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多重资源 赋能口语交际
——初中英语口语表达训练切点探寻
2024-03-06游一红福建省建瓯市迪口老区中学
游一红 福建省建瓯市迪口老区中学
口语表达作为英语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积极帮助,它不仅是语言学习结果的具体体现,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存在认知误区,认为口语表达无关紧要,学生只要会读会写就可以。在这种认知的指引下,阅读和写作成为教学关注点,口语表达则被打入“冷宫”。语言类学科中,说的功用和价值是无可替代的,英语学习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交际。如果不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就变成了哑巴英语,英语学习的价值自然无法体现。教师要建立主体意识、应用意识,从实践性、工具性角度出发,整合文本资源,对学生展开多重训练,让他们在实践参与中深切体会到口语表达的功用,掌握英语表达的主动权。
一、以插图捕捉表达精准契机
新课改以来,为了更好地渗透现代教育思想,教材中编绘了大量插图。这一点在英语教材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教材中融入插图,符合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更契合了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特别是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学习难度系数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插图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能够将视觉效应发挥到极致,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感受和体验。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插图的优势,将学生引入独特情境中,让他们爱上表达,主动表达。对待插图,部分教师只是走马观花地将其融入阅读中。显然,这样的操作无法将插图价值完全发挥出来。插图的运用是广泛的,在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找准契机,适时给出插图,让学生在观察中对插图产生浓厚兴趣,进而产生主动表达的欲求。
图文结合已经成为重要的教法学法。例如,学习仁爱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1Making New Friends中TOPIC1 Welcome to China 时,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教师从1a 部分插图着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Please take a good look at the illustrations below.Can you tell us what you see?”学生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关注的点自然不同。有的学生说:“I noticed a red taxi in the lower right corner of the picture.”有的学生说:“I saw several big planes in the middle of the picture.”还 有 的 学 生 说:“I saw a man saying hello to three others.”学生争相表达自己的发现。在热烈浓郁的氛围中,学生完全放开,不再惧怕表达。学习活动伊始,教师从最简单的知识点着手,引导学生表达。当学生进入思考表达状态后,教师增加表达难度,让学生从整体视角出发,对插图中的内容进行归纳、融合,然后进行表达。虽然难度系数增大,但因为有前面的单个句子和内容的铺垫,学生并没有觉得很难。他们积极行动起来,将插图中的内容进行关联、对接,然后组织语言,整体展现插图的全部内容。可见,相对于语言信息,学生对插图更具敏感度。教师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组织语言,进行表达。从学生的表现看,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古人曰:“未见意趣,比不乐学。”兴趣是口语表达最强劲的内驱动力。即使到了初中阶段,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事物依然兴趣教育,教师在引导学生表达之前,给出色彩艳丽的插图资源,自然能够引发学生主动观察意识,表达欲求也会在潜移默化中生成。学生一旦进入感知情境中,主动观察插图相关内容,自然会产生表达冲动。
二、以文本助力表达技法掌握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承载和依托,其中蕴含的信息量是极其丰富的。这些信息资源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口语表达的重要依据。而表达不是凭空出现的,它的顺利开展是需要文本的助力。文本阅读时,学生能够获取多重信息,就英语阅读而言,词汇、句型、语法、文章结构等信息的理解和掌握,大部分都是从文本中获取的。文本是由单词、词组、句型等信息组合而成,且呈现形式不同,表达出来的意义自然存在差异。进行文本阅读时,每一个单词、词汇都不能放过,都必须细细品味感知。英语表达中,句型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着语言表达的成功。所以,在探析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文本涉及的句型进行系统梳理和规划,为口语表达的顺利推进扫除障碍。
依托词汇句型表述形式展开阅读推进,突破英语表达禁锢,这是教师教学引导智慧的体现。例如,学习Unit 2Looking different中TOPIC2 What does she look like?时,教师以Section A 部分1a 的内容为切入点,对对话展开分析。“Read the following dialogue to see what they are discussing?”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很快解决了问题。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Although this dialogue is short,but covered a lot of knowledge points,circle you think important knowledge points.”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一边圈点一边进行批注。文本分析结束后,教师以相关句型为基点,设置口语表达训练,让学生参与其中。“Please follow the sentence pattern of where someone came from and cooperate with your deskmate.”因为有了具体句式的辅助,学生表达起来毫无压力,很快完成了对话。课堂学习氛围渐浓。“Hello,Fangfang.Who's that little girl?”“That's my cousin.”“She looks special.Where is she from?”学生的表达有模有样。七年级的内容难度系数虽然不大,但相关知识点都是最基础的,是学好英语的基石。教师从文本知识点的剖析着手,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运用,在学生积极主动的表达中,知识点得到突破。
文本阅读感知过程中,学生采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对文本内容展开细致剖析,逐渐建立语言专属表达意识,对词汇、句型和语法信息有了基本了解,同时还对文本段落层级以及文本内容的内部关系有了清晰把握。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进行表达训练,呈现出来的效果自然不同,能够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上一层楼。
三、以训练提升表达思维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在长时间的语言积累中完成。在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过程中,多重形式的训练活动是必要的。口语训练不是随意而为之的。经常能看到教师根据自己的心情和认知,随意地提供一个话题,让学生围绕话题进行表达。显然这样的话题呈现缺乏科学性,无法形成系统化的训练,根本无法对学生形成正向引导。真正意义上的训练一定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英语口语训练要做到有据可依,突出重点。口语表达训练通常是以阅读内容或者单元内容为依据开展的,训练的目的是夯实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把握。明确了这一点,再设置口语训练自然简单得多。英语教学,阅读活动结束后,教材都会有对应的课后练习题,这些练习题能够夯实阅读重难点,给学生带来有益的启示,如果教师能够从这些练习题中寻找切入点,设置相关口语训练,学生的收获一定更加丰富多元。
钻研课后练习题,将其作为口语表达设置视角,不仅能够进一步夯实知识基础,还能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实现教与学、学与思的和谐统一。例如,学习Unit 3Getting together的TOPIC2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时,教师先对文本内容和主题展开分析,这一部分内容,学生需要记住关于工作的新单词,掌握询问职业的表达方式,学习重点还是比较清晰鲜明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住知识点,教师采用角色演绎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Section C 部 分 的 内 容。“Choose the roles you like and present the dialogue in small groups.”学生参与热情极高,很快进入深度思考感知状态。“I like the role of Jenny.I'm going to play her.”演绎过程中,学生从文本出发,但又不拘泥于文本的内容,他们融入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从1b和1c的训练题着手,引导学生夯实对知识的把握。训练活动结束后,教师继续以这两部分的内容为参照点,设置了其他形式的训练。如1c 部分的内容是以填空和对话的形式出现的,教师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发挥联想,结合前面所学对话内容,对表达内容展开拓展。“What did Kang Kang's father look like?Can you describe him,please?”“Kang Kang's father was wearing glasses,a suit and tie,and he looked very kind.”与之相对,在阐述其他内容时,教师都是采用这样的方式。口语教学中,教师以训练题为启动点,触发学生思维认知,学生融合多重信息,实现了认知上的提升,学生的思维也在表达中进入更高层级。
英语教材中的课后练习,内容主题有极强参考借鉴价值。为了更好地实现听、说、读、写的互融互通,教师以课后练习题为基点,引导学生对相关训练形式展开转换,以口语表达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深度挖掘,给学生带来独特的感知和体验,切实提升他们的口语交际实践能力。
四、以话题延伸表达纵深维度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需要在交际中完成。设定话题,供学生交流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很多学生不愿意参与到口语表达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对话题不感兴趣。针对学生对话题不感兴趣、开口难的问题,教师要从话题呈现的角度着手,吸引学生关注,让学生对话题产生浓厚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话题探讨中。关注学生的兴趣点,设置与他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关注学生表达需求的同时,也不能脱离文本。英语教材中设置的单元主题是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再结合教情学情以及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筛选出来的,契合度较强,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经过阅读活动,学生对文本话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在基础知识的助推下,他们完成了文本知识框架构建,掌握了诸多知识和表达方法技巧。教师要把握教学引导契机,及时给出相对应的话题,供学生思考、表达。例如,学习Unit 4Having Fun中TOPIC2 Would you like to cook with us?的内容时,教师与学生一起感知对话内容,梳理知识点。“What were Jenny and Kang Kang talking about on the phone?Would you like to know?Read the dialogue quickly and in simple language.”在文本探析中,学生进入沉浸式学习状态。学习活动结束后,学生已经累积了大量的句型、词汇信息。为了进一步拓展知识,教师结合单元主题,引导学生思考:“The Joy in life is endless.What other pleasures do you think you will never forget?”这个话题可切入的维度是多元的。学生认真思索,找出对接点。“I think it is happy to help others,every weekend,I will help my mother clean,I think I am happy in the process.”“I think cooking is a happy thing,when I see delicious food,I will be very proud.”“I think it is a happy thing to practice dancing,it can not only exercise the body,but also can delight our minds.”学生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虽然他们的表述不尽相同,但从他们的表达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开心和快乐。教师从最基础的话题着手,进行延伸拓展,学生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夯实,思维的维度得到有效拓展。
口语表达训练的话题呈现,要基于文本又要高于文本。如果教师展示的话题依然停留在文本中,学生的表达兴趣度会大大降低,不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一名智慧型教师,必须把握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他们的心理期待着手,投放话题,对接学生认知的同时引发他们的表达热情。
传统教学“求同”意识强烈,似乎学生的认知必须呈现一致性,教学活动才算是成功。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新课改再一次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口语表达训练,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规划。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以教材文本为依据,对文本涉及的众多资源展开整合、优化。教材涉及的信息是多元的,不仅能为阅读活动提供重要材料,也能为口语表达训练提供诸多启示。教师不妨以插图捕捉表达精准契机,以文本助力表达技法掌握,以训练提升表达思维能力,以话题延伸表达纵深维度,在多重对接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认知进入崭新阶段,认知维度得到拓展,思维深刻度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