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肥猪健康养殖技术

2024-03-07徐红英山西省柳林县孟门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养猪猪舍猪场

文│徐红英(山西省柳林县孟门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山西省柳林县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产业兴旺”上大做文章,结合柳林县养猪业发展实际情况,搭建“党建+公司+金融+保险+养殖户”的发展体系,全县生猪养殖业展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但是,深入调查发现,当前柳林县育肥猪养殖时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污染严重、育肥效果不理想、出栏速度缓慢等,这对于柳林县养猪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此背景下,推广应用育肥猪健康养殖技术成为大势所趋。

一、猪场科学选址及合理布局

1.选址要求。育肥猪健康养殖模式下,对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做好选址工作尤为重要。猪场选址要求及原则如下:要尽可能地远离各类污染源,包括屠宰场、化工厂、矿场、制药厂、居民区、肉品加工厂以及其养殖场,间隔距离至少要超过500米,避免对育肥猪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要确保猪场交通方便,但不可过于靠近主干道,减少噪音污染,水电资源要充足,水质要求达到饮用水标准,若饮水中重金属等污染物超标,则禁止饮用;猪场选址时,应当优先选择地势高燥、通风向阳的位置,避开低洼潮湿地带、风口、水源保护地、景区,防治贼风侵袭,避免疫病传播扩散,同时也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选址时禁止占用耕地,尽量利用荒山、荒坡、次耕地修建猪场,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

2.规划布局。科学选址的基础之上,做好猪场规划布局工作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猪场主要由生活区、生产区、生产管理区、隔离区等四个功能区构成。生活区需设置在猪场大门外。生产区禁止外来车辆进入。生产管理区不可过于靠近生产区。隔离区是环保、防疫的重点。场区规划布局时,要按照地势、风向等因素设置各个功能区,上风向到下风向依次为生活区、生产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各个场区之间要相互独立、隔离,避免出现交叉污染的现象。场区内要试实行净道、污道分离,互不交叉。要控制好猪舍之间的间距,保证有良好的采光及通风条件,满足防疫及防火要求。猪场应当配置完善的卫生消毒设施,猪场大门口需设置消毒池,生产区门口设置紫外线消毒室,方便消毒。猪场雨水和污水必须分开,配置相应的粪污贮存和利用设施,满足粪污处理需求,减轻粪污污染,防止疫病传播,保证育肥猪健康生长。

二、推广生态健康养猪模式

1.生物发酵垫料养猪。生猪发酵垫料养猪,是新时期大力提倡的一项生态养猪模式,其具备低成本、高产出、环保好等特点及优势,符合育肥猪健康养殖要求。生物发酵垫料养猪,整合了多门学科知识,通过适当的比例将木屑、谷壳以及米糠均匀配置混合,加入益生菌进行发酵处理后制作成垫料,然后在育肥猪舍内均匀铺设垫料,让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接触并被快速吸收,减少细菌、蝇蛆的产生,达到零排放的目的,垫料则可作为有机肥应用于农业生产当中,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育肥猪的威胁,确保育肥猪健康生长。

2.“微生物+”生态养猪。“微生物+”生态养猪指的是借助“高架网床+微生物”的方法将育肥猪舍分割成多个小栏,结合需求设置温控装置、湿控装置、饮水防漏装置,防止粪污溢流,避免污染气体积聚在猪舍外,让育肥猪舍始终保持清新的空气环境,减少氨气、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含量,预防育肥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不仅如此,该技术配合利用“强效除臭降污活菌剂”,可有效解决污水处理难题,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更好地保证养殖效益。“微生物+”生态养猪技术模式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及优势,是育肥猪健康养殖核心技术之一。

3.原生态放养模式。原生态放养模式是健康养猪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充分利用山地、林地、果园等饲养育肥猪,具有“返璞归真”的特征。在自然环境中,育肥猪可自由地拱地、食杂草,并将粪尿排放在果园、林地、山地内,为果树、土壤提供充足的养分,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传统养猪技术模式相比较而言,原生态放养更适合猪的习性,有助于促进育肥猪健康生长,而且不会污染环境及水源,粪污资源得到了高效化的利用。但要注意,若育肥猪放养数量过多、密度过大,会对林地、草地、果园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控制好密度及数量非常重要。

4.生态循环养猪模式。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是当前极为广泛的健康养猪模式。该养殖技术模式下,需搭建专业化、现代化的生态循环养猪场,然后融合应用微生物技术,构建多元化的循环养殖模式,常见的包括:猪-沼-菜能源生态工程模式;猪-鱼-粮模式;猪-沼气-鱼-果、粮模式;猪-沼气-草模式;鸡、鸭-猪-沼气-鱼模式;禽-沼气-猪-粮模式等。生态循环养猪技术模式下,能够极大地提升育肥猪的粪污处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及疫病流行传播风险,获取更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三、坚持自繁自养及全进全出

1.自繁自养。自繁自养是防止疫病传入,降低育肥猪患病率,保证育肥猪健康生长的有效举措。养殖人员应当提高自繁自养意识,明确其重要性,尽可能地降低引种频率。若为改良品种或扩大规模必须引种,需做好对猪种血统的考察工作,确保所引入的品种具备突出的繁殖性能及优良的性状,提高产能。与此同时,引种时要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及检疫工作,防止从疫区引入患病猪。引种猪运输时,要做好防护工作,提前饲喂维生素,减轻运输应激。引种猪务必要在隔离舍内饲养四周以上,隔离期间做好免疫接种、消毒等工作,隔离期满经检疫无异常的情况下再转为常规养殖模式,切记不可未经隔离检疫就直接合群,防范疫病传播扩散。

2.全进全出。育肥猪全进全出饲养是一项全新的健康养猪技术模式,其指的是将需要育肥的猪同时移入同一栏舍内进行快速、标准化的育肥,达到出栏标准后再统一出栏销售,出栏后饲养下一批生猪前,需对猪舍进行全面的卫生清洁和消毒,为下一批猪只饲养做准备。同周龄出生的猪全进全出,可实现有计划、有节奏、批次化生产,并能按期对猪舍进清洁消毒,可避免发生交叉感染,有助于控制猪病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全进全出时不可搞“基本上全进全出”,只要有一头猪留在猪舍中,其病毒都将留在猪舍中并循环往复地继续存在下去,阻碍育肥猪健康生长。

四、实行精细化饲喂管理

1.日粮搭配。育肥猪饲喂时,要科学配制日粮,保证日粮营养均衡,提高饲料利用率,达到理想的育肥效果。育肥猪日粮,应当确保钙、磷以及氨基酸平衡,氨基酸含量不可过高,避免抑制育肥猪对饲料的摄入量,避免增加能量消耗。日粮配制时,要综合考虑育肥猪的日粮、营养需求、饲养标准、当地资源等因素,合理确定饲料配方,满足育肥猪生长对多种营养元素的需求。

2.调制饲料。饲料调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养殖人员要提高饲料调制意识,提高饲料适口性,达到理想的饲料利用率。目前,育肥猪饲料主要包括生喂、熟喂两种,养殖人员需结合原料特点灵活选择。以玉米、小麦、糠麸等原料为例,建议生喂,若熟喂会导致大量营养元素流失,并且会破坏维生素。以菜籽饼、豆饼以及棉籽饼为例,建议熟喂,有助于提升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保证育肥猪的育肥效果。

3.饲喂次数。育肥猪饲喂时主要包括两种饲喂方式,其一是自由采食,这种方式无需考虑饲喂次数,但以少食多餐为宜;其二是限制饲喂,其是在保证营养充足供给的情况下,每日限制育肥猪的饲喂次数,一般每日饲喂2~3次为宜。饲喂时重点做好对傍晚、清晨的饲喂工作,此时育肥猪的食欲最旺盛,中午食欲较差,可适当少喂食,满足需求即可。喂食时要做到定时、定量饲喂,不可暴饮暴食,避免影响育肥猪的健康。

4.清洁饮水。水是育肥猪维持正常新陈代谢所不可缺少的物质,猪体重的50%~65%是水,若缺水会影响正常新陈代谢,因此养殖人员要高度重视水分管理工作,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保持充足、干净的饮水非常关键。养殖人员要严把饮水质量关,优先选择干净无污染的井水、自来水,做好水质检测工作,确保重金属等污染物不超标。禁止让育肥猪饮用死水及被污染的水,防止对育肥猪健康造成威胁和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冬季因气温低,因此不可让猪只直接饮用冷水,要将饮水加热后候温饮用,避免对育肥猪的胃肠道产生刺激引发腹泻等疾病。饮水中若钠含量过高,建议降低日粮当中盐的含量。

五、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

1.温度控制。育肥猪自身并不具备较强的温度调节能力,因此需要养殖人员做好温度调控工作,为育肥猪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育肥猪生长前期将猪舍温度维持在20~23℃左右为宜,生长中后期将猪舍温度维持在16~20℃左右为宜。具体要结合季节性因素灵活调控猪舍温度,确保温度舒适,加快育肥猪增重。夏季气温高,需保持全天通风,并配合使用风扇等设备降低猪舍温度,防止育肥猪中暑。冬季气温低,建议只在中午温度较高时通风,其他时间段关闭门窗或留小通风口,配合保温灯等设备增温,防止育肥猪着凉受寒感冒。

2.湿度控制。湿度是育肥猪养殖时的一项重要管控参数,湿度是否适宜会直接影响育肥猪的健康。如湿度过大,则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增加疫病发生率。湿度过小,则空气干燥,粉尘含量多。所以必须合理控制猪舍湿度,研究表明最适宜育肥猪的湿度为60%~80%。湿度过低的情况下,可在猪舍内增设加湿器,即可达到理想的增湿效果。湿度过高的情况下,可通过增加通风量、撒施生石灰等方式降低湿度,维持适宜的湿度环境,保障育肥猪健康生长。

3.密度控制。密度过大,则猪舍拥挤,空气环境差,不利于育肥猪健康生长。相反的,密度过小,则会造成资源浪费,降低养殖效益。所以养殖人员要充分结合育肥猪的日龄、季节等因素合理分群、调控密度。一般情况下,每群育肥猪不可超过20头,以10~15头最为适宜,每头育肥猪的占地面积为1平方米左右。通过科学的分群,调控育肥猪密度,有助于加快育肥猪生长及出栏。

4.卫生状况。育肥猪饲养时应当提高卫生意识,每日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污水,并用清水冲刷地面,防止地面有病原微生物残留。猪的躺卧处要定期铺设干燥、柔软、舒适的垫草并定期更换。要提高消毒意识,定期交替使用来苏尔溶液、高锰酸钾、火碱、过氧乙酸、石灰乳等消毒剂消毒,杀灭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尤其是在疫病高发期和发生疫病后,要增加消毒频率,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六、明确疫病防控工作要点

1.免疫接种。为保证育肥猪健康生长,做好免疫接种工作非常关键。养殖人员应当明确育肥猪的免疫接种要点,制定完善的免疫方案,规范免疫程序,合理选用疫苗,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疫苗,保证免疫效果。育肥猪应当重点接种猪瘟弱毒苗,伪狂犬病弱毒苗,气喘病灭活苗,蓝耳病弱毒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口蹄疫疫苗,链球菌疫苗,副伤寒疫苗,实现对多类疾病的有效防控。

2.定期驱虫。为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应当做好育肥猪驱虫工作。建议育肥猪在断奶后2周进行首次驱虫,长至60千克时进行二次驱虫,若育肥猪体重达到150千克仍未出栏,需再驱虫一次。要合理选用驱虫药,建议使用阿笨达唑伊维菌素粉,该驱虫药可同时驱除育肥猪内部和外部寄生虫。用药时要合理控制用药量,一般每500千克饲料需拌药500克,连喂1周,即可起到不错的驱虫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驱虫药最好空腹服用,服药后育肥猪所排出的粪便,应当统一堆积发酵处理,杀灭残留的粪便中的寄生虫,切断寄生虫病传染源。

3.重视保健。育肥猪养殖时保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加强保健,不仅能够增快育肥速度,而且能够提升猪的体质和抵抗力,进而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育肥猪保健时,要重点做好对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工作,特别是处于13~15周龄、18~20周龄的育肥猪,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此时一旦发生呼吸道疾病,会导致育肥猪生长缓慢,降低养殖利润。此时建议用支原净125克+强力霉素200克+阿莫西林250克拌料1吨让育肥猪食用,连喂1周,可显著降低育肥猪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加快生长速度,提早出栏,保证利润。

七、结语

综上所述,柳林县畜牧经济发展中,养猪业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针对当前柳林县育肥猪养殖时所暴露出的各项问题,要高度重视起来,摒弃传统养殖理念和技术模式,积极推广应用育肥猪健康养殖技术,掌握育肥猪健康养殖技术要点,提升育肥猪养殖技术水平,推进生猪养殖产业降本增效高质量发展,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增收,促进畜牧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养猪猪舍猪场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养猪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
猪场消毒那些
猪场拆迁,岂可一拆了之!
猪场还有哪些潜能可以挖掘?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