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 坚定大学生历史自信研究

2024-03-07薛月爱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4年2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

[摘 要]正确的历史观、党史观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正确历史观是坚定历史自信的价值引领,是增强政治认同的基础,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利剑。从“三全育人”理念来审视当前高校历史观培育现状,普遍存在全员育人不到位、全程育人未贯通、全方位育人未健全等典型问题。“三全育人”理念为提升大学生历史观培育实效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育人主力军建设上,要唤醒育人自觉、提升育人能力、全员培育,凝聚合力;在育人过程中,加强大中小一体化合作和延伸高校培养链,全程培育,梯次递进;在育人方位上,完善历史教学体系、搭建多元历史教育载体、加强制度保障和环境创设,全方位培育,协同融合。

[关键词]“三全育人”;历史观培育;历史自信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4) 02-0046-04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和方法。

正确的历史观、党史观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教育动员大会等多个重要场合强调树立正确历史观、党史观的重要性。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指出,强化历史认知,推动正确党史观更深入、更广泛地树立,让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1]基于此,大学生历史观培育就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三全育人”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学生历史观培育的重要意义

正确历史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习近平历史观是正确历史观、党史观的当代典范和集中体现。正确的历史观有助于树立科学、正确的政治观、国家观、民族观等。在正确历史观指引下,学生能够辩证地认识国家、民族历史,从而明辨是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政治认同,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历史观成型的重要时期。加强大学生历史观培育责任重大。

(一)正确的历史观是坚定历史自信的价值引领

历史自信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足迹、民族文化、政治选择、道路走向等的自信。特别是当民族遭遇磨难时,坚信在本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能够走出低谷、走向复兴。近代以来,在外敌入侵、国家蒙难的背景下,为了实现民族复兴,历史和中国人民历经探索和考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选择了改革开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终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中国人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2]坚定历史自信,最主要的就是坚信“四个选择”的正确和伟大,坚定“四个自信”。

历史自信与现实自信、未来自信一脉相连。在正确历史观的指引下,才能客观地认识一个国家、民族的过往历程。科学探索和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指导现实发展。在历史与现实自信的基础上,坚定开创民族辉煌的未来。而错误的历史观则会使人是非颠倒,诋毁民族历史、丧失民族自信、泯灭民族尊严。

(二)正确的历史观是增强政治认同的基础

政治认同是民众对执政党、国家制度、道路、政策等的认同。就我国来说,就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地位、能力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的支持,对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政策、方针的拥护和落实。政治认同是一个国家加强团结、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的重要前提,是提升国民政治素养的重要内容。增进政治认同才能避免分裂、动荡,实现国家统一,激发奋进力量。反之,则会离心离德、四分五裂,内部软弱涣散。因此,强化政治认同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立场、方向的基本内容。

政治认同教育的方式、角度是多样的。其中,科学历史观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前提。一个国家的政治现状是从历史中发展而来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只有认识该政党、制度的历史演变,形成正确的历史判断,才能为正确的政治认同奠定认知基础。今天的中国社会、政治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历经革命、建设、改革的艰辛探索才取得的。割断历史就不能认清现实,无法接续开创未来。因此,只有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才能堅定政治认同。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要求“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

大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是历史观培育的根本任务。在正确史观的指引下,大学生才能坚定政治信念,端正政治立场,把个人的人生与国家的前途,把自我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融为一体,增强底气、骨气、志气,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正确的历史观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利剑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在社会上影响恶劣、危害甚大。它以标新立异的学术研究为外衣,以质疑和颠覆传统史学研究结论为创新点,吸引眼球,引发思想混乱。特别是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历史虚无主义者以尖锐的言辞、偏激的论断进行思想蛊惑,妨碍了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的树立。

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攻击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历史研究之名,行颠覆现行政权和制度之实。在历史虚无主义的侵害之下,青少年可能会质疑中国历史,特别是党的历史,从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文化产生动摇倾向,从根本上危及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能够对青少年产生危害,一是利用青少年历史学习的特征,加强渗透。青少年历史学习途径多元,通过传统课堂、书籍、网络等方式获得历史知识。由于资源良莠不齐,青少年辨别能力有限,再加上其具有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往往容易被标新立异的观点左右,不能分辨其中的本质和目的,从而成为历史虚无主义者传播的对象。二是唯物史观在青少年中不够牢固,使其有机可乘。在当前教育领域,历史学习和教育的连贯性、系统性都有待加强。据调查,部分倾向理科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几乎难以接受系统的历史学科教育,他们对基本史实的掌握都参差不齐,更遑论科学、坚定的唯物史观的培养。这样的漏洞,就给了历史虚无主义者以可乘之机。

基于此,要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必须充分研究青少年历史学习的环境、特点、需求,以有效的方式进行辩证唯物史觀的教育。只有在青少年认知中根植正确的历史观,才能构建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坚固堤坝,外防和内控相结合,织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正义之网。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历史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结合“三全育人”理念,审视当前高校历史观培育现状,会发现普遍存在全员育人不到位,全程育人未贯通,全方位育人未健全的典型问题。

(一)历史观培育的力量分散

历史教育的关键是教师。作为历史观培育的主导力量,教师的教育自觉、育人能力、合作意识直接关系着培育成效。

一是历史观培养的自觉性不足。教育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历史观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仅着力于基本历史史实的讲述,忽略了历史学资政育人的功能。没有主动实现从现象到规律、从情感到价值的转化。特别是不能认识到历史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缺乏培育的主动性。对于各种历史观的本质、特点、区别认识不深刻,尤其是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不善于发挥正确历史观的力量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

二是历史观培养的能力不强。第一,部分教师首先不具备专业的历史学知识,直接影响了历史教育的开展和历史观的培养质量。第二,把历史知识转化为历史教育资源的能力欠缺,在教学设计、方法上僵化单一,使原本生动的历史资源失去生机,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阻断了向历史观培育的上升。第三,自身没有坚定的历史观,在各种历史观面前莫衷一是、辨别不清,难以以理论素养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

三是历史观培养的合作性不够。历史观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历史教育并不局限于历史课程和课堂,它渗透于大学教育的多个层面。当前受传统教育思想制约,在各个学段都存在历史观培养孤立、割裂现象,缺乏横向合作意识。普遍存在历史教师是历史观唯一培养者的现象。从理念到实施中,都严重缺乏跨学科、多领域合作。

(二)历史观培育的过程未贯通

历史观培养是一个贯通性、过程性的教育活动,绝非一时一事之功。需要纵向实现各学段衔接、横向实现各环节贯通。

一是大中小一体化过程未有效衔接。从青少年成长的纵向发展阶段看,小学、中学到大学各个阶段都分别负有一定的历史学习任务,并且在历史观养成过程中发挥不同作用。大中小历史教育是一体化的。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各阶段基本是相对孤立的,缺乏段际之间的密切交流和沟通。虽然有基于此的学术研究理论成果,但实践应用效果却缺乏跟踪和评价。

二是未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历史观培育的成型期。但总体来看,历史观培育仍未形成贯通发展态势,基本局限于低年级和特定课程,呈现零散性和孤立性劣势,缺乏链式延续和梯级增长。从育人理念、人才培养方案到课程设置,都未自觉渗透历史观培育意识,尚未形成体系化培养的模式。

(三)历史观培育的载体单一

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历史观培养载体也日益多元化,有赖于课程、环境、管理等多种载体的协同配合。然而,在现实中还存在思想观念滞后、教育手段单一等现象。

一是课程设置不完善。课程是历史观培育的主阵地。当前,高校非历史专业学生历史教育课程设置尚不健全,主要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史”教育等相关通识、选修课程,存在与中学历史课程断层、衔接不充分的问题。在课程建设理念上缺乏系统化、螺旋上升的意识。课程的开设存在随意性、边缘化现象,缺乏严谨、科学的设计和监管、考核。这就使得课程载体难以发挥主导作用。

二是培养方式缺乏创新。课堂是历史观培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部分高校仍然固守单纯依靠课堂理论教学的传统培养方式。忽视网络、实践等多元载体在历史观培养中的应用。忽视青年大学生汲取历史知识、形成历史观念的时代特点,观念陈旧、手段落后,限制了大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育人制度和环境创设不足。大学校园文化环境是历史教育的重要载体,能够起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应。从学校的历史、地方历史资源到国家重要历史纪念,都是历史观培养的重要资源。很多高校缺乏用历史人文环境育人的意识,没有充分发挥人文环境涵养情操的作用,忽视了学生历史人文修养的培育。

三、提升大学生历史观培育成效的路径

(一)全员培育,凝聚合力

历史观的培育渗透在以历史类课程为主体的各学科,因此必须发挥全员育人的合力作用。

一是唤醒育人自觉。教师自觉意识的唤醒,是加强培养主动性、提升培养有效性的先决条件。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要通过历史教育,发挥其政治导向的作用。教师要深刻认识历史观培育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基础地位,从而增强历史观培育的自觉性。每位教师自身的历史认知、立场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历史判断,从而在学生的历史观建构中留下痕迹。因此,每位教师都天然地负有培育学生历史观的责任、使命。教师只有具有这种自觉,才能把握自身角色,以正确历史观律己和育人。

二是提升育人能力。教育者先受教育,传道者先要明道。教师自己必须有扎实的历史学识和修养和正确的历史观。在此基础上,将历史观培育与历史知识传授融为一体。教师要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加工、运用能力,精心设计教学体系,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手段,赋予历史知识生命力,激活历史资源,建构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跨时空关联,使学生自主学习、自发探究。

教师必须在立足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明辨历史是非,提高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抵制能力,为学生解疑释惑,做学生的引路人。

加强对历史规律的探究,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用历史智慧解读现实问题,解答学生困惑。打通历史、现实、未来关联,引导学生用发展思维认识问题。

三是加强通力合作。历史观培养应该突破学科壁垒,加强各学科教师的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建立合作机制,明晰责任、分工协作。根据学科特点,建立育人团队,改单兵作战为集体攻坚,各学科手拉手、各学段相帮扶。

(二)全程培育,梯次递进

历史观的形成是知情意相统一的过程,也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积累和转化过程。历史观的成型需要建立于一定时间和阅历基础上。因此,历史观培育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須加强全过程育人理念,实施各阶段相互衔接和配合的培育措施,形成梯度上升培养链。

一是加强大中小一体化合作。根据教育学理论,教育是连续性、合作性、交互性的活动。从时序性来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阶段是学生集中、系统接受历史教育的主要过程。必须依据学生历史学习的阶段性特点,恰当构建历史教育体系。教学目标设计上既体现一体性要求,又突出分段性特色。在教学内容配置上,注意把握史实、史论、史观之间的深浅层次。在教学方法上,遵循小学重故事性与情感性、中学重知识性与价值性、大学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原则。从合作性来看,大中小历史观培育要加强师资交流互鉴,优势互补。高校教师发挥历史研究学术优势,中小学教师发挥一线教学经验优势,在合作共建中提升育人能力。从交互性来看,历史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必须对各学段学生的学情进行调研,才能因材施教、因时施教,找准教学定位、取得育人成效。

二是使历史观培养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大学阶段是学生历史观成型的最关键阶段,具有总结性、反思性和应用性特点。学生在学习自主性逐步增强、思想认知日益成熟的背景下,会对以往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理性化的认识和评价,并自觉运用历史观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引导就更加重要,是及时避免其走向极端、错误立场的指南。基于此,要将历史观培养贯穿大学教育各阶段,注重时间连续性和内容多元性,形成历史观培育的完整闭环。加强体系化培养设计,在总目标引领下,突出各阶段重点,依次推进。全程贯穿显性培育与隐性培育相结合的意识,奠定历史观培育的扎实基础。

(三)全方位培育,协同融合

历史观培育是综合性的教育活动,需要依托课堂、网络、实践、制度、文化等多种载体的有机配合。绝不是单一的课堂教学能够胜任和完成的。

一是完善历史教学体系。历史类课程和课堂教学是历史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这个中心不能轻易动摇。要充分发挥其核心培养力的作用,就必须围绕教学这个核心,深研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设计,形成一整套相互支撑、行之有效的历史观教学模式。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供需适配度,建立高精尖课程体系,使大学生的历史教育具有坚实的课程依托。通过精选、精编历史教材和各种素材资源,确保历史观教育的科学性、方向性、实效性。通过深耕教学,研磨教学技巧,打造历史教育金课,培养历史教育名师。依托课程思政理念和平台,在专业课、通识课上融入历史教育的内容,延展历史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二是搭建多元历史教育载体。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历史学习途径更加灵活、多元,且历史文化学习资源极大丰富,但是这些资源存在良莠不齐、史观不一的冲突,历史教育者一方面要善于搭台,依托各类网络教育平台,推介权威、高质资源,为学生提供正向选择;另一方面要长于鉴别,加强史观引导。特别是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分辨历史虚无主义的表象和实质,为学生解疑释惑。在多元平台下,使学生获得高质、充分的历史教育,助力正确历史观的培育。

三是加强制度保障和环境创设。全方位历史教育还需要针对性的顶层设计和稳定的制度运行保障机制。学校必须将历史观培育纳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渗透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各项具体制度、方案中。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如202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始终把握正确导向,树立正确历史观,准确把握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突出青少年群体,把握青少年群体的特点和习惯,组织好青少年学习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从国家政策层面,对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成为各类学校历史教育的重要遵循。从师资配备、课程设置、考核评价、资金支持等方面,确保历史观培育有人力、物力、财力等全面保障。

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善于抓住重要历史纪念、节日,如五四青年节、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公祭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责任感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历史氛围。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将时代语言与历史情怀相融合,塑造时代新人的历史观。

综上,大学生历史观培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运用“三全育人”理念和方式进行历史观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可行性。“三全育人”视阈下加强历史观培育的路径,仍需要紧密结合实践进一步探索、论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2-03-22(1).

[2]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J]. 求是,2022(1):8.

[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

(责任编辑:刘洁)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融入高校历史教育的策略研究”(QJY20201012)研究成果;琼台师范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第一批专项课题“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SQYR202221)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薛月爱(1982—),女,硕士,海南省琼崖革命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副教授,研究方向:海南历史文化、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研究
“三全育人”理念下创新型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研究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