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屠宰检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4-03-04张璐张丹

新农民 2024年2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公共卫生

张璐 张丹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动物屠宰检疫作为保障肉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重要环节,其标准化和科学化程度直接关系到肉品质量。分析当前动物屠宰检疫工作程序及实践,可以发现存在一系列不足,包括检疫人手不足、专业知识欠缺、法律体系不健全等。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提升检疫工作效率,确保肉品安全。

关键词:屠宰检疫;肉品安全;公共卫生;对策研究

肉品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到消费者的健康。动物屠宰检疫是保障肉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对于防止动物疫病扩散、保护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动物屠宰检疫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分析屠宰检疫中常见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部门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1 屠宰检疫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检疫人员

检疫人员是屠宰流程中确保肉品安全、防控动物疫病传播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实践中存在一些困难,影響了检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1.1 检疫人员数量不足

截止2023年年底,我区共有269个定点屠宰厂,其中,生猪屠宰厂60家,占22.3%,牛羊屠宰厂137家,占50.93%,家禽屠宰厂62家,占23.05%,从事屠宰检疫出证的官方兽医却不足800人,每个屠宰厂(点)甚至达不到3名检疫人员。当前不能满足国家对屠宰厂官方兽医配备人员数量要求。由于屠宰量的不断增加,现有的检疫人手可能不足以应对大量的屠宰检疫任务,导致各个环节的监管不到位。检疫人员繁重的工作量也可能导致工作疲劳,从而影响判断能力和操作标准的执行。

1.1.2 检疫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层次不均衡

随着疫病变化,综合发病现象增多,这就要求检疫人员必须都经过了充分的培训或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好检疫工作,否则,可能导致在检疫过程中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和处理不够充分,影响到检疫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1.3 对检疫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激励和职业发展规划

自机构改革以后,部分地区动物监督机构的撤销,县乡人员三权归乡,较低的工资水平、工作环境较差等因素可能导致检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人员流动率较大,甚至本专业干不了本岗位、人员在编不在岗,这也不利于检疫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此外,检疫人员的作业态度和职业操守也是关键因素。如果检疫人员缺乏责任心,面对屠宰企业的潜在压力时无法坚守原则,不按规定程序操作,就可能导致屠宰检疫的质量下降。

1.1.4 监督体系制度措施有待完善

监管体系和检疫政策的缺陷亦可能影响检疫人员执行力。检疫人员的工作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或者面对的检疫法规不够明确,就可能导致执行时产生混乱和误差[1]。

1.2 屠宰

在屠宰环节中,存在一些问题对肉品质量和安全性构成了威胁。其中,目前的突出问题是屠宰环境的卫生标准不达标,大部分屠宰场所存在清洁程度不够,设备和工具消毒不彻底,以及对污水、废弃物等处理不当等,成为细菌和疾病的滋生地,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影响了出厂的肉品安全。同时,屠宰操作工的屠宰流程不规范也是一个关键问题,不能严格遵守屠宰检疫规程,肉品品质检验不到位,屠宰工艺不高等问题都普遍存在,都可能引起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因此,提高屠宰场卫生标准和规范屠宰流程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健康,也要提升畜禽产品的价值,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这些问题,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屠宰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程,屠宰企业也要扎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做好出场肉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提高屠宰行业从业人员的从业要求和专业技术水平,确保屠宰过程的肉品质量安全[2]。

1.3 法律法规与监管

在屠宰检疫方面,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监管力度不足是导致检疫问题层出不穷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方面,屠宰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要求法律体系必须同步更新以适应新的情况和挑战,然而现有的法律法规往往跟不上行业的发展需要,留下了许多监管空白或灰色地带,致使一些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的规范和惩处。另一方面,即便是现有的法规体系,也面临着监管实施力度不足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监管资源分配不足,如缺乏足够的检疫人员,或者是因为监管体系的管理不力,比如监管人员的质量和责任心不高,监管措施执行不到位。缺乏严格的监管和执法,势必导致法规的威慑力降低,使得一些企业和个人有机可乘,忽视安全标准,采取不合规作业,增加了公众健康风险。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加强立法和完善法规着手,同时增强监管力度和提升监管效率,以确保屠宰检疫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3]。

2 对策建议

2.1 加强检疫队伍建设

2.1.1 增加检疫人员招聘

为了应对屠宰检疫中存在的人力资源问题,建立一个更加强大和专业的检疫队伍至关重要。首先,政府部门和屠宰企业应当增加官方兽医、检疫人员的配备,扩充检疫团队的规模以应对不断增长的屠宰量需求。严格执行农业农村部和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农人发〔2022〕1号)文件要求,各地州(县、市)积极响应文件要求,主动加强与各地编制部门的协调沟通,争取当地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为官方兽医人员争取更多的编制,增加官方兽医人员数量,解决官方兽医不足等问题。。接下来,应当完善检疫人员的薪酬和福利保障体系,提高岗位的吸引力;优化职业发展路径,为从业人员提供专业技能培训以及职业晋升机会,以激励他们提升自我能力,并长期投身于检疫工作。此外,充分调动协检员人员力量,有条件的政府可以聘用协检员,协助官方兽医开展检疫工作。最后,加强检疫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职业道德培养,不断更新他们的技术知识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同时培育其对检疫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通过提升检疫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动态适应环境的能力,可大幅提高检疫的效率和有效性,确保生产质控的稳定可靠,维护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2.1.2 提高检疫人员培训质量

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食品安全挑战,提高检疫人员的培训质量是提升整个屠宰检疫工作效能的关键措施。在增加检疫人手的同时,必须确保每位检疫人员都能通过高标准的专业培训,这包括最新的检疫规程、屠宰技术、疾病诊断、食品微生物学、公共卫生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定制化的培训计划能够针对性地解决检疫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他们的问题诊断和解决能力。培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入职初期,而应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严格执行《2022—2025年自治区官方兽医培训计划》的文件要求,健全完善省、市、县三级官方兽医培训体系。检疫人员应定期参加继续教育和技能提升课程,及时了解行业新动态、掌握新技术和适应新标准。此外,鼓励检疫人员参与各类高级研讨会和培训工作坊,这不仅可以增进他们的专业知识,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职业网络,从而共享行业最佳实践和经验。同时,提升培训质量也离不开严格的考核体系。创新官方兽医考核方式,将专业技术理论考试与实际岗位现场操作相结合,充分运用考核结果,建立我区官方兽医日常监管机制,定期对检疫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绩进行评估,以此作为其职业发展、晋升以及激励的重要依据,从而调动官方兽医工作积极性,保证队伍整体专业能力提升,确保履职尽责。通过这样全面而持续的培训与考核措施,不仅能增强检疫队伍的整体素质,还能极大提高检疫工作的专业性和效率,为保障公众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4]。

2.2 优化屠宰流程和环境卫生

2.2.1 规范屠宰流程操作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提升肉品质量,规范屠宰流程操作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这需要从结构上对整个屠宰过程进行严格的规划和控制。首先,应该设计合理的屠宰作业流程,包括屠宰前的动物检疫、运输和宰前饲养管理;屠宰环节中的宰杀、分割、冷却及内脏处理以及屠宰后的肉品检验、包装和存储等环节。在具体操作上,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标准,比如屠宰设备的正确使用、卫生操作规范以及交叉污染防控措施。同时,要求所有屠宰作业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断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确保每个环节均达到预定的质量和卫生标准。例如,在宰杀环节,屠宰场所需设立完善的血水排放和处理系统,确保工作场所的卫生和环境安全,在切割与分割环节,确保肉品接触表面的清洁与消毒,防止微生物的交叉污染。此外,定期对屠宰流程进行审查和优化,根据客观情况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屠宰效率同时降低污染风险。还需要引进动物福利的理念,确保动物在屠宰过程中受苦最小化。屠宰场所应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实现对流程操作的系统管理和持续改进,保证肉类产品的安全、优质和可追溯性,最终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的肉品。

2.2.2 加强屠宰场卫生管理

在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方面,屠宰场的卫生管理尤为重要。为了确保肉品卫生质量,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加强屠宰场的卫生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措施。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制定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都符合卫生标准。这包括但不限于员工的个人卫生、屠宰设备和工具的清洁消毒、肉品的处理存储条件,以及废弃物的处理等。其次,需要对屠宰场进行定期的卫生检查和监控。利用科学的检测手段,如细菌培养和病原检测,对产品和环境进行例行检测,确保没有超出规定的微生物指标。此外,对于使用化学消毒剂等情况,也要确保其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接着,屠宰场要落实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制度。包括定期进行健康体检,防止患有传染性疾病或皮肤病的工作人员与肉品直接接触,防止交叉污染。同时,培训从业人员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食品卫生知识,增强他们自身在操作过程中的防护意识。最后,推行有效的害虫控制措施和垃圾废弃物的规范化管理。定期对屠宰场进行清洗和消毒,消除害虫滋生的环境。妥善处理各类废弃物,包括固体废弃物和废水,防止污染环境。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能够大大提升屠宰场的整体卫生水平,降低肉品污染的风险,最终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和提高产品质量[5]。

2.3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与监管执行

2.3.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是保证食品安全和动物卫生的基础性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意味着对现有法律和法规进行彻底的审查,识别并填补其中的漏洞,确保法律法规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并且能够与国际标准接轨。这包括但不限于动物防疫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规的修订和更新。在修订过程中,将保障消费者权益、动物福利、环境保护以及公共卫生安全的要素考虑在内,确保法律法規全面且具有可操作性。对于新的食品安全挑战和风险,如新型传染病、抗生素耐药等问题,法律法规需要及时更新,提供明确的监管框架。这需要相关立法部门密切跟踪行业发展和科学研究,及时将新的科学发现和行业实践转化为法律文本。除此之外,法律的完善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使得利益相关者,如农民、屠宰工人、食品生产商、消费者代表以及科学家等,能够在立法过程中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法律法规不仅科学合理,而且公平,有助于提高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认可度和遵从度。最后,完善法律法规同样需要明确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力,以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提高执法透明度和公正性,建立严格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法律法规的威慑力,并促进整个食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6]。

2.3.2 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为了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并维护行业秩序,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是非常必要的。这包括多个层面的工作:首先,监管机构需有清晰的执法权力与责任框架,确保执法人员清楚各项法律、法规和标准,并执行得当。监管部门需要完善执法流程,确保所有监管活动既系统又有效。加强执法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监管需求。其次,执法监管重点要针对那些高风险的领域和关键环节,运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方法,对可能的风险点进行及时准确的识别和应对。同时,发展现代监管技术,如使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提升监管效率和精准性。在执行层面,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要快速反应,严格处理,形成有力的威慑作用。应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行政处罚、刑事起诉等措施,对不法行为进行严惩,确保执法结果具有足够的警示效果。进一步,要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使得行政执法受到法律监督,保障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提高执法透明度,通过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提升执法行动的公开性和透明性,让执法过程受到社会监督,增强公众信任。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执法理念和经验,提升监管工作的国际化水平,促进国内法规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加入或深化参与国际监管组织和机构,促进跨境执法合作。通过上述综合措施,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可以有效维护法制的尊严,确保法律法规在实际运作中得到有效执行。

3 结语

通过上述对动物屠宰检疫现状的分析和对策建议的探讨,可以发现改进动物屠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我国肉品市场的日益扩大,对屠宰检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检疫人员的专业培训,营造良好的屠宰环境,健全法律法规,以及提高监管执行力度,才能确保肉品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法规的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动物屠宰检疫工作能够达到新的高度,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庆江.当前基层动物检疫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20(3):3.

[2] 袁绍芬.浅析基层动物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21,17(1):2.

[3] 杨春云.乡镇动物屠宰检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000(010):84-85.

[4] 沈淼优,李观辉,李勇发.论乡镇动物屠宰检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牧与食品机械,2017,000(5):62-62.

[5] 周光红.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6):40-42.

[6] 张瑞.生猪屠宰检疫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科学实验,2022(10):212-214.

通讯作者:张丹(1989—),女,兽医师,研究生,主要从事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公共卫生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枣庄探索公共卫生医联体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