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探讨

2024-03-01杨昊

成才之路 2024年4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终身体育宣传

杨昊

摘要: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体育教学作为能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受到广泛关注。中小学体育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改革方向,积极探索特色体育指导模式的科学构建和系统开发,不仅能显著改善体育效果,还能让学生对终身体育运动形成全新的理解,促进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全面创新。教师应解析新课标要求,设定终身体育培养目标;更新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创新教学指导方法,强化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大力开展宣传工作,营造终身体育运动氛围。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体育教学;终身体育;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指导;宣传

中图分类号:G623.8;G633.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4-0069-04

终身体育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改革创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终身体育运动思想和理念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进一步发展和融入,极大地推动了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创新。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体育教师要准确定位终身体育思想的影响,积极探索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措施,全面构建特色体育体系,夯实终身体育改革基础。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落实,素质教育成为各中小学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1]。而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理念的科学渗透需要完善教学方法的支撑,也需要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保障。从这一点看,终身体育运动意识教育具有极高的价值。

1.有助于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強身体素质,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提高免疫力[2]。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遵循终身体育理念的要求,在教学中通过体育活动让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能减轻学生学业压力,改善学生心理状态,逐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中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运动习惯的关键时期,在中小学体育改革中,以终身体育运动的目标作为指引创新体育教学活动,能支持学生良好体育运动意识和运动习惯的培养。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能引导学生接触各种体育项目和运动方式,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潜能,让学生制订完善的体育运动规划,提高学生运动成效,促进学生健康运动习惯的形成。

3.有助于推动体育强国政策的落实

从青少年体育素养培养的视角分析,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一环,能有效提高体育运动素质教育的效果,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终身体育思想并构建全新的中小学体育指导体系,能为体育强国政策的贯彻落实奠定人才基础,使我国体育运动事业蓬勃发展。

4.有助于保障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

全民健身为校园体育改革提供了方向,带动了体育文化品牌的塑造和体育人才模式培养的改革。而中小学体育教学是全民健身运动的基础性构成要素,也是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有效实现的重要路径。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促进终身体育运动思想的渗透,能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搭建相应的平台,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体育后备人才,为全民健身运动的科学推进助力。

尽管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推动我国体育强国政策和全民健身运动的落地,但在实际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的培养仍存在一定的发展困境,会影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激发,具体问题如下。

1.教学目标不贴合终身体育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不贴合终身体育的问题。部分体育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偏重于学生在短期内的竞技表现,如比赛成绩、技能水平等,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的长远目标,目标设置和定位不合理的问题明显。这导致学生在体育课上只注重技能的学习和表现,而缺乏对终身体育的认识和兴趣。

2.教学内容缺乏与终身体育的关联

体育教学应该包括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如健身操、舞蹈等,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和需求。然而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设置的教学内容缺乏与终身体育的关联,教学内容过于注重传统项目和竞技项目,忽视了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造成学生无法接触到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同时,部分教学内容缺乏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关联,难以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不利于学生日常生活中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形成,也会影响终身体育运动培养效果。

3.教学指导难以激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

受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陈旧和教学指导不到位的影响,部分体育教师开展的教学指导活动无法激发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理念,会影响教育效果。具体分析,部分教师对终身体育的宣传和解释不足,造成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比较肤浅,难以形成对终身体育的正确认识。部分体育教师教学指导不科学,造成学生缺乏终身体育自觉意识,甚至引发学生对终身体育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比较低,也会影响终身体育运动指导效果。

4.学校尚未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氛围

良好运动氛围的营造能支持终身体育的科学发展,但是部分学校缺乏对终身体育的足够重视,没有营造良好的终身体育运动氛围,造成学生对终身体育的关注度不足。部分学校不重视与社会相关机构的合作,难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生活化的体育运动训练指导,不利于学生自主参与终身体育运动训练,难以调动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也会限制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

在中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开展终身体育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体育运动技巧指导,使他们能够持续参与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并让学生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提高身体素质,使他们在社交交往、团队合作和个人成长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基于终身体育意识的融合渗透,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应从解析新课标要求出发,更新体育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指导方法,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1.解析新课标要求,设定终身体育培养目标

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在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应重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全面创新[3]。具体来说,教师应准确定位新课标的要求,将终身体育素养的培养作为核心目标,引领中小学体育的全面创新和系统优化,充分彰显体育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效能。同时,新课标明确提出应强化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促进学生良好体育品德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运动意识,因此教师应以此为基础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支持终身体育活动的创新推进和高效化发展。在系统分析终身体育培养方向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设定如下教学目标: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运动项目选择,激发学生对不同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通过系统的体育教学和指导,幫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等方面的发展;通过教学引导,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量锻炼等,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方式;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团体项目的开展和竞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帮助学生释放压力,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与同学、老师和社区的其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促进彼此的交流和互动;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体育的历史、文化和价值,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和体育精神的认同。在设定综合性终身体育运动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教师所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发挥目标引领作用,有效推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终身体育的科学发展和贯彻落实,加快体育运动教学的高效化改革。

2.更新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

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能引领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和教育模式的系统开发。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从终身体育的角度,重构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支持终身体育的创新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具体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系统调查和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情况,然后确定教学内容和体育运动项目,可以在足球、篮球、羽毛球、游泳、田径等项目教学中探索终身体育运动意识教育的落实,也可以从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基本技能的视角促进终身体育意识教育的实施,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保护自己的身体以及预防运动损伤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为了夯实终身体育意识教育活动的效果,体育教师可以筛选体育历史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有效的教育和指导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运动意识。例如,在足球运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的培养需要和中小学体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确定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方向,重点强化学生的终身体育运动意识。教师在筛选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确保教学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足球技能,包括传球、接球、控球、射门等。这些基础技能是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基础,也是引导学生终身参与足球运动的前提。除了基本技能,教学内容还应该包括足球战术和战略方面的知识,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在比赛中合理安排位置、组织进攻和防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战术意识。教师还要重视体育道德和价值观教育,以促进学生体育精神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教师也可以适当地融入足球和文化历史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促进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的高效化培养。这样,通过教学内容的更新和终身体育教学内容的有效渗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保证体育活动的科学性。

3.创新教学指导方法,强化学生体育运动技能

在中小学体育实践中,教师应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带动体育教学活动的全面改革,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高质量地推进体育教学发展奠定基础。具体分析,中小学体育教学低效问题是当前广大体育教师面临的教学难题,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视域下一个不容忽视的有关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课题[4]。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应用,以助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运动技能的优化。例如,在体育运动技战术分析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战术的技巧和方法,体育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在体育技战术学习中常见的错误,解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然后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虚拟现实空间中,使学生在虚拟现实技术的辅助下,直观、形象地了解体育技战术的要点,体验体育技战术在模拟赛场上的应用,从而达到良好的体育运动技能综合训练效果。在此过程中,为强化学生的运动体验和感悟,教师还可以融合应用项目驱动教学、任务探究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到比赛活动中,使学生在真实的体验和竞技运动中加深对相关体育运动技能的理解,从而实现对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高效化培养,创新终身体育,系统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运动热情、能力。

4.大力开展宣传工作,营造终身体育运动氛围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要想更好更快地推进体育教学的创新改革,应加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新媒体技术等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并积极构建新媒体宣传体系,在学校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切实促进体育活动的创新。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借助新媒体平台探索宣传工作的创新开展,在校园中营造终身体育运动教育的氛围,科学开展和落实教育改革任务。首先,创设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学校或体育教学部门可以创建专门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用于发布体育教学相关的内容、活动信息和学生的优秀表现等。教师应通过定期更新和互动,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度,传递正能量和体育知识,并适当地渗透终身体育运动方面的内容,以有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能保持良好的运动热情。其次,制作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线上体育课程。学校在宣传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制作精美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动画、PPT等,用于展示和教学。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可以尝试开设线上体育课程,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体育锻炼和学习,确保通过线上课程的形式,提供多样化的体育内容,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再次,举办线上体育活动,建立体育交流平台。在新媒体环境下,学校可以组织线上体育比赛、挑战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和报道,增强活动的曝光度和影响力,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与此同时,学校应尝试创建体育交流平台,供学生和家长交流体育经验、分享学习成果,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此外,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邀请体育专家、教练员等开展线上讲座活动,分享体育知识和经验,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终身体育运动的兴趣。最后,组织开展多元化的体育主题活动,为学生创设体育运动环境。学校可以举办健康挑战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和健身活动,在活动中应设置目标,如每天跑步一定距离或完成一定数量的俯卧撑等,引领活动高效化开展;可以组织开展运动明星分享会活动,邀请运动员、教练员或体育明星来学校开展讲座,分享他们的成功故事、训练经验和健康生活方式,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可以举办健康博览会,展示各种与体育健康相关的产品和活动,并邀请健康食品供应商、健身器材供应商和健康专家参加,为学生提供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的信息和资源;可以组织校园运动节活动,在运动节中安排各种体育比赛、表演和娱乐活动,让学生参与比赛、观看表演,并享受欢乐的氛围;可以开展校园迷你奥运会,在学校中模拟奥运会的形式,让学生组队代表不同的团体参加各种体育项目的比赛,进而增进学生对国际体育精神和文化的了解。在此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作用,更好地开展新媒体宣传工作,有利于营造终身体育运动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意识。

综上所述,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承担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的重要任务,创新开发体育教学活动,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系统优化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应科学审视终身体育的内涵和要求,并有意识地根据组织实施情况,改革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运动意识。

参考文献:

[1]朱军.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走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40(12):57-59.

[2]戴建波,史紹蓉,黄益苏,等.试论高校终身体育的内涵与外延及其影响因素[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5):660-662.

[3]翟德忠.体育游戏融入体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评《中小学体育教学设计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14):2.

[4]王莹.新课标视域下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休闲体育的策略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8):76-78.

Exploring the Cultivation of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 Awareness among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Yang Hao

(Minzhu Primary School, Pucheng County, Nanp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Nanping 3534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practic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s an educational activity that can strengthen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promote their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has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regard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lifelong sports awareness as an important teaching reform direction. Actively exploring th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and systematic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sports guidance models can not only significantly improve sports effectiveness, but also enable students to form a new understanding of lifelong sports and promote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work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eachers should analyz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set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 training goals; updat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content and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sports activities; innovate teaching guidance methods and strengthen students’ sports skills; vigorously carry out publicity work and create a lifelong sports atmosphere.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lifelong sports; train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guidance;disseminate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育终身体育宣传
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书院文化对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启示
中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技术应用有效性研究
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对高中体育篮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终身体育习惯影响因素与策略
终身体育目标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
浅谈行贿犯罪案件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