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诊断应用

2024-02-29潘昌庆寻乌县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西赣州3422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年2期
关键词:预测值夹层主动脉

潘昌庆 寻乌县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西 赣州 3422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基于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2月~2022年9月收治的40例疑似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全部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 MPR技术检查,并行主动脉数字减影技术(DSA)检查,将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64排螺旋CT MPR技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40例疑似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经DSA检查31例确诊,占77.50%;依据DSA诊断“金标准”,64排螺旋CT MPR技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灵敏度为93.55%(29/31)、特异度为88.89%(8/9)、准确度为92.50%(37/40)、阳性预测值为96.67%(29/30)、阴性预测值为80.00%(8/10),且与DSA检查结果一致性好(Kappa=0.793);64排螺旋CT MPR技术检查与DSA检查急性主动脉夹层Debakey分型、累及区域、伴有钙化与血栓特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 MPR技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有较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且可鉴别疾病Debakey分型、累及区域、伴有钙化与血栓特征。

急性主动脉夹层作为严重心血管急症之一,其病因主要与主动脉中膜结构异常、血流动力学异常有关,具有发病紧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主动脉破裂出血,且会引发严重心脏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早期准确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对临床及时诊治,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数字减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被认为是主动脉夹层诊断金标准,其可清晰显示内膜撕裂情况,判断主动脉分支与动脉瓣受累情况,指导临床诊治,但该检查方式为有创性操作,存在一定风险,应用受限[2]。随着CT技术的发展,近年来64排螺旋CT得到心血管疾病诊断广泛应用,其可显示病变部位血管与血流动力学变化,鉴别疾病特征,且检查具有高密度、无创等优势[3,4]。目前,CT有多种重建技术,其中多平面重建(Multi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技术作为新型重建技术,其成像快速,且整体性好,可全面显示病变累及范围,利于疾病判断[5]。田宏哲等[6]研究发现,64排螺旋CT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有较高诊断效能,且MPR技术可作为首选重建技术之一。但有关64排螺旋CT MPR技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诊断价值尚未明确,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64排螺旋CT MPR技术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医院2021年2月~2022年9月收治的40例疑似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性16例;年龄35~71岁,平均(53.67±5.64)岁;体质量指数18.2~24.7kg/m2,平均(21.05±1.12)kg/m2。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伴有突发胸背部疼痛、血压升高等疑似症状;②年龄18~80岁;③病程≤48h;④意识清晰,可配合检查;⑤知情同意研究。

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功能异常;②合并精神障碍;③合并恶性肿瘤;④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⑤哺乳或妊娠期患者;⑥对造影剂过敏。

1.2 方法

检查仪器选用西门子公司的64排128层CT机(型号SOMATOMDefinitionAS),从患者主动脉弓上方2~3cm位置扫描至髂总动脉分叉下方2cm位置,扫描前指导患者行屏气训练,在单次屏气下完成扫描;先行平扫,扫描电压为120kV,电流为500mA,螺距为1.375:1,视野为36cm,矩阵为512×512,采集层厚为0.75mm,窗宽为400HU,窗位为40HU;平扫结束后,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造影剂碘帕醇注射液(生产厂家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293)100mL,注入速率为3mL/s,注射结束后再以3mL/s速率注入40mL生理盐水,并以团注追踪法追踪对比剂浓度,达到110HU阈值后,实施扫描,扫描时间7~12s。扫描结束后,将图像传输至图像处理工作站,以MPR技术重建,主要重建矢状位、冠状位与主动脉弓平行的斜位图像,重建层厚、间隔均为3mm,窗宽为700HU,窗位为80HU。全部图像均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独立检阅,疑议图像请更高级别医师判定;全部患者64排螺旋CT MPR技术检查结束后,均行DSA检查,并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64排螺旋CT MPR技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诊断灵敏度[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及准确度[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阳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及阴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且观察64排螺旋CT MPR技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病理特征(Debakey分型、累及区域、伴有钙化与血栓等)诊断效能。

1.3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DSA检查结果

40例疑似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经DSA检查31例确诊,占77.50%。

2.2 64排螺旋CT MPR技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效能分析

依据DSA诊断“金标准”,64排螺旋CT MPR技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灵敏度为93.55%(29/31)、特异度为88.89%(8/9)、准确度为92.50%(37/40)、阳性预测值为96.67%(29/30)、阴性预测值为80.00%(8/10),且与DSA检查结果一致性好(Kappa=0.793),见表1。

2.3 64排螺旋CT MPR技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病理特征诊断效能分析

64排螺旋CT MPR技术检查与DSA检查急性主动脉夹层Debakey分型、累及区域、伴有钙化与血栓特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64排螺旋CT MPR技术检查与DSA检查急性主动脉夹层结果对比(n)

表2.64排螺旋CT MPR技术检查与DSA检查急性主动脉夹层病理特征对比(n)

3.讨论

急性主动脉夹层作为常见主动脉血管疾病,其因主动脉管壁破裂,血液流入动脉壁中层,并逐渐剥离主动脉内膜与中膜引起,而夹膜层血肿压迫容易引发脏器缺血,严重会诱发心律失常、心衰等,导致患者死亡[7,8]。DSA作为主动脉夹层诊断准确方案之一,其虽能够判断病情,但检查存在创伤,应用存有局限。因此,需寻求急性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检查方案,以指导临床诊疗。

螺旋CT作为临床常用影像学检查手段,其具有高分辨率、检查快速等优点,可观察细小病变,且可重建多平面图像,现已被广泛用于各类疾病诊断[9]。相关研究指出,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有较高诊断价值,且利于鉴别急慢性主动脉夹层[10]。研究表明,螺旋CT判断主动脉夹层主要依靠真腔、假腔原理,其中真腔是指原血管腔,假腔为主动脉管壁间形成的夹层腔,通常情况下真腔密度较假腔高,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假腔密度随之上升,且当其压力超过真腔,则会引发血管破裂[11,12]。螺旋CT平扫可鉴别大部分真腔与假腔,但对于疾病早期,仍需行增强扫描,通过观察造影剂密度,以判断病情[13]。同时,研究指出,螺旋CT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时,除需关注真腔、假腔直接特征外,还需查看心包血肿、血管壁钙化斑块移位等间接征象,并结合主动脉增宽、腔内密度等平扫征象,以提高诊断准确率[14]。MPR技术作为CT主要重建技术之一,其可重建冠状位、矢状位等任一图像,且重建层厚可任意调节,利于观察病变全程,判断疾病[15]。现已有研究证实,64排螺旋CT MPR技术在各类疾病中均具有较高诊断效能,且可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16]。

本研究将64排螺旋CT MPR技术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诊断,结果显示,依据DSA诊断“金标准”,64排螺旋CT MPR技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灵敏度为93.55%、特异度为88.89%、准确度为92.50%、阳性预测值为96.67%、阴性预测值为80.00%,且与DSA检查结果一致性好,同时其与DSA检查急性主动脉夹层Debakey分型、累及区域、伴有钙化与血栓特征对比均无差异,说明64排螺旋CT MPR技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较高,且利于鉴别疾病病理特征。分析原因在于,64排螺旋CT MPR技术通过重建矢状位、冠状位与主动脉弓平行的斜位图像,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破裂口位置、长度等,且可在轴位图像上显示破口与再破口位置,查看管壁钙化移位情况,从而判断夹层累及范围,评估疾病分型[17-19]。针对本研究结果,考虑未来可将64排螺旋CT MPR技术作为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重要诊断方法之一,但也有研究指出,MPR技术整体显示效果不如CT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VR)、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技术,因而未来可将其与其他CT三维重建技术结合应用,以提高诊断准确性[20]。但本研究并未将MPR技术与其他CT重建技术进行对比,且未探讨联合应用价值,研究结果存有局限,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综上所述,64排螺旋CT MPR技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有较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且可鉴别疾病Debakey分型、累及区域、伴有钙化与血栓特征。

猜你喜欢

预测值夹层主动脉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法电再次修订2020年核发电量预测值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MRVE夹层梁随机振动的最优跳变参数控制
护理干预预防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
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感染并发症救治一例
MSCTA与DSA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