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道镜检查联合LEEP术治疗宫颈CIN的疗效观察

2024-02-29王思漳州市芗城区妇幼保健院妇保科福建漳州363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年2期
关键词:内瘤阴道镜鳞状

王思 漳州市芗城区妇幼保健院妇保科(福建 漳州 363000)

内容提要 目的观察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接受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72例,依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36例纳入参照组,执行常规手术治疗方案,其余36例患者归入实验组,执行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方案,对两组的治疗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的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和人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内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中,运用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环形电切术,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人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指标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与复发的概率。

宫颈上皮内瘤变主要指宫颈癌前病变,现阶段,我国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病概率居高不下,且呈现年轻化发展特点,如若延误治疗,患者会表现出阴道排液、阴道出血等不适症状,严重情况下会对患者生命健康带来极大危害[1,2]。对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治疗,常用宫颈环形电切术,借助高频电刀形成的高温,把病灶直接切除,不会对附近组织带来极大影响,且术中出血量比较少。阴道镜有着无创性、可重复性优势,在宫颈环形电切术中,通过阴道镜检查,可将病变情况完全显现出来,对手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能够保证手术顺利完成。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种治疗方式的运用价值,现对7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治疗过程与结果展开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72 例,依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36 例纳入参照组,其余36例归入实验组。参照组中,年龄25~58岁,平均(41.62±3.23)岁,怀孕次数0~5次,平均(2.61±0.42)次,生产次数0~3次,平均(1.52±0.24)次。在实验组中,年龄25~59岁,平均(42.04±3.41)岁,怀孕次数0~6次,平均(3.01±0.52)次,生产次数0~3次,平均(1.43±0.22)次。两组患者临床基础资料对比具有均衡性(P>0.05)。

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均与《妇产科学》中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相一致,且通过宫颈活检确诊;②全部患者均满足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手术指征;③全部患者临床基础资料储存完整,无任何缺项。

排除标准①排除罹患阴道炎症、宫颈恶性病变、免疫疾病的患者;②排除罹患精神、凝血障碍、认知功能受损的患者;③排除伴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念珠菌感染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月经结束后7d接受手术治疗干预,手术前3d要求患者禁止性生活,手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其中,参照组执行常规治疗方案,让患者处于膀胱截石位姿势,保证宫颈、外阴完全暴露,持续硬膜外麻醉,经过消毒处理后,利用鲁哥氏碘液(浓度5%)与醋酸进行宫颈擦拭处理,明确宫颈病变的大体位置,使用常规手术刀,将宫颈病变组织切除,切除深度为20~25mm,并把病灶外缘切除3~5mm。实验组执行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方案,让患者保持膀胱截石位,将宫颈与外阴完全暴露,常规消毒处理,利用利多卡因(浓度2%)进行局部麻醉,把窥阴器置于阴道处,将完全暴露宫颈与阴道穹窿,利用阴道镜对宫颈形态、病变范围、病变程度进行探查,同时使用鲁哥氏碘液(浓度5%)、醋酸明确病变的范围,利用电刀实施环切手术,功率设定为40~50Hz,选取宫颈表面垂直入路实施切除,切除范围以超过病灶5mm为界,切除深度保持6~10mm,尽可能将病变部位一次性切除,切除之后实施电凝止血处理。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接受抗感染治疗,嘱咐患者在2个月之内不可冲洗阴道、盆浴等。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指标观察。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②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人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指标水平观察。在手术前1d、手术后第3天,让患者处于空腹状态下进行静脉血抽取,通过离心处理10min,取上清液备用,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记录值、人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记录值进行对比分析;③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3.0版本统计学分析系统展开数据统计分析,%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P<0.05为统计学差异显著。

2.结果

2.1 对比手术指标

相较于参照组,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更好,差异对比P<0.05,见表1。

表1.对比手术指标

2.2 对比手术前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检验值、人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检验值

手术前,两组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检验值、人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检验值对比无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检验指标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更低,差异对比P<0.05,见表2。

表2.对比手术前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检验值、人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检验值

2.3 对比术后并发症

相较于参照组的31.25%(10/32),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2/36)更低,差异对比P<0.05,见表3。

表3.对比术后并发症

2.4 对比术后6个月内复发情况

对两组患者展开为期6个月的术后随访调查,相较于参照组的21.87%,实验组术后复发率明显更低,差异对比P<0.05,见表4。

表4.对比术后6个月内复发情况

3.讨论

宫颈癌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女性病症,一旦发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影响,宫颈癌与宫颈上皮内瘤变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对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能够有效控制宫颈癌的发展,降低宫颈癌的发病概率。对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治疗,主要运用常规治疗方式,尽管此种方式效果良好,但是手术切口比较大,容易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远期复发率比较高。为此,探究一种效果良好、创伤性、复发概率较低的手术治疗方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而言意义重大。阴道镜作为内窥镜,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清晰的手术视野,使手术精准性进一步提升,便于把宫颈癌变组织清除干净[3,4]。宫颈环形电切术利用环状金属丝所形成的电极刀,将病变组织切除干净,因电极刀能够传导电波,该电波具有高频、低压的特点,一旦与病变组织相互接触,可形成高热反应,病变组织与高热设备相互接触所形成的高热反应,会使组织变形、脱落,进而实现宫颈病变组织快速切割的目的[5]。除此之外,宫颈环形电切术还能与电切、电凝同时进行,便于促进组织的重建与凝血,有效调节宫颈局部循环,使病变组织快速愈合,缩短治疗的时间。

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中,不会对患者自身带来极大的创伤影响,强化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近期治疗效果。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运用,可强化手术的准确性,以免常规手术过程中,对病灶附近组织产生拉扯等表现,达到微创治疗的目的,控制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长、恢复时长。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参照组,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更好,差异对比P<0.05。由此可见,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中,运用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环形电切术,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根本原因是与常规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宫颈环形电切术的临床操作较为简单方便,可以把病变组织直接切除,并展现电凝止血作用,控制术中出血量,强化术后恢复的效果。除此之外,宫颈环形电切术通过对电圈移动速度、电切功率加以控制,能减轻对病灶附近组织的热损害,不会对患者机体带来较大的创伤影响,有助于术后恢复。

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人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作为和引发宫颈癌的重要血清标志物。其中,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属于鳞状上皮细胞分泌的丝氨酸蛋白抑制剂,健康人体内血清中的含量比较少,一旦出现宫颈上皮内瘤变,蛋白激酶会使细胞减少,且释放大量的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以至于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指标水平明显升高。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人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指标具有高表达特点,可对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产生不利影响,从而达到促进癌变细胞逃离、保护人体免疫系统的目的。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手术前,两组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检验值、人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检验值对比无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检验指标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更低,差异对比P<0.05。由此可见,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中,运用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手法,能够积极改善患者体内重要血清标志物的变化情况,有效控制宫颈癌的发展,且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表现。

在本次临床研究中发现,相较于参照组的31.25%(10/32),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2/36)更低,差异对比P<0.05。由此可见,接受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根本原因是此种治疗方式,能够缩短患者的并发症,通过减少手术区非必要暴露时间,有效避免创面感染、宫颈狭窄、术后出血、发热等并发症的发生,进而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除此之外,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两组患者展开为期6个月的术后随访调查,相较于参照组的21.87%,实验组术后复发概率明显更低。由此可见,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复发概率更低。原因是此种治疗方式安全性比较高,创伤相对比较小,在切除病变组织后,予以电凝止血干预,可强化止血效果,且手术后没有瘢痕,不会对患者的妊娠功能带来影响,相较于常规治疗,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不采用压迫止血方式,可预防术后出血,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过程中,运用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方式,能够使手术时间进一步缩短,改善患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人可溶性白细胞抗原G等指标水平,强化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安全性比较高。

猜你喜欢

内瘤阴道镜鳞状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p16/Ki-67双染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病变中的应用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阴道镜宫颈活检联合LEEP术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评价
Polo样激酶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姜黄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