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托管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探析
2024-03-04冯红宁
冯红宁
摘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支撑和有效的发展策略,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现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要想谋求新的突破,就必须践行农村生产托管道路。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工作经验讨论了农业生产托管模式,依据农村生产托管模式的工作特点探究其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期为规范农业生产托管模式,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农业生产托管;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目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工作重心逐渐走向农业成果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这也是推进农村现代化改革,从根本上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建设策略。大部分农村地区依旧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而农业生产托管模式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建设的新目标,但是在推广过程中存在农户认识不清,农村建设不完善,导致工作效果不达预期等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1 农业生产托管模式
依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意见,农业生产托管定义为在确保土地经营权始终属于农户等经营主体的前提下,将生产作业予以划分,其中耕种和防收等工作委托给服务组织实行集中化农业经营。剖析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可以得知,这一工作既是服务型规模经营的主要内容,又是基于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路径;可以有效带动普通农户的经济发展,使其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这一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农户的经济收益,指引小农户学习和了解现代农业,并将传统的工作形式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以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等方式,尽快实现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总目标。现有的农业生产托管模式主要有3种,分别是直接服务、间接服务和流转集中再托管,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工作方案同时进行。
2 农业生产托管对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及发展中,经常会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出现诸多问题,而农业生产托管的提出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行的建设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农业生产托管为实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统筹提供坚实的保证。农村集体不仅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相应的农业生产服务,还可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下,对农村资源进行规划和统筹。农村家庭承包制改革后,农户恢复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农户家庭农业生产队伍不断扩增,使农户家庭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这也可能导致农业发展受限,农户家庭收入无保障等问题。农业生产托管是现代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具体方向之一,是以小农户为基本单位,使其与中介力量相融合,在乡村地区建立高标准的合作模式,这也是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市场对于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满足村民对农业服务的发展需求,也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完善和补充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托管的提出也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创新策略,可以实现农村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农业生产托管不仅可以将散落的小农户进行集中化的托管服务,还可以通过稳定可靠的合作关系,实现农村农业总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推动农村地区从根本上走集体经济自主发展道路。
3 农业生产托管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优化策略
3.1 加强集体经济组织纪律
(1)作為乡村地区的主导产业,农业应当走规范化、科学化发展道路,基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需求和发展愿景,践行农村生产托管新形势,依据农业发展和市场经济规律变革,尽快实现对于农村生产托管的标准化建立,首先应重视纪律组织的领导作用,加强集体经济组织纪律队伍建设[1]。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下,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对于农业生产托管模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但在一些贫困村县依旧存在农业资源不完善、农村思想落后,甚至抵触现代农业管理模式等问题,阻碍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针对这种现象,有必要改变和革新现有的组织领导形式,从政策管理和思想教育等多个层面提升群众对农业生产托管新模式的认知,并联合多个部门多措并举,联动建设的目标。在思想上,应针对现有农村农户的问题实行精准化的教育政策,强化群众村集体经济的认知。村委会应起模范代表作用,积极发动村干部到农户家庭中宣传和讲解,同时杜绝村干部出现农业生产托管不懂、不会、不研究等问题。由于农户对于农业生产托管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同的认知问题,有关部门还应通过调研走访的方式深入居民内部,与村民友好协商与探讨,转变自身视角,做到真正从农民角度看待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以此谋求村级集体经济的新突破。
(2)项目、资金、人才队伍建设是标准化农业生产托管工作模式的必备条件[2]。有关部门在筛选农业项目时,应全面监督和管理项目的可行性和规范性,依据农村建设情况和项目发展需要,为其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重点对农业生产设备等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人才是农村发展的第一动力,无论是规范和完善农业生产托管,还是建设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关部门都应重视人才问题,通过人才引进或加强人才待遇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人才队伍,确保每个农村都具有相应的专业人才,可以协助居民对农业生产托管有更深层次的认知,为制定精准化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战略助力。
(3)为了避免农业生产托管出现责任推诿或责任不清等问题,还应明确村干部的工作责任。在设立农村发展目标时,务必要让村干部意识到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是第一任务,在基层工作中要加强农业生产托管的相关工作。为了提升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关部门可以将农村生产托管任务纳入的村干部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中,并将村干部的薪酬待遇与当地村集体经济发展相联系,对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为优秀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加村干部的经济待遇,并予以书面表扬,强化县乡村党组织的工作能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建设工作。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基于农村建设大局观设立的,因此县乡村三级还要签署专有的责任状,细致划分农业生产托管的任务,确保经济平稳发展。
3.2 优化村级集体经济管理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科学的领导组织,也需要优质的作业班底,需要重视村干部队伍的建设。针对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农业发展,应当挖掘更多的新型复合型人才,让其在贫困村担任一定职位,提升村级党组织的领导能力,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选拔人才时,可先从村民内入手,选拔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年轻人,或从农村合作社负责人等方面选拔相应的人才,并进行农业生产托管专项培训,使其从根本上明确现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3]。人才流失一直都是影响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有关部门应通过提升人才待遇、加强人才经济保障等措施,吸引更多的本土人才回归到农村集体经济建设中去。此外,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还应提供相应的人才扶持政策,选派优秀人才到贫困农村进行帮扶工作,通过增加农业建设项目和预算资金的方式,为贫困农村地区的原始积累提供帮助。
同时,应当重视管理及监督工作,确保农村农业生产托管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一方面,应从管理角度出发,尽快成立农村经济监督管理委员会,村民以集体的形式成立农村理财小组,共同对村级财务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并设立相应的财务公开制度,确保农村财务信息及时更新和补充,避免出现农村财务不明、账务不清等情况,这也是维护村民知情权和介入权的有效方式。经实践,这种方案可以最大化地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的根本利益,避免出现集体资产流失等情况。另一方面,农村必须走科学规范管理道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建设资源的良好应用。集体经济是农村居民共有的财富,在分配集体经济时,应从总体角度出发[4],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浪费,而各级财政单位也应予以支持和帮扶,确保农村集体经济利用的科学性,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提供强有力的工作保障,促进村级组织带领农村居民走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生活愿景。
3.3 完善农村农业生产托管
农村农业生产托管的设立和发展虽已持续了一段时间,但依据目前的应用状况,部分居民依旧会对现有的农村农业生产模式持保留意见,对相关政策也存在认知模糊的情况。若要实现农村农业生产推广的全面普及还需完善和优化现有的工作模式和行为标准。推行农村农业生产托管模式,不仅是对农业发展的进一步改革,也是基于现代社会背景下优化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现实策略,通过搭建标准的农业生产托管管理模式可以进一步构筑农村农业服务工作体系。在现代农业经济中,农村集体经济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桥梁纽带的作用,通过紧密联系小农户和新型农村服务主体,使其可以在确保双方各自利益的基础上,实现真正的农业生产共赢,还起到引领和规范的作用,也是现代农业对于农户要求的具体指引。对此,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调整和优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构架,进一步提升其对于农业质量托管的提升和规范作用,确保农业生产托管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工作基础。同时,还应创新现有的农业生产托管模式,通过多方联合的方式,将分散的小型服务主体集中起来,以集中化的方式实现对新型服务主体的对接和洽谈工作,尽快实现现代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建立。
此外,在推行农业农村生产托管模式前,有关部门应一要就农业生产托管的价格问题进行协商,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确保农村农业经济利益的合理分配,从根本上维护托管方与农户方的经济利益,以此建立利益共享、经济共赢的运营机制。二要对农业生产托管模式中潜藏的风险和可能遇到的政策问题、经济问题等进行讨论,提升群众对于农业农村生产托管模式的关注程度[5]。三要增强监督作用,有关部门应分别向农户和服务主体制定专有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于农户监督管理任务主要围绕合同的履约情况展开探究,监督农户及时缴纳农业生产托管的相关费用;对于服务主体监管主要是就农业发展质量和农村经济收益分配问题等展开管理工作。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存在产权概念模糊、农业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各个农村还需依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现代农业的管理标准,优化农产品仓储、烘干以及后续的再加工、销售等环节,调整农村生产资源配置,创造优质的农业生产托管发展环境。
4 结论
要进一步实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并通过扶持政策、资金引入、人才引进等方式,为其提供坚实的工作支撑。同时,还要坚持着因地制宜、村民主导的工作理念,规范化转变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实现针对性帮扶,以不破坏农村集体经济利益、不对农民收益造成损失为前提,坚持集体所有制,依据市场导向融入物业管理和混合经营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托管模式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王瑞香.农业生产托管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探析[J].中国市场,2023(20):87-90.
[2] 于雅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农业生产托管的模式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3,43(5):163-166.
[3] 袁靜.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路径探究——以南部县为例[J].营销界,2022(7):11-13.
[4] 芦千文,于雅俐,苑鹏.农业生产托管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J].农村金融研究,2022(2):13-21.
[5] 左洋洋.新时代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