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小小改变,收获满满》升格指导
2024-03-04张宗明
□张宗明
原文展示
小小改变,收获满满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实验学校六年级(5)班 刘 炜
年级数学杯竞赛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之前的班级预赛中,我侥幸获得全班第5 名,因此我将代表(5)班出席年级数学杯决赛。为入围前5 名,并最终夺取奖杯,我争分夺秒地做着准备。
开篇平铺直叙,过于平淡,建议小作者通过倒叙的记叙顺序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每个班有5 名参赛代表,年级数学杯决赛当天,大家聚集在一个空旷的赛场。我作为(5)班最后一名代表参与这场角逐,心里特别紧张。
铃声响起后,赛场安静极了,只听见翻试卷的声音。试卷上只有两道大题,难度不言而喻。第一道大题不难,但粗心者容易意外丢分,而我仅用一个公式便解出了答案。“这也太简单了!”接着,这个想法很快就从我心里消失了,因为第二道大题太难了。我百思不得其解。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突发灵感,改变思路,心里豁然开朗。收卷铃声响起,我只有一小步骤没写完。我信心满满,认为自己入围前5已是胜券在握。回到班里,面对全班同学期待的目光和其他代表不安的神情,我压抑着激动的心情。颁奖那天,先是级主任公布入选人数:“(2)班2 名,(4)班、(5)班、(11)班各1 名。”我悄悄观察另外4 位代表失落的表情,心里狂喜,因为(5)班入围者非我莫属!接着,公布入选名单:“……(5)班,刘炜!”瞬间,教室里欢声雷动。我起身向全班同学鞠躬,然后冲向颁奖台。
此处可充分发挥想象,适当描写此时的环境气氛、人物的情绪和心理变化,与下文相呼应。
级主任将沉甸甸的奖杯递到我手中。奖杯上“数学之王”4 个金字的光芒反射到我脸上,我感到特别自豪。我能顺利入围,印证了“当认为万分正确的思路变得不再那么确定的时候,必须具有改变思路的勇气”这句名言。当参赛代表都无计可施时,而我有勇气改变思路,突破思维的局限性,终于夺得入围桂冠,为(5)班带来意外惊喜。
此处套用名言是一大败笔,可增设一段“获奖感言”,寓理于情,将故事推向高潮。
对我来说,这次改变思路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小小改变,收获满满!
编辑诊断
习作的最大问题是平铺直叙,一看开头就知道结局。耐着性子读完,觉得平淡无味。如果开篇就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在故事发展过程中设置两三个扣人心弦的情节,让悬念延续下去,一波三折,读者就能品味到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精彩结局。
升格佳作
小小改变,收获满满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实验学校六年级(5)班 刘 炜
当奖杯的光芒反射到我脸上时,我掩盖不住心中的喜悦。恍然间,我仿佛又回到入围数学杯决赛的时刻。
开篇通过倒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第二句是过渡句,以引出后面的故事。
每个班有5 名参赛代表,年级数学杯决赛当天,大家都聚集在一个空旷的赛场。我作为(5)班最后一名代表参与这场角逐,心里特别紧张。
铃声响起后,赛场安静极了,只听见翻试卷的声音。试卷上只有两道大题,难度不言而喻。第一道大题不难,但粗心者容易意外丢分,而我仅用一个公式便解出了答案。“这也太简单了!”接着,这个想法很快就从我心里消失了,因为第二道大题太难了。赛场上响起一声声叹息,我也急出一身冷汗。
此处环境气氛与人物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有助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渲染人物性格特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突发灵感,改变思路,心中顿时豁然开朗,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个求证方法。可是,收卷铃声突然响了,我还有一小步骤没写完。“前5 名肯定没戏了!”我拖着沉重的步子回到班里。面对同学们异样的目光,我强装镇静,掩饰着心中的无奈。
颁奖典礼终于在焦急的期待中到来。级主任先公布入围人数:“(2)班2 名,(4)班、(5)班、(11)班各1 名。”我顿时紧张起来,一定是“常胜将军”班长入围了。接着,级主任公布入围名单:“……(5)班,刘炜!”瞬间,教室里欢声雷动。我面露惊喜,向全班同学鞠躬,然后冲向颁奖台。
此处突出人物心理变化过程,情节也一波三折,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果蓄势铺垫,引发读者阅读下文的兴趣。
级主任将沉甸甸的奖杯递到我手中。奖杯上“数学之王”4 个金字的光芒反射到我脸上,我感到特别自豪。级主任宣布由我发表获奖感言。我感叹道:“当认为万分正确的思路变得不再那么确定的时候,必须具有改变思路的勇气。”教室里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此处“获奖感言”化用名言佳句,叙议交融,寓理于情,文采飞扬。
没想到当参赛代表都无计可施时,我却有勇气改变思路,突破思维的局限性,终于夺得入围桂冠,为(5)班带来意外惊喜。
对我来说,这次改变思路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小小改变,收获满满!
编辑点评
本文开篇先设悬念,然后层层“剥笋”,通过一波三折的情节,将故事推向高潮,最后揭示结果,使文章更加精彩。其中“无奈”等字眼既扣人心弦,又合情合理,而“获奖感言”巧妙化用名言,将叙述转换为议论,寓理于情,情理交融,从而避免了生硬套用格言以及“叙议脱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