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腐草为萤”谈到上古汉语中的耕元通转

2024-03-05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语音

向 倩

(西南大学 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 北碚 400715)

一、问题的提出

《黄帝内经·素问》卷一中有“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一句,下有注文“次大暑气,初五日腐草化为萤……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其中“腐草化为萤”与《逸周书》中记载相同,而在《吕氏春秋·季夏纪》中记载为“腐草化为萤蚈”;钱绎《方言笺疏》卷十一引《明堂月令》曰“腐草为蠲”;《淮南子·时则》作“腐草为蚈”,高诱注:“蚈,马蚿也。”对于以上不同的记载,清代王念孙在《读书杂志》中疏证道:

“萤”本作“蛙”,后人习闻《礼记·月令》之“腐草为萤。”故改“蛙”为“萤”。“蛙”即“蠲”借字。《说文》:“蠲,马蠲也。”引《明堂月令》曰:“腐草为蠲。”蛙从圭声,圭、蠲古同声,故《小雅·天保》“吉蠲为饎之蠲”,郑注《周官·蜡氏》《士虞礼记》並引作“圭”。[1]2307

《礼记·月令》中记载:“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腐草为萤。”陈说了季夏时节动植物的习性变化。“萤、蠲、蚈”皆指“由草木所化的虫类”,文献中常互用。考察三者的语音关系,“萤”为匣母耕部,“蠲”为见母元部,“蚈”为溪母元部,声母皆为喉牙音,发音部位相近,韵部关系为耕元旁转。

耕部和元部之间语音关系密切,王念孙还曾举过诸多例子。如《淮南子·兵略》:“天圆而无端,故不可得而观;地方而无垠,故莫能窥其门。”其中“端、观”押元部韵,“垠、门”押文部韵,但“故不可得而观”和“故莫能窥其门”句式不一致,故王念孙推测今本“故不可得而观”有误:

“不可得而观”,本作“不可观其形”,后人以“形”与“端”韵不相协,故改为“不可得而观”也。不知元耕二部,古或相通。(《说文》“瞏”从“袁”声,而《唐风·杕杜篇》“独行瞏瞏”与“菁”“姓”为韵。《齐风·还篇》“子之还兮”与“简”“肩”“儇”为韵,而《汉书·地理志》引作“子之营兮”。《淮南·精神篇》曰:“以道为紃,有待而然,抱其太清之本,而无所容与,而物无能营。”《齐俗篇》:“其歌乐而无转,其哭哀而无声。”《道应篇》曰:“为三年之丧,令类不蕃,高辞卑让,使民不争。”又《庄子·大宗师篇》:“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逸周书·时训篇》:“蝼蝈不鸣,水潦淫漫。蚯蚓不出,嬖夺后命。王瓜不生,困于百姓。”《汉书·禹贡传》曰:“何以孝弟为?财多而光荣。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何以谨慎为?勇猛而临官。”《外戚传》《悼李夫人赋》曰:“超兮西征,屑兮不见。”《太玄·进·次二》曰:“进以中形,大人独见。”《聚测》曰:“鬼神无灵,形不见也。燕聚嘻嘻,乐淫衍也。宗其高年,鬼待敬也。”《易林·姤之临》曰:“禹召诸侯,会稽南山,执玉万国,天下康宁。”《升之震》曰:“当变立权,擿解患难,涣然冰释,大国以宁。”皆以元耕二部通用。)“形”字正与“端”为韵也。人能观天,而不能知其形,故曰“不得观其形”,非谓“不可得而观”也。《文子·自然篇》正作“故不得观其形”。[1]2308

王念孙例证充分,详细说明此处是因后人不知耕元部可以通转的关系,将句子改为了“不可得而观”,然而也有学者否认这一看法,不赞同耕元两部有关系,如杨树达认为:

王校非也。下文云:“圣人藏于无原,故情不可得而观”,与此句例正同。文言“不可得而观”者,谓天无端可观,非谓天不可得观。亦犹下文言地无垠,故无门可窥,非谓地不可得窥也。上下二句文例不同者,以协韵故耳。王氏误解文义,疑“天不可得观”为不可通,故欲改从《文子》之文,又碍于“端”“观”为韵,故为元耕通韵之说。不悟《文子》乃以误解文义而妄改,不足据依也。[2]

张双棣也依从杨说[3],认为此句“端、观”押元部韵。对于这一分歧,我们认为王校甚确。从文意上来说,“故不可得而观”与“故莫能窥其门”既分别对应天和地,文例也应相协为适,且除《淮南子》外,《文子》一书便作“天圆而无端,故不得观其形”,可相对读。此外,李宝珊更举祖暅《天文》中对天地之形的概说,以证此处应从王氏校改[4]。从语音上看,耕元两部相通的证据充足,下文将详细论证。

二、耕元部语音通转关系梳理及补证

耕部和元部的主要元音和韵尾有较大差别(元部拟音为[an],耕部拟音为[e])[5],且《诗经》中也未见两者合韵的例子,因而前辈学者鲜少论及两部的语音关系。过去有学者讨论过古音中-n和-的相混的情况,也几乎不涉及耕元两部。如陆志韦先生曾认为《诗》韵中韵尾-n都通韵尾-,集中在耕部与真部之间[6],邢公畹先生也只就王力《同源字典》中所列出-n,-韵尾交替的四种情况(即耕真、阳真、阳元、东元之间的通转)进行探讨并举出例证[7]。我们认为耕元通转是汉语语音史上实际存在的音转现象。依王力先生的上古音系统,耕元两部分别为第六类、第七类的阳声韵部,从其在语音系统中的位置来说,两者满足可互为旁转的关系,最早章太炎便指出“青寒亦有旁转者,如茕茕亦作嬛嬛,自营亦作自环是也”[8],1999年,汪启明对齐语中耕元部相通的例子进行列举,并总结道:“齐语中耕元部相交替的现象,在汉代以后的异文、声训、通假和读若中都有发现。”[9]其后黄树先也从谐声、又读、假借和异文、同族词、诗文用韵等五个方面举例论证了耕元部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藉助亲属语言缅语及越语的借音材料进一步探讨了上古音中耕部演变的条件,认为汉语耕部到元部(*-e>*-a),应该是一种语音的异化[10]。以上诸位学者主要利用传世文献进行论证,也有学者利用出土文献对耕元部间的密切关系加以证明。刘波在《出土楚文献语音通转现象整理与研究》中从韵文和谐声通假两方面整理出土楚文献中元耕二部合韵的例子[11]:

郭店简《老子》乙本:燥胜寒,清胜热,清静为天下定。[12]

“寒”属元部,“定”属耕部。

《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甲本:楚邦之中有食田五贞,竽管衡于前,君王有楚,不听鼓钟之声,此其一回也。[13]

“贞、声”属耕部,“前”属元部。以上为韵文合韵。

除上述例证外,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还存在大量如“蠲”与“萤”通、“茕”与“嬛”通、“营”与“环”通等耕元部通转的平行例证,试增补于下:

(一)屏、平、庰与便、辨相通

《汉书·王莽传中》:“常翳云母屏面,非亲近莫得见也。”颜师古注:“屏面即便面,盖扇之类也。”又《汉书·叙传》:“敝亦平平。”颜师古注:“平读曰便。”《诗·小雅·采菽》:“平平左右。”《释文》:“平平,《韩诗》作‘便便’。”《尚书·尧典》:“平章百姓。”《史记·五帝本纪》作“便章百姓。”《逸周书·官人解》:“屏言弗顾,自顺而弗护,非是而强之。” 《大戴礼·文王官人》屏作“辨”,屏言即巧言。蒋礼鸿:“今言大便小便,便乃庰至音转。《广雅·释宫》:‘庰,厕也。’大便小便,厕中事也。庰或作屏。王念孙疏证曰:‘《急就章》云:“屏厕清溷粪土壤。”屏与庰通。颜师古注《急就篇》曰:“屏厕清溷,其实一也”。’[15]“平、屏、庰”为並母耕部,“便、辨”为並母元部。

《山西珍贵文物档案(8)》一书公布了一件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出土的叔昜盘[16],其铭作:

吊(叔)昜父乍(作)宝般(盘)△,其万年宝用。

(三)旦与丁(顶)相通,袒、绽与逞、裎相通

(四)俔与磬、鑋、顷相通

(五)诤、证与谏相通

《说文·言部》:“诤,止也。从言,争声。”徐锴系传:“《孝经》曰:‘君有诤臣,不失其天下。’谓能止其失也。”桂馥义证:“止当作正,诤、正声相近。《周礼·司谏》注云:‘谏犹正也,以道正人行。’”《广雅·释诂四》:“诤,谏也。”《说文·言部》:“证,谏也。”“谏,证也。”《战国策·齐策(一)》:“士帏以证靖郭君,靖郭君不听。”高诱注:“证,谏也。” 按“诤、证”二字皆训“规谏”,“诤臣”即为“谏言之臣”,“诤、证”为耕部字,“谏”为元部字。

(六)璇与瓊(琼)相通,睘(环)与荧相通

《说文》:“瓊,赤玉也。从玉敻声。或体作琁,从旋省。”《史记·封禅书》:“舜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汉书·郊祀志》璇作瓊。

中国嘉德2010年秋季拍卖会上曾高价拍卖过一枚环钱(见图1),过去收藏界一般将这枚钱币上的文字释读为“巉环”或“燕环”,黄锡全认为应读为“环(泽)”,对应清华简《系年》简19中的“睘”,也即传世文献《左传》《纪年》中所记狄人伐卫的地名“荧泽”,在今之河北滑县西北,属卫[23]。楚简中“环”常用“睘”来记录,如《望山楚简二》简50:“一端睘(环)。”又:“一玉句(钩),一睘(环)。”[24]“荧泽”也作“荥泽、泂泽”,“荥、荧、泂”皆为匣母耕部,“琼”为群母耕部,“睘(环)”在匣母元部,“璇”在邪母元部。然则茕之于嬛,犹琼之于璇、荧之于睘(环)也。

(七)骭与胫相通

《说文·骨部》:“骭,骹也。”“骹,胫也。”“胫,胻也。”段玉裁注:“胫表谓之骭。”《史记·龟策列传》:“圣人剖其心,壮士斩其胻。”裴骃集解:“胻,脚胫也。”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甲乙本:“阳明脉系于骭骨外廉,揗(循)骭骨而上,穿宾(髌)……病甚则欲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此为骭厥。”《足臂十一脉灸经》作:“循胻中,上贯膝中,出股,挟少腹……”《灵枢·经脉》作:“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故可知“骭骨”即“胫骨”,亦作“胻骨”,相马术中称“骭”为“胫”或“悬薄”[25]。“骭”为见母元部,“胫”在匣母耕部,两者声母皆为喉牙音,韵部为耕元旁转。

(八)絅、褧与襌相通

《礼记·玉藻》:“纩为茧,缊为袍,襌为絅,帛为褶。”《诗·卫风·硕人》:“衣锦褧衣”,《鲁诗》“褧”作“絅”。孔颖达正义:“絅与褧音义同,是褧为襌衣裳所用。《书》传无文而妇人之服尚轻细,且欲露锦,文必不用厚缯矣,故云:盖以襌縠为之。襌衣在外而锦衣在中,故言中衣,裳用锦而上加禅縠焉。”按“褧”为正字,义为麻布单衣,“絅”为借字。《说文·衣部》:“襌,衣不重。从衣单声。”絅、褧、襌皆以“单衣”解之。“絅、褧”在溪母耕部,“襌”在端母元部。

(九)耿介与狷介相通

《楚辞·离骚》:“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又《七谏·哀命》:“恶尧舜之耿介兮,世混浊而不知。”蒋礼鸿考释云:“盖耿介、狷介、扞格、格奸、间介並为颚音双声謰语,其字则异,其音与义则同。”[26]《论语·子路》:“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狷介”常用作人物品行的评语,《汉语大辞典》训释为“孤高洁身”[27],与“耿介”“立身正直,廉洁自持”之义相近,语音关系为耕元旁转,可通。

(十)燕与婴、匽相通,牼与顅相通,膻与馨相通

燕与婴、匽相通,《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燕”阜阳汉简作“匽”,马王堆帛书作“婴”。胡平生曰:“金文中燕国之‘燕’,自周初至战国皆作‘匽’《阜阳汉简》中‘燕王’之‘燕’已写作‘燕’。”[28]《左传·僖公元年》:“公败邾师于偃。”《公羊传》偃作“缨”。因而“燕、匽、婴”语音相近,“燕、匽”在影母元部;“婴”在影母耕部。

牼,通顅,《说文通训定声·鼎部》:“牼,假借为顅。”《周礼·考工记·梓人》“鋭喙、决吻、数目、顅脰、小体、骞腹……”郑玄注:“顅,长脰貌。故书顅或作牼。”“牼”,溪母耕部;“顅”,溪母元部。

膻,通馨,《说文通训定声·干部》:“羴(膻),假借为馨。”《礼记·郊特牲》:“故既奠,然后爇萧合膻芗。”郑玄注:“萧,芗蒿也……膻当为馨,声之误也。”“膻”,定母元部;“馨”,晓母耕部。

然则环之于营,犹燕、匽之于婴,顅之于牼、膻之于馨。

三、结语

除上述例证外,我们在对耕元两部间的通转关系进行考察时发现,两部所对应的阴声韵部支部和歌部关系也十分相近。段玉裁在《答江晋三论韵书》中写道:

“仆之十七部次第,始于之,大意以之、尤相近,故之之字多入于尤;而萧者,尤之类,萧之入当同之,故次第二……支者似脂而不同,与歌最近,故歌之字,多入于支,盖以支之入为入者,故次十七。此则仆以入为枢纽而求其次第之意。”[29]

由此可知,古音支歌相近,耕部乃支部阳声,元部乃歌部阳声,支之于歌,犹耕之于元也。此外,支部与元部也常发生对转,如“删”从“册”声,王念孙对此有详细举证[30]。因此耕元两部语音关系密切这一事实是不可否认的,而对于两部为何频繁发生通转,黄树先认为耕元相通是一种方言现象,在齐、楚等地古方言中部分耕部字发生了音变,由耕部*-e>元部*-a[10]4-10。笔者赞同黄先生的这一看法,在郑张尚芳、潘悟云两位音韵学家的古音体系中,耕部拟音为*-e,元部则分为三个韵:元1*an、元2*en、元3*on,元1*an、元3*on与耕部元音差距较大,而元2*en与耕部虽主要元音相同,但韵尾差异仍然存在,理解为耕部字在一些地区读音发生音变,由*-e>*-a,*-a(高元音促使韵尾的发音部位迁移(>),短元音e低化为a)再与元部字相通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了。

最后,我们还想附带讨论一下关于“宋钘”的读音问题。《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中所记载的宋钘,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家,过去认为“钘”字两读:作“酒器”讲时读为[xíng],作“人名”时读为[jiān][31]。最近,李佳喜结合相关古文字及音韵材料对“宋钘”的读音再次进行了探讨,指出“钘”字本从“井”声,应读为[xíng],“钘”所从之“井”(耕部),后来讹变为“幵”(元部),因此后人误读“銒”为[jiān][32]。这是很精辟的见解。不过如果考虑到上古汉语中耕元通转的现象,或许还可以作另一种解释。“宋钘”在《孟子·告子》中作“宋牼”,杨倞注:“牼与钘同。”前文讨论了“牼”在典籍中与“顅”声相通,也即“牼”在上古汉语中或有“肩”一类的读音。又,“宋钘”在《庄子·逍遥游》中称“宋荣子”,而“荣”及“荧”声字也常与元部字相通,耕元部语音相近,那么古人以为与“牼”相通的“钘[xíng]”或读为元部,音[jiān],也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了。

猜你喜欢

语音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基于DSP的语音啸叫处理系统
MATLAB在语音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对方正在输入……
基于DHMM的孤立词语音识别在导航监控室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语音学习
让语音电话沟通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