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脏腑图点穴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35例*

2024-03-08武文渊王承斌

中医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点穴医者脏腑

武文渊,王承斌,李 新

(安阳市中医院康复科,河南 安阳 455100)

缺血性脑卒中是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脑局部灌注减少或中断而产生缺血、缺氧性坏死的疾病,具有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高和并发症多、治愈率低的“四高一多一低”特点[1]。有3/4脑卒中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2],其中肢体运动障碍最为显著,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3]。脏腑图点穴法重视任督二脉、腹部的推按及三焦气机的调整,能够帮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4-5]。2021年1月—2022年10月,笔者采用脏腑图点穴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35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安阳市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70例,按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33~83岁,平均(54.63±13.04)岁;病程0.5~5.5个月,平均(2.36±1.15)月。对照组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36~82岁,平均(58.17±10.79)岁;病程0.5~5个月,平均(2.74±0.97)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安阳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编号2023-LL-003)。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神经病学》[6]相关诊断标准。①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②出现突发性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在1~2 h不能完全恢复;③影像学检查支持脑梗死诊断。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以上中、西医诊断标准者;②初次发病者。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病程≥6个月者;②有精神疾病或重度认知障碍者;③肢体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者;④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10分[8]者;⑤依从性差者;⑥有其他脏器病变者;⑦脑外伤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康复训练。①患者取良肢位,健侧卧时,患侧上肢向前平举,肘关节伸直,肩关节前屈约90°,在患侧上肢的下方置枕垫进行支撑。如果患侧腕关节和手部处于悬空或掌屈状态,需在下面放置枕垫。在患侧膝关节和髋关节处放置枕垫。如果患侧足处于悬空状态,则需在足部放置枕垫[9]。②肢体功能锻炼,操作方法:先给予患者患侧上、下肢全关节范围被动活动训练,在被动训练的同时进行适当拍打;然后指导患者锻炼健侧肢体和呼吸功能;接着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身体状况及对康复训练的适应程度,适时指导患者用健侧帮助患侧肢体训练,如向健侧翻身、向患侧翻身、从健侧坐起和从患侧坐起等;教授患者借助护具作立位平衡练习及床旁踏步训练[10]。③待患者肌力提升后,指导患者在平地行走,并在行走过程中调整姿势;待患者掌握平地行走的技巧后,指导其行上、下楼梯及提升自主生活能力(穿脱衣物等)的训练。训练期间,患者需家属全程陪伴,医生指导家属如何应对突发状况及对患者进行保护,防止意外事件发生[11]。45 min/次,6次/周。

治疗组先给予康复训练,方法同对照组。待康复训练结束后给予脏腑图点穴法,操作方法:①依次点按阑门、建里、气海3穴以畅通中焦,随即点按带脉穴使大小肠之气通畅,最后点按章门(左)、梁门(左)、石关(右)使下焦气机通畅。接下来右手拇指按捺巨阙,配合左手示指、中指及环指点按天突、璇玑、华盖3穴使上焦之气得以宣发,之后再对上脘、中脘、建里进行点按,最后再次点按气海穴以引气下行,避免宣发太过。此外还需运用引气归元法和彧中与阴陵泉齐放法[5]。每穴按揉1~2 min。②腿部分筋法,共十二式。先将患侧髋膝关节弯曲,拨按膝上大筋直至腹股沟。按前、后、内、外分别拨其筋络以连通腰、膝、足之脉,而后按腿部分筋十二式分拨膝下筋,术者一手固定患者弯曲的膝关节,另一手大指分别拨动自解溪穴起至足外踝部的筋络,3~5次。固定膝关节的手不动,另一手大指拨患者足大指根至足小指根筋络,3~5次。再将患者患侧下肢蜷起并下压,伸展其筋络,分拨三阴交,推揉环跳,扣按肾俞穴。③背部及督脉治疗。先点按百劳、肩井穴,然后依次点按脾俞、肾俞、命门,每穴1~2 min。④臂部分筋法,共十五式。首式为医者转拨患者腕部筋络,再根据其病情分拨其筋;第二、三式为医者一手扣患者曲池穴,一手握腕,抻拽手肘部之筋络;第四、五式为医者拨动患者腋前、腋后的筋络;第六式为医者分拨患者肘下外侧的筋络;第七式为医者一手握腕、一手点按患者肩井之大筋,抻拽上臂放松全部之筋络;第八式为医者一手扣患者肩头处的大筋,一手握腕使患臂前后摆动;第九式为医者一手大指扣患者腋下大筋,示、中指扣按肩井,另一手将患臂反背,抻拽腋前通胸部之筋络;第十式为医者拈拨患者患侧五指至腕肘;第十一式为医者分握患者四指而掂抖,以活动臂、胸、肩、背之筋;第十二、十三式为医者一手托患者腋下之筋,一手反背其臂,一手活动其肩胛骨,一手抻拽其臂;第十四式为医者一手扬起患者患臂,另一手按住脊柱第一椎旁筋络,向下推按至肾俞穴;第十五式为医者双手扣紧患者肩部之筋络,令患臂上扬后自摸其耳。90 min/次,6次/周。

两组均治疗3周判定疗效。

5 观测指标及方法

5.1 肢体运动功能

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分为上肢运动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两部分。其中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分为10部分,总分为0~66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分为7部分,总分为0~34分。评分越高表明肢体运动功能越好[8]。

5.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12]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数为0~42分。评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5.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标准评估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量表包含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如厕、床椅转移、行走、上下楼梯10个方面,根据患者所需帮助程度分为重度依赖、中度依赖、轻度依赖、无依赖4个等级,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8]。

6 统计学方法

7 结 果

7.1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对比

治疗后,两组上肢、下肢FMA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对比 分,

7.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 分,

7.3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

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对比 分,

8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供应大脑血流的血管壁发生病变或人体血流动力学障碍引起相对应的脑部功能区出现血流供应障碍,导致患者脑部相关功能区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坏死的疾病。患者脑部短暂或持久的功能损害导致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症候群[13]。

“中风”一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该书对其仅从病因病机进行描述,尚未命名[14]。张仲景首次把半身不遂这一症状与中风相联系,并在其著作《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进行详细阐述,曰:“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关于中风的病因病机,唐宋之前有“外风”之说,金元时期有“内风”之说,明清以后又出现“内外”的论述[15]。推拿是中医最具特色的外治法之一,古称“导引按跷”[16],以经络理论为基础,把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运用于配穴和治疗全过程,通过特定的手法与合适的力度作用于人体经络腧穴和特定位置,使与之对应的筋肉、筋膜及脏腑持续受到外力刺激而起到调整脏腑功能、疏通人体气血、理筋通经的作用,达到补虚、泻实、调和阴阳的治疗目的[17]。脏腑图点穴法强调人体“气”的重要性,认为人的身体器官功能紊乱无论是内因还是外因,其根本在于干扰了气的正常运行。气作为生命活动的驱动力保持平衡和有序流动,人体的各个部分生理活动才可正常运行。

中医学认为,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病机为气血逆乱,瘀血阻滞,上犯于脑。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导致经络不畅,脑窍被阻[18]。采用脏腑图点穴法可针对病机调气通脉,升清降浊,健脑益髓;调理任督二脉,一阴一阳,二脉理顺,十二经脉皆通,继而调整机体,平衡阴阳。脏腑图点穴法重视腹部的推按及三焦气机的调整。脾胃占据中焦,为后天之本,亦为气血生化之源、痰浊化生之地、气机运转之枢纽。肾位居下焦,禀受于父母之精,为先天之本。带脉“当十四椎出属……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可约束诸脉并维持气机的正常运行。先开通中、下焦,使得周身表里气通,三焦气血和畅;后通两侧带脉,保障上焦及全身气血的畅通。此为脏腑图点穴法治疗的重点。腹部点穴首先开中焦,然后通下焦,再调上焦,顺上通下,起到通利三焦、调畅全身气机的作用;同时顾护中焦脾胃,顺达气机升降之枢纽,使清升浊降,水谷精微方能运化旺盛,达到气血充、痰瘀化、元气充的目的。《素问·骨空论篇》曰:“督脉者……其络,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所描述的督脉络脉循行与膀胱经在背部的循行相吻合[19]。脏腑图点穴法继承以上思想,将膀胱经在背部的循行作为督脉络脉,并将其背部上的腧穴归于督脉络脉[20],为督脉络脉提供了理论依据。督脉为阳经之海,通过对督脉络脉点穴理筋起到通督升阳、活血通络的作用。脏腑图点穴法[5]认为,人体骨骼皆由筋脉相连,各脏腑经络亦与筋相通,而筋依赖气血之保养。四肢分筋法可使患肢气血循环畅通,气血充盈,筋脉得养,则肢体活动渐复正常。

本次研究表明,脏腑图点穴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可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减轻神经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猜你喜欢

点穴医者脏腑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宋氏扁针点穴拔罐验案举隅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葵花点穴手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全新经络点穴 教你长远赚钱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