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海外传播中英译策略探究
——以陆羽《茶经》译本为例

2024-03-04陈幼芳

福建茶叶 2024年2期
关键词:茶经英译译者

陈幼芳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安 355000)

唐代陆羽开创了为茶“著书立学”之先河,其撰写的世界首部茶学著作《茶经》,兼茶学专著和文学作品于一体,被后世冠以茶的百科全书之称,同日本高僧荣西所著《吃茶养生记》,以及美国学者威廉•乌克斯所著《茶叶全书》(All About Tea)并称为“世界三大经典茶书”,说明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朽价值。《茶经》涵盖了茶学、中药学、植物学、生态学、水文学、民俗学等学科,利用译介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与地区后,对中国茶文化海外传播会产生促进功效。[1]而关于该作品的具体翻译策略,则仍有很大的探讨空间。

1 茶文化内涵及其海外传播接受优势

1.1 茶文化的内涵

茶是世界三大普及性饮品之一,最早源自中国,现今全球预计有超过150个国家有普及饮茶习惯,且超50个国家有茶叶生产区,显现出精神性与物质性两种特质,并可细分成多个具体层面。我国古代众多典籍中,有“茶德”、“茶品”以及“茶道”等方面词语,这些词语与“茶文化”的概念外延有重合之处。[2]在经过现代理论整理后可提炼得知:茶文化是构建于一系列行为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具体现象,其中具有社会性、民族性以及广泛性的可探讨之处,其中的物态文化强调了茶叶在生产、销售和饮用时所涉及到的不同物态事物,包括茶叶本身,以及茶室、茶具、桌椅,以及相应事物的制造、加工与保存等;亦强调茶叶生产与消费时之行为规范,如茶税制度、贡茶制度等;行为文化强调了以饮茶过程为中心而产生的行为规范,如各地的茶艺、茶俗以及茶礼等;心态文化强调了由茶衍生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等。

1.2 我国茶文化的海外传播接受优势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笔者看到一份统计数据,数据所显示的是海外受众对于茶文化一词的认知情况(图1),如图所示,受调查者在听到“茶文化”一词时,有超过40%的人首先想到的是中国茶文化,这很显然可以说明:在国际社会中国茶文化有着较高的辨识度,此正体现以《茶经》为代表的中国茶文典籍进行海外传播背景之优势。为此研究者与翻译者应当注意:即使外国友人听到“茶文化”这个词时会首先想到中国,然而很多人的头脑中是没有具体内容的,甚至有些受调查者可能会在认真思考后,在脑海中浮现出日本茶道等画面。这一情况表明:中国茶文化虽有辨识度然而却缺少具体内容,也表明我国过去茶文化对外传播时的方法粗放,缺少对具体亮点的关注。

图1 海外受众对于茶文化一词的认知情况

2 《茶经》英译的海外传播意义

2.1 茶经的主要内容

《茶经》分为上、中、下三卷,全书总计七千余字,其内容可列表总结如下。

表1 《茶经》内容表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茶经》文字虽少,但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所展示的是规模宏大的茶文化体系,其所具有的海外文化传播代表性功能显而易见。

2.2 《茶经》英译的文化传播价值

从上面阐述作为茶文化经典著作《茶经》,其内容宏博,对其开展英译,可帮助推动中国茶文化向世界范围内实行更广泛而深入传播,提升世界对我国茶文化软实力的认可度。[3]因为时间的跨度及文化的障碍,翻译如《茶经》这种古代汉语典籍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如果能够做好本项工作,则可近一步拉近中国文化整体和世界普遍认知的距离。

2.2.1 帮助外界深入理解中国茶文化。中国茶文化内容丰富,且具有一定深度,在多年发展与积累之下,其中融入了很多儒家与道家的思想文化,时至今日,它依然以活态样貌存在于社会各界。但外界对于茶文化的底蕴却知之甚少,若是可以利用英语把茶文化内容完美地呈现出来,有助其他国家与地区民众更全面地懂得中国茶文化,从而更有可能把茶文化推广到国外,并同时提高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2.2.2 促进中国茶文化与他国茶文化融合。中华茶文化历史悠久,以《茶经》为经典作品形象地阐述了其中精华内容,对于如何种植茶叶、如何采摘茶叶,以及如何制茶、如何饮茶等都有具体的说明。译者向他国弘扬《茶经》之中的内容时,将助推国内外茶文化的互相交流,从而持续丰富本国茶文化的内在意蕴。这种基于成功英文译介前提的双向沟通交流,可让各国茶文化彼此截长补短,共同提升茶文化的影响力。

2.2.3 激发外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为茶文化典籍做英语翻译,能够使茶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度得到提升,此外,这做法亦将使世界民众了解中国除茶文化以外其他文化内容,例如中国除茶文化以外,造纸文化、印刷文化等项内容也十分精彩,这些传统文化将因为《茶经》等文化典籍的译介而得到间接宣传,更加吸引国外学者与普通民众了解它们,亦可更好地扩大我国多项优秀文化影响力与传播范围。[4]

3 茶文化海外传播中的英译情况及翻译策略

3.1 《茶经》的英译情况

目前可查到的比较普遍的《茶经》英译有两个版本,其一是由美国的William Ukers所译的“All About Tea”,其二是由英国的Francis Ross Carpenter所译的“The Classic Of Tea”,然而前者节译本,译作中省略了大量深层次的文化有关典故传说及历史人物,而后者行文具有通俗易懂及精美插图,故被收入于英国大百科全书,但译介过于强调通俗性,并非严谨的学术作品。[5]此外,美国James Norwood Pratt等在介绍中国茶文化之时,引用了茶经章节的标题。

从接受理论视角出发的《茶经》翻译,可以起到扩大茶文化传播范围等作用,增强中华精髓文化影响力,但通过对上述译介作品的分析,可见《茶经》在进行英译时是存在一定难度的,陆羽所著这部经典作品形成于唐朝,其文字之生涩古奥,以及作品中只字片言间呈现的文化、艺术、道德等方面内容,即使略懂古文的中国人也可能存在阅读障碍,且未必可以完全领会其中的内涵。在进行英译时,若仅从字句浅层意思来处理,实际上很难充分表达其中丰富的信息内容,更无法较好地向西方读者传达茶文化的目标,上述译作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因此在进行《茶经》译介相关的文化海外传播时,应关注到语境与语感特殊性,还应留意中西文化存在的客观差异,深刻理解和感悟《茶经》中的文化元素后,才能以准确和有效的翻译策略加以呈现。

当然我们指出《茶经》的翻译传播问题,并非是对中外人士译作努力与成果的抹杀,而是希望在海外文化传播工作中,寻找到更多的发展可能性。例如在对《茶经》书名进行翻译时,便可能有多种选择,“Tea Classics”、“Tea Sutra”、“Tea Bible”,以及上面已有的译名均可作为选项,至于具体哪种书名更为合适,则是可展开具体探讨的问题。再如《茶经•三之造》部分说“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缩然;犎牛臆者,廉襜然……此皆茶之精腴”,这段即使译成现代汉语都有一定困难,更遑论译成英语,对其进行翻译,具体应当采取何种做法,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3.2 茶文化海外传播中的英译策略

3.2.1 语言层面的英译策略。海外传播视角下开展《茶经》英语翻译工作,其难点首先存在于文化层面,因此从文化层面进行翻译策略的探索,当成为译者所应考虑的第一要点。

首先,译者当从中英语法冲突角度,进行翻译策略的思考,并做好具体翻译方法的调整。《茶经》属于中国古代汉语文化的结晶,其中涉及到的之、乎、者、也等虚字,以及具有古汉语特点的排比、比喻等富于美感的修辞语法,若直接做汉英直译处理,显然存在很大难度。例如在《茶经•三之造》部分,提及“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这样的排比句式应用尽显古汉语句法的节奏感,其形式美感作为中国人能够体会得到,但汉语语法尤其是古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两者有着巨大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正视这种差异,使二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则是极值得探讨的问题。[6]翻译时,译者应采取“舍文取义”之做法,英语语法结构以及使用英语人群习惯作为着眼点,将这段话译做“Following the initial step of plucking,the curing then would go from steaming,pounding,molding,baking,stringing,all the way to packing in a row for fresh tea leaves to be processed ready”,此种译法较为直接,可谓有其形而无其神,未能真正表现出原文的韵味,然而至少能够做到如实进行汉语原意的表达,让英语读者可以看懂作品的内容,是不得已而求其次的做法。

其次,译者要关注到语句衔接空白之特殊情形,并进行相应的翻译策略探索。古汉语具有一定的隐性语句衔接特点,而纵观英语语法则可以看到其所具有的重视语句衔接和连贯情况,像and、but、however等连接词便非常显著地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在做《茶经》等文化典籍的译介工作时,译者需要通过恰当的语法形式,展现出原作的隐性递进和转折逻辑关系,让作品更适应英语国家民众阅读习惯。[7]比如,《茶经•一之源》中有如此句子:“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其中前面所说是精行俭德之人在饮茶时的享受,而后面却突然阐述采造不精之茶品饮之后生病的内容,若不熟悉其语境、其文化内涵,则很容易产生较强的阅读不适感。因此译者应当进行语句衔接空白的特殊情形有效处理,如可在翻译本段时,在其中融入诸如“however”等新增衔接词,用以确保上下句之间自然连贯,使作品以更友好的面貌呈现在域外读者面前,增强作品的友好度。

第三,《茶经》中的语言存在词义替代的情形,这种语法特点也应当引起注意,并在翻译时给予相应的策略安排。以一个事物表示另一个事物的做法,在中国语法中比较常见。而这种修辞的使用,词义本身同其表面意义往往会有较大差距存在,很多时候只有了解了关联知识,甚至深谙中国传统文化者才能会心达意。例如在《茶经•五之煮》中写道:“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这里,可以尝试用直译的方式让原有内容得以保持,同时增添符合英美国家生活习性与思维习惯的内容来做进一步调整,“It may also be described as new duckweeds nestling over a winding pool,or floccular clouds curling in a serene sky”,翻译时用以代指雏鸟的“nestling”一词既有原文青萍之始生的韵味,使海外读者更容易了解作者本意,看到其对待生命的态度。

3.2.2 文化层面的英译策略。继语言层面的英译策略探讨之后,在做茶文化海外传播探讨时,文化层面的英译策略也当引起重视。

首先,茶文化本身内涵深厚,此为译者须考虑关键问题。译者亦应深刻感受茶文化本身文化内涵,关注相关概念的意译效果传播。茶文化和茶产业有所区别,它更加强调精神层面,尤其是强调中华文化注重内在修养的一面,例如在说明茶文化内容时,可能会有“悟性”等不易理解的词汇出现,如何把这些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词汇翻译出来,用其帮助实现海外传播目标。再如在《茶经》之中,对“五行”学说有所涉及,“金、木、水、火、土”来源于道家学说,但同时在历法、哲学、医学等层面也有体现,同亚里士多德所提水、气、火、土四大元素的说法有相似之处,体现出了中国的独有意蕴,如何对其进行阐述是很考验译者功力的,像《茶经》中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此处“木”这个字,既表明了茶叶生长于茶树之上的客观情况,又有茶性属木的意蕴存焉,其中包括了木性弯曲、伸张特点,若是直接将其译为wood显然是不恰当的,这样便只表达出茶叶的生物学特点,而不能深化它的精神属性,也就无法表现出中国茶文化的精行俭德精神,未能对应茶具多以木制器皿或仿木色紫砂器皿为主的实际情况。[8]类似的例子还有《茶经•四之器》里面提及“体均五行去百疾”,在已有的英译本中,都把“五行”这个词译作“five elements”,但很显然“elements”一词着重强调的是物理学角度的原子学说与元素学说,无法完全将中国文化中独有的“五行”之意表达出来,由于此词汇文化味道未能译出,才让《茶经》在进行海外文化传播时大打折扣。所以,在做《茶经》英语翻译时,除了要关注到茶品自身生物学名称的译介之外,还需要做好茶文化深层内涵的传播,尽可能利用意译的做法完成重要词句的翻译工作,若词语本身很难以意译来传达,则可以借助“wuxing”类似的拼音构成专用词汇,并利用脚注或者附注的做法进行词语概念的准确阐释,此对提升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认可度有一定功效,能够防止域外读者只在浅层观望中国茶文化。再如《茶经》中有“方其耳,以令正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的句子,此段文字对饮茶所用到茶锅是有要求的,陆羽的观点是茶锅锅耳应以方形为宜,锅沿一定要宽,锅脐也应当要长,由此说明儒家所倡导的令正、务远与守中精神,译者可以连续的动宾结构句式阐述这一点,以broad、upright等向人们传达原文精神内涵,而像carpenter等仅从字面上进行翻译的做法则显然不可取。

其次,除了茶文化本身以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区别还体现在其他内容上,诸多方面的差异也将在《茶经》等作品的翻译中对译者带来困扰。例如,《茶经》中涉及到了一些古代度量衡单位,利用归化的策略可以避免文章异域感,可让作品更易向读者靠拢,使之迅速接受内容,然而此种做法将导致文章准确性受到损失,且不能更准确地进行文化传播,因此虽然作品中的一些度量衡单位,能够在英文中找到相类似的词汇,然而唐代尺、寸等词同英文尺、寸等词所指长度不同,直译势必会造成西方读者的误解,所以此类度量衡单位便不能以英语进行直接翻译,此时译者可考虑适当利用异化策略进行文字处理,也就是如对待“五行”等直接关联于茶文化的词汇一样,利用拼音加注的做法,使重量单位被换算成国际上通用的公斤单位,从而利于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有关概念,并不灭失作品原意与内容。再如《茶经》中出现了很多唐代官职名称,这些官职名称是不能以英语直接译出来的,此时则可以归化加适度角度的方法译出,例如可以将作品中的“司空”一词翻译成“the officer in charge of the project i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也就是“中央政府掌管工程的官员”,此译法即让英语读者更易掌握作品内容,亦可将原文大意准确呈现出来。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像唐代所出现的日期为农历,很显然区别于现在各国所共同使用的公历,因此将“四月”译作“the fourth lunar month”是恰当的,这才会让英语读者看到区别于他们所熟知的,富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历法。而《茶经》中的部分典故,可由译者选择以增译法的形式加以处理,尽可能更为准确地传递出典故背后的文化内涵,像对“坎上巽下离于中”一句进行翻译时,利用注释增译的做法说明八卦机理,明确“坎”、“巽”、“离”分别代表什么,便是恰当的选择。总而言之,茶文化本身内涵丰富,同时它又关联于儒、释、道等的精华内容,且旁及哲学、宗教、历史、礼仪、医学、食品等各项内容,做好《茶经》翻译工作,既要真实地展现茶俗与茶道等茶文化内容,也要据此让海外读者体会到绚烂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由于中国古汉语在文字上的复杂性,使得一些词语无法直接找到对应的英语词汇,这便要求译者在基于海外传播要求时,深入了解中西文化,累积语言,利用有效的翻译策略加以应对,从而在译文之中尽量保留更多的文化元素,使其为世界读者所认知与认可。

3.2.3 语言场景的恰当选择。译者应当将茶文化翻译视作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保障交流顺利进行时,主动跳出文化差异的天然藩篱,发现文化之中的统一性及可结合点,更好地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只有这样才能让不同文化彼此接受、协同发展。换言之,中国茶文化有着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之优势,此优势亦在客观上反而造成了他国民众对其接受之困难,译者负有文化海外传播的责任,应当利用自身翻译工作,把作品用更为准确、更易于接受之方式呈现于世界读者之前。而除了做好词句翻译,以及茶文化、茶文化周边其他文化的文字传播外,译者还应考虑到怎样将所译介作品传播出去的问题,处理此问题关键为,翻译之后的作品应当以何种媒介加以呈现。现专就此问题展开说明,使得中国茶文化海外传播英译之策略发挥更好功效。

我国茶文化在做好自身内涵持续完善的同时,还有着不停进行域外传播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其可能性在本文开篇即已论及,而其可能性则随着我国茶文化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得到比较具体的阐释。在此期间,译者应当注意到茶文化虽然内涵丰富,且有着非常独特的艺术价值,但却不能脱离于相应的海外宣传支持,尤其是新媒体的宣传支持。亦可谓,以海外传播为目的之《茶经》等文化典籍译介事务,后期需做好新技术与平台的引入与融合,使所翻译文本呈现于各新媒体技术平台之上,才可有效拓展翻译成果,根本上提升茶文化影响力。

就此内容,现有研究成果是给予支持的,通过资料查阅发现,海外受众所热衷的媒介呈现形式以short text、picture、short video等为主(如图2所示)。

图2 海外受众所热衷的媒介呈现形式分布

这能够证实:海外受众更热衷于以短文本、图片与短视频等现代媒介呈现形式为载体接触中国文化。《茶经》译者在完成基本翻译工作后,应当注意这一情况,并进行作品的相应调整,使作品的海外传播具有新媒体的适应性。例如译者应使所译作品在保证学术严肃性的同时,不乏表达的通俗化与趣味化优势,同时还可用多样化吸睛图片的配合,使他国茶文化内容成为《茶经》作品宣传增添助力。与此同时,把握社交平台交互性特点,预留足够的讨论空间与交流余地,将有可能增加外国民众的亲切感与认同感。

因此,基于海外传播的《茶经》等文化典籍译作,应以各媒体为平台,同时结合国外网友媒介接触偏好,进行分众传播强化,如可充分借助China Culture,以及Xinhua Travel &Culture等账号平台,进行作品片段或者全文发布,从而更有效提升国际传播覆盖面与渗透效果。在上传之后,还应当保证在平台上针对具体文化内容的互动,即在确保媒体传播特点受到重视前提下,对翻译之后的茶文化有关内容予以点赞及转发等,将较好地展现译作特点,真正聚力产生传播矩阵,为世界范围内的茶文化爱好者享受翻译作品创造良好条件。

4 结语

《茶经》的英译活动均对中国茶文化的海外传播带来积极的影响作用,基于前人译介与研究成果,在当下跨文化交流频繁的背景之下,相关研究者应当再接再厉,以实现我国茶文化的有效传播为目标,进行科学与准确的茶文化内容英语翻译。在进行英语翻译时,译者应重视难点问题,努力探索行之有效之应对策略,从文化和语言等角度,真实还原茶文化的精髓与内涵。

猜你喜欢

茶经英译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茶经》:世界现存最早的“茶叶百科全书”
营养学中看《茶经》
径山寺、径山茶陆羽和《茶经》的故事
万物皆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