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趋势和防控要点

2024-03-07陆明活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州市云表镇农业水利站

中国畜牧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鸭坦布苏鸭场

文│陆明活(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州市云表镇农业水利站)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坦布苏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对肉鸭和蛋鸭造成很大的影响。它的主要特征包括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等。患病的鸭子通常会表现出站立困难、喜欢卧倒、头部颤抖等神经症状。疾病可持续1~2个月,并且淘汰率在15%~30%左右,甚至高达80%。疫情对蛋鸭产蛋率的影响尤为明显,可以迅速下降到不到10%,有些鸭场甚至会完全绝产,造成无法估量的养殖损失。

一、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趋势分析

1.流行特征。坦布苏病毒对种鸭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樱桃谷鸭。夏季气温高、蚊虫多的时候是病毒广泛传播的时期。病毒可以通过蚊虫叮咬等途径直接传播给健康的鸭群,并且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存活和繁衍。已经发病的鸭群和带毒鸭群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可以通过排泄物和分泌物进入周围的环境,污染土壤、水源、器具等,甚至可能污染饲料和饮水,从而增加了鸭群感染病毒的风险。据相关动物实验表明,与已经发病的鸭群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其他动物也可能受到病毒的侵袭,因此水平传播被认为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其中包括呼吸道、饮水和饮食传播等方式。通过检测患病鸭的卵泡膜,可以发现坦布苏病毒呈阳性。这表明除了在鸭群中水平传播外,该病毒还可以通过种鸭垂直传播传递给后代。因此,必须加大对种鸭疾病的防控力度,维持种鸭的健康状态,降低垂直传播的风险。对病死鸭进行进一步的临床剖检,可以发现一些变化,如脑膜出血、心包膜出血点、心脏苍白、肝黄色肿胀、脾肿胀和充血、泄殖腔出现散在出血点,以及腺胃乳头和胰等处出血。

2.临床症状。易感鸭群对该病毒没有品种和日龄的限制,各品种和日龄的鸭群都容易感染。该病的潜伏期短、发病急切、蔓延速度快。一旦鸭

群中有病鸭出现,很容易在短时间内扩散至整个鸭群甚至整个鸭场,发病率可高达100%。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混合感染,患病的鸭群通常不会死亡。但需要注意的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样受到鸭场的环境条件、卫生状态以及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养殖管理不到位或防控措施不及时,死亡率可能会增加到20%。雏鸭和肉鸭一旦感染该病毒,死亡率远高于产蛋鸭,通常在10%~20%范围内。如果出现继发感染,这一比例可能会增加到30%以上。通常最常见的发病日龄段为20~40天龄,而在临床实践中,最早出现病症的雏鸭可能为10天龄。患病的鸭子会表现出一些显著的特征性变化,如产蛋率快速降低,从正常状态的80%以上降至20%以下,严重时甚至导致整个鸭群停止产蛋。商品鸭可能会出现瘫痪问题,进食量和饮水量也会降低。受这些因素影响,鸭群的生长速度变慢,增重不明显,饲料利用率较低,养殖效益难以达到预期。在实际生产中,防控该病的难度较大,因此需要鸭场人员提高警惕,加深了解,加强管控,致力于优化养殖环境并落实生物安全措施。

二、鸭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控要点分析

1.应用药物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尚未研制出针对本病的特效药物,因此在实际防控中,重点应放在预防上,并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完善生物安全保障机制,以实施更为全面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已经出现病鸭,需要采取抑制病毒复制、提高病鸭免疫力和防范继发性感染等治疗措施。同时,可以配合广谱抗菌药物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对抑制疾病的蔓延起到一定的效果。在病情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将中草药如双黄连、板蓝根、黄芪等混合于饲料中持续用药,一般5天即可见到较好的疗效。此外,还可以加入广谱抗生素来防范继发感染的问题。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为病鸭提供舒适、健康的养病环境,确保温度和湿度的稳定性,并避免温湿度差异过大引起的应激问题。定期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同时,饲喂管理也要按部就班进行,增加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含量,特别是维生素和蛋白质等物质的补充,确保营养供应的均衡和充足,以帮助病鸭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更好地抵抗疾病并早日康复。

2.及时进行疫苗免疫。疫苗预防是控制鸭坦布苏病毒病的主要手段,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疫苗进行免疫。目前在国内,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疫苗主要有两种:活疫苗和灭活苗。活疫苗具有较高的保护率、较小的免疫副作用,并可以进行紧急免疫等优点。而灭活苗则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长的保护期、降低鸭群带毒率等优势。在实际免疫中,鸭场可以综合考虑养殖情况和当地鸭坦布苏病毒流行特点,选择最合适的疫苗进行免疫。同时,制定详细、科学可行的免疫程序也是非常重要的。免疫程序应该被确定后不要随意变动,并按步骤进行免疫。如果在免疫后仍然出现病例,需要及时查明原因,并对免疫程序中的不合理之处进行优化。以鸭坦布苏病毒活疫苗为例,一般可以在10~15日龄时进行首次免疫,然后在产前1~2周进行二次免疫。对于种鸭和病发频繁的鸭场,可以进行加强免疫,即在产前4周进行二次免疫,然后在产前1~2周进行三次免疫。此外,在日常防控中,制定应急预案也非常重要,它能大大提高防控效果。在出现病例之后,养殖人员可以根据预案逐步推进应急措施,避免手忙脚乱。预案应该包括基本的隔离和消毒管理,并涵盖人员调配和善后措施等方面。

3.完善生物安全机制。鸭场应采用“全进全出”模式,每完成一批次的养殖后,必须留出一段空舍期。在此期间,要进行全面、彻底、细致的清洁和消毒处理。在平时的养殖管理中,也要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对鸭舍内外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处理。实施封闭式管理,外来车辆和人员必须事先获得许可,并经过充分的消毒后方可进入鸭场。这样可以防止将外部病毒引入鸭场。此外,要合理控制各鸭舍之间的间距,并单独存储病鸭产下的鸭蛋,以减少病毒的传播。增加日常巡查的频率,一旦发现异常鸭只,立即隔离并按照流程进行观察、诊治和处理。同时,对鸭舍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可以选用甲醛、氯仿等有效的消毒药剂,以确保消毒效果最大化。病死鸭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通常选择深埋或焚烧处理,严禁并严惩将病死鸭对外出售的行为。同样,病鸭产生的养殖废物,如粪便和残料,也必须统一处理,以确保其中不含有病毒。在鸭养殖为主要产业的地区,特别是多发鸭病的区域,需要定期对鸭群进行体检和筛查,以尽可能地减少坦布苏病毒病的暴发。筛查出的病例必须按照防疫部门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4.做好其他防控措施。该病除了水平传播之外也可以垂直传播,对此,鸭场必须严格控制种鸭和种蛋的购置。在引进种鸭时,务必进行严格的检疫和核验,只能引入来自未曾出现相关疫情的区域的种鸭。同时,强化种鸭的防疫管理,确保按照免疫流程进行接种。夏秋季节是蚊蝇大量繁殖的时期,而蚊蝇正是病毒的传播媒介,因此必须切实实施蚊蝇的防治措施。要及时清理场内各处的垃圾、杂物和污水,维持整洁卫生的养殖环境,确保蚊蝇无处可藏。此外,可以使用化学药剂对蚊蝇进行扑杀。制定针对性的、全面的消毒管理方案,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可以轮换使用两三种对本病病毒较为敏感的消毒药剂,以提高消毒效果。料槽、饮水槽以及所有养殖工具也要定期清洁,以防止病毒通过口进入。强化日常的饲养管理,密切关注气候变化情况,并适时调整鸭舍内的温湿度和通风条件。创造一个整洁卫生、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湿度适中的饲养环境,有助于鸭群健康、快速地生长。根据鸭群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重和体型等,科学地分组养殖,控制饲养密度在合理范围内。确保鸭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这有助于提高鸭的体质和免疫水平,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有效预防和控制坦布苏病在鸭场中的传播,保护鸭群的健康和养殖业的稳定。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鸭坦布苏病毒的防控需要引起各相关人员的充分关注,以确保鸭养殖的最大收益。在实际防控过程中,鸭场方面应基于对该病的流行趋势进行分析,建立更为完善、长效且稳定的常态化防控机制,严格执行各项防控管理细节。

猜你喜欢

鸭坦布苏鸭场
鹅坦布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鸭、鹅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控
寒地鸭场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安徽农业大学王桂军教授课题组首次在我国鹅群中发现新型鸭坦布苏病毒变异株
鸭场疫病综合防疫措施及消毒管理
鸭场的环境控制
鸭坦布苏病毒对雏鸭的致病性研究
小型鸭场暴发鸭病毒性肝炎病的诊治
鸭坦布苏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中国农科院研制成功“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