认知习惯和行为习惯,并通过色彩、图像和视觉符号等设计元素建立情感联系,触发大众的情感共鸣,使受众更主动地与内容互动,从设计中获取信息和更多的情感交互体验,不断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对设计的归属感。
3.契合时间碎片性
网络的传播加速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即时性、动态化、刷屏式的阅览方式让信息传达更为迅速[6],而电子信息一直处于随动式的状态中,大众更倾向于在更短的时间内主动接受碎片化信息,以此来满足巨大的信息需求。短小精悍、生动鲜活、夸张直接的设计形式成为了当下视觉设计的首要特征。因此,传统吉祥文字的再设计要紧跟时代特征,将文化符号运用简化、重构、重叠等设计手法,使其在观感上更加具有视觉张力,提升视觉吸引力,从而吸引人们对视觉中所表达的详细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三、中国传统吉祥文字内涵挖掘
(一)吉祥文字的题材与构思
中国传统吉祥文字的题材随着时间和环境的不同不断进行演变,不同时期人们希望获得的吉祥庇佑会有所不同,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祈愿的本质始终如一,“福禄寿喜财”始终是吉祥文字的核心内容[7],是彼此关联而又各具特色的吉瑞主题,而吉祥文字的题材主要受到了儒道思想和日常生活两个方面的重要影响[8]。
首先,在儒道思想方面,儒家讲求积极入世,自古以来文人的人生追求多为考取功名和升官发财,即追求权力与财富,吉祥文字“禄”和“财”就是最直接的体现。由此,逐渐出现了“金榜题名”“加官进爵”“五子登科”等民间传统吉祥文字常见题材。而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吉祥文字主要与道家养生观有关,例如“福”“寿”“喜”等,通过“长乐”“得喜”“延年益寿”等主题的设计,以期获得趋吉避凶,幸福长寿的美好祝愿。
其次,在日常生活方面,先民观物取象,在对自然的崇拜和模仿中不断学习,吉祥文字常常取材于自然的花、鸟、草、鱼、虫、山、水等元素,常借麒麟、喜鹊、瑞鹿、祥龙等形象寓意美好,以植物代表季节时间,将对生活的热爱和美感的表达融入吉祥文字造型设计中。并且在天道内核下,先民基于对神秘世界的敬畏,常将神仙人物、珍禽异兽作为素材,将吉祥文字视为通灵的神符,以此祈求神灵庇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思想和行为习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中国传统吉祥文字,逐渐构成了吉祥文字独特的题材内容和构思方式。
(二)吉祥文字的表现与形式
1.表现方法
中国传统吉祥文字主要运用了谐音法、象征法和数字表现法[9]。首先,谐音法的吉祥词语可分为四大类,动物类、食物类、植物类和器物类,它们的名称与吉祥词语的发音相同或相似,例如动物类中“鹿”与“禄、路”读音相通,隐喻“福禄双全、路路顺利”;食物类中的“柿”与“事”读音相通,隐喻“事事如意、万事大吉”;植物类中“莲花、荷花”与“连、和”读音相通,隐喻“连年有余、和合如意”;而器物类中“花瓶”的“瓶”与“平”读音相通,隐喻“平安如意”,中国汉字结构中形、音、义相互依赖、相互贯通,通过谐音的表现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逻辑,对吉祥文字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次,象征法则采用了民间寓意吉祥的语言和文字,例如“仙鹤、鲤鱼、松柏、竹子、桃子”等,这些动物和植物的名称都有着某种吉祥寓意,例如“鲤鱼”多与“锦鲤”相互转化,寓意着吉祥如意、健康幸福;“桃子”多与“寿桃”相互转化,寓意着长寿、延年益寿等,这些吉祥词语巧借象征手法,表达了先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愿望。
最后,吉祥文字的表现方法不仅仅局限在文字类,还包括吉祥数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不单单当计数用,也蕴含着美好的祈愿,即为数字表现法。例如“双喜临门”“四季平安”“七星高照”“八方来财”等,这些数字承载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是文化传承和智慧的象征,反映了古人对吉祥幸福的渴望。
2.应用形式
中国传统吉祥文字的应用极为广泛,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生活追求、道德观念、民间信仰和审美标准[10]。因此,吉祥文字的承载方式必然与当时社会的需求发展有直接的联系。商朝的甲骨文、春秋战国的青铜器皿、明清时期的织锦刺绣等,都是吉祥文字的重要载体,古人将自身追求幸福生活、趋吉避凶的观念不仅用文字语言进行表达,还将其在瓦当、剪纸、灯笼、字画、织锦、刺绣等一系列以装饰为目的的工艺品或服饰中进行应用,在增添生活趣味的同时,也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因此,吉祥文字在民间的应用形式丰富多彩、无处不在。
(三)吉祥文字的图形化手法
1.巧借共生
中国传统吉祥文字图形化手法之一的“巧借共生”重点在于“巧”字,需要根据一个成语或者一句话中所包含的不同汉字的局部特征,寻找其共同的结构特点和笔画特征进行图形创作,或搭借偏旁,或连笔减划,使笔画间可以相互借用,通过排列组合巧妙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从而组成生动形象的文字合体图形[11],体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结构特点。典型的案例就是汉朝古钱币上的“唯吾知足”(见图1),巧妙地用“借口”的方式表达“唯吾知足”这四个字。利用了铜钱实物中间的实际方形孔作为“口”字偏旁,“唯吾知足”上、下、左、右共用一个“口”字而组成,这个方孔既是图样的“形”也是文字的“意”,称“借口钱”。钱币代表着财富,上铸“唯吾知足”,暗示着每人只有一个口,适可而止应知足,知足者常乐,不要过度贪财,反映了古人朴素的心愿和追求。
图1 “唯吾知足”铜钱[12]
2.笔中适形
汉字在书写时因书写方式和材料的限制,诸如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等字体都有独特的文字结构,这种吉祥文字的图形化创造方式,重点在于字体结构与图像内容的契合,在不改变原本合体字字形的基础上,常将汉字不同笔画的形态与适合的动物、人物、花草等图形进行结合,从而创作出图画契合文字结构的图形,也就是“笔中适形”。民间工匠在吸收了书法美的同时,在结合载体特质后,将适配于文字内涵的装饰图形融入字体设计中,从而构成了用于窗花、年画、版画等载体的文字图形。典型的案例如木刻版画《竹梅四喜》(见图2),“喜”又作“囍”,取义“双喜临门”,传说为王安石登科后大婚时所发明,整体由喜鹊、梅花和竹子构成,为轴对称图形,梅树盘绕的枝节顺应“囍”字的字形结构,通过字体变化和与其他辅助纹样组合,更突出了秩序感,四只喜鹊的点缀也与“囍”字的笔画相契合,灵动而不失字体的识别性,使文字更有情感,更能够传情表意。
图2 木刻版画《竹梅四喜》[12]
3.以图写字
汉字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以图写字”以动物、植物、景物等图形替代汉字的横、竖、撇、捺、点,巧妙地集书法绘画于一体,即“笔画融形”,达到以图写字的效果。这种吉祥文字的图形化手法摆脱了条条框框的限制,字体结构飘逸拓展、写意灵动,甚至有些字体经过笔画替换已经看不出原有的笔画,但却丝毫不影响文字的阅读性,从而达到“画中有字,字中有画”的视觉效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民间的花鸟字,花鸟字的笔画有天上飞的鸟兽,有地上跑的猛禽,也有水里的游鱼等,例如“龙凤”两个字(见图3),将汉字笔画进行分解、变形、调整,用与字意相契合的图形对笔画进行概括,这种形意结合的表达方式巧妙准确,强调视觉吸引力,看起来更像是一幅画,富有猜谜的意趣,生动而匠心独运。
图3 花鸟字“龙凤”[13]
4.组字成图
将具有吉祥寓意的词语、成语或者祝颂话语与图形巧妙结合,或改变、或扭曲汉字笔画,使文字间相互连接组合,以图形的形态构成一个整体,形成准确表达文字所传达语义的图形或创造出新的解读涵义。例如“喜氣满堂”(见图4),通过四个字的笔画间相互融合互补,形成了一把茶壶的形状。“喜”的上半部分“士”,通过变形,演变为插画的顶盖;“满”的左半边“氵”构成了茶壶的壶嘴;“氣”的偏旁“气”构成了茶壶的端把;“堂”的下半部分“土”则构成了茶壶的壶底,整体图形构造精巧,笔画饱满圆润、疏密有致,丝毫不影响内容的阅读性。而且“壶”取“福”的谐音,“送壶送福,壶中纳福”,象征着壶到福到的美好祝愿。
图4 字体“喜氣满堂”[12]
四、新媒体语境下中国传统吉祥文字再设计方法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媒介的多元发展使社会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的传统观念日渐薄弱,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多元,传统吉祥文字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与破坏,在面对挑战的同时,也更加拓宽了中国传统吉祥文字的创作方式。作为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之一的吉祥文字,需要在挖掘和继承传统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时代背景,结合传承痛点,不断激发内在文化价值,从更多新颖的视角进行诠释和解读,为后续的传承发展开辟新天地(见图5)。
图5 中国传统吉祥文字传承痛点及解决路径
(一)动态演绎的字体设计
传统形态的吉祥文字设计,多采用静态、二维的设计方式,在屏幕化的媒体交互时代,需要将字体静态单一的视觉表现,转为动态多维度的视觉呈现。运动形态的字体设计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在传统的吉祥文字造型基础上,将视觉艺术与科学技术进行融合,运用挤压拉伸、连续运动、缓入缓出、时间节奏、夸张手法等动态设计手法[14],进行具有“时间维度”的二次创意设计,通过运动感所具有的轨迹、方向,融入时间线所具有的动静、缓急,在有限的空间中产生丰富的变化,给受众带来更多的视觉体验,能够赋予吉祥文字以性格与情绪[15],使之拥有更大的视觉张力。
动态演绎的字体设计形式区分为整体变形和局部变形两大类[16]。第一是整体变形,譬如中央美术学院吴轶博创作的《雨水》海报(见图6),作品最初以一滴雨水的形态呈现,随着水波纹的缓缓流动,转化成了不规则的“水”字的形状,再模仿水滴进行收缩,形成了若隐若现的“雨”字体,墨水潺潺,在画面流动的过程中,字体逐渐变得清晰,“雨水”一词慢慢浮现。《雨水》海报在设计中将时间轴拉长,通过字体的整体变形,模仿水滴流动的速度,与文字的运动形态进行契合,使图形与字意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关联。
图6 《雨水》海报
第二是局部变形,例如胡俊瑶创作的文字动画作品《惊蛰》(见图7),就尤其善用文字局部变形的表现手法。用木枝、孔洞、青虫等元素对“惊蛰”两个字进行图形化处理,“惊”的偏旁“忄”中,由不动的木枝代表竖笔画,由穿梭孔洞的小虫代表两点,灵活运用旋转、平移等动态设计技巧,准确地运用字体局部的运动形态,来表达惊蛰时节“春雷惊百虫”的趣味形象,促使受众完成对抽象意义或情感的记忆迁移,从而传递文字的内涵和意义,传达出字体本有的气质。
图7 文字动画作品《惊蛰》
(二)趣味灵动的互动设计
中国传统吉祥文字在设计中,契合了人们祈福求吉的心理需求,但传统的文字设计方式只是单方面地传达信息,缺少和受众深度的心灵共鸣。新媒体时代,人们对设计的需求已经不仅是停留在美观的功能上,而且是更加追求它的附加功能以满足自身对新鲜、好玩、有趣、创新事物的向往。趣味灵动的互动设计需要设计师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性,打破常规,融合多种学科知识,利用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将大众参与过程中的愉悦、奇想、领悟、发现和探索构成设计的一部分,营造良好的体验感受。要求设计师不断尝试灵动多样的交互设计形式,增强趣味性和互动性。
例如日本设计师倉嶌隆広的“Poemotion”三部曲系列书籍(见图8),就是经典的互动设计案例。每本书里的内容都是一些极为抽象的图形,需要受众使用扉页提供的光栅面板,通过手动在设计作品上水平移动后,就能看到这些几何图形瞬间活了起来,或移动旋转,或放大缩小,使画面产生动态流畅的变幻效果[17]。“Poemotion”成功地借助互动性的图形设计创造出新鲜的体验模式,打破了语言的壁垒,让大众自发、主动地参与进设计中,在体验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领悟到设计师所要传达的思想,从而实现情感共鸣。
图8 《Poemotion》三部曲系列书籍[18]
而新媒体语境下,在沉浸式交互设计领域中,Teamlab 团队在作品中对汉字的表意性进行了讨论和实践[19],作品《从黑暗中诞生一个爱和美的世界》(Born From the Darkness,a Loving and Beautiful World)(见图9)构建了一个由黑暗而生,借由观众与文字互动繁衍交叠而成的绚丽世界。秉承“当你走近汉字时,这个汉字所包含的世界,会被创造出来”的设计理念,由墙上随机掉落汉字,通过对体验者的物理位置和触碰高度进行计算,只需轻轻地触碰这些汉字,汉字所包含的意境就会通过绚烂的动画展现出来。比如用手触摸一下“雷”字,三秒之后便会真的发出电闪雷鸣;用手触摸“火”字,熊熊烈火就在你的眼前,而当“叶”“花”“蝶”和“雨”等多个汉字交融在一起时,就会迸发出独一无二的绚丽景象,使参与者身临其境,有极强的互动感和体验性。
图9 作品《从黑暗中诞生一个爱和美的世界》[20]
(三)脱离平面的材质设计
相较于传统的吉祥文字设计方式(即单纯的在二维平面上进行设计),脱离平面的材质设计通过计算机软件将许多不同的材质、肌理、质感、色调等融入吉祥文字设计中,在契合传统吉祥文字图形化手法的基础上,通过特效化处理,使字体更具视觉冲击性,也变得更加“真实”[21]。而文字的肌理主要和文字内涵与主题性相关,首先是文字内涵,如给“山”添加石的肌理,给“冬”添加雪的肌理,通过材质的融入凸显字体的质感;其次,可以和主题性相关,如毛糙、粗犷的纹理会给人自然原始的感受,并且给人以亲切感,而光滑、明亮的金属纹理会给人一种冰冷、坚硬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和受众的距离感。
不同的材质选择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联觉效应,如郑中的《二十四节气动态海报设计》(见图10),通过对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元素进行提取、重构,融入字体设计中,展现了更惊喜的汉字质感效果。譬如“大暑”的设计中,将池塘、雨水、荷花等元素进行质感的巧妙结合,表达了大暑节气潮湿多雨、夏荷盛开的场景;“立夏”的设计中,将字体进行打散,用“竹节”的质感元素将字体重构,再加上竹叶和翠鸟的点缀,标志着万物进入旺季生长、万物繁茂的感受,提高了字体识别度,使原本看似抽象的节气词汇变得具象视觉化,趣味化,形成了一种新颖的视觉表现方式,提升了受众对该字体的记忆与印象。
图10 郑中《二十四节气动态海报设计》
(四)内涵新解的创意设计
传统吉祥文字的诞生与当时社会的民俗民风密切相关,蕴含着先民的文化、观念、伦理、思想、审美等丰富内涵。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人们需要重新审视传统吉祥文字的内涵,并将其与时代特征进行融合,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
最典型的案例如著名设计师洪卫的字体海报设计作品《福、禄、寿》(见图11),就是对传统吉祥文字的内涵的全新解读。在传统意义上,吉祥文字的“福”解释为福星高照、多子多福;“禄”解释为官运亨通、富裕显赫;“寿”解释为长寿如松、延年益寿。而现代人们对福、禄、寿的理解不仅停留在传统寓意上,洪卫在作品《福、禄、寿》中,还对传统意蕴进行延伸与拓展,注入了新时代的诠释。《福、禄、寿》海报以形表意、以意传情,融合了传统的吉祥文化与构字规律,将现代人对“平安便是福”“衣食即是禄”“生命而为寿”的新内涵,通过巧妙构思、创新设计,使传统吉祥文字“福”“禄”“寿”更具有时代感和生命力。
图11 洪卫字体海报设计作品《福、禄、寿》海报
而对传统吉祥文字的内涵新解还可以通过文化互鉴的方式,对不同文化进行交流学习,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实现多元文化的结合,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使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达到统一[22]。例如蒋华设计的《囍》海报(见图12),体现出了传统吉祥文字的新意境,巧妙地运用中国传统吉祥文字“囍”进行中西文化互鉴。作品将“囍”字与英文“HONGKONG”进行巧妙结合,象征着香港回归是举国欢庆的大喜事,一语双关、恰到好处地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对“囍”字的内涵结合时代特征进行了全新的设计阐释,
图12 《囍》海报
(五)多彩丰富的载体运用
新媒体语境下,“微信、微博、淘宝”等终端平台成为国内外互联网用户青睐的社会性媒体,中国传统吉祥文字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要在“两微一淘”的基础上,利用好诸如抖音、bilibili、小红书等新兴载体,及时掌握公众关注的内容、积极创新互动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制造话题、引导话题,多措并举,扩大吉祥文字的影响力。
抖音曾经推出一款名为“控雨”道具包的功能,用户通过抖音的拍摄功能,可以在拍摄画面中随着手势的改变控制雨滴变化,使受众能够在拍摄画面中“控制”雨。这种设计作品结合创新载体的方式一经出世,就受到了大众的一致欢迎,合适载体的选择,使受众获得了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在转发中实现了设计快速、广泛的传播,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五、结语
历经岁月变迁和时代发展,吉祥文字在当代依旧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本研究通过阐述新媒体语境下中国传统吉祥文字再设计的定义、分析中国传统吉祥文字的内涵,从而提出了基于中国传统吉祥文字特征基础上的再设计方法,不仅有助于大众对中国传统吉祥文字的具体了解,而且为当代的传统吉祥文字再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价值,以期能够让中国传统吉祥文字在新时代于继承中发展,做到真正的文化继承,并重新焕发光彩,为吉祥文字在当代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提供更多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