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柔软方式表达时代硬核内容

2024-03-08

中国地市报人 2024年1期
关键词:食品厂水泉三明

黄 敏

第33届中国新闻奖新闻纪录片二等奖:《沪明往事》

作者:邓金木、黄敏、胡晓蓓、游丁琳、廖传良、董博涵、陈华安

编辑:陈列平、郑建武、林菲

原创: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这么多年,第一次做节目做出了做课题的感觉。《沪明往事》故事的主题,是围绕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支援福建工业基地建设和支援福建“小三线”建设,成千上万来自上海的建设者们远离家乡,在福建三明扎根落户、艰苦创业的时代背景。

一、并非顺利的开始

刚接手这个选题时,虽然很陌生,但觉得应该不难。不就是讲述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吗?找一些权威专家认证过的历史资料,加上亲历者的口述历史,在表现形式上来点高大上的创新。最后,提升一下收尾。妥妥熟悉的套路感。

等真正接触到选题,开始踩点后,才发现完全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首先是对这段历史的陌生感。讲述这段历史的节目并不多,网上可参考的文章也寥寥无几。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我们甚至上知网查阅论文,并根据论文找到了做过相关调查研究的高校教授。出于种种顾虑,她不愿接受采访,连面对面讨教的机会都不给。我们又想办法联系上省党史办的专家,他们手头只有前几年,应上海党史办的邀请,写过的一些材料,能提供一些面上的数字。最后在三明本地找到一个土专家,才从他多年搜集的各种资料里找到相关线索。当我们顺着这些有限的线索寻找亲历者时,才发现这段历史记录得太迟了,不少关键人物已经不在人世。那段时间,好容易找到一个联系方式,传回来的消息却是人已经不在世了。线索越来越少,有段时间,能否成片,都在心里打了个问号。

在踩点过程中,联系比较顺利的,是原三明钢铁厂动力车间副主任余震岳。余老已经91岁了,住在市区一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单位宿舍楼里。我们在并不宽敞的客厅里完成了对他和他爱人的采访,老人给我们描述了三明钢铁厂第一炉钢出钢背后,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余老拄着拐杖、背也驼得厉害,起身和坐下都不太利索。我们只能安排两位老人坐在一起翻翻照片,拍些空镜。许是我们的采访勾起了老人的回忆。拍摄结束时,余老提出,想去城关大桥看看。这给了我们一个意外的惊喜,立马改变行程,安排好第二天一早的车。到了晚上,接到余老的电话,说怕太麻烦我们,就不去了。我连说“不会,不会”。放下电话,突然觉得哪里不妥。余老家住三楼,老式楼房没有电梯。我们只想到解决车辆问题,居然忘了还有老人下楼的问题。第二天一早,我们提早半小时出发,打算用轮椅把老人抬下楼。可当我们到达的时候,余老怕自己动作慢,已经提前一点一点挪下楼了。在车上,余老说今天是他和城关大桥的金婚纪念日。原来,就在五十年前的这天,他站在桥头,指挥大桥通车。坐在车上,万千回忆涌上老人心头。他说,这是这么多年来最开心的一天。在桥下,我们让两位老人手挽手走一段,老奶奶说:“几十年了,他都不让我牵手走路。”余老呵呵地笑着。阳光下,老奶奶看着老爷爷,眼里有光。经历了风风雨雨,爱情从未老过。那一刻,我们也被感动了。

二、一波三折的采访

片中的人物就这样一个一个地出现在我们视野。采访余震岳老人有意外收获,而采访这部片子另一个关键人物——侯水泉,却是一波三折。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有18家企业从上海整厂搬迁到三明,三明食品厂是第一家,侯水泉是第一任书记。当年,为了做好迁厂的动员工作,他也是第一个带头把一家三代人都迁到三明的。种种第一,让侯水泉成为这段迁明往事中不可或缺的人物。第一次见到侯老,是在他家里。去之前,三明市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提醒说,要不要先做个采访,毕竟老人上年纪了。按计划,我们只是踩点,并没有带拍摄的准。而且从踩点到正式拍摄,也就隔着一两个月的时间。上门跟侯老聊,表达还算清楚,有些记不清的地方,他的大女儿会在一边补充。因为有了市委宣传部同志的提醒,我们也留了个心眼,用手机把老人说的话录了下来。临别时,我们约好下个月过来做正式采访,老人欣然同意。正式开拍时,暮春已经到了盛夏,再次联系老人,得到的却是他住院的消息。后来,我们每次去三明采访,都要联系一次,每次都被他家人拒绝。直到有一天,电话那头传来了侯老的声音,他爽快地答应了下午的采访。等我们到达他家楼下时,却被他儿子拦住了。他说老人状态不好,经常昏睡,醒时也忘事,他已经忘了上午接的是谁的电话。几番被拦,我们也放弃了,庆幸还有手机的录音采访。我们把希望寄托在其他老职工身上,希望用他们的故事进行补充。但由于企业改制、破产,很多退休职工的生活并不是太如意,联系采访工作不断受阻。直到从一个食品厂职工子弟那里得到消息,一些老员工要组织聚会,也许可以在聚会上找到采访对象。因为疫情,聚会也是一拖再拖。直到10月底拍摄快杀青的时候,才得到确切的消息。按通知的时间地点,我们匆匆赶到三明,现场出乎我们的意料。原以为只有两三桌人的小规模聚餐,竟然摆了一整个大厅,十几桌人。主桌安排的是二十几位第一批迁到三明还健在的食品厂老人,在主要位置,我们第一眼就看到“侯水泉”的名牌。这个发现,又让我们激动了起来。侯老会来吗?在乱哄哄的现场,我们一直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直到快中午了,才见到被推出电梯的侯老。再次见到老人,已判若两人。我们小心翼翼地跟他儿子商量,在隔壁房间进行了简单的采访。虽然千等万等等来了这次机会,但侯老的状态已经不适合采访了,他始终重复几个字,很难表达清楚。采访中,老人的脚无力地从轮椅踏板上滑落,我伸出脚轻轻抵住。突然觉得有点难过,因为我们的采访占用了他和老伙伴们相聚的时光。而这样的时光,还会再有吗?后来,我们把这段采访作为花絮放在第二集的结尾,只希望触动我们内心的也能打动观众。

三、这段山海与共的记忆不应该被遗忘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们不断问自己,挖掘这段历史的意义在哪儿?这个纪录片是给谁看的?对于这段历史,我是陌生的。更年轻的编导,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遥远的过去。跟家里的“00后”探讨这个话题,他说,好像很感动,但难以理解。这也让我意识到做这部片子的意义,它不应该只是为了唤起人们心底的记忆,更应该做给年轻人看,告诉更年轻的一辈,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故事。

刚开始采访时,我们总喜欢问被采访的老人:“您后悔吗?”渐渐地,发现这话真的是问多余了。我们得到最多的回答是:“在哪儿工作不是工作?不就是苦点累点吗?”“哪里不是家,哪里都是家啊。”“党指向哪里,我们就奔向哪里,没有什么好计较的。”而说起当年艰苦创业的细节,老人们都是一脸自豪。当年脚踩钢花抢险的事,余震岳老人说笑间就轻描淡写地过了;凌云鹏老人说起离开上海坐上开往三明的火车,那天是毛主席的生日,一人吃了一碗面条,便已是满满的幸福;严筱莉和蒋蓉娟说起自力更生,上海来的姑娘小伙子们要学着自己种菜杀猪,杀猪过程描绘得非常生动,至今印象深刻。但因为过于血腥,无法用到片子里……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青春,对于这些建设者们,这就是他们的青春,激情澎拜、热血沸腾。

《沪明往事》新闻纪录片截屏

依然是在三明食品厂老职工聚会时,我们在现场采访了专门从上海赶来的、原三明食品厂厂长罗根美。说起那段艰苦却激情燃烧的岁月,她无怨无悔。但当讲到因为两地分居,时间长了留在上海的儿子连娘都不认得了,直到十一岁才叫她第一声“妈妈”。讲到这里,老母亲眼泛泪光。陪她来三明参加聚会的儿子就站在我身后,那一刻,我仿佛能感觉到她儿子湿润的眼眶。采访结束后,儿子挽着妈妈走出房间。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想如果我们的采访,能让他更理解母亲的付出,也许真的值得了。

短短九十分钟里,难以完整描述这段历史。我们用这些平凡人生的感动,撑起了《沪明往事》这部新闻纪录片。他们是大时代里的小人物,用尽一生去实现一座城市的梦想,他们真实的酸甜苦辣构建了感人的情感联结。而这份山海与共的温暖记忆,也启示和激励着今天的奋斗者。

也正因为积累了太多的感动,顺手写了《谢谢你来过》,作为整部纪录片的主题曲。谢谢这些可爱可敬的奋斗者,让我们觉得不仅是完成了一件电视作品,更是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猜你喜欢

食品厂水泉三明
籍家宫面食品厂
内蒙古水泉沟铜多金属矿控矿构造特征研究
多种物探方法在内蒙古水泉沟地区找矿效果分析
食品厂低温区域排烟风管冷凝水问题探讨
找不到泉水的牛
小记者探访食品厂
“三明联盟”能走远吗
“三明联盟”不是梦
三明医改应避免昙花一现
我与三明医改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