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列宁农村建设思想的乡村振兴实现路径

2024-03-07郭余豪石宏伟

经济研究导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列宁

郭余豪 石宏伟

摘   要:列宁农村建设思想是列宁根据苏俄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和具体国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农村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成果。重温列宁农村建设思想,汲取列宁艰难探索俄国农村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理论方法,对我国走中国特色农村建设道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例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农村建设道路、保证粮食安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激发农民主体积极性等。

关键词:列宁;农村建设思想;乡村振兴战略

中图分类号:A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01-0013-03

列宁农村建设思想是其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深入分析俄国农村落后的原因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经过深邃思考和艰辛探索后而形成的理论财富,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苏俄农村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新时代下,它对我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走中国特色农村建设道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参考。

一、坚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可持续发展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在领导俄国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从俄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始终将农村问题置于国家建设的首位,试图通过解决农村问题来带动和解决其他领域的发展问题。例如,列宁的《论粮食税》一文把维护农民利益和解决工农产品交换问题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突破口,始终致力于如何提高社会生产效率。这些都足以说明,苏俄政府对农业农村问题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视程度——关注和解决农业农村问题是促进全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建国前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俄国十分相似。建国后实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中国农民为此作出了巨大牺牲,农业农村发展落后问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1978年,党中央将改革开放的起点定位在了农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发展问题,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为治国安邦的大事,不断优化工作思路、创新改革举措,把新时代“三农”建设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总之,改革没有终点,一个农民基数大的落后农业国想要建设好社会主义,必须把农村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将“补短板”聚焦在农村,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通过农业的良性發展来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中国特色的农村建设道路

列宁带领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胜利后,根据苏俄农村内各种亟待解决的任务和农民对自身利益的迫切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原创的、富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农村改造和建设思想。列宁农村建设思想并不是完全照搬照抄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村革命和农民地位认识思想,而是理论联系实际后的光辉成果,它既是对苏俄农村实际情况的正确反映,也是对探索有苏俄自身特色的农村建设道路的有益尝试。简而言之,列宁探索农村建设的过程,实质上是一条守正创新的过程:守马克思恩格斯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原则之正,创具有苏俄特色,反映苏俄农村实际状况的农村建设思想之新。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中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新时代下,我国农村贫困地区虽已经实现全面脱贫,但还面临着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如何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背景下高质量完成这些任务,需要我国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守正创新,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且农村人口占比较高的世界人口大国,在探索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过程中,能否持续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补齐农村这个最大“短板”,实现乡村振兴,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和质量。如何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建设道路,只能靠中国人民自己尝试与探索。第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我国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既要坚持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的原则,又要坚持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的基础性地位。处理好“土地问题”是解决好农民利益、农村经济问题的主线,完善和优化农户承包地的“三权分置”制度。第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战略。以增加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来提高农业效益。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促进农业经营多元化发展,加快实现中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第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走乡村绿色发展道路。加快推动乡村的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摒弃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极端发展方式。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整治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和塑料地膜问题等。第四,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造成农村“空心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村收入过低。要通过壮大集体经济,盘活集体资产的使用,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丰富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渠道,实现农村粮食增产和农民收入增加齐头并进。

三、坚持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保障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没有了粮食,人类不但无法生存,而且任何事情都是办不成的。在文明社会中,粮食既是人类延续生命、传承文明的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又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在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爆发期间,苏俄大部分的粮食、煤炭、钢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原料生产地都被掌控在反对势力手中,以列宁为领导核心的苏维埃政权为集中国内一切人力、物力来支援战争,被迫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保持军事力量的稳定,苏俄政府果断实行了粮食垄断。战争结束后,苏俄很快爆发了粮食危机,列宁通过总结和反思粮食危机的教训与经验,得出粮食危机不仅会影响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会影响工农联盟的地位这一结论。为此,列宁晚年时刻在关心农民的生活状况,在创新苏俄农村发展思路的过程中,始终将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粮食产量作为重要抓手。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如果口粮依赖进口,我们就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因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事关国运民生的永恒主题,任何时期都不能松懈。新时代下,推进乡村振兴固然重要,但绝不能忽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要确保乡村振兴在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下持续推进。粮食安全不仅是要确保数量安全,更要注重质量安全。我国虽然已经连续多年实现粮食增产增收,国家粮食储备充裕,甚至农产品还出现了阶段性过剩,但粮食进口量也在逐年增加,例如大豆、玉米等。目前,我国大豆仍然严重短缺,玉米的种植面积也每况愈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粮食和农副产品的稳定供给在保持社会总体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新时代继续确保粮食安全,始终要坚持“稳”字当头。第一,各项政策制度要“稳”。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始终没有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因此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粮食供给问题,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维持粮食稳定生产的政策措施。当下,我国农业虽然实现了连年丰收,粮食储量充足,但在外部国际形势复杂且不稳定的背景下,我国仍然要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坚持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第二,播种面积要“稳”。粮食的播种面积是保障粮食产量的压舱石。要严格遵守党中央划定的18亿耕地安全红线,对随意侵占土地、破环生态平衡、危害粮食安全的行为给予严重惩罚。第三,产量要“稳”。粮食产量是衡量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稳定粮食产量,就能保障全国老百姓的吃饭需求。粮食产量供应不足,必然导致粮食价格上涨,造成社会恐慌,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党和国家应该通过适时调整和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培育更多优良高产的粮食品种等方式来保障粮食产量。总之,保障粮食安全,就是要确保粮食在关键时刻“产得出、供得上”,从而为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权,为保持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四、坚持开展农民文化素质教育,加快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度

根据《俄国居民识字状况表》可知,直到1920年,俄国男子中有60%不识字,妇女中有75%不识字,这意味着当时的苏俄有超2/3的人口是文盲。苏俄是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列宁十分重视苏俄的文化建设,他强调,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是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的。为此,苏俄政府在莫斯科专门出版了可供农民阅读的《贫苦农民报》,要求报纸内容多一些农业生产、农村日常生活、农民政策等方面的宣传,目的是每天能够给农民提供最新的、有价值的农业信息和新闻。在书籍读物方面,列宁还要求农民读物叙述要口语化、通俗化、大众化,既要可供家庭阅读,又要能够做到当众宣讲。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文化程度不仅会影响其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会影响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礼仪修养、干净整洁、生态文明是新时代赋予农民的进步标志,只有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才能净化农村社会治理环境,才能实现农村的有效治理。如果没有一批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新时代背景下全面乡村振兴目标就很难实现。首先,要稳步增加对农村文化教育资源的投入。组织农村教育是提升农民整体知识文化水平的直接措施,但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村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一块“短板”,这就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补齐这块“短板”。例如,加强村民文化体育类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等。其次,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参与农村教育,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和教学质量。政府应当将更多的教育投入向农村教师倾斜,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和福利待遇,引入更多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来弥补城乡教育资源之间的不平衡。再次,进一步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不仅要提升他们的识字能力、思想品德和科学精神,还要传授更多的农业技术知识和农产品销售技巧。例如,定期组织农业技术培训,开展农业创新创业实训等。

五、坚持维护农民利益,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农村建设的成效如何,与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的关联。能否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他们的切身利益和诉求是否得到回应和维护。马克思强调“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列宁在制定苏俄农村政策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违背大多数农民的意志,始终把人民的利益和诉求放在第一位。他在《论粮食税》一文中批评并谴责了那些认为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后首先改善农民阶级生活就是放弃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指出在当下时期,改善农民阶级生活状况的措施要多于工人阶级。因为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会随之提高。只有农业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粮食产量才会增加,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和其他物资才可以得到保证。因此,列宁从农民的小农经济成分出发,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国情且能够被广大农民所接受的农村建设道路,通过实行新经济政策,征收粮食税、允许自由贸易等措施来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从而调动他们参与农村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

新时代下,无论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还是推进全面乡村振兴,亦或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和国家都必须认真对待农民,真正关心农民的意愿,真正发挥农民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体的作用,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第一,及时了解农民利益需求,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利益诉求。中国仍然是一个农民人口占较高比例的农业大国,农民群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有着共同的利益目标,但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境况下的农民个体在利益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要走出“舒适区”,俯下身子,深入基层,倾听和搜集农民对自身利益的诉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方面的材料。在政策宣传和执行的过程中,对农民做适当引导,尊重民意,顺应民心,不搞包办和强制命令。第二,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来指导农村基层生活。民主集中制的概念是由列宁提出来的,由于俄国各地农村的经济结构、文化程度、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存在差异,他要求苏维埃政权在集中统一领导全国农村事务的同时,充分发挥地方的首创性,遵循真实情况,结合自身优势去解决农村问题。在作决策、办事情时,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保证制定政策的初衷来源于农民,政策内容尊民意、合民心,防止权力腐败。第三,发挥和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人民群眾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国家深化农村改革的过程中,农民是一个充满巨大创造力和智慧的群体,他们在实践中积极创新、探索经验,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基层治理样板——“枫桥经验”、农业企业化等都是农民创造的。农民的首创精神在推动农村社会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党和国家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尊重和发挥农民首创精神,加强农民主体意识的培育,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鼓励农民因地制宜、大胆实践,共同探索中国特色的农村建设道路。

参考文献:

[1]   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6.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51.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4]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661.

[5]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71.

[6]   大国攻坚:决胜202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39.

[7]   韩港,黄建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三重逻辑[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13-18.

[责任编辑   刘   瑶]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列宁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