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昭平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4-03-04林洁华
摘要: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衔接的关键点,昭平县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采取优化产业结构、出台政策文件、落实奖补资金、创新帮扶机制等措施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依托其山岭连绵,河谷深切的地貌及夏长冬短的气候资源,形成了以茶产业为主导,多种特色产业为带动的昭平县发展之道。该文阐述了当今产业特色化发展的必要性,并对昭平县“十三五”时期以来的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昭平县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昭平县;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庭院经济
昭平县位于两广接合地带,辖管9镇3乡,群山绵延,山地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7%,形成了昭平县独特地貌;过多的山地给昭平县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同时也给昭平县的茶叶种植提供先天的优势。2016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指出“发展产业能实现长期稳定就业增收,也是易地搬迁、生态保护等脱贫的唯一捷径,为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之路”[1]。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再次指出,“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作出总体规划及战略部署”。昭平县委县政府将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加快农村经济增长,优化特色产业布局,打造以茶叶为支柱产业,以优质稻、中药材、油茶为主的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其他产业,取得了新成就[2]。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已成为全国各脱贫县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之重,是加快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举措,因此,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显得尤为重要,是解决农村发展滞后问题的刚需[3]。在发展特色产业时应结合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和管理办法加强农村产业发展格局。
1 昭平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昭平县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为了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昭平县将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先后出台一系列特色产业扶贫项目补助实施方案,产业奖补政策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保障脱贫户稳定增收[4]。脱贫攻坚结束后,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昭平县在结合“十三五”特产色业发展基础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陆续出台产业以奖代补方案,扩大奖补产业范围、对象范围以及降低起补标准,做到应补尽补,进一步提高特色产业覆盖率和产业帮扶覆盖率。
如表1所示,2019年昭平县重新确定“5+2”特色产业(其中5是指种植业的松、茶叶、油茶、柑橘、优质稻;2是指养殖业的猪、鸡),发放奖补金额4537.1万元,惠及贫困户或脱贫户13216户,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6%;2020年昭平县在延续2019年“5+2”特色产业基础之上,增加村级“3+1”特色产业(即各村从县级7种特色产业选取3种外,可另外从昭平县产业奖补的28种选取1种),发放奖补金额6552.1万元,惠及贫困户或脱贫户20465户,全县特色产业覆盖率保持在96%;2021年昭平县将特色产业调整为5种:茶叶、油茶、柑橘、中草药、鸡,各村只能从县级的5种选取3种作为村级特色产业,发放奖补金额1315万元,惠及贫困户或脱贫户仅5886户,特色产业覆盖率仅87.2%,2021年因政策调整,特色产业惠及户及覆盖率都有所减少。
1.2 三大支柱产业发展现状
昭平县是广西产茶大县,茶产业在全县产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021年以来,为了持续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昭平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昭平县百亿元茶产业发展规划》《昭平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奖励扶持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加大对茶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通过技术推广、示范引导等方式带动脱贫户发展茶产业,推广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茶农”模式辐射带动广大茶农合作经营生态茶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茶产业发展[5-6]。表2所示,昭平县2021年茶叶种植面积为16466.67 hm2,
2022年茶叶种植面积为16666.67 hm2,到2023年茶叶种植面积17333.33 hm2,逐年稳步递增,年产干茶产量以及总产值与种植面积成正比,茶产业覆盖35个脱贫村,从事茶产业人员达1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6.7%,茶叶收入占农民年总收入的1/3。据统计,全县有茶叶加工厂140多家,规模比较偏小,主要以初加工生产绿茶、红茶为主,品牌有“昭平茶”“昭平红”“昭平绿”等。
因在环境、气候、劳动力等资源方面比较有优势,昭平县历来都有种植中草药的习惯,几乎每个乡镇都种植有中草药,主要品种有肉桂、香樟、吴茱萸、黄精、金线莲、茯苓等,受到政府的重视[7]。据统计,到2021年底,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000 hm2(不含玉桂、八角)。如表3所示,2021年以来,昭平县对中药材产业做好了科学规划,在2021—2025年实施建设了中药材种植、加工、旅游等项目来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采取“统一种苗、统一种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的办法,带动当地群众规模化种植中草药。例如广西华泰药业公司在各乡镇有11个种植基地,每年可为土地入股農户增加
1000多万元的分红收入,为周边农民提供劳务收入2500多万元,带动1600余户贫困户脱贫。
昭平县境内山地土壤偏酸性,土质较肥沃疏松,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常年雨量充足,比较适宜种植油茶,2019年起,昭平县政府、林业部门加大种植油茶的扶持力度,将油茶产业孵化成特色产业[8]。如表4所示,到2021年,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13140 hm2,其中新造林面积266.67 hm2;到2022年,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到13333.33 hm2,其中新造林面积则为200 hm2;到2023年,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到14206.67 hm2,其中新造林面积则为866.67 hm2;分布在全县12个乡镇,大部分属于农户分散经营种植。以上数据说明,昭平县油茶种植面积已达到一定的规模,茶籽年产量预计达2.9万t,产值约5.8亿元。
1.3 其他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除茶叶、油茶、中药材以外,昭平县特色优势产业还有水果、香芋、蔬菜、食用菌、水产畜牧业等。“十三五”时期,全县砂糖橘种植果园面积达6333.33 hm2,产量10.4万t,产值2.98亿元。由于受疫情影响,以及国家实施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政策调整,以往在农田种植的果树已被砍复耕,砂糖橘种植面积逐年下降。2019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组织广大农户因地制宜,发展其他特色产业种植。如在黄姚镇巩桥村投入1000万发展100 hm2设施蔬菜产业,建设高标准粤桂帮扶协作订单式蔬菜基地,目前已建成蔬菜种植基地20 hm2。该基地运营后年产值可达800万元,带动当地农户就业100多人。为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23年昭平县以发展特色“庭院经济”作为带领群众实现增收的突破口,鼓励引领广大群众利用农村庭院和房前屋后闲置地发展特色产业,种植香芋、优质稻、瓜果、中草药、玉米等已达 66.66 hm2。特色养殖方面打造推出“纸社鹧鸪”“黄姚豆豉”“利济黄骨鱼”等10多个名特优农产品品牌,“庭院经济”已成为当地促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9]。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上述措施的不断完善和落实,昭平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效果明显,但由于地理环境、交通设施、技术管理、资金来源等因素制约,使得昭平县的产业发展前景不够广阔,发展特色产业面临诸多困难。
2.1 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全县经济结构较为粗放,特色产业受市场竞争、自然环境以及技术管理等因素影响,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加上特色产业种植投入大、风险高、见效慢,群众长期发展种植有一定的困难,造成特色产业对农民辐射带动能力减弱。例如蔬菜、水果,受自然灾害或技术管理等影响,种植发展有一定困难。砂糖橘种植因受疫情、退耕复垦政策调整以及黄龙病等因素影响,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种植户的积极性。
2.2 支柱产业附加值不高
全县产业发展比较单一,品牌效益未能较好显现,整体经济效益不够高。茶叶作为支柱产业,种植的面积大但是产值不高,品牌效应不广,与其他产茶大省或重点产茶县如安徽、浙江等相比,品牌名气不够大,缺乏市场竞争力。茶叶主要以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不足,导致产品附加值不高。油茶、水果、蔬菜、中草药产业化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规模效益尚不明显,带富能力不强。例如油茶种植在造林、管理方面投入较大,见效慢,茶籽产量低,以及受市场因素影响,会出现茶果价格低、茶油销售不理想的现象,从而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
2.3 风险防控能力不强
产业化发展的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由于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养殖存在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如疾病、技术、销售、气象灾害、价格等多方面因素,市场经济不景气或发生自然灾害对农民增收将会造成巨大损失。政府部门尚未制定符合实际的风险防控机制来提高企业和个体的抵抗风险能力。例如在2022年在全县推广香芋种植,但由于雨季雨量偏多,技术管理欠缺,影响了收成。砂糖橘因黄龙病影响,传播速度快,一旦感染,无法治疗只能连片铲除,当地种植户未能掌握黄龙病防范技术,导致部分种植户直接损失惨重[10]。
3 加快推进昭平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面对存在的困难,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只有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才能打造出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特色产业的道路。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从长计议,结合当前昭平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实际状况,进一步探索发展之路。
3.1 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一是调整种植结构。稳步发展优势产业茶叶、中草药、油茶,引导农户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种植优质果蔬以及耐储品种。二是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以茶叶、中草药、油茶、蔬菜、水果等为重点特色产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农业生产基地,建立推广标准化技术规程标准,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引培“农字号”龙头企业、进行“三品一标”认证、培育家庭农场等。
3.2 提升优势产业发展水平
一是提升“昭平茶”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依托“中国名茶之乡”“中国有机茶之乡”等金字招牌,举办一系列茶事宣传推介活动,加大宣传昭平茶寿文化力度;同时,提高茶叶精深加工能力,充分利用茶叶原料,开发茶产品衍生品;加快茶园基地和加工基地建设,发挥本地龙头企业在市场开拓,品牌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培育壮大茶叶经营主体。二是继续发展油茶产业。主要抓好油茶管护、产品加工、品牌包装塑造等,提高油茶产业效益;对油茶产业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广大消费群众对油茶的知晓率,拓宽油茶农产品销售渠道。
参考文献
[1] 佚名.农业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J].云南农业,2016(7):49.
[2] 冯用军.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解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1(10):9-11.
[3] 盘意文.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路径论略——以广西为例[J].山西农经,2023(13):124-126.
[4] 黄小夏.贺州市昭平县政府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5] 何露.发挥优势做大做强平桂茶叶产业的思考[J].農业与技术,2020,40(1):158-159.
[6] 刘梦觉.贺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J].广西经济,2019(8):47-51.
[7] 梁昌林,邓忠.中草药种植业发展思路和建议——以贺州市为例[J].广西农学报,2017,32(2):57-60.
[8] 张清.昭平县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8):160.
[9] 刘泓灏,郭颖.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产业创新研究,2023(13):115-117.
[10] 文家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茯苓产业发展分析[J].农业工程技术,2021,41(18):85-86.
作者简介:林洁华(1979—),女,本科,助理农艺师,从事乡村振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