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加味温润方治疗变异性风寒袭肺型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03-08张智琳孔祥照王赞朱小玲钟静雯莫雨晓练建红
张智琳,孔祥照,王赞,朱小玲,钟静雯,莫雨晓,练建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急诊科,广州 510130
急性咳嗽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等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按照国家中医药局制定的临床路径,分为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痰热郁肺等证型。谭长磊等[1]通过Meta分析发现,咳嗽的证型在我国不同地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总的来说以风寒袭肺证最为多见[2]。本研究团队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广州地区患者咳嗽证型存在一定的变异,即患者虽以咽痒咳嗽为突出表现,但同时又有咽干、口干、咳甚时咽痛等症状,而咯痰、流涕、恶风、发热等症状则不明显,即以风寒袭肺的表现为主,但兼杂风燥伤肺的表现[3]。因此,笔者遵循陈镜合教授温润治肺的临证经验[4],因地、因人制宜,自拟加味温润方,观察其对变异性风寒袭肺型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0NK010),选取2021 年1 月—2023 年6 月在我院急诊、内科门诊就诊的变异性风寒袭肺证型急性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5]中急性咳嗽的诊断标准;②符合《咳嗽(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 年版)》中变异性风寒袭肺证型的诊断标准;③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对所使用的药物存在过敏史;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③合并感染、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其他疾病;④正在服用其他会引起咳嗽不良反应的药物;⑤主动要求退出本研究。共纳入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合方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 例,年龄(46 ± 11)岁;合方组男19 例、女11例,年龄(46 ± 15)岁;治疗组男15 例、女15 例,年龄(47 ± 14)岁。三组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P均>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湖北凤凰白云山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190630)10 mL 口服,每天3 次。合方组予三拗汤合止嗽散:蜜麻黄10 g,苦杏仁10 g,紫菀10 g,百部10 g,陈皮5 g,白前10 g,桔梗10 g,荆芥10 g,甘草5 g;煎煮为150 mL 口服,每天2 剂。治疗组予自拟加味温润方:蜜麻黄10 g,苦杏仁10 g,细辛5 g,五味子5 g,干姜10 g,枇杷叶10 g,防风10 g,胖大海10 g,甘草5 g;煎煮为150 mL口服,每天2剂。各组疗程均为6 d。
1.3 疗效观察方法 ①中医症候积分评价: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 d、治疗6 d,参照《咳嗽(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 年版)》,以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价计分法对主症(咳嗽、咯痰、恶风)及次症(鼻塞、鼻干、流涕、口干咽燥、咽痒)进行中医症候积分评价。按照无、轻、中、重度依次计为0、2、4、6分。②临床疗效评价:应用尼莫地平法对各项症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治愈:临床症状消失,中医症候积分减分率≥95%;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减分率70%~<95%;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减分率30%~<7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中医症候积分减分率<30%。中医症候积分减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计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W 法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对照组、合方组及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逐渐下降,且治疗3、6 d 后中医证候积分对照组>合方组>治疗组(P均<0.05)。见表1。
表1 各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1 各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同时点比较,#P<0.05;与合方组治疗同时点比较,△P<0.05。
?
2.2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合方组及治疗组治疗3 d 后分别治愈0、0、0 例,显效3、2、5 例,有效12、19、23 例,无效15、9、2 例,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50.0%、70.0%、93.3%;治疗6 d 后分别治愈3、5、14例、显效4、10、13 例、有效21、14、3 例、无效2、1、0例,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96.7%、100%。治疗3 d 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合方组>对照组,治疗6 d 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合方组>对照组(P均<0.05)。
3 讨论
病毒感染后急性咳嗽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症状,此外还有其他触发因素可能引起急性咳嗽,如暴露于寒冷、干燥的空气或烟草烟雾、污染物、气味、气溶胶、灰尘等刺激性环境[6]。近期研究显示,广东省社区居民急性咳嗽发生与大气污染PM2.5浓度存在关联,特别是广东冬季PM2.5浓度较高,而PM2.5对急性咳嗽的影响有一定累积效应,是引起急性咳嗽的重要影响因素[7]。笔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发现,风寒袭肺型急性咳嗽患者的症状存在一定的变异,可能与本地人的饮食、服药习惯、空调的使用等多种因素有关[3]。
风邪上受,首先犯肺;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复感寒邪,寒主收引,引起气道痉挛,燥邪伤津耗液,最易伤肺[8]。风、寒、燥作用于相同部位,以致三邪相兼在咳嗽的发生过程中极为常见。治疗风寒袭肺型急性咳嗽,国家临床路径推荐使用三拗汤合止嗽散。三拗汤辛温解表,止嗽散祛风宣肺,两方合用对风寒袭肺型急性咳嗽较为对证。但本研究患者在风寒袭肺型基础上证型存在一定的变异,继续应用三拗汤合止嗽散方证不十分吻合。笔者在此前的研究中亦以疏风散寒、温肺止咳为治法,结合本地气候和人群特点稍作调整自拟温润方,初步发现该方对变异性风寒袭肺型急性咳嗽总体疗效优于复方甘草口服溶液[3]。而本研究中,自拟加味温润方是在上方基础上加味,方中所用三拗汤(蜜麻黄、苦杏仁、甘草)辛温解表,加用《伤寒论》治疗寒咳的经典角药细辛、五味子、干姜散寒敛肺止咳,枇杷叶润肺止咳,防风祛风固表,甘草干姜汤温补肺卫之阳气;加用胖大海,助枇杷叶润肺利咽,兼制诸药之燥,防止辛散太过。全方温而兼润,散中有收,既可体现治肺不远温的治疗原则,又顺应肺为华盖,喜润恶燥的生理特点,与变异性风寒袭肺型急性咳嗽更加病证相符。
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含有中枢镇咳和祛痰成分,是常用止咳药物之一,为本次研究对照组所使用药物。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 d 后,治疗组及合方组总有效率接近,均高于对照组;三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与合方组低于对照组,而治疗组的评分又低于合方组,提示三种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疗效,但两种中医治疗方法效果更佳,治疗组在改善主症方面优于合方组。此外,与合方组比较,治疗组治疗3 d 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更低,总有效率也更高,提示加味温润方起效时间更短,主症改善更明显,对本地区的急性咳嗽似乎更为适用。现代医学认为,病原体除了导致呼吸道炎症及大量黏液生成,直接刺激机体产生咳嗽以外,感染后免疫细胞分泌的炎症介质也作为咳嗽诱导的受体激动剂,并与气道内错综复杂的神经元网之间相互作用,诱发咳嗽反应[9]。相关研究发现,干姜、细辛、五味子角药以及枇杷叶均有明显止咳和抑制炎症作用[10-11];三拗汤合用防风能够改善感染后咳嗽风寒恋肺证患者的咳嗽、咯痰、咽痒等症状,并可显著降低患者痰上清液中降钙素相关基因肽的含量[12]。因此本研究自拟温润方与三拗汤合止嗽散及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比较,可能通过抗炎或抗组胺反应发挥更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自拟加味温润方可有效改善变异性风寒袭肺型急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急性咳嗽在感染控制以后,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演变为亚急性或慢性咳嗽前来求诊。虽然疾病有一定的自限性,但难愈的咳嗽令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如何提高急性咳嗽的中医药治疗效果,防止疾病迁延,既病防变,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内容之一,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