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感番茄新品种——“品番4027”

2024-03-01刘淑梅侯丽霞苏晓梅吕宏君

农业知识 2024年2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新品种

刘淑梅 侯丽霞 苏晓梅 吕宏君

摘 要:“品番4027”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番茄课题组新育成的口感番茄新品种,2023年寿光国际蔬菜种业博览会春季品种展示交易会專家推荐品种。该品种抗TY病毒,生长势强,株型好,果实中等大小,平均单果重80~120g,果形周正,品质上乘,可溶性固形物8.0%以上,口感酸甜适中,硬度好,适于长江以北地区设施栽培,其他冷凉地区也可种植。

关键词:口感番茄;新品种;种植技术

1 品种来源

“品番4027”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茄果蔬菜育种与栽培团队番茄课题组选育而成的新一代口感番茄品种,课题组多年来致力于樱桃番茄、口感番茄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该品种品质优秀,2023年在寿光国际蔬菜种业博览会春季品种展示交易会上被评为专家推荐品种。

2 品种特性

植株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强,群体间整齐,节间长。叶色深绿,叶片中等,株间通透性较好。坐果率高,平均每花序4~5个果,果形周正微高圆,萼片中长上翘,幼果有绿肩,成熟果转色均匀无果肩,深粉色,果皮亮。平均单果重80~120g,可溶性固形物8.0%以上,果肉厚,口味浓郁,硬度较好,较耐贮运。分子标记检测抗TY病毒病,生产中表现抗性强,病害少,适于长江以北地区设施栽培,其他冷凉地区也可栽培。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茬口安排

春茬:黄淮海地区日光温室可于1月份育苗,2月中旬定植,6月底7月初拉秧;大拱棚2月份育苗,3月中下旬定植,6月底7月上旬拉秧;暖棚也可进行长季节越冬一大茬栽培,一般8月上中旬播种,9月上中旬定植,12月中下旬开始采收,翌年5~6月份拉秧。东北、西北地区日光温室进行晚冬早春茬栽培,根据设施保温条件适当调整播种期。

3.2 设施准备

前茬作物收获完成后,拉秧并清理棚室杂草、地膜等杂物等,保持棚室清洁。根据设施内上茬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土壤和棚室空间消毒处理,根据需求选择高温闷棚或药剂处理,预防下茬作物病虫害发生。土壤处理可选石灰氮、棉隆、威百亩、氯化苦、多菌灵等;棚室消毒药剂可选硫黄粉加敌敌畏(或敌百虫)或45%百菌清烟雾剂等。上茬无病害发生的棚室可在定植前做简单高温闷棚处理,所有通风口、门口加设40目以上防虫网。

3.3 整地施肥

根据设施内作物生长状况判断土壤肥力情况,适当补充农家肥10~15m3,生物菌肥200~400kg,氮磷钾平衡复合肥40~50kg,过磷酸钙80~100kg,微肥2~3kg,或添加黄豆、芝麻酱等;土壤板结严重的地块可在整地前撒稻壳和生物菌剂、生物炭粉进行改良。设施土壤深翻30~40cm,保持地块平整,大小行(60 cm×80cm)作畦,并铺设滴灌带。

3.4 秧苗准备

种植数量较少时可自行育苗,建议使用72穴盘基质育苗,高温季节苗龄30~35天,低温季节苗龄40~45天。大面积种植建议委托育苗厂进行育苗或直接购买秧苗。

3.5 定植

选择晴天下午进行定植,定植前使用常规杀菌剂蘸盘(根部浸水2~3秒即可),搁置2~3小时后进行定植。定植时遵循“提苗提头,深栽浅埋”的原则,预防茎基腐病发生,浇透“定植水”,并加挂黄板、蓝板防控害虫。双行定植或单行密植双边吊秧均可。

4 冬前及越冬期间的管理

缓苗期间,白天适宜棚温28℃~30℃,夜间棚温17℃~20℃,地温不低于20℃。缓苗后,适当降低棚温,白天22℃~26℃,夜间15℃~17℃,缓苗后根据只注重长势适当调节温度控制幼苗生长,避免徒长形成弱苗,影响后期长势及抗性,也可喷施1‰的助壮素(或叶绿素)1~2次控苗。开花前后适当控制浇水,2~3次中耕划锄后加盖地膜保温保湿,促进根系发育。单干整枝,及时抹杈、绑秧。

5 结果期的管理

5.1 水肥管理

植株进入开花结果期,可使用熊蜂或振荡授粉器授粉促进坐果,低温阴雨天可用30mg/kg防落素喷花辅助授粉,随气温降低,激素浓度适当增大,不可全年使用同一浓度点花,浓度过高易产生畸形果,严重时发生激素药害。

第一花序坐果后,随水追施全溶性肥料8~10kg(或冲施腐熟的温热的豆饼水等),尽量浇透,越冬期间应控制浇水。浇水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及时放风排湿,防止病害发生。

5.2 温度、光照管理

冬季夜间棚内温度降至10℃~12℃时,开始使用保温被保温。根据天气状况尽量早揭晚盖,延长光照时间。阴雪天气,适当揭盖,让植株接受散射光。棚内温度白天保持20℃~28℃,夜间13℃~15℃。晴天棚内温度达30℃时要通风降温、换气排湿。棚温降至25℃时关闭风口,利于夜间保温。越冬期间地温对番茄植株生长、根系发育特别重要,提高地温是保证丰产、预防地下病害的关键。及时扣地膜、高垄栽培、提高株间透光率等均可增加地温。也可在番茄栽培行间垄间铺盖玉米秸或稻壳,不仅能够保持地温、降低棚内湿度,次年翻地也可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

5.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对症用药”原则。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定期防病,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喷洒虫螨克、阿克泰等药剂,防治白粉虱、潜叶蝇等害虫。异丙威、腐霉利(速克灵)、百菌清烟熏剂(或粉尘剂)等交替使用,防治灰霉病、晚疫病等病害。9~11月份加喷盐酸吗啉呱、宁南霉素(搭配锌制剂效果更好)、诱抗素、氨基寡糖素等预防病毒。

6 越冬后管理

6.1 温光管理

2月中旬以后,随日照时数逐渐增加,适当早揭晚盖保温被,增加棚内见光时间。定期清洁棚膜,提高薄膜透光性,并及时通风。晴天时,白天棚温上午25℃~28℃,下午20℃~25℃,夜间13℃~15℃。

6.2 肥水管理

根据土壤墒情及植株长势调整浇水量及时间,配合冲施腐熟的豆饼水(豆饼50~70kg/hm2),或硫酸钾复合肥15~20kg/亩或氨基酸肥料5~6kg。进入3月中旬后增加浇水频率,每亩追施全溶性肥料5~6kg或氨基酸肥料5~6kg。生产中根据销售渠道对品质的要求转色期可适当控水控肥,保证品质,采收前一周停止浇水,避免水分过大影响糖度和产生裂果。

6.3 病虫害防治

定期喷施露娜森、可杀得、世高、大生、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病害,可酌加磷酸二氢钾(0.2%)或其他叶面肥。喷杀虫剂时7天后方可采收。冬季低温高湿时可使用烟熏剂,少施用喷剂,避免湿度过大引起病害。

6.4 整枝

及时整枝、抹杈、落蔓,及时摘除老叶、黄叶、病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收获完后及时清理棚室。

7 采收

不同成熟期果实硬度及口感有差异,为保证果实品质及运输安全,建议根据销售渠道运输距离确定采收时期,近距离销售可完熟采收,远距离销售提前采收。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刘淑梅,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番茄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研究方向为番茄新品种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

通讯作者:侯丽霞,女,博士,研究员,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济南综合试验站站长,主要从事茄果类蔬菜育种、栽培及病虫害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新品种
青菜新品种介绍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青菜新品种介绍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青菜新品种介绍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猕猴桃茶树立体种植模式探析
茶园开发与茶树种植技术研究
探讨如何提高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浅析小麦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