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山县茶产业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2024-03-04杨益萌韦惠娟韦月旺李安生黄维黄玉旺刘少群孙彬妹郑鹏

中国茶叶 2024年2期
关键词:策略建议茶产业产业发展

杨益萌 韦惠娟 韦月旺 李安生 黄维 黄玉旺 刘少群 孙彬妹 郑鹏

基金项目:连山野生高山茶品种选育及推广技术服务(h2022094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A1515010786、2022A1515111141)

作者简介:杨益萌,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茶产業研究。*通信作者,E-mail:zhengp@scau.edu.cn

摘要:茶产业是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重要产业之一。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发现连山县茶产业具有产业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越、品种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且有战略支撑等优势和机遇,但也面临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规模不足、品牌知名度较低等劣势和挑战,在此基础上,尝试从S-O、W-O、S-T、W-T 4个方向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为连山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连山县;茶产业;SWOT分析;产业发展;策略建议

中图分类号:S571.1;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150(2024)02-50-6

SWO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on the Tea Industry in Lianshan County

YANG Yimeng1, WEI Huijuan2, WEI Yuewang2, LI Ansheng1, HUANG Wei1,

HUANG Yuwang1, LIU Shaoqun1, SUN Binmei1, ZHENG Peng1*

1.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2. Lianshan Zhuang and Yao Atuonomous County Agriculture and Rural Bureau Fruit Tea Service Center, Qingyuan 513200, China

Abstract: Tea indust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ustries in Lianshan Zhuang and Yao Autonomous county. The advantages and opportunities such as a long industrial history, superior environment, rich and excellent variety resources, broad market, and strategic support were found in tea industry of Lianshan county by SWOT analysis. The dis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such as insufficient production scale, production technology to be improved,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and policy changes were also identified. The paper tried to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from S-O, W-O, S-T and W-T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in Lianshan county.

Keywords: Lianshan county, tea industry, SWOT analysi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suggestions

茶产业是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的关键点和落脚点,是过去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现在与未来被寄予厚望的乡村振兴支柱产业[1]。“十四五”期间,我国茶产业发展迎来良好机遇,乡村振兴须要做强茶产业,国际茶日普及度变高、茶与健康产业融合、新茶饮崛起等有利因素进一步刺激茶叶消费,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简称连山县)隶属广东省清远市,全县面积1 265 km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峰峦叠翠、溪涧纵横、地势高峻,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3]。连山县以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和优质的茶叶产品而闻名,茶产业在当地农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对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具积极影响。然而,面对市场竞争和产业变革的挑战,连山县茶产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SWOT是一种常用的产业分析方法,通过对内部优势(S)、内部劣势(W)、外部机会(O)、外部威胁(T)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有机整合内外部战略资源[4]。本文依据SWOT分析,对连山县茶产业进行深入研究。

1  连山县茶产业基本情况

2022年,茶树种植面积627.3 hm2,其中禾洞镇502.3 hm2、太保镇62.0 hm2、小三江镇38.7 hm2、上帅镇15.3 hm2、永和镇9.0 hm2。同时全县野生茶树分布广泛。2022年,全县采摘茶园面积340 hm2左右,干茶产量约263.80 t,其中,禾洞镇179.40 t、太保镇50.65 t、小三江镇32.75 t、上帅镇1.00 t;按茶类分,红茶132.70 t,占50.3%;绿茶109.50 t、占41.5%;其他茶类21.60 t,占8.2%。茶叶总产值为8 276万元。全县经市监部门登记的茶产业经营主体共28家,其中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有连山县景源生态实业有限公司和连山县鸿诚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家,民营企业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4家。

2  连山县茶产业SWOT分析

SWOT分析法的主要分析指标包括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5]。随着内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变,连山县茶产业发展形势也在不断变化。运用SWOT分析法对连山县茶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可为连山县茶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表1)。

2.1  优势

2.1.1  产茶历史悠久

连山县产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明清。当时茶叶生产已具相当规模,大旭山曾设70多个茶厂(场)。连山县所产茶品中,曾被列为贡品的有大龙山茶、大雾山茶、大旭山茶、巾子茶、尖山茶等。据《广东连山县志》(民国17年版)记载:“每年在本境销行者约值银八百余两,由商人贩运至省城销行者约值银七千余两。”如今连山县已经成为广东省重要茶叶产区之一,其产品已形成独特风格。

2.1.2  自然环境优越

连山县位于南岭五岭之一的萌渚山脉中,境内奇峰罗列,林木葱郁,云海缭绕,山清水秀。全县87%为山地,古云“九山半水半分田”“万山矗矗如风浪”“曲涧盘回似走蛇”“曲径盘肠几百回”[6]。同时,连山县是广东省知名自然生态旅游胜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四季宜人。良好的气候环境为茶树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地形起伏形成了海拔差异,使茶叶品质各具特色。连山县年平均气温19.925 ℃,平均最高气温24.55 ℃,平均最低气温为15.3 ℃,平均年降水量为1 768.8 mm,年均日照时数1 382.0 h,相对湿度82%,森林覆盖率高达85.78%,境内河流众多,水质清澈,优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连山县茶叶的优异品质。

2.1.3  茶叶品类丰富、品质优良

连山县的茶叶品类丰富,盛产山茶(野生茶),品质较好的有大旭茶、尖山茶、大龙茶、巾子茶、黄连茶、石钟茶,其中上帅尖山茶色金黄、味甘清,饮可辟瘴,清代被列为贡品,被誉为“仙茶”[7]。

全县主要种植茶树品种为金萱、茗科1号、龙井43、龙井长叶、梅占、黄金芽、黄金桂、英红九号、福云13、云南大叶种及本地野生大叶茶,其中金萱、茗科1号、云南大叶种的种植面积最大,约508.7 hm2。连山县的茶叶品质优良,除得益于优异的自然环境外,还与当地茶农丰富的种植经验密不可分。同时茶农还采用绿色、无公害的种植方式,确保了茶叶的质量安全。

2.2  劣势

2.2.1  生产技术落后

粤北一线茶业从业者的生产技能,尤其是茶园绿色生產管理和茶叶加工水平较低。包括连山县在内,茶叶生产专业技术人员较欠缺。绝大部分一线生产技术人员的茶叶知识依赖于自行外出学习、农业相关部门开展的技术培训、专家指导及自身实践经验积累[8]。目前,连山县茶叶生产主要以家庭作坊和小规模加工厂为主,机械化程度低,大部分生产环节仍主要是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下、成本较高、品质不稳定;茶叶加工技术传统,缺乏创新,产品附加值低;茶产业缺乏科技投入,科研能力弱,对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吸收能力有限;由于生产管理技术落后,茶叶加工制作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部分茶园仍是零散化种植、粗放式管理,茶园统一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控程度低,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9]。

2.2.2  茶产业规模较小

虽然连山县产茶历史悠久,但产业规模较小,发展相对滞后,茶叶生产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成本相对较高,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由于市场规模较小,连山县茶产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支持,科研创新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都较有限。

2.2.3  品牌知名度相对较低

虽然连山县自2014年推广应用有机茶种植标准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茶叶品牌知名度也得到较大提升,有机茶叶成为该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但相对其他知名茶品牌而言,连山县茶叶品牌知名度仍较低,这成为了当地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劣势[10]。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品牌建设推广,消费者对连山县茶叶品牌的认知度不高,导致茶叶的市场竞争力较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这种局面对当地茶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2.3  机遇

2.3.1  市场需求的增长

茶叶含多种有益活性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等,具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等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茶叶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之一。近年来,茶旅产业也因产业融合与旅游业回温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连山县的茶旅结合优势相符[11]。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引领作用,统筹珠三角九市与粤东西北地区生产力布局,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12]。大湾区社会消费群体在健康食品方面的高质量要求,会为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提供重大机遇,为茶叶商业贸易提供客观的市场[13]。此外,茶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社交、商务、文化等方面的应用不断扩展。这一趋势推动了茶叶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为茶产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3.2  “新业态”“数商兴农”规划的提出

在2021年10月发布的《“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培育农业农村产业新业态”“数商兴农”行动,并被视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的升级。“数商兴农”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升级概念,也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机会[14]。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农业新业态发展[15]。这意味着茶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实现线上线下双渠道并行,利用大数据精准推广和销售,并将积极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实现从种植、生产到销售等环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2022年以来,连山县借助“短视频直播+品牌+数字农业”模式从大山里崛起,“网红县长”领头打造了广东省首个县域网红团队,1条短视频卖出20 t春橘的带货能力令人赞叹;联合8省14县(州、市、区、旗)举办的少数民族特色精品网络节,一举打响了“云上连山”大米、腐竹、茶叶等民族特色、生态特色品牌;成立华南农业大学连山数字农业研究院,以数字赋能农业,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智慧化改造,着力建成具有连山少数民族特色的数字农业体系,打造连山县茶产业新业态,实现数商兴农。“培育农业农村产业新业态”和“数商兴农”的大背景下,连山县茶产业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茶企可将产品推向全国甚至全球消费者,拓展销售渠道,提高茶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3.3  旅游产业的带动

连山县地处粤北,气候适宜,适合茶树生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吸引游客,促进茶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且连山县旅游产业本身发展较好,年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旅游创收同比增长47.89%。同时,连山县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发展茶产业,以茶业带动文旅产业和康养产业发展,让周边农民走上致富路。建设了高山木屋酒店、皇后茶汤泉浴、特色茶馆、高山森林康养区等一系列茶文化体验旅游点,形成高山森林康养、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带动当地经济增长。茶旅结合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提升了连山县的知名度和城市形象,是当地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2.3.4  当地政策的支持

为支持当地茶产业发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连山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连山县政府结合实际,于2021年12月10日印发了《连山县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试行)》,内容包括种植奖励,根据种植面积,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资金,标准为当年种植新增6.7~20.0 hm2,一次性奖励10万元;当年种植新增20.0~33.3 hm2,一次性奖励15万元;当年种植新增33.3 hm2以上,一次性奖励20万元。政府提供贴息贷款,支持茶农和企业扩大再生产,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技术支持,政府為茶农提供技术支持,包括茶叶种植、加工、包装等方面的指导,提高茶叶的品质和技术水平等。在政策的支持下,连山县茶产业加速发展,跑出速度。

2.4  挑战

2.4.1  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茶叶消费市场不断扩大。茶叶市场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许多企业都纷纷涌入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随着电商等新型销售渠道的出现,茶叶市场的竞争方式和手段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连山县茶叶品牌知名度不高,电商等新型渠道运营成本不菲,这些都会成为连山县茶产业发展的重大挑战。

2.4.2  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较快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都在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连山县茶叶加工技术水平和设备使用差异较大,一些茶农采用传统手工加工方式,效率低,部分茶农则已经采用机械化加工,技术水平的不均衡也造成了茶叶品质差异。在茶叶销售和品牌建设方面,也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2.4.3  环保政策变动和土地资源限制

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党建引领,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连山县全体执法人员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加强《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学习,市场监管局推动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治理工作走深走实[16]。这也促使连山县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更需要注重茶叶环保包装,避免过度包装,推动绿色低碳的生产营销模式,以促进健康节约消费。且当地可采茶园面积有限,2022年,连山县采摘茶园面积与种植面积相差287.3 hm2。如果种植面积继续扩大,会对土地资源造成更大压力。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其中禁止在某些土地上种植茶树或者限制种植面积等举措,也可能会对茶产业发展造成影响。

3  连山县茶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3.1  S-O策略分析

S-O策略是使用优势并利用机会的增长型策略。连山县需要提高茶叶品质,扩大销售渠道,打造具有本地特色产品,推动茶旅结合和建设数字化茶产业链。科技创新是茶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能够促进新品种研发、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业附加值、推动茶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从而促进茶产业升级。连山县应重视科技创新、数商结合,依托更大的平台和市场,去推广当地优质的茶叶产品。以茶旅结合的方式,宣传当地优质的茶叶产品和特色文化。加强育种技术培训,积极推动特色茶树品种培育。

3.2  W-O策略分析

W-O策略是克服劣势并利用机会的转型发展策略。连山县要加强茶叶品牌建设,提高生产效率与规模,在政府的支持下,积极打造连山县自主茶叶品牌。可以通过开展品牌宣传和推广活动,如举办茶文化节、茶叶展览等,提高消费者对连山县茶叶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同时,要注重品牌的信誉,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支持。加强品牌建设是连山县茶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只有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才能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3.3  S-T策略分析

S-T策略是使用优势并避免威胁的多元化策略。连山县茶产业工作者应当密切关注市场、技术与政策的动向与变化,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同时,还需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扶持政策。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可以通过提供财政资金、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等方式来支持茶产业的发展。还可以通过政府、高校、当地茶企三方合作,提供信息交换、技术培训与服务、资金支持等资源共享的一系列操作,来抵抗行业环境与市场的变化。连山县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外界交流,引进先进的茶叶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进一步提升茶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发挥连山县优势与特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连山茶。

3.4  W-T策略分析

W-T策略是减少劣势并避免威胁的防御型策略。连山县需要规范茶叶生产标准,提升茶叶生产技术,扩大茶叶生产规模。加强茶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茶叶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各环节的有效衔接,形成茶产业的完整产业链,增强连山县茶产业的综合实力。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对于连山县的茶产业发展非常重要。统一的标准可以增强茶产业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性,有利于茶叶生产技术的提升、茶叶生产品质的统一和扩大茶叶生产规模。同时稳定的产品质量有助于提高连山县茶产业的声誉和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连山县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推动打造连山县自主茶叶品牌,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统一的标准也方便政府对茶产业的管理和监督,有利于保护茶农和消费者的利益,维护产业秩序,从而增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  总结

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的提出为全国茶产区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今我国茶产业已从“茶为国饮”进入“茶为国礼”新时代。随着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茶的全球关注度被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中国茶,不仅仅是中国的茶,更是世界的茶[17]。基于本文分析,连山县茶产业在茶树资源与茶树种植环境方面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生产规模、产业技术和品牌实力方面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未来,连山县应依托自身茶产业发展优势,抓住国家战略、市场发展、产业融合和政策支持的机会,去克服自身茶产业的短板,发展当地特色优势茶叶产品,打造本土茶叶品牌,接受市场的检验和挑战。连山县的茶产业发展,将进一步促进连山县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且良好的茶叶品牌形象也会提升连山县整体形象和知名度。同时,连山县茶产业的发展将促进广东省茶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茶叶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连山县作为广东的山区县,其茶产业发展将促进山区经济的开发和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茶产业是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连山县茶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符合国家战略。

参考文献

[1] 陈星. 聚焦“三茶”统筹发展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J]. 中国合作经济, 2022(10): 65-68.

[2] 冷杨, 童杰文, 黄萍, 等. 我国茶产业发展“十三五”回顾及“十四五”展望[J]. 中国茶叶, 2021, 43(9): 25-30.

[3] 卢彰显, 邓文生. 广东连山县林地保护利用问题分析与对策[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9, 28(1): 16-18, 22.

[4] 位亚路, 刘路星. 基于SWOT-PEST分析法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以英德红茶产业为例[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 15(1): 30-40.

[5] 钟鹏建, 姜燕华, 金晶. 宁海茶产业SWOT分析及发展路径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 2023, 64(8): 1854-1857.

[6] 邱陶瑞, 方金福, 余宗泽. 连南大叶种茶树品种资源的调查[J]. 广东茶叶科技, 1985(1): 1-11.

[7]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志[M].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0.

[8] 廖侦成, 李敏怀, 邓诗礼, 等. 清远市北部地区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J]. 中国茶叶加工, 2017(Z1): 17-20.

[9] 穆小婷, 徐吉祥, 廖侦成. 清远茶叶出口的历史发展、问题及建议[J]. 现代商贸工业, 2017(24): 40-41.

[10] 邹石桥, 尹昌光, 董耀豪. 连山县有机茶叶种植技术要点[J]. 南方农业, 2020, 14(24): 17-18.

[11] 郑酌基, 尹玉平, 龚映梅. 后疫情时代茶旅融合细分市场与消费倾向实证研究——基于感知价值理论[J/OL]. 经营与管理, 2022: 1-11[2023-12-30]. https://doi.org/10.16517/j.cnki.cn12-1034/f.202212

26.007.

[12] 新华社.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J]. 国土资源, 2019(3): 44-45.

[13] 张紫君, 禹建奇, 白文婷, 等. 粤东西北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的研究——以广东省梅州市为例[J]. 中国工程咨询, 2023(9): 70-75.

[14] 许明玉, 庄道元, 张浩. “数商兴农”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探讨——以安徽霍山县为例[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3(4): 58-60.

[15] 黄艳芳, 宁夏, 李小红, 等. 广西农业新业态发展现状及提升路径[J]. 农业展望, 2023, 19(7): 72-78.

[16] 张琳, 刘新, 张颖彬, 等.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对茶叶包装的基本要求解读[J]. 中国茶叶, 2022, 44(3): 21-24.

[17] 胡晓云, 魏春丽, 李彦雯, 等. 2023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J]. 中国茶叶, 2023, 45(6): 26-38.

猜你喜欢

策略建议茶产业产业发展
宣城市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和建议
浅析恩施州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战略
大学生群体网络消费市场探究及零售商进入策略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欧美出版社开放存取期刊论文处理费研究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浅析以恩施旅游业助推茶产业的发展途径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浅析阅读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荆州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