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凯里市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2024-03-05刘毅杨通武李贵发朱莲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姬鼠害鼠凯里市

刘毅,杨通武,李贵发,朱莲英

(贵州省凯里市植保植检站,贵州凯里 556000)

0 序言

黑线姬鼠(Apodemusagrarius)也称为田姬鼠、黑线鼠、长尾黑线鼠,为一种小型鼠类,身材纤细灵巧[1]。栖息环境广泛,在农业区常栖息在地埂、土堤、林缘和田间空地中[2];食性较杂,但以种子、瓜果、根茎、青苗为主,也可捕食昆虫[3]。黑线姬鼠是流行性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的重要宿主,传播的疾病多达17种[4]。黑线姬鼠是中国主要农田害鼠之一,为贵州省农田害鼠优势鼠种,占贵州省历年鼠情监测捕获鼠类的62.57%~64.88%[5-6],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黑线姬鼠在凯里市农田区为优势鼠种,常年农田鼠害发生面积0.4万hm2左右,对当地水稻、玉米、大豆等粮油作物危害严重,特别是种子播种期盗食种子、幼苗,造成缺苗断垄。因此,摸清其种群数量动态,对于该地区黑线姬鼠的预测预报和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关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动态的研究报道较多,如四川[7]、上海[8]、浙江[9-12]、辽宁[13]、江西[14]等,贵州省有雷山县[15]、岑巩县[16]、余庆县[17-18]、息烽县[19]等。全面了解鼠类种群数量动态,是准确预报其发生趋势的基础,是做好防控工作的重要依据[20]。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因素与害鼠种群变化之间的关系成为害鼠防治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侯祥等[21]研究了气候因素对黑线姬鼠种群动态影响的非线性效应,尹文书等[22]分析了贵州息烽农田黑线姬鼠种群最适温度与降雨区,表明气温和降雨条件对农田区黑线姬鼠种群数量有明显的影响。为进一步摸清凯里市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本研究对贵州省凯里市1984—2022年稻田区、旱地耕作区(以下称农区)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其预测预报、防控及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及时间

调查地点设在贵州省凯里市白果井街道金九村,海拔高度712~735 m,主要种植作物为水稻、玉米、蔬菜、果树等,复种指数高。监测区内有一条小溪贯穿,耕作区两侧为山林,为典型的贵州山地农业。黑线姬鼠种群数量调查、分析的数据,为1984—2022年,其间1993—2010年因测报人员问题,未作调查,共调查21年的数据。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调查材料为7 cm×17 cm木板鼠夹,诱饵为生花生仁。调查方法为夹夜法,根据田间地形地貌,沿田埂、沟边放置鼠夹,夹行距5 m×50 m,每月上中旬调查1次,每次连续放夹3夜,天黑前放夹,清晨收夹。稻田、旱地2种生境分别置夹200夹左右。对每月捕获的黑线姬鼠进行编号,鉴定性别,测量外部形态,解剖观察繁殖状况,统计捕获率(鼠密度)等[20]。以捕获率(鼠密度)表示其种群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群组成年度变化

1984—2022年在农区共置夹50094 个,总捕鼠数为1881 只,平均捕获率为3.75%。其中,黑线姬鼠1173 只,捕获率为2.34%,占总捕鼠数的62.36%。从1984—2022年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变化来看,分别占年捕鼠数的50.69%~94.44%,除2011年较高外,其他年份在农区鼠类组成中较为稳定,占据绝对优势,为当地农田害鼠优势种(表1)。其他鼠种包括褐家鼠256只、黄胸鼠215 只、黑腹绒鼠109 只、巢鼠29 只、针毛鼠28只、小家鼠16 只、高山姬鼠6 只,合计占总捕鼠数的37.64%。

表1 凯里市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及组成变化

2.2 种群数量年度变化

1984—2022年黑线姬鼠多年平均捕获率为2.34%,但不同年度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捕获率最高为1991年的6.38%,最低为2015年的0.70%,相互间存在9.11倍差异。从指数趋势预测总体来看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但1984—1992年捕获率较高为3.00%~6.38%,平均为4.86%,处于种群密度较高的波动较大状态;2011—2022年捕获率较低为0.70%~1.53%,平均为1.20%,处于种群密度较低的稳定状态(图1)。分析原因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贵州省开始大面积推广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鼠害得到有效控制;自然生态环境好转,绿色灭鼠技术推广效果显著,蛇、猛禽、鼬类等天敌增多,野外鼠害种群得到控制;农村环境整治,农村人口减少,设施农业增加、硬化田埂等,减少了鼠类食源,破坏了鼠类栖息环境。

图1 凯里市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年度变化

2.3 种群组成月份变化

1984—2022年1—12月之间黑线姬鼠分别占当月捕鼠数的54.13%~70.83%,种群组成基本稳定,7月为最低,11月为最高(表2)。分析原因为:7月气温较高,农区食物丰富,其他鼠种外出觅食较多,黑线姬鼠在农区种群占比降低;11月气温下降,农区食物匮乏,家栖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回到住宅区觅食,黑线姬鼠在农区种群中占比升高。

2.4 种群数量月份变化

1984—2022年不同月份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变化明显,月平均捕获率最高为7月3.52%,最低为2月0.95%。随着气温上升,食物增加,种群数量逐月上升,6月种群和数量上升到3.11%,7月达到最高峰。然后逐渐回落,但到11月还能维持较高水平(图2)。

2.5 种群数量季节变化

1984—2022年不同季节间黑线姬鼠种群数量有一定变化,以冬季(12月—翌年2月)最低,平均捕获率为1.29%;夏季(6—8月)最高,平均捕获率为3.05%,相互间存在2.36倍差异。表明气温升高、食物增加后黑线姬鼠可以迅速恢复种群数量;气温下降、食物匮乏时黑线姬鼠种群数量迅速下降。春季(3—5月)、秋季(9—11月)平均捕获率分别为1.84%、2.62%(图3)。

图3 凯里市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季节变化

3 讨论

3.1 种群组成变化

贵州省凯里市黑线姬鼠占农区总捕鼠数的62.36%,年度种群组成基本稳定,为凯里市农区害鼠主要优势种,广泛分布于当地的稻田区和旱地耕作区,与吴跃峰等[4]、杨再学等[5]报道黑线姬鼠占贵州省历年鼠情监测捕获鼠类的62.57%~64.88%基本一致,但低于长江流域稻田黑线姬鼠75.3%的占比[12],高于四川省开江县黑线姬鼠56.37%的占比[23]、浙江省温岭市黑线姬鼠44.16%的占比[24]。说明黑线姬鼠种群组成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不同月份和季节间黑线姬鼠种群组成也基本稳定,但11月黑线姬鼠占农区总捕鼠数的70.83%为年内最高,与家栖鼠返回住宅区觅食有关。

3.2 种群数量变化

贵州省凯里市黑线姬鼠农区种群密度平均2.34%,不同年度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总体来看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但1984—1992年捕获率较高,平均为4.86%;2011—2022年捕获率较低,平均为1.20%。这与李恩涛等[25]报道瓮安县随时间的推移,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与杨再学等[26]报道贵州省黑线姬鼠1984—1998年种群数量较高,1999—2014年种群数量较低的研究基本一致。说明贵州省各地黑线姬鼠种群组成和年度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近年来贵州省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处于稳定的偏低水平,如无突发因素,未来几年不存在爆发成灾的可能。

不同月份和季节间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存在显著差异,以7月(3.52%)、夏季(3.05%)最高,2月(0.95%)、冬季(1.29%)最低。与文炳智等[15]报道贵州省雷山县黑线姬鼠在7月出现1次种群数量高峰,2月种群数量最低,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与凯里市与雷山县毗邻,海拔、自然生态等条件相近有关,说明凯里市不同月份和季节间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变化与毗邻县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与王华弟等[12]报道长江流域稻田黑线姬鼠在6月和10—11月出现2个种群数量高峰、李恩涛等[25]报道贵州省瓮安县全年种群数量季节消长曲线表现为一前一后的双峰型;潘世昌等[19]报道贵州省息烽县黑线姬鼠在6—7月和9—10月出现2 个种群数量高峰期;蔡美艳等[24]报道浙江温岭市黑线姬鼠在3月和6月出现2 个种群数量高峰的研究结果有一定差异。说明黑线姬鼠种群数量月份、季节变化规律会因经纬度、海拔高度、自然条件等不同而发生变化。

黑线姬鼠年度、月份、季节间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但种群组成基本稳定,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变化可作为本地农区害鼠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参照。所以当地应做好黑线姬鼠种群数量春夏季之间鼠情监测,掌握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最为关键;同时该时段也是控制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关键时期。有关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变化与其他鼠种、自然环境、天敌之间存在的关系,有待作进一步调查分析。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大规模灭鼠活动、基础设施建设等,会直接影响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变化,人类活动对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以便进一步摸清黑线姬鼠种群变化规律,为黑线姬鼠的预测预报、制定防控措施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黑线姬鼠为凯里市农田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62.36%,是当地监测与防治的主要对象,每年在7月和夏季出现1次种群数量高峰,是防治黑线姬鼠的关键季节。因此,应认真做好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动态监测,密切关注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及胎仔数变动规律对种群数量的影响[27]。为搞好黑线姬鼠防控,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减少化学鼠药使用量,在防治过程中,应严格参照各地防控指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进行防治,积极探索、推广毒饵站灭鼠技术[28]、TBS 灭鼠技术[29]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大规模使用化学鼠药进行灭鼠活动。

致谢:本研究承蒙贵州省农田鼠害研究协作组主持人杨再学研究员斧正,本研究采用了凯里市植保植检站历年来鼠情监测数据,在此向历年来在凯里市鼠情监测工作中付出辛勤工作的所有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猜你喜欢

姬鼠害鼠凯里市
会议掠影
新疆南部农区鼠害调查与成因分析
大林姬鼠与黑线姬鼠生物学指标对比分析
火红的日子
大林姬鼠和黑线姬鼠消化系统中酶的分布与活性分析
大林姬鼠与黑线姬鼠蛋白质电泳的比较
灌阳县稻田害鼠种类及其发生规律调查①
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消化系统中过氧化物酶的比较分析
凯里市花灌木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甘肃省森林害鼠综合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