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墓葬出土仪仗俑类型学研究

2024-03-01薛玉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期
关键词:类型学唐代研究

薛玉辉

摘 要:唐代墓葬出土的仪仗俑数量较大,而且种类繁多。在俑类研究中,有根据其放置位置和用途进行分类的,也有按陶俑的形象进行分型分式的。文章通过对仪仗俑类型学研究分析,对唐代仪仗俑的发展变迁做了系统性研究,也为今后研究仪仗俑与墓葬等级、唐代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唐代;仪仗俑;类型学;研究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1.026

仪仗俑大致可划分为人物俑和动物俑。本文主要从仪仗俑大的分类对仪仗俑进行类型学分析和分期。人物俑主要包括骑马俑中的人俑、出行守卫俑、御夫俑、马夫俑和驼夫俑,动物俑主要包括牛车中的陶牛、陶马和陶骆驼。

1 仪仗俑造型特征研究

1.1 人物俑的研究

西安地区唐墓出土人物俑数量较多,而且造型变化丰富多彩。因不同考古发掘简报和报告里对仪仗俑的划分标准不一样,而且对人物俑的分型分式也有不同的标准,本节只考虑在断代意义的基础上对西安地区典型唐墓出土的仪仗俑中人物俑进行分型分式。

1.1.1 文官俑和武士俑

因武官俑和文官俑中有男俑,也有女俑,为便于分类,我们将其单独进行类型学分析。文官俑和武官俑一般体积都较大,和镇墓俑中的天王俑接近。

根据两类俑踏板和执物的不同,文官俑可以分为两型,武官俑分为两型。

①文官俑。带束腰树墩形踏板或没有踏板。双手放置在胸前。Ⅰ型:有束腰踏板,双手拱手与胸前,直立于椭圆形带孔或不带孔方台。康文通墓①出土文官俑束腰带孔踏板,金乡县主墓②出土文官俑束腰不带孔踏板。Ⅱ型:无束腰踏板。两手置于胸前,直立。如司马睿墓③、唐元师奖墓④、唐俾失十囊墓⑤等。

从上述可得,束腰踏板型文官俑从武周时期出现,后到唐玄宗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已基本不存在。

②武官俑。根据踏板分为两型。Ⅰ型:踏板存在,双手拱手与胸前,直立于椭圆形方台上。如金乡县主墓、康文通墓等。Ⅱ型:踏板不存在,直立。如长武郭村唐张臣合墓⑥等。

从上述可得,武官俑的发展变化与文官俑一样,都是在玄宗前已基本消失。

1.1.2 男俑

男俑一般包括男骑马俑、男立俑、男仕俑、男侍俑、马夫俑、驼夫俑和牵牛俑等。男俑根据冠饰可以分为四型:幞头俑、小冠俑、风帽俑和笼冠俑。

①幞头俑。按幞头俑的高矮、形状可分为三型。Ⅰ型:平头幞头俑。幞头顶部地坪,扎结松散。如唐司马睿墓、段蕳璧墓⑦、郑仁泰墓⑧、长武郭村张臣合墓等。Ⅱ型:高头幞头俑。幞头顶部较高。如康文通墓、姚无陂墓⑨、懿德太子墓⑩、唐安公主墓k等。Ⅲ型:球形幞头俑。幞头分为两瓣,呈球形状。如唐安公主墓等。

从上述可得,唐代初期最为流行的是平头小样式幞头,武则天以后幞头开始变高,天宝末年出现两个巨大球形,德宗时期幞头开始有棱有角。

②小冠俑。小冠也叫作平巾帻,由汉代平上帻发展而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小冠或平巾帻l。小冠俑的造型一般为双手抱于胸前,做站立状。根据小冠上刻划纹的清晰度,可以分为两型。Ⅰ型:小冠刻划纹清晰可见。如段元哲墓等。Ⅱ型:小冠刻划纹模糊。如司马睿墓、段蕳璧墓等。

从上述可得,小冠俑在武周时期及以前,小冠上面的刻划纹清晰可见,但在武周之后逐渐变得模糊。

③风帽俑。风帽俑一般包括了立俑和骑俑。根据风帽的顶部特征风帽俑可以分为三型。Ⅰ型:风帽顶部低而圆。头戴风帽,风帽顶尖而圆。如唐司马睿墓、新成长公主墓m、李爽墓n、唐王府君墓o等。Ⅱ型:风帽顶部高而大。如长武郭村张臣合墓、元师奖墓、姚无陂墓等。Ⅲ型:风帽顶部高而倾斜。如金乡县主墓、李承乾墓p、唐高力士墓q、俾失十囊墓等。

从上述可得,武周时期开始,风帽俑风帽的顶部逐渐从低变高,其顶部也逐渐由圆形变为倾斜。

④笼冠俑。笼冠俑也包括立俑和骑俑。根据笼冠的特征笼冠俑可以分为三型。Ⅰ型:笼冠呈方形。如李爽墓等。Ⅱ型:笼冠顶部略窄,呈长方形。如司马睿墓、新成长公主墓、董务忠墓r、元师奖墓、惠庄太子墓s等。Ⅲ型:小冠和笼冠合为一体。如懿德太子墓、金乡县主墓、惠庄太子墓等。

从上述可得,唐太宗时期主要是方形笼冠,武周以后笼冠逐渐由长方形变为笼冠和小冠合为一体。

1.1.3 女俑

仪仗俑中的女俑包括女骑马俑、女侍俑、女立俑等。唐代女俑的变化最为明显,从体型瘦小苗条到胖瘦适中,再到以胖为美时的肥胖、臃肿,这一系列变化特征都能够作为对女俑进行类型学分析的方式。

以体形为特征,女俑可分为三型。Ⅰ型:体形瘦小修长。部分发髻较低而且较平,在头顶盘绕,如段蕳璧墓等。部分发髻为向一侧梳妆的半翻髻,如司马睿墓、李爽墓。部分发髻为在头顶两侧分布的双翻髻,正视时可看见两个发髻像球体,如郑仁泰墓、姚无陂墓等。Ⅱ型:体形胖瘦适中。部分發髻为向一侧梳妆的半翻髻,如新成长公主墓、俾失十囊墓等。部分发髻较低而且较平,发髻顶部略微倾斜,如新成长公主墓、懿德太子墓。Ⅲ型:体形肥胖、臃肿。此类型的女俑与其他两型女俑相比主要体现在体态上的肥胖、臃肿,脸部较为丰满。根据其发型特点可分为倭堕髻t、高髻等。

从上述可得,高宗时期和武周时期女俑以体型瘦小型为主,武周时期肥胖适中型女俑较为常见,玄宗时期以胖瘦适中型女俑为主,到后期逐渐发展为肥胖臃肿型女俑,玄宗以后以肥胖、臃肿型女俑为主。

1.2 动物俑的研究

唐代墓葬出土的陶动物有很多种,本节主要研究仪仗俑中的动物,包括陶马、牛和骆驼三大类。陶牛主要是用作出行时的工具,以牛拉车的形式出现。驼俑一般用于出行驮载物资等。

1.2.1 陶马

根据马的动作,可以分为三型。Ⅰ型:头低垂,做沉思状。如新成长公主墓、长武郭村张臣合墓、康文通墓等。Ⅱ型:动作丰富,有的做嘶鸣状,有的做回头状,有的做仰头站立状。如懿德太子墓、章怀太子墓u、金乡县主墓等。Ⅲ型:卧马。制作简单,工艺简陋。如高力士墓、唐安公主墓等。

从上述可得,从武周时期到玄宗时期,马的造型生动,造型各异,富有内涵;而到玄宗以后,大量卧马出现;到德宗后期这种大型陶马已基本消失。

1.2.2 陶骆驼

根据动作可以分为两型。Ⅰ型:立驼。在唐代骆驼驼峰的有无是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有单驼峰、双驼峰两种。双驼峰墓葬,如西安南郊唐墓(M31)v、西安西郊中堡村唐墓w、西安西郊唐墓x等。单驼峰墓葬,如孙承嗣夫妇墓y等。Ⅱ型:卧驼。在选择的典型唐墓中暂未发现单峰卧驼。如唐韦泂墓z、高力士墓、唐安公主墓等。

从上述可得,陶骆驼的变化与陶马很相似。玄宗以前陶骆驼造型多姿多彩,之后逐渐出现了卧驼。

1.2.3 陶牛

根据牛的动作分为两型,做站立状的牛和卧牛。Ⅰ型:做站立状,部分位于长方形踏板上。四肢发达,健壮,可作为驾车之用。如新成长公主墓、长武郭村张臣合墓、唐安公主墓等。Ⅱ型:卧牛。体型较小,做休息姿态。如金乡县主墓等。

從上述可得,陶牛的造型变化与陶马、陶骆驼相同。值得注意的是,陶牛的消失比陶马、陶骆驼早。

2 仪仗俑高度的研究

2.1 人物俑高度的研究

对于仪仗俑的高度,唐代有明确的规定,不同等级的墓葬仪仗俑的高度不同。

唐代墓葬中的随葬品等级差别分明,如《唐会要》里有关于随葬品陪葬等级差别的介绍,王公贵族除外,给去世的人送终所使用的明器等五品都有其集体的数量和大小,根据被葬者品级的高低,都有其详细的明文规定。国家律令甚至连丧葬用品的材质、数量、高度等都有明确规定。《通典》卷86和卷108、《唐会要》卷38中记载了国家对百官使用明器的规定(表1)。

通过上述文献记载的仪仗俑中人物俑的高度要求,通过对典型墓葬出土人物俑、动物俑的高度的统计分析,来研究人物俑高度的发展变化轨迹。

根据表2对典型墓葬出土人物俑与骑马俑中人俑高度的统计,并按年代的变化顺序,可制成人物俑高度变化曲线图(图1),清晰反映人物俑发展变化。

从图1可以看出,在650年左右,人物俑的高度逐渐增高;650—725年左右,人物俑的高度不稳定,但总体高度保持在一定的平均水平,较650年前有所偏低;745年以后,人物俑的高度呈下滑趋势。

2.2 动物俑高度的研究

唐代对墓葬随葬规定较多,但对仪仗俑中动物的尺寸没有明确规定。随着唐代社会变迁,动物的高度也不断变化。

根据表2的统计,可制成动物高度变化曲线图(图2),更直观地分析陪葬动物的发展变化。

从图2可以看出,649—725年左右,陶马、陶牛、陶骆驼的高度逐渐增高;725年以后,陶马、陶牛、陶骆驼的高度下降并趋于平缓。

3 仪仗俑分期研究

王仁波先生将北周至唐的陶俑分为四期。第一期为北周到隋代,以牛车为主的仪仗俑。第二期为武德到景云年间,以乘马为主体的俑群开始盛行。第三期为景云到贞元年间,以乘马为主体的仪仗俑群继续盛行。第四期在至德以后,一般墓中的仪仗音声队逐渐消失,仪仗俑的数量寥寥无几。孙秉根先生根据西安、洛阳两地的隋唐墓葬资料将随葬俑分为四期,仪仗俑也出现在前三期中且变化规律与王仁波先生的总结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每期的时间范围不同。

根据对仪仗俑的类型学研究和其高度的发展变化,初步将唐代墓葬出土仪仗俑分为三期(表3)。

第一期(618—648),相当于初唐时期。这一时期的男俑笼冠呈方形,幞头相对较低,在640年左右笼冠逐渐变为长方形。风帽俑顶部低而圆。小冠俑刻划纹较为清晰。女俑多平肩细颈。陶马和陶骆驼相对较多,陶马和陶骆驼的高度变化不明显。

第二期(649—745),相当于盛唐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官俑和武官俑的数量较多。男俑幞头较低,近似平头。风帽俑的顶部逐渐开始增高,笼冠俑笼冠顶部略窄,小冠俑刻划纹有的清晰有的模糊。女俑体形逐渐由胖瘦适中到体形高大、臃肿,骤显丰满。大型陶马、陶牛和陶骆驼开始出现,并风靡整个社会。到710年以后,大型陶牛逐渐消失。陶马、陶牛和陶骆驼的高度逐渐增高。

第三期(746—唐末),相当于晚唐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官俑和武官俑逐渐消失。男俑幞头出现球体形状,顶部较小。风帽俑、小冠俑和笼冠俑消失。女俑逐渐出现了胸像俑。大型陶马和陶骆驼以很少见,多为小型陶马和陶骆驼。在809年左右,仪仗俑已基本消失。陶马、陶牛和陶骆驼的高度逐渐降低。

4 结论

通过对仪仗俑的研究,结合相关的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初步将唐代墓葬出土的仪仗俑分为三期:初唐时期、盛唐时期和晚唐时期。本文通过运用不同方法得出以上的结论,为今后研究仪仗俑与墓葬等级和唐代社会的发展等因素奠定了基础。

从墓葬出土的仪仗俑的造型特征分析和仪仗俑高度的发展变化来看,仪仗俑的发展与唐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及国势相关联。唐朝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再到安史之乱,这是唐朝国势变化的转折点,同样也带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变动。从仪仗俑的造型特征及高度的发展变化分析,在810年之后,仪仗俑的发展序列逐渐开始断层,也就是说仪仗俑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仪仗俑的减少或消失呢,有待更多的考古发掘实物来支撑,也需要我们更进一步进行分析研究。

注释

①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唐康文通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4(1):17-30,61-99,3.

②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安唐金乡县主墓清理简报[J].文物,1997(1):4-19,97-99,2,1.

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唐司马睿墓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5(1):17-30,61.

④宝鸡市考古队.岐山郑家村唐元师奖墓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4(3):48-55.

⑤李域铮.西安西郊唐俾失十囊墓清理简报[J].文博,1985(6):1-4,97.

⑥长武县博物馆.陕西长武郭村唐墓[J].文物,2004(2):40-53,97-98,1.

⑦昭陵博物馆.唐昭陵段蕳璧墓清理简报[J].文博,1989(6):3-12,97-101,2.

⑧陕西省博物馆,礼泉县文教局.唐郑仁泰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7):33-42,77-78.

⑨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唐姚无陂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2(12):72-81.

⑩陕西省博物馆,乾县文教局唐墓发掘组.唐懿德太子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7):26-32,70-71,75-76.

k陈安利,马咏忠.西安王家坟唐代唐安公主墓[J].文物,1991(9):15-27,98.

l孙机.中国古舆服从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172.

m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历史博物馆,昭陵博物馆.唐昭陵新城长公主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7(3):3-29.

n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安羊头镇唐李爽墓的发掘[J].文物,1959(3):43-53.

o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上塔坡唐王府君墓发掘简报[J].文博,2014(3):3-8,2,97.

p昭陵博物馆.唐李承乾墓发掘简报[J].文博,1989(3):17-21,97-98.

q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唐高力士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2(6):21-32.

r程学华,程蕊萍.唐遂州司马董务忠墓清理简报[J].文博,1996(2):86-96,113.

s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蒲城县文体广电局.唐惠庄太子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9(2):5-24.

t程义.关中唐代墓葬初步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7.

u陕西省博物馆,乾县文教局.唐章怀太子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7):13-25,68-69.

v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南郊唐墓(M31)发掘简报[J].文物,2004(1):31-61,3.

w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安西郊中堡村唐墓清理简报[J].考古,1960(3):34-38,7-12.

x陈安利,马咏忠.西安西郊唐墓[J].文物,1990(7):43-46,54,103.

y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唐孙承嗣夫妇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5(2):18-28,97.

z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安县南里王村唐韦泂墓发掘记[J].文物,1959(8):8-18.

王溥.唐会要:卷三八[M].北京:中华书局,1995.

杜佑.通典:一〇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8:2328.

张家怡.唐五代仪仗俑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4):139-141.

猜你喜欢

类型学唐代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以考古类型学视角观察南宋、金境内出土瓷器的互动关系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论音乐考古学研究中类型学方法的应用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唐代铜镜中的设计美学初探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