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光
2024-03-02李跃平
李跃平
探访寺登村
寺登村是“茶马古道唯一幸存的古集市”,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沙溪镇。体验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与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寺登村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去处。
初冬时节的一个周末,我和朋友一起从剑川县城直奔沙溪寺登村。经过大约30公里的车程,我们就与寺登村来了一次最美的邂逅。寺登村,是古代通往南亚的唯一国际通道,拥有和保存了非常完整的古集市、戏台、兴教寺、寨门、民居建筑和古巷道等大量的历史遗迹,保存至今的传统建筑竟有8.5万平方米,与南方丝绸之路有同样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寺登村因“寺登街”而闻名。在白族话中,寺登街是“寺院所在地方的街”,这个寺院就是兴教寺。《新纂云南通志》载:“兴教寺,在城南(剑川县城)六十里沙溪街,即杨升庵、李元阳咏海棠诗处,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建。”兴教寺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佛教密宗“阿吒力”寺院,至今有600多年历史。
走进寺登村,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世界濒危建筑遗产——寺登街。寺登街历史悠久、美丽古朴、神秘幽静、自然和谐。默然伫立的古槐树,静静流淌的黑潓江,让寺登村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寺登村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村落历史风貌保存完好。在2012年,寺登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寺登街,自古就是白族人民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之地。唐宋时期,寺登村是南诏与大理国的佛教文化传播的重镇。在马帮行走的时代,寺登街三天一市,人群摩肩接踵,场面热闹非凡,汉族、藏族、儒家、佛教、马帮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融合,渐渐使寺登村成为富甲一方的富庶之地。难怪徐霞客在游记中说:“所出米谷甚盛,剑川州皆来取足焉”。
寺登街过去有三个寨门,如今仅剩一座东寨门,呈拱形的门楼全用土坯砌成,历经百年而不倒,门前石板上当年马帮留下的马蹄窝还清晰可见。走进东寨门,穿过一条狭窄短促的小巷,就来到寺登村的四方街。位于四方街南北两端的南古宗巷和北古宗巷最能体现茶马古道集市特色的建筑,特别是建于清末的欧阳大院是“三坊一照壁”的白族典型建筑,极其宽敞,精雕细琢的门、窗、屋檐,带着历史的脸谱和岁月的沧桑炫耀着当年经贸繁荣之地豪门大户的辉煌。
从东寨门出去百余米,可见横跨在黑潓江上的玉津桥。玉津桥最迷人的时候是傍晚时分,在极其温柔的薄暮空气里,微风中夹带着野花野草的香味、泥土的气息和隐约的牛粪马粪的味道。往日的喧闹,随着茶马古道的沉寂而远去,马帮不再浩浩荡荡地穿街走巷,马脖上的铃铛不再叮叮当当地清脆碰撞,但寺登街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痕迹,至今依舊镶嵌在寺登村那段马帮兴盛、商贸繁荣的历史中。
幸好寺登街还存活着,那些被久远的阳光轻轻抚摸过的遗痕,为我们原汁原味地保留了那段关于马帮、茶叶、药材、皮货、食盐等历史片段。寺登街在流动的时光里原汁原味地保持着那片苍古,正是这份历史的苍古,带着小心翼翼的珍惜与呵护,才使古老的寺登街得以在汹涌的商业化进程中留存。
今天的寺登街上前铺后店的每家每户都串联起来,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依然如同过去一样,独特的语言、服饰、音乐,并构成多元文化和谐统一的民俗风情。探访寺登村,满眼望去皆是风景。涓涓溪水绕着斑驳的红砂石板老街流淌,雕梁画栋的民居旁,时光里的陈旧已成绚烂,古老的寺登街正在迎来新生。
当我们离开寺登村的时候,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扫过四方街东侧的魁星阁戏台。这个三重檐式设计的戏台,是当年沙溪的灵魂与核心,虽然略显斑驳,但它静默中的厚重,早已成为岁月的一部分,成为寺登村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和乡村振兴的“幸福引擎”。
剑川古城
剑川古风依旧,古习犹存,始终保留着浓郁的原生白族本土文化和独特的阿咤力佛教密宗文化。然而此前,我从未到过剑川,除了知道它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有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其它是一无所知。
这次去大理,无意中听说,剑川是金庸先生笔下的“南天瑰宝”之地,其自然人文景观、地域风情风貌、民族民俗文化都是有看头的。听友人这样一说,我对剑川天然生了一份亲近之意,便决定去一趟剑川,去触摸那些虽然远去但还仍看得见的历史。
剑川,山形如剑,河流如川,尤其是充满着孤胆侠客之风的“剑川”二字,更有一种神秘之感。剑川古城位于老君山系的金华山下,素有“三江名镇”之称,是汉、藏、白、纳西等民族文化、经济交往的枢纽。剑川古城始建于元代,至今依旧保持着走向不变、尺度不变、格局不变的风貌,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是国务院批准列入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我们到达历经沧桑却古貌依旧的剑川古城,只见护城河、壕桥犹存。潺潺流水,悠悠古道,伴我慢慢穿越回古镇的旧时光。剑川古城呈现出丰富的多元文化形态,这里以白族为主,白语为主要交际语,白族民风民俗保留十分完整。听着流水声,看着蓝天白云下的白墙黛瓦和两边的老房子,不禁让我感叹,这才是古镇应该有的样子。
我们从文照街经西门直上西门外文庙,路面由青石板连成左中右三条主线,其间用弹石镶嵌。按照旧时士大夫等级观念,正中的青石板路面只准老年人、达官显贵、读书人行走,其余人只能靠边行走。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两旁民居前设铺台,后置庭院,体现了茶马古道重镇商贸繁华的特色,作为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古城的居民至今仍生活在鲜活的文化生态中。
古城的民居是典型的白族民居,青砖、鹅卵石混合铺就。“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白族民居建筑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剑川古城的民居极富特色,小巧玲珑,布局严谨,广植花木,清新别致。古城保留完整,明、清、民国古建筑应该是迄今为止最多也最为完善。21座明代院落,130多栋清代建筑,让我迷失在历史的光阴里。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辉。赋予剑川底蕴的不仅是天时地利,还有深厚的人文。西门街古巷通幽,古宅较多。南门古巷通幽,七曲巷四合五天井的何宅,五马坊明代古建张宅赵藩故居“光禄第”,至今保留着明清时代街巷的走向、风格、尺度。从明永乐至清光绪,这里登科及第者累计558名,是名副其实的文献名邦。
剑川古城就在千狮山脚下,交通十分便捷。千狮山是“世界双绝”,其石头雕刻的狮子,有3268只,是全世界最多。掩映在小道、古松、台阶、池塘,青松之间的石狮,形态各异,有站狮、卧狮、俯狮、睡狮、醒狮、醉狮、公狮、母狮、幼狮、瘦狮、胖狮,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9个朝代。剑川石雕工艺精湛绝伦,有独特的韵味,被省政府列入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梅园石雕”可以作证。
剑川石雕历经千年钻研、打磨,传承,形成博大精深的石雕文化。剑川石窟与千狮山石狮群,就是剑川白族石匠艺人创造的两组世界级石雕文化精品。听女儿说,“狮”本来是和“龙”“麒麟”一样,都只是神话中的动物,汉代才有少量真狮子自西域传入,人们开始模仿形态,到三国逐渐形成舞狮,南北朝随着佛教兴盛,“狮”从一种赋予了神力的灵兽,逐渐演变为看守门户的吉祥物。
“木石不分家”,剑川的众多古宅门头很多都雕有装饰性的特色图案,这些精美的作品都出自剑川木雕艺人之手,体现了明代厚实庄重的承重斗拱,还有清代的精雕细刻。剑川木雕艺人古今享有盛名,1996年剑川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木雕艺术之乡。妙笔生花刀斧、锯子、刨子、凿子、木锉、牵钻在木匠手里,木头生花能让木头把许多历史典故、山川人物、花鸟虫鱼栩栩如生。那虚实相间的构图,精细自然的雕法,使人叹为观止。
处处有美景,时时有惊喜。穿行在古城,我的脚步不由得越走越慢,历代风流人物的往事,哪里是走马观花能体味得到的呢,无奈时间有限,很多地方都没走到、看到,但是这小小的遗憾未尝不是好事,因为这能够成为我重来剑川慢慢品读的理由。
剑 湖
去大理剑川之前,我做了许多功课,知道剑川山川秀美,景观众多,如令人惊叹的唐代石刻石钟寺古崖,壮美如画的丹霞地貌石宝山,古朴灵动的沙溪寺登街,都是到剑川不可不去的打卡之地,而我却向往着剑湖。剑湖,光听名字就觉得特别的霸气,听说它还与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有关,这无端增添了它的神奇魅力和不同凡响,也让我这个武侠迷心中充满无限的向往。
剑湖位于大理州剑川县境内,紧靠县城,有着独特的位置和构造,是被誉为“高原明珠”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它由剑湖、玉华水库、森林等组成,其湖面海拔2186米,湖岸线长25公里,平均水深2.7米,是云南重要的高原湖泊之一。趁着去大理采风,我们一行人从剑川古城来到了剑湖风景名胜区。
剑湖湖面虽平静浩渺,却是一个生物多样性明显的高原淡水湖泊,周边环境特别优美。剑湖有云南“第一湖”之称,最主要的是它周边沼泽丛生,养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生态价值甚高。剑湖水质非常洁净甘冽,作为镶嵌于滇西北高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因为它有充沛的水源,除有格美江、金龙河、永丰河、回龙河等注入外,更有湖内四股自涌泉水,沸涌而出,使整个剑湖成为一湖活水,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剑湖的美,在早年前人的记载中也可以一窥一二,前人记载的“剑湖八景”,一曰“海门秋月”,二曰“海面渔灯”。剑湖的神奇与奥妙之处,就在于大自然将最美好的一面和神秘的造物灵感全部宣示在这块宝地上。我们游走在剑湖沿湖的小道之上,眼前不时出现的一潭潭小水,让各种各样的倒影显得更加艺术化,优美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让人不得不惊叹。
剑湖湿地位于我国西部候鸟迁徙的通道上,它既是候鸟迁徙过境时的集结点和停歇地,又是迁徙水禽的越冬的栖息地。剑湖湿地作为紫水鸡的家园,是全国最大的紫水鸡种群聚集地,生活着全中国一大半的紫水鸡。剑湖湿地还是滇西北观鸟最佳地。每到春天,灼灼桃花引得鸟雀争栖,蜂飞蝶舞,紫水鸡、骨顶鸡……生活在剑湖里的小精灵们争先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而每年冬季,特别是11月底,剑湖湿地也进入冬季最佳观鸟时间。多种珍稀候鸟现身,这个时候来此可以拍摄到黑鹳、鸳鸯、黑鸢、普通鵟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还有骨顶鸡、普通鸬鹚、赤麻鸭、灰雁、紫水鸡等等大量候鸟。越冬大雁由几年前的不到10只,发展到现在的上千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灰鹤今年也发现了30多只,有着“鸟中大熊猫”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的身影也在这里出现。
在剑湖湿地,紫水鸡在湖边觅食,湖里各类野生鸟类有的结伴嬉戏,有的成群飞翔。随着剑湖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物种不断丰富,每年到这里越冬的候鸟数量达到了近3万只,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也日渐增多。到了每年11月,红嘴鸥从遥远的北方飞来,一路往南,直到剑湖。它们成群结队,临水而居,成为剑湖的一道独特风景。
漫步于步道上,裸露的枝干间,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众多的鹭鸶和水鸟或遨游于天上,或嬉戏于湖中,小舟轻摇,划出心灵的色彩。尽管冬天的剑湖敛去了那一抹金色,但卻又是别有韵味的,面对坦荡的剑湖,呼吸清朗,鱼翔浅底,欢乐的鱼儿在水草间嬉戏追逐,和芦苇荡间的水鸟交相辉映,这时候,湖面游着几只野鸭子,这虽然是最普通不过的动物,安慰着这即将要消逝的时光,也就在这一刹那世界变得如此宁静。
剑湖是游人的福地,默默地沉淀着时光,哺育着生命,这片充满最浓郁的天地灵气的乡土,自驾、骑行、徒步、观鸟、摄影,都是不可多得的地方,都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作别昔日的喧哗,追忆古道蹄声,一幅幅美丽的剑湖风景,好似一首生活的牧歌,将绿色的情愫向着旷野延伸。
白族三道茶
我喜欢品茶的习惯,好像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峨眉山的竹叶青是我的最爱,而这次到喜洲古镇品味喜洲粑粑,好客的女主人特意为我准备了“三道茶”。三道茶属于茶文化范畴,“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不仅暗合了佛家追求人格完善的境界,而且使茶饮这一雅事在大理成为一种流行时尚。
那天,天气格外地明媚,我们走进喜洲古镇一间兼具古朴与时尚的民宿,民宿的大门外面绿意盎然,花树簇拥。因事先有约,民宿的女主人早已在大门口等候我们。握手寒暄之后,女主人便领我们上了小楼二层的茶室。这间素净的茶室,看上去显得静雅、悠闲,充满禅意。待我们坐下,女主人就忙着准备为我们沏茶。
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族人民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待水沸开,女主人一边为我们沏茶,一边向我介绍三道茶的来龙去脉。古时候,大理是一方崇尚佛教的乐土。大理寺庙众多,饮茶之风盛行,茶成为寺庙中日常饮用、佛事供奉、招待香客和游人的必备饮品。
喝三道茶,那随心的从容,那和谐的气息中氤氲的历史与文化,滋润着白族人民的美好生活。我知道,三道茶当初只是白族人民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随着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现已成为白族民间婚庆、节日、待客的茶礼,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白族三道茶是一种具有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制作三道茶时,每道茶的制作方法和所用原料都是不一样的。我特意看了一下女主人泡制三道茶的程序,她先将水烧开,再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然后还不停用手背测试砂罐的温度。过了一会儿,女主人回过头来朝我们笑了笑,随即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转黄,茶香袭鼻,便将已经烧沸的开水注入砂罐。
体味生活的原汁原味,才能慢慢品出茶的清香,而白族人民匆匆忙忙的一天,也好像是从一盅茶开始的。妻子在一旁摄像,而我已经有些口干舌燥,然而女主人似乎不急。过了一小会儿,女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用双手举盅递到我面前。我双手接过茶盅,看了一眼色如琥珀的茶水,清香萦绕鼻尖,满满烟火气在茶中浑然一体,越发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各地都有这样的风俗,白族人也不例外。“三道茶”的第一道茶叫“苦茶”,不以冲喝为目的,只能以小口品饮,然后在舌尖上回味茶的苦凉清香。女主人递过来的茶盅,只有小半盅,因为浓酽的缘故,滋味虽然有些苦涩,但有一种扑鼻的焦香,让我恨不得举起茶盅,一饮而尽。
饮用三道茶的形式和内容都丰富多彩的。当我喝完第一道茶后,女主人重新用小砂罐制茶、烤茶、煮茶,并在茶盅里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这倒有点像我们喝金丝菊茶的感觉。这样沏成的茶,色彩丰富,香甜可口,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心灵上的安抚。
其实,我爱的还是第三道茶,其煮茶方法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还有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这盅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不仅预示着未来生活的幸福美满和吉祥如意,也会让人的心里涌起浮生偷得片刻闲的幸福感。
品味“三道茶”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让这三道茶每一道都有好滋味和好人情,有了独特的文化内涵。人生如茶,芳香宜人,挥之不去的那份震撼,带着智慧的茶香慢慢沁入我们的生命之中,让我们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
在大理品味砂锅鱼
从崇圣寺三塔回到古城,早已夜幕初上。那万家灯火,流光溢彩的街头,虽然比白天少了许多行人,但气氛仍然很热烈。在外玩了一天,有些疲倦,也有些饿了。女儿说,去吃砂锅鱼吧。作为大理白族自治州一道特有的传统美食,流传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与大理的豆腐煮鱼、大理冻鱼,称为大理的“一鱼三吃”,颇有名气。
说起大理地区特有的传统佳肴,那就非大理砂锅鱼莫属了,在大理众多食法中,最具风味特色的是砂锅鱼。砂锅鱼是大理地方名菜之一,在大理各大饭店都能够品尝得到这道名肴。我知道在大理,鱼的吃法可谓多种多样,有冻鱼、酸辣鱼、海稍鱼……但在我心里,都不及砂锅鱼好吃,但是我始终没有弄清楚,砂锅鱼和其他鱼的做法具体究竟有什么不同。出门在外,全凭女儿安排。我们走进一家靠近酒吧的饭店,虽然早已过了晚饭的时间,但饭店的生意仍然十分兴隆。
望着眼前的场景,妻子说,看来又要等餐了。我说,那不正好,还可以听听歌。酒吧中传出的弹唱声音很大,客人的随唱声也很高亢,不时传出一片啧啧称奇的赞赏。我在听歌的同时,用眼瞟了一眼临桌的食客,只见餐桌上菜叶铺垫的大盘衬垫上,锅中沸滚,漂红映绿,色彩绚丽,清香扑鼻。我用鼻子嗅了嗅,深深地吸了口气。不经意的举动被女儿看到了,她说,由于砂锅保温好,上桌后鲜汤翻滚,香气弥漫。
这些年,女儿一直在云南工作,吃砂锅鱼不下百次,对砂锅鱼的来历、做法,都能够说出个子丑寅卯。今天是我们一家人的单独游玩,没有其他朋友,这正好给我这个纸上谈兵的美食家讨教的机会。女儿也不遮掩,她说,作为大理最早的吃鱼方法,锅和鱼都有着严格的限制,必须用祥云出产的土锅煨肉,而鱼必须是洱海中捕来的弓鱼、黄壳鱼或鲤鱼,加上嫩鸡片、冬菇等十余种丰富多彩的配料炖制而成,这样才质鲜肉美,不腥不腻,别具风味。
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大理砂锅鱼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大理国时期可谓国宴之一,在唐代弓鱼更是南诏国进贡长安的贡品。女儿说,砂锅鱼在大理一带是白族人民款待客人的上等佳肴,黄壳鱼形似鲤鱼,头小、鳞细、肉少、刺少、鲜嫩。白族人对鱼的食法和烹调技术颇具特色,其特点是用具独特,配料讲究,很有地道的云南味道。
但要吃到正宗的砂鍋鱼,从选料就要注意,鱼和锅都准备好,那这道菜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另一半配料就讲究一个鲜字:高汤要用农家放养的土鸡熬出来。
其实,任何一种美食,吃的都是文化。砂锅鱼,不仅味美,而且来源动人。相传很早以前,洱海边上的一户白族渔民,是出名的孝子,为了给双亲过生日,却拿不出几样好菜,正当一筹莫展之际,妻子给出一主意,便去买了一条黄壳鱼和其他几十种配料,熬煮成一锅,取名“三鲜什锦菜”。这样做出来的砂锅鱼,鱼肉滋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这就是大理砂锅鱼的由来。
大理砂锅鱼,色、香、味、形齐备,营养丰富,誉称“十全大补饮食”,大理砂锅鱼做法讲究,配料要全,有时达15种之多,烹制时将活鱼洗净入砂锅,并加入海参、鱿鱼、金钩、火腿、鸡肉、猪肝、腰花、肉片、肉丸、蹄筋以及豆腐、蛋卷、香菇、木耳、玉兰片和其他多种调料,用炭火慢炖至熟,并保持全鱼原形,鱼熟揭开锅盖,鲜香扑鼻、汤鲜肉嫩,入口连绵不绝。砂锅鱼还必须要趁热食用,鱼肉滋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望着热气腾腾,满屋飘香的菜肴,我们一家人脸上的微笑早已合不拢嘴。
汤沸鱼动,如鱼游水的砂锅鱼,承载的是一段记忆,一段感情。是的,故事倒很简单,内容却很丰富,因为大理砂锅鱼吃的是亲情,吃的是孝顺,吃的是家和万事兴的中国传统,难怪凡到大理旅游的外地宾客都以品食大理砂锅鱼为最大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