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嘉峪关魏晋画像砖中的衣食住行

2024-02-29

文化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嘉峪关魏晋壁画

任 芳

嘉峪关魏晋墓被称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考古工作者先后对嘉峪关魏晋墓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发掘墓葬18座,其中7座是壁画砖墓,获得了760余幅内容丰富的彩绘砖画。这些砖画反映了政治活动、军事战争、民族关系、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砖画形式多样,多为一砖一画,也有以整壁绘画的大型壁画和由数砖组成画面的小幅壁画和半砖一画等,记录并反映了当时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状况。此外,嘉峪关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受其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和多元文化的交流频繁发生,这些历史事实在砖画内容中也得到了真实的反映。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基础保障。嘉峪关魏晋砖画所描述的内容为我们了解这个时期人们的基本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本文根据嘉峪关魏晋墓出土部分砖画所反映的资料信息,浅析魏晋时期这一区域人们的衣食住行。

一、衣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服装史上第二次大变革时期,期间服饰交融较为普遍,思想活跃,服饰不仅有大袖宽衫、褒衣博带这种优雅飘逸的风格,还有大量吸收了各少数民族元素的服饰,因而创造性地发展了许多新服饰。嘉峪关魏晋墓砖画内容主要有两种服装,一种为奢华富丽的官员或庄园主穿的服装;另一种是适合劳作劳动者常穿的服装。

在此,主要从嘉峪关魏晋壁画内容涉及的首衣、体衣和胫衣几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一)首衣

1.帢、角巾、葛巾

《宴饮图》(如图1所示)出土于1号墓,画面内容为榻上左起第一和第三人戴帢,第二和第四人戴角巾,皆着交领长衣,榻前置斛和镟、耳杯等物,右旁地上坐两个乐师,头戴葛巾,着交领长衣,一名弹奏阮弦,另一吹箫。这幅砖画内容主要表现墓主宴饮娱乐的场景。

图1 《宴饮图》

此图所见“帢”“角巾”“葛巾”是当时较为流行的服饰。

帢,为巾之一种,是古代士人戴的一种丝织的便帽。“帢”作为魏晋时期的潮流,根据文献记载可知:以缣帛做成,由曹操创制,不分士庶,可以在各种场合使用,也被后世称作“魏帢”,用颜色来区分贵贱级别。今天我们可以通过魏晋砖画看到很多戴白帢、着单衣的人物形象,从屠夫走卒到士大夫,帢既可以是军服,也可以是平常服饰。但遗憾的是我们无法对这些不同样式的帢进行更加详细的区分。

角巾,实际上是“幞头”的原始形态,即指有棱角的头巾,是古代隐士的冠饰。其形制,据明代王析撰《三才图说》记载可知角巾就是一种方形有四个角的头巾。

2.帻、幅巾

《出巡图》(如图2所示)出土于6号墓,画面内容为两位男子骑马疾驶。前面一位戴赤帻、着皁缘领袖中衣和长袴,一手握着马鞭,一手揽辔;后面一位戴黑帻,着黑色长袴,一手握着马鞭,一手揽辔。

图2 《出巡图》

帻,自汉代就开始使用,主要有介帻、平上帻和平巾帻三种。据《晋书·舆服志》记载可知武冠、平上帻皆武官所用,介帻为文官所用。用其者虽要求身份较高,但并不是皇帝专用。

幅巾,是东汉时流行的一种用葛布裁成的裹头巾,后来成为雍雅风度的象征。《三才图会》载:“古庶人服巾,士则冠矣。傅子曰:‘汉末王工多委士服,以幅巾为雅素。’则幅巾古贱者之服也,汉末始为士人之服。”[2]

3.兜鍪

《出行图》(如图3所示)出土于7号墓,画面内容为三个从骑,马上持矟,头戴兜鍪,身着袴褶,正在前行。

图3 《出行图》

此图三人所戴兜鍪,是古代将士在作战时用于防护头部的防护装备。《说文解字》曰:胄,兜鍪,首铠也[3]。因为形状类似于古代的一种炊具鍪,故名。

魏晋时期,河西地区有设防和屯兵的情况,嘉峪关魏晋壁画墓出土《出行图》《兵屯图》《练兵与屯垦图》等内容提供了相关参考资料。而《练兵与屯垦图》则真实地展示了实行“无事则以为农,有事则调之为兵”的“寓兵为农”的屯守政策。

(二)体衣、胫衣

1.皁缘领袖中衣

据《后汉书·舆服志》载:“通天冠,其服为深衣制。随五时色,近今服袍者,下至贱更小吏,皆通制袍,单衣,皁缘领袖中衣,为朝服。”[4]在嘉峪关魏晋壁画中,可以辨识出所绘众多墓主、导骑和捧笏官吏多着黑介帻、皁缘领袖中衣,他们的身份应该是地方政府的佐官。

2.袴褶

袴褶,是由袴和褶两部分组成。褶是一种为广袖或窄袖的、交领对襟的短袍,长度多在膝盖以上。袴,即裤,是一种裤腿非常肥大的筒裤,也称“大口裤”。由于这种裤子裤筒过于宽大,有穿着之人在膝盖处用丝带束缚,起到紧固的作用,因此,这种裤子又称“缚袴”。袴褶约起源于汉朝,流行于魏晋至隋唐时期。是一种兼具实用性和审美价值的服饰,经历了从民间时尚、作战军服到入朝参典,后又被剔除出朝服体系的曲折历程,它的出现,既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揭示了社会制度的变迁和礼仪观念的演变。

二、食

魏晋时期嘉峪关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不仅畜牧业发达,同时农业也逐渐兴起,使得当地的饮食结构丰富多样。由于各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的差异,这里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不仅饮食种类多样,烹饪方式、饮食器具也呈现多样性,地域特色的饮食器具以及各种烹饪手艺的交流融合,共同展现了这片土地上独特的饮食文化。

(一)饮食种类

在嘉峪关魏晋时期,饮食种类丰富多样,肉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宰牲、狩猎和畜牧等壁画内容可知,羊、牛、马、猪、鸡、鸭、狗、骆驼等动物的养殖已相当普遍,这也反映了当时该地区丰富的肉食品种。与此同时,从大量播种、扬场、庖厨等内容可以看出,魏晋时期该地区人们大量食用粮食加工成的熟食,如馒头、薄饼等。

(二)烹饪方式

从大量庖厨图内容可看到烹饪方式有蒸煮和炙烤。

出土于5号墓的《庖厨图》(如图4所示),画面内容为一个灶台上竖着烟囱,灶前跪着一个婢女,正往灶内添柴火,灶上放置一容器似正在蒸煮食物。另一《庖厨图》(如图5所示),画面内容为一个大釜置于三脚架上,釜内有一勺,釜下有火苗蹿出,一女仆双膝跪地、手持柴草似在烧火做饭。壁画内容生动地展示了“煮”的过程。

图4 《庖厨图》

图5 《庖厨图》

在火上烤制食物是最古老的烹饪方式,这种烹饪方式所需用具有切肉案、刀、盛肉器、烤肉叉、烤炉等。嘉峪关魏晋壁画中宴饮、进食等内容常绘墓主或婢女手持烤肉叉,叉上串着食物似在给宾客或主人递送。常见三股叉,这种烤肉叉大大提高了烤肉的效率,也是当时肉食在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写照。

(三)饮食器具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形式多样,饮食器具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饮食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更是历史文化、造型艺术、社会功能和等级制度的反映。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中的饮食图像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揭示了饮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魏晋时期的饮食器具中,我们可以一窥当时的社会风貌。在这个时期,民族融合加深,士族在饮食享受上追求更高层次,同时丝绸之路的开通也促进了东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饮食器具的多样化和精致化。

根据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中大量的庖厨、宴饮、进食、酿造、宰杀和抬水等内容所反映出的饮食器具,这里做简单统计(见表1)。通过观察画像中种类丰富、形制多样的饮食器具,根据器形、组合方式与功能作用等,可知主要包括炊煮器、盛食器、进食器、饮用器和烤食器等。

表1 嘉峪关魏晋壁画中饮食器具

三、住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加之多民族融合,受少数民族的习俗影响,坞和穹庐成为当时独特的居住形式,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安全的居住环境,还承载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功能,成为当时社会风貌的独特写照,也反映了社会多元化和开放性。

(一)坞

东汉时期,由于战争频繁,人们开始兴建一种集生产、生活和军事为一体的建筑,如坞、屯、壁、堡、垒、营、寨等。这些建筑形式在魏晋时期也得到了继承,嘉峪关魏晋墓中常见的建筑有当时颇具特色的坞,坞是一种民间防卫性建筑,四周建有高墙,上面还有垛墙和垛口,方便观察敌情,前面设有大门,门上有谯楼。

出土于1号墓的《坞壁图》,就形象地再现了当时邬的建筑形制及生活场景。砖面左侧绘一小城堡,城墙上筑剁墙,城门上建谯楼,榜题“坞”字。坞外绘有两棵树,树上拴着马和牛,砖面右上方用红色粗线条简单勾勒出了羊圈和牛圈,内绘有牛、羊,似在悠闲地吃草。

(二)穹庐

在嘉峪关魏晋墓画像砖上还出现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的建筑造型——穹庐。

最早记载穹庐的文献是《史记·天官书》:“北夷之气如群畜穹闾。”在魏晋时期,由于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和政权的频繁更迭,河西地区的早期居民不得不遵循季节的变化,从事游牧和游猎,居无定所,生活状态极不稳定。穹庐是一种适应游牧和战争迁移的建筑构造,它灵活易变的特性使其一直伴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和战争。

四、行

在嘉峪关魏晋墓壁画中发现了大量与出行相关的壁画砖,砖画内容以出行、出游、犊车、露车等为主,展现了该地区交通出行的状况。牛拉车在车舆图中占据了主要位置,驴拉车和马拉车则较为罕见。这说明在魏晋时期牛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较高,人们使用牛车出行甚至超过了马车的使用。这一方面是因为马被视为战略物资,另一方面是因为上层社会的推崇,因此,牛车成为了最经济实用的交通工具。此外,牛车在车舆礼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马拉车仅7号墓一幅,但最初所画之时也是牛拉车,后来才改绘为马拉车,所绘制的牛角仍较为明显。

《晋书·舆服志》载:“画轮车,驾牛,以彩漆画轮载,故名曰画轮车。上起四夹杖,左右开四望,绿油幢,朱丝络,青交路,其上形制事事如挚,其下犹如犊车耳。古之贵者不乘牛车,汉武帝推恩之末,诸侯寡弱,贫者至乘牛车,其后稍见贵之。自灵献以来,天子至士遂以为常乘,至尊出朝堂举哀乘之。”[1]

嘉峪关魏晋墓壁画中车舆图所示舆箱形制与制度和《晋书·舆服志》记载相符。舆箱形制主要有敞露式舆箱和卷棚顶式舆箱两种,上起四根直木,车轮较大,曲辕。敞栅式车一般称之为“辎车”,主要是用来运输较大货物的。

五、结语

嘉峪关魏晋画像砖题材主要是以百姓的生产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而闻名,就其内容而言,一方面可以说是当时人们“视死如生”的丧葬观念,故墓葬画像内容基本上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或是现实生活的美好发展;另一方面其较强的原始性、形象性为我们展现了魏晋时期该地区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生活情景,不仅展示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更是研究当时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依据,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窗口。

嘉峪关魏晋时期作为多民族聚集地,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得他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互相影响、渗透,呈现出多种文化因素的风格。通过研究这些画像砖内容以及相关文献记载,我们可以更系统地了解到魏晋时期该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开放性,对当时的人们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限于在当时,而是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猜你喜欢

嘉峪关魏晋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没落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壁画上的数学
北朝、隋唐壁画
首届丝路天使总决赛在嘉峪关举行
在嘉峪关“吹牛”
帮壁画“治病”
魏晋风流,纵是静坐也繁华……
美人骨——回到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