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教育教学共同体经验的实践与抉择
2024-03-03杨红兵
杨红兵
2023年8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中提出:“根据区域优质均衡发展目标,按照3至5年一周期制定新优质学校成长发展规划,落实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通过高起点举办新建学校、改造帮扶基础相对较好的学校等方式,加快办好一批条件较优、质量较高、群众满意的‘家门口’新优质学校。”江苏省如东县将“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作为出发点,将共同体的建设作为突破口,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连串亮眼的成绩,在共同体惠及下实现了乡村教育与城区教育无差别发展。
一、建设区域教育教学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根据区域内经济与教育发展实际,我们因势利导,采用不同模式的共同体方式,力求最大限度地推动教育同步、优质、均衡发展。
1.以集团化共同体促进学校融合发展
所谓集团化共同体,就是集团内几所学校相互独立,但是在日常管理上同步要求,教学策略上共同实施。通过对城区名校与城区新建学校之间教师及办学资源的集团化管理,让新建学校尽快形成自身的“造血功能”,打造并发展品牌。2016年9月,如东县实验中学开始走集团化办学之路,新建的如东县新区初级中学成为其北校区。2021年8月,如东县宾山初级中学正式招生办学,成为其南校区,形成了以实验中学为核心的“一校三区”紧密型教育集团。集团内秉承“整体管理、集体研讨、资源共享”的原则,实施“名校引领、三校联动、共建共促、集团发展”战略。
一是文化互融。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内驱力,无论是新区初级中学还是宾山初级中学,都秉承实验中学“学会超越、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从而形成了本校区特有的文化底蕴(新区初中的“博雅高远”办学愿景;宾山初中的“成全每一个生命”办学理念)。集团内定期组织交流,经验互通,文化互融,分享活动经验和教学成果。
二是管理互通。集团内三所学校以实验中学为主体,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的效能,以“问题解决”为抓手,共商管理策略,共谋发展思路。在集团化办学模式下,提出并落实“三个统一”,即统一师资调配、统一教学管理,统一考核评价;“三个共享”,即管理制度共享,教育资源共享,质量保障共享;“三个无差别”,即工作要求无差别,评先评优无差别,教师素养无差别。
三是名师示范。集团以名师团队为抓手,组织并开展三校联动教研活动,相关学科教师参与其中。集团以“江苏省初中学科发展示范中心”的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开展项目化学习,以校本化项目学习为驱动力,落实“双减”,改变学生的成长姿态。在特级教师及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下,三校教师认真学习,积极展示,共同发展,为集团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2.以扁平化共同体增加学校发展的互惠度
所谓扁平化共同体,就是在同一个学段建设的共同体,其内部人员实现一体化考核。如东县义务教育阶段现有12个扁平化教育教学共同体,实现更多元、更实际的“一体化”。以如东县河口镇为例,该镇现有的3所初中都是以高质量联盟为抓手,建设成新型扁平化发展共同体。
一是建立学科团队。河口镇于港初级中学、景安初级中学、直夫初级中学的教师分学科建立联盟学科团队,分别为语文团队、数学团队、英语团队、物理团队、化学团队、政史地生团队和艺体劳信团队。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另设团队,每学期联盟理事会至少组织一次全镇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活动。每个团队设领衔人一名,其中语、数、英、物按年级再设年级牵头人一名。领衔人对本学科教研活动的设计拥有决定权,理事会成员参与各团队活动,并提出指导意见。
二是推行跨校任教。3所学校的优秀教师主动申请跨校任教,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校间实施双导师制,导师跨校任教,促进区域师资队伍整体发展。整合师资,实施教师跨校走教工作,促进全体学生更好发展。落实五育并举,打造特色课程,发挥拥有特长的教师的作用,在延时服务和托管服务中,组织特长教师跨校任教。对积极支持跨校任教工作的校长、教师等给予表彰。
三是组织结对共进。学科领衔人根据本学科教师情况确定教师间的结对共进对象,联盟理事会审核确认。结对共进可以是校内结对,也可以是校际结对。学科领衔人和年级牵头人制订结对共进要求和考核办法,结对对象按结对要求开展共进活动,记录共进过程。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景安初级中学跻身南通市义务教育样板学校之列,课改经验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于港初级中学、直夫初级中学也都进入如东县义务教育考评金奖行列。
3.以立体化共同体提升学校发展的影响力
所谓立体化共同体,是指以某个学段或某个学校为中心,贯穿区域所有学段或学校,在共同体内部进行理念、理论、文化一體化建设。立体化共同体在如东县栟茶镇、马塘镇效益最为突出,人口回流与聚集速度明显加快。
如东县栟茶初级中学是如东县最早设立的初中,也是距离如东城区较远的一所初中。栟茶镇以栟茶初级中学为共同体领导者,向前延伸到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向后拓展至高中教育,构建了立体化的教育教学共同体。共同体内部学段不同,具体要求也不相同,栟茶镇作为如东“平民教育”理念诞生与实践的发祥地,在共同体内部强化“平民教育”理念。当年,姚止平校长在践行“平民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总结并提出一些广为流传的说法,比如,“在乎每一条小鱼”“没有一颗蛀牙”“从最后一名抓起”以及“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办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办好就是不平凡”等,这些既是他的教育理念,又是践行“平民教育”的客观事实和具体方法。共同体将“平民教育”思想渗透到各个学段,比如,栟茶小学聚焦“平民教育”思想的“多元发展”,努力构建多元适切的养正课程,助力学生人人有成、个个精彩;栟茶初级中学聚焦“平民教育”思想的“面向全体”,成就每一个孩子,重视全面育人,发展素质教育,实现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栟茶高级中学则紧扣“平民教育”思想的“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让学生能够“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打造了闻名遐迩的“栟中现象”。
二、建设区域教育教学共同体的启示
共同体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但是,任何共同体的存在都离不开政策支持与人力保障。如东县在推行共同体建设的进程中,形成了一条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
行政重视是基础动因。如东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一盘棋”统筹推进教育教学共同体发展,出台多项关于“加强共同体建设”的规章制度,多次召开共同体建设的问题会、商会、现场观摩会等,形成强大的行政推动力量,各个共同体在规章制度内运行,运行业绩计入共同体内部各相关学校绩效考评,形成了制度性的保障机制。
智慧教育是现实利好。共同体内部以内容信息化供给为支撑,保障教学资源均衡供给。如东县借助智慧教育平台,在共享新课标主题资源库的基础上,组建骨干团队,集中研发精品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城乡通”“班班通”。目前,该县已经实现基础教育网接入、互联网访问、考试信息处理、教育安防数据传输“四网融合”,创成“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培育区域”。
师资强化是根本保障。如东县全面启动“扶海启航”“黄海远航”“金帆领航”教师培养“三航”计划,目标指向新任教师、中坚力量和名优人才,各共同体内部对每位青年教师配备“双导师”,有效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加强各学段之间的一体化办学,加大共同体内学校之间管理干部、学科教师、学生实践的交流力度。比如,袁庄镇、曹埠镇等与城区学校签约协同发展,由教育主管部门“捆绑”考核,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现今,如东县小学、初中学业水平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9.7%,义务教育质量学业水平测试位居全省前列。如东县通过建设共同体,有力推动了城乡学校同步优质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