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及以下青年高血压人群臂间收缩压差异的影响因素
2024-03-07曹启环苏亦男朱颖董文丽王羽茜葛静吴寿岭
曹启环 苏亦男 朱颖 董文丽 王羽茜 葛静 吴寿岭
目的:探究40岁及以下青年高血压人群臂间收缩压差异(sIAD)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参加2010~2020年体检的40岁及以下青年开滦职工12 895 例,均获取卧位同步测量四肢血压值,按照性别、年龄(±1 岁)1:1 匹配高血压组(n=3 584)和非高血压组(n=3 584),每组再进一步根据sIAD 分为sIAD<10 mmHg(1 mmHg=0.133 kPa)者和sIAD ≥10 mmHg 者。采用逐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两组sIAD ≥10 mmHg的影响因素。
结果:高血压组的sIAD ≥10 mmHg 检出率高于非高血压组(31.72% vs.27.76%,P<0.001)。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血压人群中,踝臂指数(ABI)<0.9、男性、肥胖、超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收缩压升高均与sIAD ≥10 mmHg 呈正相关(P 均<0.05);大学及以上学历、体育锻炼均与sIAD ≥10 mmHg 呈负相关(P 均<0.05)。非高血压人群中,ABI<0.9、收缩压升高均与sIAD ≥10 mmHg 呈正相关(P 均<0.05);年龄增长与sIAD ≥10 mmHg 呈负相关(P 均<0.05)。
结论:青年高血压人群sIAD ≥10 mmHg 检出率高于青年非高血压人群。ABI 降低、男性、肥胖、超重、LDL-C水平升高、收缩压升高、大学及以上学历和体育锻炼是青年高血压人群sIAD ≥10 mmHg 的影响因素。
自1904年俄国医师发明汞柱式血压计后,血压值已成为临床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因素流行病学调查中经常使用的重要参数。研究已经证实,不仅高血压是包括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在内的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并且不同部位测得的血压值的差异增加也与不良结局有关。其中臂间收缩压差异(sIAD)与心脑血管事件关联的研究较多[1-4],并且结论也一致,同时,相关研究也探讨了影响sIAD 的危险因素。然而,上述相关研究多是在中老年人群中进行的[5-6],缺乏青年高血压人群sIAD 检出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而这一人群恰好是早期预防、干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理想人群,因而,明确青年高血压人群sIAD 的检出率及影响因素,对于一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依据开滦研究人群,分析青年高血压人群sIAD 检出率及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选取参加2010~2020年体检的40岁及以下青年开滦职工12 895 例,其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诊断标准[7]的高血压患者3 584 例,非高血压者9 311 例,均获取了卧位同步测量四肢血压值。按照性别、年龄(±1 岁)1:1 匹配高血压组(n=3 584)和非高血压组(n=3 584),两组平均年龄均为(34.61±3.89)岁,男性占比均为90.04%。每组再进一步根据sIAD 分为sIAD<10 mmHg(1 mmHg=0.133 kPa)者和sIAD ≥10 mmHg 者。
纳入标准:(1)参加开滦研究随访并完成四肢动脉硬化检测者;(2)完成动脉硬化检测时年龄≤40岁;(3)认知功能无缺陷,能顺利填写并完成问卷调查者。排除标准:(1)有恶性肿瘤病史者;(2)双上肢血压值缺失者。本研究已获得开滦总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许可(编号:2022027)。
1.2 资料收集
一般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内容、人体测量和实验室资料收集见开滦研究相关课题组已发表的文献[8]。
血压测量:用日本欧姆龙BP-203RPE Ⅲ网络化动脉硬化检测装置测量观察对象的四肢同步血压。室温保持在22℃~25℃。测量前要求观察对象不吸烟,休息5~10 min,穿薄衣。在检测开始时平躺在床上,双手手心向上放在身体两侧,保持安静,录入其基本信息,将血压袖带绑在上臂和下肢踝部,使上臂袖带气囊标志对准肱动脉,袖带下缘距离肘窝横纹2~3 cm,下肢袖带气囊标志位于下肢内侧,袖带下缘距离内踝1~2 cm,将心音采集装置放置在受检者的心前区,左右腕部夹紧心电图采集装置。对每位观察对象进行两次重复测量,取第二次数据作为最终结果。根据动脉硬化检测装置同步测量的双上肢收缩压值计算sIAD(sIAD=右臂收缩压-左臂收缩压的绝对值)。
1.3 诊断标准与相关因素定义
诊断标准:(1)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诊断标准[7],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 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既往明确有高血压或血压正常但正在服药降压者;(2)根据《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诊断标准[9],糖尿病定义为:空腹血糖≥7.0 mmol/L 或随机血糖≥11.1 mmol/L 或正在服用降糖药;(3)诊室血压达标定义为诊室血压<140/90 mmHg[7]。
相关因素:(1)根据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10],体重指数(BMI)<18.5 kg/m2为低体重、18.5 kg/m2≤BMI<24 kg/m2为体重正常、24 kg/m2≤BMI<28 kg/m2为超重、BMI ≥28 kg/m2为肥胖。(2)吸烟:近1年平均每天至少吸烟1支。(3)饮酒:每天饮酒量≥2 个标准,1 个标准饮酒量相当于45 ml 白酒(38 度)或360 ml 啤酒或120 ml 葡萄酒;适量饮酒:每天饮酒量<2 个标准;不饮酒:既往不饮酒或曾饮酒但戒酒时间>1年。(4)体育锻炼:锻炼次数≥4 次/周,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20 min。
1.4 统计学方法
用SAS 9.4 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逐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青年高血压患者sIAD ≥10 mmHg 的影响因素。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一般情况比较(表1)
高血压组收缩压、sIAD ≥10 mmHg 占比、甘油三酯、超重及肥胖占比、ABI<0.9 占比、适量饮酒与饮酒占比、高血压家族史占比、糖尿病占比均高于非高血压组(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大学及以上学历占比均低于非高血压组(P均<0.05)。
2.2 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中不同sIAD 者间一般情况比较(表2)
表2 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中不同sIAD 者间一般情况比较[例(%)]
高血压组的sIAD ≥10 mmHg 检出率高于非高血压组(31.72% vs.27.76%,P<0.001)。高血压组中,sIAD ≥10 mmHg 者的收缩压、肥胖占比、ABI<0.9占比均高于sIAD<10 mmHg 者,而血压达标率、HDL-C、超重占比均低于sIAD<10 mmHg 者(P均<0.05);非高血压组中,sIAD ≥10 mmHg 者的收缩压、超重及肥胖占比、ABI<0.9 占比均高于sIAD<10 mmHg 者,而平均年龄低于sIAD<10 mmHg 者(P均<0.05)。
2.3 影响青年高血压人群sIAD ≥10 mmHg 的逐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表3)
表3 青年高血压人群中sIAD ≥10 mmHg 的逐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n=3 584)
逐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青年高血压人群中,ABI<0.9、男性、肥胖、超重、LDL-C水平升高、收缩压升高与sIAD ≥10 mmHg 均呈正相关(P均<0.05);大学及以上学历、体育锻炼与sIAD ≥10 mmHg 均呈负相关(P均<0.05)。
2.4 青年非高血压人群影响sIAD ≥10 mmHg 的逐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表4)
表4 青年非高血压人群中sIAD ≥10 mmHg 的逐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n=3 584)
逐步多因素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青年非高血压人群中,ABI<0.9、收缩压升高均与sIAD ≥10 mmHg 呈正相关(P均<0.05);年龄增加与sIAD ≥10 mmHg 呈负相关(P<0.05)。
3 讨论
在开滦研究的青年高血压人群中sIAD ≥10 mmHg 检出率(31.72%)高于青年非高血压人群(27.76%)。两人群sIAD ≥10 mmHg 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ABI 降低和收缩压升高是共同影响因素,年龄只与青年非高血压人群相关,男性、肥胖、超重、LDL-C 水平升高、大学及以上学历、体育锻炼只与青年高血压人群相关。
不同研究中sIAD ≥10 mmHg 检出率差异较大(3.7%~43.6%),可能与样本量,研究人群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及年龄、种族和血压评估方法不同有关[11-17]。Gbaguidi 等[15]的研究结果在高血压人群中sIAD ≥10 mmHg 的检出率为29.92%,与本研究基本一致。
以往研究表明,sIAD ≥10 mmHg 与高血压[6,15]、收缩压升高[12,14,18-19]、糖尿病[6,13,15]、肥胖[6,13-14,16,18-19]、年龄[6,13,15,19]、ABI 降低[13-14,19]、男性[14,19]、甘油三酯降低[12,19]等相关,虽然尚未发现关于青年高血压人群sIAD ≥10 mmHg 影响因素的研究,但本课题组以往研究显示ABI 降低、肥胖、超重、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14 cm/s、糖尿病、男性、高血压、年龄是老年人群sIAD 增大的危险因素,高学历、HDL-C 水平升高是保护因素[20]。与老年人群相比,糖尿病和年龄不是青年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这可能与老年人群糖尿病病程长、容易合并血管病变有关,青年人群危险因素的积累时间较短,是早预防、早干预的理想人群。
本研究表明ABI 降低与青年高血压人群sIAD ≥10 mmHg 呈正相关,这一结果与本课题组研究[19]、新疆[13]及云南地区[14]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我们要在青年高血压人群中积极开展预防动脉粥样硬化(AS)工作。ABI 是评估血管功能损伤和结构异常的重要指标,ABI<0.9 表示下肢动脉堵塞,低ABI 与全身AS 有关[21]。而AS 属多血管床病变,低ABI 者上肢血管发生斑块的概率增加,这可能是二者关联的原因。
本研究发现肥胖、超重是青年高血压人群sIAD ≥10 mmHg 的影响因素,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Yang 等[14]发现BMI 增加1 kg/m2使老年人sIAD ≥10 mmHg 的风险增加57%,Sun 等[13]发现超重和肥胖分别使年龄(50.67±12.34)岁的新疆居民sIAD ≥10 mmHg 的风险增加16%和41%。超重和肥胖既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7,22],又是AS 的独立危险因素[23],通过影响血压及AS 增加青年高血压人群sIAD。
本研究发现,LDL-C 水平升高也是青年高血压人群sIAD ≥10 mmHg 的影响因素,LDL-C 每升高1 mmol/L,青年高血压人群sIAD ≥10 mmHg 的风险增加3.9%。LDL-C 是血脂代谢紊乱的指标之一,能够通过对心血管内皮细胞浸润,促进泡沫细胞沉积,导致血管粥样硬化性病变,从而加剧高血压人群sIAD 异常。管理LDL-C 需要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使用降脂药物来实现,若使用他汀类药物后LDL-C 水平仍未达标,可考虑结合其他调脂药物进行治疗[24]。
本研究还发现,收缩压升高是青年高血压人群sIAD ≥10 mmHg 的影响因素,收缩压每升高1 mmHg,青年高血压人群sIAD ≥10 mmHg 的风险增加1.3%。云南昆明城乡居民研究结果显示收缩压每增加1 mmHg 使研究人群发生sIAD ≥10 mmHg的风险增加88%(95%CI:1.77~1.99)[14]。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对于降低sIAD ≥10 mmHg 的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性研究方法对开滦研究青年高血压人群sIAD ≥10 mmHg 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开滦研究青年高血压人群sIAD ≥10 mmHg 检出率为31.72%;ABI 降低、肥胖、超重、男性、LDL-C 水平升高、收缩压升高、大学及以上学历、服用降压药是青年高血压人群sIAD ≥10 mmHg 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优势在于样本量大,使用四肢同步测量血压方法,数据真实可靠。然而本研究也有局限性:(1)本研究是横断面研究,不能确定各因素与sIAD ≥10 mmHg 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2)本研究未将上肢动脉狭窄的因素纳入考量范围;(3)本研究的观察分析仅基于开滦研究人群,研究结果需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验证。(4)本研究基于开滦研究人群,男性占比较大,存在选择偏倚,可能会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未来需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进一步分析异常sIAD 的发病率并确定导致其异常增大的危险因素。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