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可视化知识图谱的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2024-03-05莫雪妮郑光珊

黑龙江科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医教医科中医学

马 威,莫雪妮,郑光珊,翟 阳,

(1.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 530200; 2.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南宁 530000)

0 引言

中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系统中医文化知识、良好人文素养、丰富中医专业知识、较强中医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1]。中医对国家卫生事业的贡献仍需进一步提升,既有社会、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也与中医人才的培养密切相关[2]。如何提升中医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中医专业毕业生在医疗市场的竞争能力, 始终是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点与重点问题[3]。

为更好地把握中医专业教育的发展规律,探究其发展轨迹,运用 CiteSpace 6.1R3软件对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有关中医专业人才培养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与研究,分析中医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

在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数据库以“中医专业培养 OR 中医学专业培养 OR 中医学人才专业培养 OR 中医人才专业培养OR 中医专业人才培养OR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03年1月—2023年7月。

初步筛选得到中文文献6287篇,将其导入Endnote X9文献管理软件,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去重,最终得到中文文献1193篇。

将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 6.1R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阈值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从发文量、发文期刊、高频关键词共现与聚类、突现词等方面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分析。

1 发文情况

1.1 年发文量分布情况

发文量可体现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年发文量可大致预测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2003—2014年,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发文量从起步期达到高峰期。2015—2021年,相关发文量在波动中上升。整体而言,近20年我国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相关论文发文量呈波动增长的趋势,最高年发文量(72篇)与最低年发文量(37篇)相比增加了近1倍。详见图1。

图1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年发文量变化趋势Fig.1 Change trend of the annual number of published documents in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1.2 发文机构情况

对发文机构进行共现图谱分析,可直观反映某一领域研究力量的分布及研究群体间的合作关系。相关机构共现图谱节点数N=598个,连线数E=329条,网络密度为0.0018,即598所研究机构间存在329条合作关系,说明我国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领域机构间的合作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广泛联系的机构合作网络。详见图2。

图2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领域研究机构共现图谱Fig.2 Institutions co-occurrence atlas of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从节点大小可以看出,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发文数量分别为113篇、99篇、98篇、89篇、85篇。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较早,故在中医学人才培养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多。

1.3 发文作者共现情况

表1 国内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领域核心作者及其发文量Tab.1 Number of core authors and their publications of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ional training

运用CiteSpace 6.1R3生成作者合作网络共现图谱,有979个节点,1046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22,可见该研究领域未形成广泛联系的作者合作网络,整体结构较为松散。在该领域高产作者中,形成了以李勇、杨帆、袁澜、同昭燕为核心的研究团队,但其他大部分作者间合作较为分散,多数为团队间内部合作,跨机构的学术合作较少。详见图3。

图3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领域作者共现图谱Fig.3 Author co-occurrence atlas of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ional training

2 研究热点分析

2.1 关键词共现情况

使用CiteSpace 6.1R3软件进行文献关键词共现分析,生成833个节点,2040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59。详见图4。

图4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关键词共现图谱Fig.4 Keyword co-occurrence atlas of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ional training

剔除与研究内容无关的关键词,选取前10个出现频次≥33的关键词。详见表2。

表2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领域的高频关键词Tab.2 High-frequency key words of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ional training

2.2 关键词聚类情况

采用CiteSpace 6.1R3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揭示该研究领域的主题分类。一般而言,聚类模块化Q值>0.3代表聚类结构显著,聚类平均轮廓值S值>0.7认为聚类的结果令人信服。采用LLR模式对关键词进行标签聚类,Q值=0.5576,S值=0.8258,聚类结果可供参考。详见图5。

图5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领域的关键词聚类图谱Fig.5 Keyword clustering atlas of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ional training

2.3 关键词突现情况

CiteSpace 6.1R3软件的突现词功能可反映关键词在某一时间段内出现频率的变化情况,常被用于探测某一学科不同时间阶段的研究热点及前沿[9]。该领域排名前25的突现关键词,详见图6。

图6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领域的关键词突现图谱Fig.6 Keyword emergency atlas of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ional training

从突现强度来看,“培养”是突现强度最大的关键词(11.27),其次是“课程思政”(9.74)、“医教协同”(9.31)、“中医院”(9.1)、“创新人才”(8.1),表明这些方向是近20年来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

从研究的持续时间来看,“医教协同”(2016—2023年)、“一带一路”(2017—2023年)、“中医思维”(2017—2023年)、“创新就业”(2018—2023年)、“健康中国”(2018—2023年)、“护理”(2019—2023年)、“课程思政”(2020—2023年)与“新医科”(2020—2023年)突现的时间均持续到2023年,说明这些主题当前仍是国内的研究热点。

3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

1)近20年间我国中医学人才培养领域相关学术论文数量处于缓慢波动上升状态。

2)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中医学专业教学改革、师承教育、中医医院、医教协同、学科建设、中医思维等方面,这说明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实践,无论是师承教育还是医教协同,都显示出临床与教学相结合的特点。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始终是中医学专业教学的主要任务。

3)在2016—2023年的国内文献中,“医教协同”“一带一路”“中医思维”“创新就业”“健康中国”“护理”“课程思政”与“新医科”相继出现,代表该领域新兴的研究方向与未来研究趋势。如,新医科是为适应新时代科技革命、生命科学、医学与教育模式的发展;以认知、建模、优化为核心的医学系统重构,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10-11]。但对新医科的理解,学者仍未达成共识,需通过学术争论来推动。

总体而言,我国中医专业教育虽然有所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平衡性与波动性。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是中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的,医教协同实践教学是其主要方式。同时,“新医科”已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新热点。未来中医人才培养应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主动改革,强化师承教育,培养中医思维,为我国医药行业培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中医人才。同时强化新医科建设是“健康中国”的重大战略举措,需多学科交叉与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培养出既能适应时代要求又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新医科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医教医科中医学
草鱼养殖难,“钱”途何在?老渔医教您如何握好“方向盘”,走上高效路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基于医教协同双主体的人才培养策略探索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医校协同开展医科生医患心理教育的调查与对策
医科院校农村免费定向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探讨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医教结合背景下脑瘫儿童康复管理策略
21-三体综合征儿童医教结合康复干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