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畜牧产业结构助力乡村振兴

2024-03-07刘书生陕西省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畜牧业农业

文│刘书生(陕西省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渡期的关键之年。在当前环保受限、成本居高、土地紧缺等诸多因素制约下,畜牧业发展应使产业更好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一、“十三五”时期畜牧业现状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的商洛地区,总面积2438平方千米,因县城南临丹江、北依凤冠山而得名。根据统计显示,“十二五”时期末,全县生猪、肉鸡、肉牛、肉羊生产总量分别达到22.3万头、3000万只、2.13万头、5.36万只,肉蛋产品分别达到2.151万吨、0.922万吨。全县发展规模化养殖场户113个,规模化养殖比重占到生产总量的59.2%以上。认证无公害畜产品13个,部级示范场2个、省级示范场4个、市级示范场90个。动物疫情测报站兽医实验室获得省级认定;县、镇、村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基本完善,全县配备村级防疫员328名,落实官方兽医38名,建设动物产地检疫申报点16个,屠宰检疫申报点2个;生猪、蛋鸡良种繁育体系健全配套,良种率到达90%以上。

1.从养殖市场分析。全县每年定点屠宰生猪总量在1万头左右,加之双汇冷鲜猪肉配送,对县域生猪屠宰数量有一定消减,其余生猪以外以上门收购为主。肉鸡主要依靠华茂省级龙头企业全产业链生产经营模式运行,以冷鲜产品为主,熟食品正在拓展市场。牛产业以农户家庭养殖黄牛为主,除3个牛肉火锅店年需350头肉牛外,其余均自产自销。羊产业主要以当地白山羊与布尔山羊杂交生产,主要靠小商贩相互联系销售。

2.从食品安全分析。近年来,国内相继发生一些食品安全案件,加之禽流感、蓝耳病、小反刍兽疫、人兽共患病等传染病的局部发作,以及注水肉、病害肉大量流入市场等事件,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人们对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尽管近年来全县未发生过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但受检测手段和方法制约,点状疫病及人兽共患病时有发生。全县认定的13个无公害产地和产品,其生产条件、生产设施、生产管理等与现代畜牧业及无公害产品标准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3.从发展条件分析。丹凤县是“一江清水供北京”的丹江流域地。人均土地不足0.8亩,按照不使用化肥推算土地承载消纳能力,年人均养猪总量3头,仅相当于全县养猪80万头。按照畜禽数量规律及县域主导产业发展原则,全县满负荷生产总量为生猪33万头、肉鸡2400万只、肉牛2万头、肉羊15万只;建成有机肥加工厂3个、在建1个,100立方米以上沼气35个。显然用地紧缺和治污投入不足是今后发展的重点。短期看,融资难较为突出;长期看,土地、饲料、用水日益稀缺,规模养殖企业粪污的收集、贮藏、处理设施配套建设与运行缺乏资金保障,将成为限制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4.从人才队伍分析。畜牧业是一项技术要求高、疫病防控难、安全监管责任大的行业。畜牧兽医行业历经几次机构改革,村级防疫员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且文化程度偏低,导致畜牧业人才缺失。

5.从经营主体分析。全县获家庭农场命名106个,其中家庭牧场23个,占21.7%;注册专业合作社373个,其中畜牧类专业合作社114个,占30.6%;获国家示范社命名1个,省级示范社2个。从运行及发挥作用来看,仅有华茂生态鸡养殖合作社运行规范,农民利益机制联结紧密,带动能力较强。

二、正确理解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畜产品向质量、效益转变。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畜牧业发展既是重要任务,也是重大机遇。新时期新起点,面对新要求,畜牧业发展必须着力解决好以下突出问题。一是效率不够高。众多小散户拉低了畜牧业生产的整体水平,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上市肥猪为16头左右,畜禽饲料转化率低,畜产品生产成本高、竞争力不足、资源利用不充分。二是体系不完善。面向养殖场户尤其是散养户的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畜牧业产加销联结关系松散、利益分配失衡,畜产品加工流通发育滞后,肉类和蛋品深加工比重低,增值空间受到制约。三是结构不平衡。农牧结构上种养分离,区域结构上与资源环境匹配度差,畜种结构上“一猪独大”的耗粮型结构特征明显,产品结构上高端产品和特色产品生产跟不上市场需求,功能结构上生产强生态弱。因此,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扭住关键,重点突破。

三、重点明确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

1.畜牧业工作的总体思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深入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决策部署,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新任务、新要求,以“优供给、强安全、保生态”为目标,加快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益;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价值;加快种养结合循环,促进生态优美。持续提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畜禽生产力,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在农业中率先实现现代化。

2.畜牧业工作的指导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把优质产出来;切实加强执法监管,把安全管出来;实施品牌提升行动,把品牌树起来;强化现代要素集成运用,让产业强起来。

(2)坚持效益优先,促进农业竞争力提升和农民收入增长,向降低生产成本、适度规模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拓展农业功能要效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扶贫。

(3)坚持绿色导向,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加快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农业资源养护。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4)坚持市场导向,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坚定不移调整种养结构,加快推进产业向适养区和园区集聚,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推进信息化与农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业对外合作。

(5)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扎实抓好农村改革各项任务落实,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创新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四、把握乡村振兴工作的关键环节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神,结合丹凤县“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实际,山区畜牧业要在美丽乡村振兴中做到有为有位,必须在五个关键方面强化落实。

1.畜种多元化。目前依据生产统计评估数据分析,全县生猪、肉鸡肉类总产量在畜牧业生产份额中占比较高,分别占到75%、17%,牛羊肉类总产量仅占8%左右。由此可以表明耗粮型畜种总量远高于草食类畜种,且“一猪独大”的地位牢不可破。就全国供给市场需求来看,猪肉产品已经趋于饱和,市场更加需要特色、优质的畜产品,这就需要从养殖端重新调整产业结构。当前,在稳定现有生产结构的同时,对新兴的驴、土鸡、中华蜂、放养黑猪、草食牛羊等特色种类,加以科学设计引导,形成一定规模或产品,提升生产比重。另外,可结合特色产业发展,在乡村建设中精心规划,使畜牧业与订单养殖、观赏驯养、餐饮品鉴、特色礼包等推介活动结合,增加畜种的多元化、产品的特色化,满足人们对畜产品差异化的消费需求。

2.环境优美化。在畜牧业发展中,积极推行“升级进档”,严格落实县政府关于畜禽养殖禁、限、适养三区规划,认真开展养殖场动物防疫许可、环保审批等准入条件审批,查漏补缺,整改提升。在养殖设施方面,积极采用现代化装备,加强环境控制,提高自动化生产能力和工作效率,最大限度满足畜禽养殖福利。完善养殖场大门、生产区、畜舍“三级”综合消毒防控措施,切断疫病传播环节,降低畜禽发病率,减少药物使用量和抗生素残留。积极开展养殖场绿化、硬化、亮化、美化改造,将养殖场建设成“场在林中、绿在场中”,具有现代气息的绿色生态的产业基地或园区。对有条件的养殖场推行煤改气、煤改电和新能源利用,实现生态环保。

3.管理规范化。产品优质是质量兴农的前提条件,也是养殖管理规范的内在体现,要实现规范化管理。一是健全管理措施,必须建立质量管控措施、各类岗位工作职责及畜种在不同阶段的饲养操作技术规范,确保生产人员到位、生产措施到位、技术标准到位。二是人员持证上岗,对聘用从业人员需有年度健康体检证、技能鉴定资格证(疫病防治员、繁育员、检验化验员、饲养员)。条件许可的话可聘请行业专家、学校教授担任技术指导或顾问,提高科技含量。三是使用安全饲料,购买或使用饲料(预混料、浓缩料、全价料及饲料添加剂)必须索取《饲料生产许可证》、查验标签、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生产批号、GMP认证等,并存留档案,确保来源清楚、渠道安全。四是保障兽药质量,来源索取《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GMP认证书》和产品质量证明等文件,有禁用药、限用药、适用药名录,原料药、人用药、激素药严格禁用,严禁将治疗用药作为促生长剂药使用,出栏畜禽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疫苗按贮存温度分类保存,确保效价。五是疫病科学防控,制定适宜本场生产实际的免疫程序,并遵循“以监促防,防检结合”,健全抗体检验或病原监测记录。采取发酵、化制等方式处理病死畜禽,采用有机肥加工、沼气能源利用等方式使粪污实现资源化利用,确保畜牧业向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迈进。

4.粪污资源化。加强养殖场污染防治,落实污染物无害化处理设施是前提,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是目的。在粪污设施配套生产能力建设方面,依据粪污日产生量和存贮利用周期计算设施面积,按照百头(只)生猪1立方米/日,奶牛4.5立方米/日,肉牛1.7立方米/日,家禽0.02立方米/日产生量配套建设。目前,国家主要推广有机肥和沼气能源生态利用模式,实现有机肥和沼液还田。为此,养殖场需要配套一定的土地面积予以消纳处理。配套土地总要求是依据种植作物需求按粪肥提供有效氮磷供给为前提,在计算中按1头猪为1个猪当量,1个猪当量的氮排泄量为11千克、磷排泄量为1.65千克,综合考虑畜禽粪污养分在收集、处理和贮存过程中的损失,单位猪当量氮养分供给量为7千克,磷养分供给量为1.2千克。其他畜禽按存栏量100头猪相当于15头奶牛、30头肉牛、250只羊、2500只家禽折算。按规模养殖场粪肥养分供给量(对外销售部分不计算在内)除以单位土地粪肥养分需求量,得出配套土地面积,实现清洁生产、种养平衡、资源利用。关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小型养殖场多采用化尸井(池)自然腐化;有条件的规模场采取堆集发酵或化制,加工成有机肥或工业材油,既消除了病原携带,又实现资源化利用。

5.“三产”融合化。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既是畜牧产业的发展方向,又是助力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径。在运行方式上,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养殖,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并扶大扶强,引导其从单一养殖向服务加工、市场营销、全程社会化服务方面转型,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运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宣传推介产品,对接商超、农社,解决销售难题。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提升小农户抗风险能力,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五、制定落实乡村振兴的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保障。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庞大、系统性工程,需要聚全县之力,持之以恒抓落实。首先要因地制宜,搞好顶层设计规划,科学组织实施,使畜牧业成为科技示范基地、标准化养殖园、休闲观光园。其次是组建专班领导机构,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服务给进等方面便于协调各方力量,确保推进措施落实。

2.落实政策支持。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在种畜扩繁、现代装备、基础配套、粪污设施、有机肥还田、养殖保险等方面予以支持,实现品质优特、设备精良、粪污变宝、生态优美。二是加大金融扶持,发展畜牧业需要坚强的资金后盾,特别是对运行良好、管理规范、诚实守信的养殖企业,金融部门要降低门槛,以活畜、资产抵押,提供资金保障,确保其正常生产。

3.遵循市场规律。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确分析市场及发展规律,顺应发展大势,做到已有产业降本提效,新型产业前景光明。当前,耗粮型畜种比重高于节粮型畜种,且市场供给能够保障,盈利空间有限,要依靠技术增值、设备减本。节粮型畜种虽具有前景,但需要优质饲草和良种,提高出栏率。新型产业要围绕市场销售能力,适度订单生产。市场引领、资源基础、产业融合是科学持续发展的关键。

4.积极培育人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造就更多乡土人才服务与发展。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实训培训基地,加强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相互取经,落实职业农民技术职称评定补贴。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等,服务于乡村振兴工程。

猜你喜欢

畜牧业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映像畜牧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映像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