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总结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用穴规律

2024-03-03鲁玥古英

新中医 2024年4期
关键词:廉泉选穴太溪

鲁玥,古英

1.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2. 绵阳市中医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和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常以明显的口干、眼干等外分泌腺体症状及关节疼痛、雷诺现象等腺体外症状为特征。目前我国人群患病率为0.33%~0.77%[1],好发于女性,该病起病隐匿,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治疗手段有限,尚无根治方法,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现代中医将其归属于燥痹范畴,其中医药治疗效果好,尤其在改善腺体症状方面具有优势[2]。而近年来针刺治疗SS 临床疗效可观,不少文献报道针刺治疗SS 的有效性。如在随机对照研究中,无论是单纯针刺治疗[3-8],还是针药结合[9-13],疗效明显优于选用激素、白芍总苷或硫酸羟氯喹片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达93.8%[14],能有效改善患者疾病相关指数、主观症状及客观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仅如此,针灸疗法还能改善中医症状积分,如可改善口燥咽干、两眼干涩、皮肤干燥、阴道干涩等症状[14]。但就目前临床报道来看,针刺用穴的处方纷繁不一,有待总结其腧穴选择的内在关联性。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收集近20年来针刺治疗SS 的临床报道,对文献进行筛选、处理,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总结其关联性,为临床针刺治疗SS 提供选穴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PubMed 数据库,中文检索词输入“针刺”“电针”“腧穴注射”“腧穴埋线”“干燥综合征”,英文检索词输入“Acupuncture”“Sjogren”,检索时间为2000 年1 月—2022 年12 月。

1.2 纳入标准治疗方法为针刺,或合并其他治疗手段但以针刺治疗为主且疗效较为明确;文献中的SS 诊断符合2002 年干燥综合征国际分类(诊断)标准中的临床诊断标准[15];有较为明确的针刺处方。

1.3 排除标准综述、动物实验等类型文献;重复性文章仅取一次;针刺处方内容模糊。

1.4 数据录入与预处理将初筛后的文献导入zotero 文献管理器中进行仔细筛选,将筛选出的针刺处方导入到Microsoft Excel 2010 建立针刺处方数据库,以《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为标准[16],统一规范数据库中的腧穴名称。

1.5 数据分析频次分析:利用Excel 将整理好的数据进行腧穴频次分析和归经频次分析等。复杂网络分析:通过SPSS Modeler18.0 建立复杂网络图,直观表达腧穴间的联系及其强度。关联规则分析:通过SPSS Modeler18.0 的Apriori 算法对数据库中的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图中所呈现的连线粗细表示腧穴之间的关联强弱,连线越粗代表两腧穴在处方中共同出现的频数越高,链接越强,支持度越高。从而探究针刺处方中的腧穴关联性。聚类分析:利用SPSS Statistics24.0 系统聚类进行数据分析,并将腧穴进行归类,选择欧式区间距离,构建谱系图。

2 结果

2.1 文献分布共检索文献236 篇,仔细筛选后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48 篇(包括腧穴处方58 组,共涉及腧穴104 个,穴位总频次486 次),其中针刺文献18 篇,针药结合的文献22 篇,仅用电针文献5 篇,仅用穴位埋线1 篇,仅用穴位注射2 篇。

2.2 腧穴频次及归经分布情况见表1、表2。58 组腧穴处方中频次≥10 次的腧穴共有13 个,其用穴频次前3 位依次为三阴交、廉泉、太溪。选穴涉及十四经脉和经外奇穴,其中使用频次前三的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任脉和足太阴脾经(后两者并列)。

表1 SS 针刺处方中出现频次≥10 次的腧穴

表2 SS 针刺处方中腧穴归经统计

2.3 腧穴关联分析见表3、图1。通过SPSS Modeler18.0 的Apriori 算法对数据库中的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选择置信度100%,支持度12%,得到腧穴组合19 组,其中针刺治疗SS 的主要腧穴组合为三阴交-太冲-太溪。

表3 针刺治疗SS 腧穴关联规则分析

2.4 腧穴组合使用频数分析见表4。利用SPSS Modeler18.0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使用频数前3 的腧穴组合为三阴交-太溪、廉泉-三阴交、廉泉-太溪,使用频数≥10 次的腧穴组合共有19 组。

表4 使用频次≥10 的腧穴组合

2.5 聚类分析见图2。通过SPSS Statistics24.0,将频次>7 次的高频腧穴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得出5 个用穴处方:金津-玉液-四白-睛明-曲池;三阴交-太溪-太冲-血海;足三里-合谷;肾俞-肝俞-脾俞;攒竹-丝竹空-太阳-廉泉-颊车。

图2 聚类分析树状图

3 讨论

SS 临床表现多样,早期不易被发现,症状早期患者常因眼干前往眼科就诊而仅被诊断为干眼症,或因其他症状而前往其他科室就诊。故其诊断需凭借医生丰富的内科经验,从而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SS 在古代医籍里并未提及相似的病名,但有相关的描述,如《黄帝内经》中有“燥胜则干”;《素问玄机原病式》有“诸涩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燥”的记载。《素问·五常政大论》中首提燥毒之论,并指出燥胜不已,蕴酿成毒,煎灼津液,阴损益燥。依据其临床表现及分析其病因病机,路志正在《痹病论治学》中称本病为“燥痹”。燥胜伤津,病在经络则痹阻络脉可见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病在体表则致少汗、少唾、少涕、少泪、肤痒等,其根本病机为气阴两虚,津液枯涸[17]。目前SS 无根治方法,而中西医的多样化治疗不管从疗效,还是从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来看,往往都比单纯西药治疗有优势。研究表明通过针刺治疗的SS 患者其口干、眼干表现明显缓解且唾液流量增加,从机制分析来看可能与神经肽的释放以及降低免疫球蛋白G 水平有关[18-19]。本研究通过近20 年来总结针刺治疗SS 的选穴规律,得出如下分析结果。

3.1 高频腧穴分析分析结果得出单次使用频次≥20 次的腧穴为三阴交、廉泉、太溪、足三里,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组合为三阴交-太冲-太溪。三阴交为脾经之穴,也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能滋阴润燥,治阴虚诸证。廉泉为任脉之穴,也是任脉、阴维脉的交会穴,《灵枢·胀论》言“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故能利喉舌,增津液。太溪为肾经原穴,能滋阴清热,益肾补虚。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下合穴,故能调理脾胃、益气养血,气血充足故能濡养体表筋脉,《针灸大成》论其主治“四肢满,膝胻酸痛,目不明”。太冲为肝经之原穴,《素问·阴阳离合论》记载“太冲乃阴血之原,位处下焦,上循脊里,足之三阴以太冲为主”,故能行气活血,养血生津。刘溦溦等[20]通过文献分析SS 的病因病机多为阴虚内燥、复感外邪所致各种临床表现,故数据挖掘处方中多为养阴清热、生津润燥、益气养血之穴。

3.2 腧穴归经分析数据分析结果得出选穴处方中多选阳经腧穴,阳经与阴经腧穴频次比为1.36∶1。选穴以足太阳膀胱经居多,其中使用背俞穴频次共53 次(占膀胱经腧穴总频次的60.92%),而肾俞在背俞穴中使用频率最高(占背俞穴总频次的35.85%)。王鹏飞等[21]通过总结《黄帝内经》相关理论,认为SS 患者当从肾论治,肾与精血、津液的生成密切相关。而从经脉循行来看,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舌本,故《素问·热论》提出“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肾为五脏之一,属阴,足少阴肾经为六条阴经之一,故SS可属阴病。而背俞穴所属足太阳膀胱经为阳经,循行于督脉两侧,为阳气最盛的经脉。选取阳经上的肾俞为主的背俞穴治疗属阴病的SS,体现了《黄帝内经》阴病治阳的中医哲学思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及“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难经·六十七难》言:“五脏募皆在阴,而俞在阳者,何谓也?然: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另募在阴,俞在阳。”在临床上,凡五脏疾病取背俞相应的脏俞穴以调整经气而引邪外出,即是从阳引阴之法。由于人体的阴阳气血内外上下交相贯通,所以针刺阳分或阴分,亦能够调节一方经脉的虚实盛衰[22]。即以阳或阴经之穴,治疗阴或阳经之病。故选取背俞穴治疗SS 不仅是从特定穴的治疗角度出发来调理机体的脏腑功能,也是《黄帝内经》中“从阳引阴,从阴引阳”的学术思想所在。

3.3 聚类分析分析结果得出5 组腧穴,其中第1、第5 组腧穴分布在头面部,主要为眼部、口部周围腧穴,选穴部位涉及到SS 的病灶处,体现了近端取穴治疗的治疗思路。第2、第3 组腧穴分布在四肢,其中第2 组三阴交-太溪-太冲-血海均为足三阴经穴上之腧穴,能滋阴清热,养阴生津。而在古代文献研究中发现,针刺治疗SS 口干症状的取穴思路为肝胆郁热和滋养肾阴并行,对于与口干类似的“消渴”症状,取穴思路则为清泻脾经与平衡肾水[23],第2 组的选穴结果与古代的选穴思路不谋而合。第3 组足三里-合谷均为阳明经的腧穴,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能调和气血。第4 组肾俞-肝俞-脾俞均为背俞穴,能调理脏腑之气,固本培元。

3.4 局限性目前有关针刺治疗SS 的文献报道量较少,本研究仅筛选出48 篇相关文献,其中部分对照试验研究中设计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是干预方式、对照组设立方式欠合理,本研究筛选的文献中有22 篇为针药并用的干预方式,存在较多混杂因素,不能完全反映针刺疗效。其次对照组大多选用内服法,而针刺属于非药物干预,若加用安慰针对照处理或更为合理。另一方面部分试验研究对象病程、疗程、随访时间、具体证型等信息缺乏。在将来的研究中可增加高质量的文献数量,从而提高数据的可信度。

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总结针刺治疗SS 的选穴及配穴规律,结果提示,针刺治疗SS 主要选滋阴清热、生津润燥的腧穴为主,并以阳经上的腧穴多见,体现了中医“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学术思想。但目前有关针刺治疗SS 的文献报道量较少且本研究筛选出的文献质量高低不一,故本研究分析的数据量较小,仅为临床提供选穴思路。

猜你喜欢

廉泉选穴太溪
廉泉、吴芝瑛旧藏敦煌写经来源、真伪及流散考
探议廉泉穴※
廉泉致内藤湖南未刊书札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选穴规律研究
选穴温灸法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温暖手脚
太溪穴:汩汩溪流归肾水
太溪穴 填精壮阳太溪妙 通络安眠堪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