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状动脉CTA和DSA对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价值

2024-02-29张昕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国家卫健委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34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年2期
关键词:斑块冠心病血管

张昕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国家卫健委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134)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A和DSA对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CTA和DSA检查。选取具有资深诊断经验的同一批诊断医师对CTA和DSA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诊断,并将诊断结果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CTA和DSA两种检测方式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斑块性质情况及CTA对冠状动脉血管狭窄诊断价值。结果以DSA检测结果为诊断金标准,CTA狭窄血管检出率为98.51%。两组检测结果之间在血管狭窄类型以及斑块性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测灵敏度为98.33%(118/120),CTA检测特异度为95.39%(269/282)。结论冠状动脉CTA和DSA对冠心病患者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冠状动脉CTA为无创操作。

冠心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是指因冠状动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者堵塞,引发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缺氧或者坏死的疾病。冠心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胸痛、血压下降、恶心以及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心力衰竭或者猝死[1]。冠心病发病机理较为复杂,近些年学者们关于冠心病发病机理开展了大量研究分析,但是并没有形成统一明确认识,目前学术研究中普遍认为冠心病与患者高血压、高血糖、肥胖、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高脂肪高热量等不合理膳食、感染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密切关系[2,3]。相关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初次发病时,猝死率高达30%,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全世界每年因冠心病死亡人数超过700万,在单病种死因排名中位居第一[4]。近些年受到我国老龄化影响,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冠心病预防和治疗已经成为临床重点关注的问题。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早发现、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因此冠心病的准确可靠诊断便显得至关重要[5,6]。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目前临床诊断冠心病的常用手段,特别是在冠心病筛查中普遍使用,但是DSA为有创操作,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并且在部分情况下还可能引发一些潜在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7]。在这种情况下寻找一种更为安全有效并且准确可靠的冠心病诊断方法,对于冠心病的诊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是一种低辐射剂量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可以通过对患者冠状动脉进行成像来实现对患者的诊断,整个检查过程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创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该技术开始在冠心病诊断中推广应用[8]。本文重点分析冠状动脉CTA和DSA对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冠心病诊断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6例,女性28例;年龄42~81岁,平均(60.25±7.46)岁;心率38~79次/min,平均(69.85±2.26)次/min。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具有冠心病典型临床症状,并且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②患者意识清晰,了解本次研究目的以及过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病历资料完整、清晰、明确;④通过医院伦委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器质类疾病以及其他严重疾病患者;②合并糖尿病以及其他全身慢性疾病患者;③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⑤对碘对比剂过敏患者;⑥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或者永久性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⑦依从性较差患者。

1.2 方法

对64例冠心病患者均进行CTA和DSA检查。首先开展CTA检查,应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扫描仪,在进行检查前设置管电压为140kV,管电流为450mA,层厚和层间距分别为0.625mm和1.25mm,螺距为1.25。为了取得更为理想的检测效果,在进行检测前有必要对冠心病患者开展呼吸功能训练,提升患者的屏气功能,有助于在CTA检查时在一个屏气周期中完成CT检测。然后在患者肘动脉注入约75mL浓度为350ng/mL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控制注入速度为5.0mL/s,在注入非离子型碘对比剂之后对患者进行造影剂跟踪检测,将采集得到的数据输入专业数据处理分析软件中,对冠心病患者CTA成像特点进行分析。

冠心病患者CTA 检测完成之后2w 之内进行DSA检测,应用飞利浦FD20 平板血管造影系统和西门子型AxiomArtisDTA血管造影机,首先完成患者6个常规体位以及左右冠状动脉的造影检测,然后基于患者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对其他体位的造影检测,在完成所有检测之后选择充盈最佳的影像进行分析。

在医学影像分析中,对CTA和DSA两种检测方式所诊断得到的血管狭窄程度以及斑块性质进行详细准确记录。冠状动脉分段本文采用纽约心脏协会所定义的15阶段分法,将第1至第3段定义为右冠状动脉中远段,将第4段定义为后降支或者左室后支,将第5段定义为左冠状动脉主干,将第6段至第8段定义为左前降支近中远段,将第9段和第10段定义为第1和第2对角支,将第11段、13段和15段定义为左回旋支近中远段,将第12段和第1段定义为第1和第2钝缘支。

为了保障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选取具有资深诊断经验的同一批诊断医师对CTA和DSA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诊断,并将诊断结果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CTA和DSA两种检测方式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斑块性质情况及CTA对冠状动脉血管狭窄诊断价值。

本文采用如下表达式表征冠状动脉血管狭窄量,即(狭窄部位近端和远端正常血管直径平均值-狭窄部位血管直径)/狭窄部位近端和远端正常血管直径平均值×100%。基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管腔截面缩小量对狭窄程度进行评价,如果缩小量超过75%,则判定为重度狭窄;如果缩小量在50%~75%区间范围内,则判定为中度狭窄;如果缩小量<50%则判定为轻度狭窄;如果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管腔截面缩小量达到100%,则判定为完全闭塞。斑块性质基于钙化情况可以分为钙化斑块和非钙化斑块。在CTA对冠状动脉血管狭窄诊断价值分析中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8.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开展χ2检验。P<0.05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CTA和DSA两种检测方式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情况

DSA共检测出狭窄血管402支,其中轻度狭窄血管157支,占比39.05%;中度狭窄血管125支,占比31.09%;重度狭窄血管112支,占比27.86%;完全闭塞血管8支,占比1.99%。CTA共检测出狭窄血管396支,其中轻度狭窄血管151支,占比38.13%;中度狭窄血管119支,占比30.05%;重度狭窄血管113支,占比28.54%;完全闭塞血管13支,占比3.28%,见表1。两组检测结果之间在血管狭窄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DSA检测结果为诊断金标准,CTA狭窄血管检出率为98.51%。

表1.CTA和DSA两种检测方式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情况

2.2 CTA和DSA两种检测方式斑块性质情况

DSA共检测出斑块63个,其中钙化斑块42个,占比为60.00%;非钙化斑块28个,占比为40%。CTA共检测出斑块70个,其中钙化斑块34个,占比为53.97%;非钙化斑块29个,占比为46.03%,见表2。两组检测结果之间在斑块性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CTA和DSA两种检测方式斑块性质情况

2.3 CTA对冠状动脉血管狭窄诊断价值

本文以DS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A对冠状动脉血管狭窄诊断价值。DSA检测结果显示血管狭窄程度为重度及以上数量共有120支,中度及以下数量共有282支。CTA检测灵敏度为98.33%(118/120),CTA检测特异度为95.39%(269/282)。

3.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受到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并且不同患者之间的发病机理以及病变机制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从根本上导致患者的临床风险也各不相同,增加了患者诊疗难度。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医疗水平的提升,冠心病患者预后整体上有所改善,但是冠心病诊疗依然是临床研究难点,如何尽早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准确诊断为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可靠依据,是目前临床冠心病研究的重点方向。

DSA冠状动脉成像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主要手段,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以及疗效评价提供有力支持。但是DSA冠状动脉成像属于有创操作,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并且检查重复性较差,检查费用昂贵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大范围推广应用。近些年多排螺旋CT设备以及相应的配套软件得到了快速发展,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也日益凸显。有研究表明基于多层螺旋CT的CTA检测具有无创伤、操作简单、图像清晰、诊断准确率高等特点,因此在冠心病诊断中更容易获得患者及其家属认可[9]。CTA检测可以在患者一个心动周期内完成所有扫描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扫描时间,避免长时间扫描对患者产生辐射,同时CTA检测还可以进行无心率控制冠状动脉成像,能够对患者冠状动脉情况进行清晰显示,对于冠状动脉狭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对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DSA和CTA检测,结果显示DSA共检测出狭窄血管402支,CTA共检测出狭窄血管396支,以DSA检测结果为诊断金标准,CTA狭窄血管检出率为98.51%,可见CTA对冠心病患者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CTA之所以具有这么高的诊断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些年多层螺旋CT检测技术的发展,一方面CTA具有良好的时间以及空间分辨能力,另一方面在工作站中对扫描数据进行图像重建具有较好的保真性,可以对微小动脉以及狭窄血管管腔内的情况进行清晰显示,同时对于压迫以及占位等血管外病变也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CTA检测在斑块性质方面也具有较高的区分准确性,DSA和CTA两组检测结果之间在斑块性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斑块的易损性,通过斑块性质分析有助于判断冠心病患者危险事件发生概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照,比如易损斑块纤维帽较薄容易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同时CTA检测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表明其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综上所述,冠状动脉CTA和DSA对冠心病患者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冠状动脉CTA为无创操作,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

猜你喜欢

斑块冠心病血管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血管里的河流
最伤血管的六件事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