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山捏脖子

2024-03-05蟠桃叔

读者·原创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白玉裁缝脖子

蟠桃叔

我的小舅子喝完酒又去跳了舞,借着酒劲儿,把头使劲甩啊摇啊。结果“咔嚓”一声,脖子扭筋了。脖子扭了,想起他姐了,拖着哭腔打电话要我媳妇赶紧送他去医院。

我媳妇忙着给娃辅导作业,就让我这个当姐夫的去了。不过,我没有送小舅子去医院,而是把他引到我们院子,让院里的裁缝给捏一下。

对,没说错,是让裁缝给捏一下。

咋回事呢?还要从我的脖子说起。

因为长期伏案写作,我的颈椎总是不舒服,时常落枕。刚开始,我会在小区附近的按摩店里按一下,可效果不怎么好,就不去了。后来我媳妇听人说了个偏方,拿擀面杖在脖子上擀一擀就好了。她把家里的擀面杖都找出来了,但我不信那个,也胆小,没敢让她折腾,怕把脖子弄断了。

苦命人,落枕了也得硬撑着,该买菜还是要去买菜,该取快递还是要去取快递,接娃送娃就更不用说了,歪着脖子跑来跑去。有天我抱了个西瓜正慢慢往家走,被一个人叫住了,是我们院里的裁缝春山。春山笑眯眯的,说一看就知道我脖子有问题,要给我拾掇拾掇。

裁缝铺的门正对着几棵银杏树。到了秋天,满树满地的黄叶子好看得很。春山捡起一把银杏叶子,攒成玫瑰形状,做多了,一人一朵,分给院里的小孩玩儿。

我知道春山的手巧,没想到他还有推拿治落枕的本事,便半信半疑。院里有石桌和石凳,春山招呼我坐定,开始给我捏。他的指尖搭到我的肩上,一点一点往脖子处捏,轻轻的,并不疼。我痒痒肉多,正要笑,春山突然手上一发力,我脖子上的筋“咯噔”一跳。好了,好了,脖子像新换的似的。

我感谢春山,要给钱,春山不要;给西瓜,春山也不要。我说:“春山,你是想让我给你送面锦旗吗?”

我非要把西瓜放进春山的铺子里,春山拦住硬是不让。推搡间,西瓜摔到地上,碎成几瓣。

春山便说:“这瓜脆生。杨老师,咱快吃吧,不敢浪费了。”

我俩蹲在地上把西瓜捡起,吃完,又去春山铺子里洗手、洗脸。小小一间房,既有缝纫机、熨斗、挂衣服的架子,还支了一张小床。春山吃住都在这里。床头还钉了个三合板的小书架,我扫了一眼,有一本发黄的《上海时装》,一本溥仪的自传,还有几本金庸的武侠小说。

那次之后我们加了微信,慢慢熟悉了。我有时候取了快递,来不及放回家,就寄存在他铺子里。有时候家里烧了猪蹄或煮了毛豆也给他送一碗。脖子若是再出问题,我也是安心的,找春山捏一捏就是了。春山一边给我捏,一边感叹:“你们这些作家呀,唉,想想也可怜。”

我不言传,闭眼享受着,等着最后那一激灵,太过瘾了。

捏完脖子,看他手头不忙,我就和他胡谝几句。我问他为啥叫春山,说这名字很好。

春山说,农村人的名字没啥讲究,随便起的。他是家里的老三。老大叫壮山,老二叫庆山,他是立春那天生的,便叫春山。

春山家在礼泉县,家中务农。他爷爷生前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捏脖子、捏脚的本事是祖传的,自然也传给了春山。春山是见过世面的人,高中一毕业就坐火车去了广东。在厂子待过两年,在白云机场做过两年行李员,见够了世面,回家娶媳妇。这时候春山风华正茂,有理想,有干劲,一心要发家致富奔小康。

春山种柴胡没有成,栽烤烟苗子也没成,又开始养白玉蜗牛。蜗牛公司的人说城里的人爱吃白玉蜗牛,大餐厅里供不应求。春山到处借钱,花高价买回了蜗牛苗,箩筐摞箩筐,满满当当占了两间房。两口子大半夜爬起来给蜗牛添菜叶,就听“咔嚓咔嚓”,和蚕嚼桑叶的声音差不多。蜗牛生蜗牛,满地爬,多得都爬到邻居家的墙上去了。

蜗牛公司的人最初承诺上门收购,可一天拖一天,迟迟不来。春山上门去寻,人去楼空,这才知道上当了。春山咬着牙,带着狠,拿了铁锨把蜗牛连壳拍碎,一个不留。被拍碎的蜗牛黏黏糊糊装了十几桶,送到村里的养鸡场喂了鸡。春山就此病了一场。

病好了,春山跟他二哥庆山一起熬麦芽糖。庆山背着糖箱去县城卖,春山则到镇上的学校门口卖。学校的铁栅栏门里出来一个女老师喊:“春山,春山,你是春山吗?”那女老师是他的中学同学,但两人已经好些年没有联系了。春山假装没听见,急匆匆地溜了,多走了10里路,到邻镇的学校去卖。

几年后,春山又跟他姑家的表哥卖了几年煤。表哥有车,春山跟着押车,从头到脚全是黑的,只有眼仁和牙齿是白的。运煤的必经之路大坑连小坑,车一过,一颠,煤就会撒出来些。有一年腊月,地上的雪被冻得硬邦邦的,在月光下泛着蓝光,春山觉得不对劲儿。果然,车轱辘滑到了坑里,车子側翻,翻到沟里去了。春山伤了腿。

腿伤养好了,听说去韩城当椒客很挣钱,摘下的花椒按斤算工钱,手勤快就挣得多。春山去了一趟。钱确实是挣到了,拿回来交给媳妇,却说明年不去了—手指里面钻的全是花椒刺,关键是这种挣钱方法并不长久。

他媳妇说:“明年去潼关淘金子去,咱俩都去。”

春山大吃一惊,心想她野心真大。春山只想着要是能有一间小小的店,能供给一家人的生活就好。要是再能养一两个娃,养一只黄狗,栽几株向日葵就更好了。一家人晌饭吃干,晚饭吃稀,中秋吃月饼,过年吃饺子,就好得不得了了。他从来没有想过去淘金子。

他媳妇又说前几天扫地,从柜子底下扫出来了个东西,要拿给他看。春山心想,是个啥呀?递到手里后,原来是个白玉蜗牛壳,酒盅大小。他媳妇说:“不是空壳壳,是个活物呢。”

春山觉得养蜗牛都是很早以前的事了,以为这东西在自己家里早都绝迹了,没想到还有个漏网之鱼。奇怪啊,屋子里没有一根草一片叶,这些年它吃啥喝啥呢,咋活下来的?

他媳妇说:“真活着呢。你别动它,它过一会儿就出壳了。”

春山小心翼翼地把白玉蜗牛放到炕桌上,夫妻两人悄悄的,连大气都不敢出,只等蜗牛出壳。过了一会儿,蜗牛真的贼眉鼠眼地探出触角了。两人相视大笑,笑着笑着,他媳妇把额头贴在炕桌上,呜呜地哭了。春山的鼻子也酸酸的。

第二年,夫妻俩并没有去潼关淘金子,而是到了西安。他媳妇做了住家保姆;春山在西安一所大学做保安,住宿舍,4个人一间。他媳妇工作10天休一天,休息了就来看春山,春山也把假期和她倒到同一天。春山虽然是农村人,却是浪漫的,放假了他就带她去逛西安。城墙去了,大雁塔去了,星巴克也去了,春山给媳妇点了一杯咖啡。

保安做了几年,春山干得好好的。这时呢,学校里出了个不大不小的事儿。本来和春山无关,后来却有关了。

原来,学校生活区有个理发馆,老板满院贴广告让人办他的卡,好多人贪便宜都办了卡,老板却把理发馆门一关跑了,理发馆门上贴了封条。过了大约半个月,春山就接手了这家店。招牌一换,成了裁缝店。

本来,春山是想让他媳妇来开这个裁缝店的。他媳妇守店,他当保安,这样两口子就能一直在一起了。谁也没有想到,春山把裁缝店收拾妥当后,他媳妇却来不了。他媳妇干保姆的那家人一听她要走,不让走,说:“姐姐为什么要走?我们惹你不开心了吗?”

两个娃抱着春山媳妇的腿,哭哭啼啼,不让她走。

媳妇把这情况跟春山一说,春山想了想,说:“难得人家真心留你,要不你就再干几年吧。”

裁缝铺的租金不可能退,春山一个从来没有踏过缝纫机的人硬着头皮,把保安衣服一脱,成了裁缝。

春山干着干着,手艺也练出来了,慢慢地竟能裁剪衣服了,再后来还给人做旗袍。关键是,这个裁缝还会推拿,能捏脖子呢。

所以,我把小舅子的脖子交给春山。三锤两棒子,就给捏好了。小舅子欢天喜地,我媳妇夸我会办事,夸春山好本事。

第二天,我给春山拿了些荔枝和桃。春山惊呼:“杨老师,你这是干啥。其实,我正好还有事要请教你呢。”

原来,他知道我带了几个学生,教写作文呢。没想到,春山也偷偷写了文章,想要拿给我看,让我帮忙指导指导。

有五篇,写在稿纸上,厚厚一摞。

第一篇,写儿时的正月十五,他舅给他们兄弟三人送灯笼—柿子灯、莲花灯和牛屎灯,那是他童年美好的回忆。结尾是感叹自己没有外甥,没有送过灯笼。

第二篇,写他养殖白玉蜗牛的经过。写村里人冷嘲热讽,给他编了个顺口溜,说:“瓜瓜牛没相,两口子嚷仗。”“没相”就是事没成,“嚷仗”就是拌嘴。

第三篇,写他媳妇。没想到,春山和他媳妇居然是青梅竹马。

第四篇,写他的侄子和侄女。春山从来没有提过关于自己孩子的事,我不方便问。

第五篇,寫面。他最爱吃学校食堂的岐山臊子面,想有机会去岐山吃一次正宗的,顺便看望一个同学。后来又写到母亲做的家常臊子面,写她的慈爱和持家。洋洋洒洒上万字。

窗外,银杏树绿得浓稠,铺子里风扇开着,春山的头发一动一动的。看我翻完了稿子,春山赶紧问我写得咋样。

我说:“跟你捏脖子一样。”

春山心虚了,说:“杨老师,写得不好,你就批评。”

我说:“春山,你是个聪明人,干啥都得窍。你有生活的感悟,你给我捏脖子,你捏到我的筋上了;你写文章,你捏到生活的筋上了!”

猜你喜欢

白玉裁缝脖子
比脖子
当折翼蝴蝶遇上巧手裁缝
“漏斗现象”如何封堵——既要抓“脖子以上”,也要抓“脖子以下”
燕子是个小裁缝
华夏太白玉 丝绸之路情——陕西省首届丝绸之路“太白玉文化节”暨第二届“太白玉研讨会”盛大举行
A White Heron
Oliver Twist
还要再让你的脖子“裸奔”吗?
裁缝的竞争
Turbulent structure and bursting process in multi-bend meander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