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跨校修读学分 课程共建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4-03-07芦思宏
[摘 要]互联网时代,跨校修读学分课程成为高校间相互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教学模式。辽宁省的跨校学分修读课程实践起步较早,已取得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教学经验,对于当下的大学生教育有积极促进意义。本文以现有的跨校修读学分课程资源为基础,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为个案视角切入,系统分析人文类跨校修读学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创新,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教学实践成果,对人文类跨校修读学分课程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跨校修读学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式创新;实践成果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4) 02-0092-04
跨校修读学分,是指在校学生可以根据高校间的协议选择修读非本校开设的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且所获学分由本校审核后给予认可的一种新型教学管理模式。跨校修读学分课程的实施,能够突破线下授课时间和地点固定的限制,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和资源,拓展学生自身的知识领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加强各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对于“建课”和“用课”双方是一种双赢的教学模式。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主张要以一万门国家级和一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为牵引,推动优质资源共享,推动课堂教学革命,重塑教育教学形态,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方法。
在2014年5月,辽宁省教育厅就已率先开始跨校修读学分的试点工作,在近十年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截至目前为止,辽宁省金课教学平台的课程数为1506门,合作院校包括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50家省内高校,涵盖了文、理、工、医等十三个学科门类,整合了全省范围内的优质专业课程,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日常学习需要,同时加强了省内各高校的教学资源互通。特别是从2020年以来,线上教学成了高等教育授课过程中的常态,跨校修读学分课程融合了超星、智慧树、学堂在线、爱课程等多家国内在线教学平台,有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关注和监督,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地位愈加凸显,对于日常的灵活授课形式同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跨校修读课程的教学目标
人文课程是将人文学科研究对象的范畴固定化、分类化和规范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从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以中国人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从课程内容上包含了哲学、文学、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内容,授课目的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相关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形成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其成为深谙中国文化的当代青年。
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作为人文学科课程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具有独特的课程特点,这也决定了本课程要有较为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首先,本课程具有较强的思辨性。与自然科学课程的客观性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关注的并非知识本身,而是知识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其次,本课程内容兼具历史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高度交融的当今世界环境中,中国文化是唯一未曾间断的文化形态,尽管在世界格局与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诸多变化,但却更加彰显出中国文化自身的包容性。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并非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对中国文化产生心理认同,并将其应用于当下的社会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再次,本课程注重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本课程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侧重于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与培养,而非简单地进行知识输出,重点考查学生对于本知识的内涵理解,并根据学生的理解进行差异化引导。
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跨校修读课程的课程共建与创新教学模式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由东北大学文法学院与大连外国语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成员的专业包括哲学、中国语言文学、传播学等,形成了一个由多元学科组成的教学团队。在实践教学方面,打破了以往教师“一言堂”的讲授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导者,教师成为指导者和建议者,真正实现了“翻转课堂”的课程目标。
(一)课程共建模式
在前期准备阶段,本课程结合“建课方”和“用课方”师资结构特点,以现有线上课程内容为基础,确定符合教学实际的共建模式和具体分工,“建课方”负责学习资源、学分认定等部分,“用课方”负责组织学生学习、课堂期末考核等部分,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授课安排。在辽宁省教育厅的统筹安排下,从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师资交流、教学平台等多方面进行合作,真正打破现有院校之间的壁垒,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互通。同时,在合作共建的过程中注重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将跨校修读的经验推广到其他课程建设中,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度发展。
在课程建设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跨校修读课程具有较为鲜明的特色。首先,本课程是汉语言专业、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重要人文模块课程,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对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有积极作用。其次,本课程建立了一支优化的教学梯队,“建课方”和“用课方”教师均具有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以自身的研究领域为视角,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多个维度,并制定了革新的教学大纲,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使之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知识的积累。再次,本课程引入研究性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模式,根据后台统计数据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和掌握各种知识和能力。
(二)创新教学模式
区别于传统的授课形式,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课程整合省内各院校的优质教师和教学资源,通过多元互动的教学方式,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课方”和“用课方”教师共同负责,实现双方有效互补,真正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超星平台的后台监控机制,完善教学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回收学生对于本课程的意见反馈,确保课程的有效开展和教学质量提升。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在线修读课程,“建课方”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用课方”为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自2018年以来共开课7次,选课人数共计208人。本课程共分为五个专题:一、阴阳五行与周易简说;二、老庄之道;三、荀子及其思想概说;四、曾国藩为人处世之道;五、茶的文化意蕴。在每部分的学习中,由“建课方”教师完成视频授课,“用课方”教师根据所授知识,在课后布置相关作业,并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完成在线学习后,期末安排线上考试,考查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掌握情况。“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采用了讲授法、示范法、比较法、实践法、多媒体辅助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时间较为灵活自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并在作业和考试的完成过程中加深印象。
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跨校修读课程的实践成果
从现行的授课情况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跨校修读课程以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为授课对象,学生将其作为人文通识课程进行选修,以线上线下的双向互动为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本课程自2018年开设以来,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教学成果。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跨校修读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多媒体教学法、研究性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视频课程的主体内容由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的张雷教授团队为主讲,内容涵盖了先秦时期中国朴素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的立德修身之法,以及中国文化的特色部分——茶文化。以上课程内容的设置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多个侧面,由表及里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并将其与当代青年的思想形成联系起来。在教学方法使用上,本课程采用多种方式的共同结合,并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对教学方法加以改进。
通过视频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本专题的内容有初步掌握,利用超星系统的后台监控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视频学习情况。在每个专题的视频学习后,由“用课方”教师发放专题考核,考核内容有填空、判断等基础题型,更多的是通过开放式讨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通过组织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此外,本课程结合视频资源与中国文化的有机联系,不定期进行线下的交流讨论,拓宽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深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为跨校修读学分课程,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融会贯通,其以學生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内化为自己的品格,并能用于分析和指导自己的行为。
由于近年来在线授课的时间大幅增加,在信息科技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跨校修读学分课程成了一项重要的教学选择,通过高校间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及教学方式的变革,不仅可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还能促进教育公平,带动教学方式方法和管理制度的改革,进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亟需教师增大课堂教学信息量,激发学生兴趣。此外,教师需要在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中进行有效筛选,向学生提供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常用网址资源,利用网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答疑和指导。
(二)教学实践路径
“建课方”与“用课方”有效互动。在东北大学张雷教授的带领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人数稳定、团结协作的教师梯队,突破了以往慕课单向输出的教学瓶颈,双方共同设计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制定相关的教学考核模式。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第一单元“阴阳五行与周易简说”为例,由“建课方”教师提供标准化的课程资源,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经典的基本内容——《周易》与卦象的基本原理;中国阴阳文化的呈现方式。“用课方”教师结合视频内容进行补充教学,对“周易”的起源、卦象的具体呈现等内容做出延展性的探讨,实现跨校修读学分课程的最优搭配,真正做到“建课方”和“用课方”的资源共享。
线上与线下教学方式的融合。区别于传统的网课、慕课视频学习的模式,跨校修读学分课程更加注重线下教学的部分,特别是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引导和学生的反馈。在“用课方”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后,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单元内容的学习,由后台系统记录学习时长,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基础知识有整体的理解。在完成视频学习内容后,由“用课方”教师以课堂讨论、小组汇报等灵活形式进行线下教学。在问题的设置上,既有对在线课程资源内容的考察,如“群经之首”指的是哪部经书,“易一名而含三义”的具体内涵,也有对周易阴阳思想展开的讨论。根据每个单元的作业考核,总结学生的掌握情况,整合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并在线下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入探讨,融汇线上教学的知识性和线下讨论的启发性,更好地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充实到作业实践中。
学生学习角色的转变。跨校修读学分课程的核心教学观念,即在于改变传统的师生教学关系,让教师逐渐褪去“传道授业”的刻板印象,转而为学生推荐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而学生则要亲身参与课堂内容的设计和实践中来,在完成课程后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根据“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考核标准,视频学习的考核百分比仅占百分之三十,作业完成、课堂讨论、期末考核占比百分之七十,因此学生的反馈和理解程度决定了其最后的考核成绩,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集中精力参与课堂的各项活动中来。通过学生学习角色的转变,使其将主要精力放在作业完成和课堂讨论上,通过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角色向主动学习角色的转变,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四、对人文类跨校修读学分课程建设的建议
跨校修读学分课程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毋庸置疑体现着师资整合、资源共享的教学理念,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跨校修读学分课程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人文类跨校修读课程的未来发展路径,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不断强化“用课方”团队的主导地位
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的仍然是本校的“用课方”教师,因此调整现有双方的教学关系十分必要。“用课方”学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学科发展、学生培养的具体需要,不断调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做到使课程的开展能够“因地制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而言,除在线教学资源的学习外,亟需开设中华文化的专题讲座,将人文素养提升与学科建设结合起来,每学期开展2-3次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邀请本领域的相关学者进行授课,围绕“中国文化经典”等主题进行设置,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加强“用课方”的通识性选修课建设,增设中华文化相关课程
人文课程对于当代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极大影响着高校人文精神的建构,在丰富学校历史底蕴、文化积淀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以跨校修读学分课程的校际联动为基础,加强“用课方”高校的课程建设,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手段。除专题性讲座外,应增设如“论语”“老子”等中华经典的公共选修课,使非文史专业的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外语类学校更要注重“沟通中西”的必要性。
(三)拓展网络教育空间,及时更新教学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是人文通识课程的典型代表,借助“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平台”,能够进一步深化省内高校间的合作,实现教师与课程资源的共享。在未来的教学优化过程中,仍然要注重对新媒体技术的利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特别是在当前信息碎片化的环境中,要充分利用自媒体对于知识传播的力量,促使学生在现有学习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延展,从不同的侧面满足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情感需求。此外,人文类课程的教学需要不断进行资源更新,不断激发出文史类课程的当代性和实践性,使其适用于当下的社会需要之中,呈现在课后的作业布置和期末的考核之中,及时对教学资源进行更新,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天明,杨天舒.基于“互联网+”理念的跨校修读学分课程的调整与完善[J].现代教育管理, 2015(11).
[2]郑淑媛.高校资源共享背景下跨校修读的人文课程建设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1).
(责任编辑:王义祥)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学改革优质资源建设项目“‘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跨校修读学分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大连外国语大学2021年度精品通识课程“中国当代文化源流”。
作者简介:芦思宏(1988—),女,博士,副教授,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比较文學、海外汉学。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Collaborative Teaching Models in the Cross-School Credit Course "Introduct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Lu Sihong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Abstract: In the era of the internet, cross-school credit courses have become a teaching model for mutual cooperation among universities and resource sharing. The practice of cross-school credit courses in Liaoning Province started early and has gained many valuable teaching experiences, which have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educa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existing resources of cross-school credit courses as the basis and focuses on the course "Introduct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ls of humanities cross-school credit courses. It also integrates the teaching achievements of "Introduct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umanities cross-school credit courses, aiming to better enhance the humanistic literacy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 Cross-school credit courses; "Introduct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ls; Practice achiev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