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栀子豉汤的古代文献分析*
2024-03-01赖云婕徐宁聪
赖云婕,李 艳,徐宁聪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栀子豉汤由栀子、淡豆豉两味药组成,具有清热除烦、宣发郁热的功效。栀子豉汤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它构成简单,组方精炼,主治热郁胸膈证。本方在古代医书中多被引用,历代医家各有发挥和发展,在主治证候、药物配比上有所扩展和变化。现代栀子豉汤常被应用于治疗抑郁症[1]、睡眠障碍[2]等情志疾病,也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4]、更年期慢性咳嗽[5]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这可能与栀子豉汤中药物活性成分有抗抑郁[6]、镇静催眠[7]的作用有关。笔者基于古代文献进行研究,梳理栀子豉汤的历史源流、处方组成、药性、炮制、剂量、服法及临床治疗等信息,明确栀子豉汤的适用病证,分析方药用量和使用方法,以期指导临床,为基础研究和制剂研发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与检索 基于现有中医古籍数据库与知识库进行文献检索,如中国基本古籍库/爱如生典海平台(http://dh.ersjk.com/)、中医智库数据图书馆(https://www.duguji.cn/index)、中醫笈成(https://www.jicheng.tw/)、尚古汇典(https://www.gujidh.com)等,以“栀子豉汤”为关键词进行全文搜索。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1911年及以前的古籍文献;(2)以“栀子豉汤”为名,且有明确记载的成书及作者。在“栀子豉汤”的原文描述中,功能主治、药物组成、煎服方式三者中至少含一条;(3)组成基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8]“栀子豉汤”相同(栀子、淡豆豉);(4)虽不以“栀子豉汤”为名,但药物组成与栀子豉汤相同(栀子、淡豆豉)。
1.2.2 排除标准 (1)只检索到方名“栀子豉汤”而无其他功能主治、药物组成、用法用量相关信息者;(2)以“栀子豉汤”为名,但药物组成完全不同者;(3)以“栀子豉汤”为名,内含药物除栀子、淡豆豉外有其他超过两味药物者。
1.3 文献录入 按要求筛选出的古籍资料以原文为准,原则上不作修改和转换。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数据按照出处、编(著)者、朝代、处方组成、药物剂量、功效主治逐条输入Excel表格中。
1.4 文献分析 以“栀子豉汤”为关键词,经过检索多个数据库并筛选,共获栀子豉汤相关古代文献219条,涉及秦汉、魏晋、隋唐、宋金、元、明、清的古籍分别有4、1、3、39、7、40、125条。其中栀子豉汤相关古代文献部分内容为引用《伤寒论》条文,没有进行补充或解释,予剔除,最终纳入数据共计94条,涉及中医古籍56本。
2 结果
2.1 历史沿革 在纳入的94条文献中,“栀子豉汤”最早见于汉代,按照成书年代和详细记载,筛选出明确记载方药组成、煎服方式的共计18本书,处方记载24处。(见表1)其他古籍条文因没有完全记载组成、主治及煎服故未纳入表格。
表1 栀子豉汤的历史沿革
栀子豉汤为经典名方,出自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有6处记载。文中栀子豉汤对于组成方药的记载为“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绵裹”[9]48。后世医家保留了仲景以栀子和淡豆豉结合命名的办法,后世仍以“栀子豉汤”命名。
2.2 药物组成 栀子豉汤组方精简,仅有栀子、淡豆豉二味药。其中栀子清热泻火,淡豆豉解表除烦,共奏清热除烦、宣发郁热之功效。后世医家在本方的基础上加减,如:用于涌吐的鼠矢栀子豉汤方,用于产后虚烦不得眠的芍药栀豉汤。
2.3 主治病证 《伤寒论》记载,栀子豉汤主治“虚烦不得眠”“烦热,胸中窒”“身热不去,心中结痛”“客气动膈,心中懊憹”“心中懊憹,饥不能食”“按之心下濡”。本研究检索的古代文献中,记载栀子豉汤主治病证出现次数较多的为“虚烦不得眠”“心中结痛”“懊憹”“胸中之邪”,这与仲景所述大致相同。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16]24中对“虚烦”的描述是“邪乘虚客于胸中为虚烦”,对“懊憹”的描述为“表中客邪之气乘虚陷于上焦,烦动于膈使心中懊憹”,后世医家多沿用这里的描述。栀子豉汤主要用于治疗邪气在胸的心烦、不适感。到清代的《温病条辨》描述:“邪气半至阳明,半犹在膈,下法能除阳明之邪,不能除膈间之邪,故证现懊恼虚烦。栀子豉汤涌越其在上之邪也。”[25]73其指出当邪气接近到阳明、胸膈的位置时,出现的虚烦、懊憹,可以用栀子豉汤,从上解其邪气。由此可见栀子豉汤证的病位在上焦,如“心下”“胸中”“膈”等,以“虚烦”“懊憹”“结痛”等为表现,以热为主要特点。
本方除主要用于虚烦、胸中结痛、烦躁不得眠外,还可用作涌吐剂治疗食不消。还有部分医家开创性地将本方用于绞肠痧[27]、霍乱[28]、虚人内陷[29]等。栀子色赤象心,味苦属火,性寒,可导火热下行;淡豆豉形象肾,色黑入肾,轻浮引水液上升。这两味药调和阴阳,平衡水火,能够解除烦热,缓解胸中疼痛,改善睡眠。陈修园[21]认为栀子豉汤主要是解烦,并非涌吐作用,涌吐是服药后的表现,使得邪有出路。
2.4 功效解析 栀子豉汤主治热郁胸膈,症见身热心烦,虚烦入睡困难,烦躁,前胸部疼痛不适,可能伴随舌红苔微黄、脉数等热象表现。《汤液本草》[30]中描述:“栀子豉汤治烦躁烦者,气也躁者,血也。气主肺,血主肾,故用栀子以治肺烦,用香豉以治肾躁,躁者懊憹不得眠也。”邪气在上位,取栀子苦味涌吐虚烦,胜热邪。烦也是热的表现,涌热也需要用苦味胜热邪,所以用苦寒的臣药淡豆豉,助力栀子涌吐虚烦,两药合用,既可散胸膈烦热,又可升发邪气使得邪有出路。栀子为君药,轻虚上浮,性苦泄热;淡豆豉源于蒸晒酝酿,能够宣发蕴蓄的痰涎和结气。正如吴昆所言:“栀子味苦,能涌吐热邪;香豉气腐,能克制热势,所谓苦胜热,腐胜焦也。”[20]22两药合用共奏清热除烦、宣发郁热之效。
2.5 剂量分析 汉代以来,后世医家对于栀子豉汤基本上沿用了栀子、淡豆豉的组合,且大都保留了《伤寒论》所载的剂量和用法。其中唐代《千金要方》[10],宋代《圣济总录》[12],明代《奇效良方》[19],清代《时方妙用》[24]、《温病条辨》[25]所载栀子豉汤的用量有所调整。后世医家如收录栀子豉汤并未说明用量,一般指的是《伤寒论》中栀子豉汤之用量:“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绵裹。”[9]48同时古代医籍中还存在一些栀子豉汤的同名方,除了栀子和淡豆豉还有增加,如:唐代《外台秘要》[11](加鼠矢、生姜),明代《证治准绳》[23](加芍药、当归),《医方考》[20](加枳实),清代《长沙方歌括》[21](加甘草),这些基本遵循原方基础,增加的药物加强了功效。
《伤寒论》中剂量单位有“斤”“两”“升”“合”“枚”“个”等,其中“枚”“个”不是规范的单位,归类较为模糊[31-32],具体的质量也受限于药品的个体大小。在汉代,容量单位中用于药材称量的多为“升”“合”。如《说苑》云:“十龠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33]据博物馆藏汉代农铜合、汉铜斗的实际容量计算,汉代“升合”制与现代剂量的换算为1合=20 mL[34],唐代保留和沿用了汉代的计量方式[35]。宋代官方度量衡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6]的成药标准:“二钱半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现在学者考量了宋代时期的大小秤制度,确定北宋时期普遍实用大制即今制,其分、两之间的换算为1分=2.5钱,1两=4分。明清两代度量衡制度基本一致,医用度量衡沿用宋代分、钱、两十进制。栀子豉汤中栀子的剂量主要以“枚”为单位,有的则强调“肥栀子”“大者”,这可能与栀子的品质和种类相关。结合各朝代度量衡及转化为现代剂量,栀子豉汤中的药物剂量见表2。按照《伤寒论》原意治疗上焦有热,虚烦者用栀子(大小如常)14枚(折合现代10~15 g),淡豆豉约80 mL(15~30 g)。也有其他情况用量较大,如《千金要方》[10]中“香豉三升”用于食宿,《外台秘要》[11]中“豉三升”用于食不消,此时用量较大,余入汤剂治疗时用量大致相似。
表2 栀子豉汤中的药物剂量
2.6 药物种类和现代药理
2.6.1 栀子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外用还能消肿止痛[8]259。栀子的主要成分是单环单萜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等[37]。现代药理研究还发现栀子具有抗炎[38]、抗病毒[39]、保护神经[40]、调血脂[41]、保肝利胆等作用。栀子最早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中,原名“卮子”“支子”,“味苦、寒,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42]。除栀子外,还有一种形态稍大的名为“水栀子”,现代中药实验研究认为栀子与水栀子的大部分DNA序列相同,推测二者为同一物种[43],两者在解热、抗炎、止泻作用上效果相近[44]。《雷公炮炙论》记载:“凡使,勿用颗大者,号曰伏尸栀子,无力。须要如雀脑,并须长,有九路赤色者上。”并将另一种命名为伏尸栀子,即如今的“水栀子”[45]。前文提及栀子豉汤对栀子用量的描述欠精准,汉代起大多以个数“枚”作单位,但用药时可有“大者”“肥大者”的描述,后世大多沿用。张仲景对两种栀子也有区分,《伤寒论》[9]92中栀子柏皮汤以“肥栀子十五个,擘”入药,治“伤寒身黄发热”,栀子豉汤以“栀子十四个,擘”入药治疗“伤寒下后虚烦”。在《外台秘要》[11]中记载的栀子汤以“肥栀子十四枚”入药,治疗虚烦不得眠,《圣济总录》[12]也记载用“栀子肥大者四枚”,可见在古代就有两种栀子入药的记录。目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作为饮片被使用的是栀子,水栀子是其混淆品,两者可以栀子苷为检测成分进行辨别[8]260。
2.6.2 淡豆豉 淡豆豉始载于《名医别录》[46],是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黑豆)的发酵加工品。淡豆豉味苦、辛、凉,归肺、胃经,具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的功效[8]342,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淡豆豉具有保护心血管[47]、防治骨质疏松[48]、抗糖尿病[49]、抗抑郁[50]等作用,大豆异黄酮类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和质量评价指标[51]。从制作原料来看,宋代《本草图经》载有用“刀豆”用于豆豉制作:“江南人作豆豉,自有一种刀豆,甚佳。”[52]《中药炮炙经验集成》[53]记载以“赤小豆”为淡豆豉原料,但历代品种主流为黑豆。豆豉的制作首次在《齐民要术》中记录,经发酵屋设置、时间选择、用豆量、煮豆、捞出、晾凉、堆积制曲、反复翻曲、洗曲、下窖、发酵、曝晒等一系列过程制作淡豆豉。按照《齐民要术》的描述:“悉着白衣,豉为粗定。从此以后,乃生黄衣”是不同发酵时间出现的颜色变化[54]。
到后来豆豉制作技术又有发展,有干豆豉、水豆豉、淡豆豉、咸豆豉等品种。作为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发酵食品,在唐代传入日本,并发展为当今的日本国民健康食品纳豆;在我国则是逐渐发展分化,形成中药淡豆豉和食品豆豉[55]。明代《本草纲目》[56]明确药用豆豉当为淡豆豉。盐豉不为药用,其云:“诸大豆皆可为之,以黑豆者入药。有淡豉、咸豉。治病多用淡豉。”淡味的豆豉偏发散,走表,咸味入肾走下焦,虽然在古代有咸豆豉和淡豆豉之分,一般解表时都应用淡豆豉,咸味豆豉用于食品[57]。现在的中药学教材淡豆豉也归于解表药范畴,因此栀子豉汤中应为淡豆豉。
2.7 栀子豉汤的制法 栀子豉汤原方剂型为汤剂,大多描述为“先煮栀子”,先煮栀子,有利于制约栀子寒性,便于有效成分析出[58]。《伤寒论》最早记载栀子的炮制方法为“擘”,后世医家对本方中栀子炮制的记载并不详,但清代医家对《伤寒论》的解读大多认为栀子为焦用或炒用。后世医家也有提出栀子宜生用,如《温热暑疫全书》[26]中明确记录栀子为生用,清代《市隐庐医学杂著》[59]也认同伤寒方中之栀子用生,用以探吐,非用以发汗。栀子的不同炮制品中栀子苷的含量有明显差异,炒黄、炒焦、炒炭后含量明显下降,而姜制、酒制品含量变化不大,还有研究发现加热炒制有利于栀子肝毒性成分的减少[60]。对于栀子的炮制和用法各医家没有详细说明,有待进一步研究。而在实际临床中,若患者热象明显可以生栀子入药,若患者脾胃虚寒,可以炒栀子入药或酌情减少栀子用量。
2.8 栀子豉汤的服用方式分析 中药服用方法对临床疗效有一定的影响。“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9]171对于栀子豉汤服用的描述大多为“得快吐止后服”,“若一服安,即勿服”,“得吐便止”等强调中病即止,防止涌吐过度或清透过度伤及正气。但医家有“不拘时服”这样的描述,这可能与栀子豉汤的用量相关,一般情况使用栀子豉汤当“虚烦”“懊憹”等热象症状消后可暂停服用,避免药物寒凉损伤脾胃,具体临床应用须结合患者的体质情况而定。
3 小结
通过对栀子豉汤的古代文献进行梳理,认为栀子豉汤首见于《伤寒论》,由栀子、淡豆豉两味药组成。后世医家、医籍对栀子豉汤引用论述大多是在张仲景的基础上发挥,基本遵从《伤寒论》,用于热郁胸膈之虚烦、不寐、胸中痛等“烦”“热”表现。其具有清热除烦、宣发郁热的功效,只要符合热郁胸膈这一核心病机就能够运用。各代医家对原方进行解释、分析、逐步扩大该方使用范围。用药用量方面用于常见的清热除烦一般沿用《伤寒论》中栀子14枚,豆豉4合,具体用量应结合实际情况。现代用药应结合患者情况,根据患者的热象和整体情况使用生栀子或炒栀子,服用次数也需要结合患者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