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地理学视野下地域性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研究

2024-03-02马梦圆郜峦

关键词:传人流派妇科

马梦圆,郜峦

(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安徽 合肥 230012;2.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

地域性中医妇科学术流派是对某一特定地域中医妇科医家学术思想及诊疗特色的整体概括,体现了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学科,强调的是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空间”和历史学的基本概念“时间”有机结合起来。[1]近年来,有学者将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引入到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中,并提出两个评价指标,即历史传承性指标和地理区域性指标。[2-3]本文选取上海、浙江、天津、山西、黑龙江、云南、贵州以及岭南8个地区,从历史渊源、历史文化、学术传承等历史传承性角度及地理区域、地理环境、道地药材等地理区域性角度研究地域性中医妇科学术流派。

1 历史传承性指标

1.1 历史渊源

地域性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分布及发展情况有所不同。现据《全国中医妇科流派研究》[4]1及第一批11家中医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相关资料[5-16],统计上海、浙江、天津、山西、黑龙江、云南、贵州以及岭南8个地区中医妇科学术流派分布及发展情况,见表1、表2、表3。

表1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中医妇科学术流派分布情况(个)

表2 不同自然地理分区不同地域中医妇科学术流派发展情况

表3 国家第一批11家中医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

对表1、表2、表3统计结果进行分析:①从地区来看,浙派中医妇科流派起源最早,萧山竹林寺女科始于南齐年间(479—502)[4]416。海派中医妇科学术流派数量最多,主要包括朱氏妇科、江湾蔡氏妇科、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唐氏妇科、浦东胡氏妇科、浦东王氏妇科、胡氏妇科、骆氏妇科。国家第一批11家中医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上海占3家,即蔡氏妇科、朱氏妇科、沈氏女科。②从朝代来看,清代中医妇科学术流派发展兴旺,8个地区都有中医妇科学术流派兴起。如天津哈氏妇科、黔贵丁氏妇科、云南姚氏妇科、龙江韩氏妇科等。③从自然地理分区看,华东地区的上海、浙江中医妇科学术流派数量多,起始时间早;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及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中医妇科学术流派数量少,起始时间晚。

1.2 历史文化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地域性中医妇科流派的分布及发展受历史文化的影响。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我国经济文化中心逐渐从北方向南向东迁移。早期政权建立于北方,北方历史文化发展迅速,如三晋时期山西的三晋文化。后南宋王朝定都临安,推动了浙江历史文化发展。随着海上贸易的诞生,沿海地区的历史文化也发展起来,如隋唐至元明清时期的广州、上海和天津。黑龙江、云南、贵州较偏远,历史文化发展迟缓。[17-23]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势必给各区域内中医妇科流派的产生和发展带来影响。

1.3 学术传承

1.3.1 上海中医妇科学术流派

海派文化孕育了海派中医。从明清时期到近现代,海派妇科流派纷呈,名医辈出。

1.3.1.1 沈氏女科

上海沈氏女科,肇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先祖沈庶,至今已有21代。清光绪年间,第14代传人率沈氏族人迁至申浦(上海市前身),因住宅春雨山庄周边种以枸橘为篱笆,故世称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沈氏女科重视舌诊,第19代传人沈绍功临证尤其强调“舍症从舌,一锤定音”,如苔腻用温胆汤(茯苓、枳壳、竹茹、陈皮、石菖蒲、郁金),不腻用杞菊地黄汤(枸杞子、野菊花、生地、黄精、生杜仲、桑寄生)。[5,24]

1.3.1.2 蔡氏妇科

江湾蔡氏妇科,始于先祖蔡杏农,盛于第7代传人蔡小荪。第5代传人蔡小香创办了最早的全国性医学团体——医务总会,后更名为“中国医学会”;资助创办最早的医学期刊——《医学报》,后又主持创办《上海医学杂志》;创办上海第一个医学学校。第7代传人蔡小荪,上海市名中医,衷中参西,主张中医病机与西医病理变化相结合,创立了妇科审时论治学说和中医周期疗法;重视四诊,尤重问诊,善治不孕不育症,有“送子观音”美称。[6]

1.3.1.3 朱氏妇科

上海朱氏妇科流派始于朱南山,兴于朱小南,盛于朱南孙,发轫于江苏南通,大盛于上海。第1代传人朱南山,师从沈锡麟,因为佣仆之子诊病一剂好转而得名,故称“朱一剂”,后人又称其为“当代医宗”。朱南山提出妇人病治疗大纲,即调气血,疏肝气,补肾气;临证首重问诊,仿仲景“十问”之意撰《妇科试问口诀》。第3代传人朱南孙,有“三代一传人”美称,临证注重病机分析,提出“审阴阳,看动静”的诊治要领,治疗上总以“从、合、守、变”四法为主,创加味没竭汤(即化膜汤)、调经促孕汤、补肾活血方等验方。[7]

1.3.2 浙江中医妇科学术流派

浙江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浙江医药的发展,与其他地区的中医妇科流派相比,浙派中医妇科流派兴起早,发展迅速。浙派四大中医妇科流派宁波宋氏妇科、海宁陈氏妇科、绍兴钱氏妇科、萧山竹林寺妇科,在南宋时期都已发展成形。如陈氏妇科流派的起源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后唐到北宋,称“陈氏医家”;第二阶段,南宋至今,称“陈木扇女科”。陈氏妇科流派始于先祖后唐宫廷药局奉御陈仕良,源于南宋陈沂。陈沂,字素庵,著《陈氏女科秘兰全书》《素庵医要》,建炎末年随高宗南渡至临安(今杭州),因治康王妃吴氏之危疾有奇效,得赐御前罗扇,故世称“陈木扇女科”。陈木扇女科尤重问诊,创“陈氏女科十问”,擅从肝、脾、肾调和气血、阴阳、脏腑,提出清热凉血、补益气血的安胎新法。其代表著作主要包括《陈氏女科秘兰全书》《荩斋医要》《陈氏女科秘要》等,代表方主要有陈氏安胎饮、桃仁红花煎、蝉翼散等。[8,25]

1.3.3 天津中医妇科学术流派

天津哈氏妇科流派源自清代末年,始于哈文林和哈昆弟两兄弟,盛于第3代传人哈荔田,发轫于保定地区,大盛于天津,至今已延续五代。第3代传人哈荔田创建中医学校,临证重视气分药,分气中气药、血中气药,认为气分药可以使方药灵动;推崇易水学派,主张病证结合,擅长以脾肾为根本治疗崩漏。第4代传人哈孝贤创制“功血宁Ⅰ、Ⅱ号冲剂”和“更血宁Ⅰ、Ⅱ号冲剂”,治疗青春期和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创“肌瘤丸”治疗子宫肌瘤,研制“中药阴道泡腾片”外治宫颈糜烂。天津哈氏妇科流派代表著作主要为《哈荔田妇科医案医话选》,代表方主要包括痛经汤、二甲丸、红英饮等。[9,26]

1.3.4 三晋中医妇科学术流派

三晋中医妇科流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晋中平遥道虎壁王氏妇科流派,肇始于北宋。始祖王厚,传承千年,人才辈出,至今已有29代。第8代传人王士能,因为元朝皇妃治病有功,皇帝赐“龙衣”,并封其后人为“历代良医”。第12代传人王伯辉,因为元朝皇亲诊病有功,顺帝封其为“世承先代医人”。第27代传人王培昌总结三晋王氏妇科学术思想为辨证上以张仲景辨证论治为基本,治疗上重视脾胃正气,擅调气血冲任。王氏妇科代表著作主要包括《王氏脉诀》《王氏妇科秘方》《王氏妇科验案》等,代表方主要为紫苏和气汤、王氏生化汤、王氏清化止带汤等。[10]

1.3.5 龙江中医妇科学术流派

龙江韩氏妇科是龙江中医妇科流派的代表。始于韩氏先祖韩儒林,盛于第3代传人韩百灵,发轫于东北,大盛于龙江。第3代传人韩百灵,黑龙江四大名医之一。韩百灵基于《黄帝内经》理论,创立肝肾学说;基于《金匮要略》理论,继承、发展和创新了同因异病、异病同治理论,创制大量妇科名方,如百灵调肝汤、百灵育阴汤等。[11,27]据《黑龙江省志·卫生志》记载,1976年,韩百灵诊治日本友人大石志良夫人的不孕症有奇效。[28]192第4代传人韩延华,继承其父学术思想,提出“肝主冲任”理论,通过疏肝解郁、调益肝肾、疏肝活血、疏肝健脾等方法调理冲任。

1.3.6 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

在众多岭南中医妇科流派中,广府罗氏妇科流派和粤东潮汕蔡氏妇科流派声名远扬。

1.3.6.1 广府罗氏妇科

广府罗氏妇科流派起源于晚清儒生罗棣华,盛于第2代传人罗元恺,始于广东之南海、广州,行于岭南。第2代传人罗元恺推崇张介宾的学说,认为肾阴以天癸、肾水为主,肾阳以肾气、命门为主;重视肾脾,首创“肾-天癸-冲任-子宫轴”,依从《素问》“阴虚阳搏谓之崩”之论,临证常用二稔汤和滋阴固气汤;创制验方滋肾育胎丸、田七痛经胶囊、橘荔散结丸等。[12,29]

1.3.6.2 粤东蔡氏妇科

粤东潮汕蔡氏妇科,因潮汕谐音“大娘巾”,又称大娘巾妇科,始于明朝,至今已有26代。蔡氏妇科位于汕头程洋冈,韩江干流之江海交汇处,唐宋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口岸。始祖蔡敏斋精研盛端明《程斋医抄撮要》,著《妇科杂症》,开创了蔡氏妇科一派。至清康熙年间,蔡氏妇科分为两系,即卫生馆系和宁静斋系。卫生馆系传人蔡瑞凯将蔡氏妇科传至泰国,其子蔡璧煌继承父业,任泰皇御医长。第13代传人宁静斋系蔡仰高,广东省名老中医,德高术精,善用道地药材,自拟经验方甚多,如创补中固经汤治疗崩漏;重视脉诊,著《中医脉诊经验》《妊娠脉法和妊娠病疗法》;善治带下病,以新病、久病分治,著岭南地区首部带下病专著——《带下病论治》。[13,30]

1.3.7 云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

云南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汉族文化的传播,离不开汉族移民的迁入。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派军平定云南,姚氏先人随大军至滇,后脱离军队定居云南。第3代传人姚文彬,字质斋,尤擅诊脉,著《姚氏通微脉诀》,因光绪年间为云南巡抚之女诊脉精确而有“悬丝切脉”之誉;创立姚氏调经汤、姚氏保产达生方、姚氏资生丸、固护胎元方、化带汤等妇科方剂。第5代传人姚贞白,雅称“孟尝君”“姚茯苓”,昆明善治妇人病四大名医之一、云南四大名医之一,姚氏妇科医学集大成者,创制“姚济神效散”“七香汤”等验方。第6代传人姚克敏是第一批全国中医妇科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代表性传承人。姚克敏认为妇人病当以血为本,以气为动。其基于《金匮要略》妇人 “虚、积冷、结气”病机,着眼于“气结百病生”,结合昆明人体质多为阳多阴少,归纳出女子多郁火的致病理论,提出“首重肝脾冲任、运转机枢”的治疗理念,创制大量名方,如姚氏新加补血汤、七炭止血散等。[14]

1.3.8 黔贵中医妇科学术流派

黔贵中医的发展受地理封闭性影响记载较少。黔贵丁氏妇科流派,肇始于清乾隆年间,至今传至第11代。因太平天国运动,先祖丁信忠从江西辗转至贵州瓮安县。第4代传人丁可能,创建“丁松龄药号”,其以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而闻名遐迩。第9代传人丁启后,师从王聘贤。丁启后总结了丁氏妇科学术思想,提出“阴血留存论”“解郁化滞论”及与之相关的辨证体系,认为妇科临证当重视“盛”与“通”的关系。黔贵丁氏妇科流派代表著作主要为《丁启后妇科经验》《丁氏妇科中医诊疗法》;代表方主要有妇人止痛散、滋阴固冲汤、恶露不绝方等。[31-32]

2 地理区域性指标

2.1 地理区域

不同时期地理区域划分方法不同,而地域性中医妇科流派产生的时期也不同。以龙江韩氏妇科流派为例,其肇始于清宣宗道光年间,主要在哈尔滨发展。清朝哈尔滨属于吉林将军,1954年新的黑龙江省由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而成,哈尔滨属黑龙江省。故若按今行政区划,哈尔滨的管理权发生了变化[33]。

2.2地理环境

不同的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不同,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的人有不同的体质与地方病,因此地域性中医妇科流派的学术思想及诊疗特色也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据《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34-38]及各地地理志相关资料[39-44]统计,上海、浙江、天津、山西、黑龙江、云南、贵州以及岭南8个地区自然地理情况见表4、图1。

图1 不同地区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情况

表4 不同地区自然地理情况

对表4、图1统计结果进行分析:①从年均降水量看,各地都在400毫米以上,雨量充沛。此外,年均降雨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南北地理位置上。②从年均气温看,黑龙江为极寒之地,虽年均气温低,但夏季温度高,最高可达25~28 摄氏度;广东地区气温高,光照充足。③从年日照时数看,广东最长,夏长冬暖,热量丰富,年日照时数可达4 416~4 422小时;贵州最短,年日照时数1 000~1 800小时,所以有“天无三日晴”之说。④从水系看,各地水系丰富,河流众多。总之,虽南北气候差异大,但各地都有适宜耕种的季节。

2.3 道地药材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地形复杂,道地药材资源丰富。道地药材的形成不仅与地理区域、地理环境有关,还与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有关。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道地药材的分布有所不同。据《中国传统道地药材图典》[45]及上海、浙江、天津、山西、黑龙江、云南、贵州以及岭南8个地区省志医药卫生志相关资料[28]167,[46-47],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道地药材分布情况见表5、表6。

表5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道地药材分布情况(种)

表6 不同自然地理分区不同地域道地药材发展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道地药材兴起于汉唐之际,发展于宋明时期,大盛于近现代。山西道地药材发展最快,这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及当时的北方政权密切相关。浙江、岭南地区道地药材的发展仅次于山西,这与气候变化、经济中心南迁东移及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云南、贵州、黑龙江地区道地药材发展较缓,与其地处我国边陲地带且与中原联系较晚有关。天津、上海地区道地药材稀少,但从广义上看,河北和江苏的道地药材都可以说是天津和上海的道地药材,因为天津和上海是从河北和江苏独立出来的港口城市。

各地中医妇科学术流派都擅长使用当地的道地药材。浙派陈木扇女科常以白芍组药对,如桂枝配白芍,当归配白芍,柴胡配白芍;竹林寺女科僧人善用白芷治疗经、胎、产类疾患,其芳香通窍可以下胎,祛风可以止胎前阴门痒,散寒止痛可以治疗妊娠头痛[48];宋氏妇科代表方清经导滞汤中有浙江道地药材白芍、郁金、延胡索,善疏肝养血止痛[4]433。天津哈氏妇科临证善用天津道地药材,如哈荔田创制的治疗寒凝所致痛经的痛经汤中用刘寄奴破血止痛。三晋王氏妇科临证用药随处可见山西道地药材,如山西主产北柴胡,三晋王氏妇科常用醋北柴胡以调肝;以四物汤为“坐底方”,血热重时加黄芩,因热所致的胎动不安,亦用黄芩;又善用十全大补方,方中以党参和黄芪相配[10]28-37。龙江韩氏妇科常用麦冬配五味子,治疗心阴亏虚、心肾不交所致经期、绝经前后期和妊娠烦躁[11]281。岭南广府罗氏妇科治疗崩漏时常用二稔汤补气摄血,方中岗稔根、地稔根为主药,具有补血摄血的功效;治疗癥瘕时常用橘荔散结丸散结消癥,方中以荔枝核、橘核为主药[13]198。岭南粤东蔡氏妇科创制的补中固经汤,方中道地药材猪毑稔具有化积消滞、祛风益肾功效;岗稔根具有滋阴补肾,益血安胎,收敛止泻,止血等作用;牛大力具有补虚润肺,强筋活络作用。云南姚氏妇科常用当归,以其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功治疗妇科血虚诸证[14]68。黔贵丁氏妇科临证常用吴茱萸配桂枝以温经散寒;用杜仲配菟丝子以补益肝肾;用黄连配阿胶,交通心肾以治疗妇人绝经综合征[32]211,275。

3 小结

本文选取上海、浙江、天津、山西、黑龙江、云南、贵州以及岭南8个地区进行研究,原因如下:第一,从范围看,涵盖了第一批11家中医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第二,从水系看,八地涵盖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海河、乌江、钱塘江、吴淞江等水系;第三,从经济区看,囊括黄河中游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北黑龙江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等区域;第四,从七大自然地理分区看,囊括了华北、西南、华南、东北、华东五大分区;第五,从气候看,横跨寒带、温带、热带三个温度带。

综合来看,山西妇科流派发展较早,与早期北方战乱,而山西三面环山,相对安全,且其又位于黄河中游,有黄河支流汾河灌溉,宜于居住。浙江妇科流派发展较早,与南宋建都临安,经济中心南移,江南高速发展有关。上海、天津、广东妇科流派发展都离不开海上贸易的发展,航海贸易的发展使上述三地自清末至近现代发展较其他地区迅速。云南、贵州少数民族众多,人口较少,早期较为闭塞,晚期因明朝屯军、屯田、移民才发展起来,故妇科流派发展相对较晚。黑龙江地区为我国北疆边陲之地,气候寒冷,宜居性欠佳,故妇科流派发展缓慢。

猜你喜欢

传人流派妇科
“老精神”与“新传人”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容轩读印——明代流派印(下)
海洋玉髓鉴赏收藏的“十大流派”
关于戏曲流派概念及推出新流派的思考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论京剧表演新流派的创立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闽剧传人陈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