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2024-02-28贾玉琴
贾玉琴
(灵川县灵川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广西 桂林 541299)
糯玉米又称黏玉米或蜡质型玉米,因籽粒中含极粗的蜡质状胚乳而得名,比硬质玉米、马齿型玉米透明度更高。蒸煮后,糯玉米呈软、糯、香、甜的特点,嚼起来有轻微粘牙感,是人们喜爱的玉米品种之一,也可作为饲喂家畜家禽的重要原料,还因其黏性(糯性)而被应用于工业中[1]。此外,糯玉米富含维生素等营养元素,蛋白质含量高,淀粉含量高达5%,非常适合老年人食用[2]。相较于普通玉米,糯玉米籽粒轻,同时具有灌浆期短、生长速度快、籽粒脱水快的特点。桂林市灵川县灵川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近年来通过开发糯玉米新品种,使其高产栽培技术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随着糯玉米市场拓宽,消费者的选择范围扩大。同时,受淀粉产业发展的影响,糯玉米的经济价值更高,极具市场发展潜能。
1 广西桂林灵川县灵川镇糯玉米栽培现状
糯玉米单产22 500 kg/hm2,预期可以获得收益30 000~45 000 元/hm2;扣除糯玉米的肥料费、水电费和后期的人工采集费等成本15 000 元/hm2左右,糯玉米生产利润为15 000~30 000 元/hm2。
糯玉米在桂林市灵川县灵川镇种植面积较大,但糯玉米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高,因此栽培技术难度较大[3]。基于此,普及科学有效的糯玉米种植技术和方法迫在眉睫。
2 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1 优选品种
糯玉米的用途广泛,种植经济效益高。实施糯玉米高产栽培种植技术,要科学选择和合理搭配品种,充分把握糯玉米高产栽培种植技术要点;农户应顺应市场需求,优化配置早熟、中熟和晚熟等糯玉米品种;提高品种的抗病虫害及丰产能力,结合其生长特征,提高抗倒伏能力。适合灵川镇种植的糯玉米品种为浙大糯玉3 号、美玉加甜糯7 号、中糯1 号、花糯1 号等。
2.2 科学播种
1)选地。选择土壤肥力高的地块,最好选择排灌性能高的水旱田。为了提高糯玉米品质,避免不同玉米品种串粉,影响种植效益,要求在糯玉米种植地附近300 m 范围内无其他品种[4]。
2)整地。在整地前用60%乳油丁草胺清理杂草,用量为1 500 mL/hm2,兑水600~750 kg/hm2,均匀喷雾畦面;用耙磨整地,耕翻深度>20 cm,确保翻垄均匀。
3)施肥。耙平后施用有机肥,肥料以猪粪或鸡粪(沤好)或磷肥为宜。针对重茬地块,选择用硫酸锌深翻耙平。排水沟设置成井字沟或田形十字沟,方便排灌水。
4)合理选择播种时间。选择气温为12 ℃左右时播种;灵川镇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气温>18 ℃时播种为宜,9 月中下旬采收。优选一级种直播,播深控制在2 cm 左右,每穴播种1 粒,施加复合肥,干旱条件下可及早播种。
2.3 田间管理及其技术要点
在糯玉米生长的不同时期开展管理,要求遵循糯玉米生长规律,保障植株健壮生长。在糯玉米生长阶段,强化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科学灌溉、及时排水。一般情况下,糯玉米从出苗到采收鲜穗,一般生长期为60 d,最长100 d,收干籽料约130 d。
2.3.1 苗期管理
苗期田间管理工作的核心为保证出苗齐整,待幼苗长到2~3 片真叶时,应尽早间苗,待植株生长到4~5 片真叶时定苗,以达到降低玉米苗密度,促进幼苗健壮生长的效果。多叶定苗时,保留壮苗,每穴保留1 株壮苗,缺苗情况下及早补种[5]。定苗后施肥壮苗,轻培土壮植株。应结合糯玉米的品种、肥水、气候等条件合理设置种植密度。糯玉米栽培密度为60 000~67 500 株/hm2,垄距60~65 cm,株距25 cm;也可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80 cm、窄行40 cm、株距25 cm。苗期相关参数见表1。
表1 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之苗期标准
2.3.2 穗期管理
穗期是指糯玉米从拔节期至抽穗期,该阶段养分需求大,尤其要强化水肥管理,追穗肥要足量。促扎根和平衡壮秆为穗期管理的关键,还要避免出现空秆和倒伏现象。
抽穗后,创造良好的环境及栽培管理条件,保证植株健壮生长和穗分化正常进行。此时糯玉米根、茎、叶等生长旺盛,干重增加较快。到雄穗开花时,全部叶片已伸展,单株叶面积达最大值;茎秆生长很快,每天可伸长5~10 cm,每日茎秆干重增加2 g,增长速度远高于拔节前;根系干重的85%是在穗期积累的。
2.3.3 成熟期
糯玉米授粉是保障玉米成熟的关键,养根攻粒,促进授粉,是防范糯玉米早衰的关键。做好抗旱及清沟等工作,合理施肥壮粒,延长糯玉米绿叶期,确保糯玉米籽粒饱满,保证田间湿润度适宜。
2.3.4 清除杂草与去除分蘖
及时清除杂草可以保证糯玉米幼苗在生长中有充足的营养,防范草害[6]。尽早进行中耕除草,以人工除草、翻耕等形式除草,或者喷洒除草剂除草。及时去除分蘖和多余雌穗,促进茎叶粗壮,防止倒伏。去蘖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要去除2 次,第1 次在分蘖出现时进行,7~8 d 后再进行第2 次。
2.3.5 肥水管理
结合灵川镇的降水量、土壤等分布状况进行合理灌溉,保障糯玉米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有充足的水分;为保障植株正常生长,应施用适量腐熟有机肥、生物肥、磷酸二铵、硫酸钾、硼酸、尿素等,注意施肥时要种肥分离,合理追肥。
2.4 病虫害防治
2.4.1 病害防治
玉米大斑病菌中已发现1 号、2 号和3 号小种,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为害叶鞘和苞叶。叶片患病后,会降低叶片的光合作用,严重时,叶片干枯,造成减产10%~20%,发病严重的地块可减产50%以上。病原菌侵染时间一般是在拔节期至抽穗期,在灌浆期症状开始表现出来。可酌情选择在拔节期使用18.7%丙环·嘧菌脂悬浮剂600 倍液,或17%唑醚·氟环唑悬浮剂500 倍液,或28%嘧菌·丙环唑1 000 倍液,或32%戊唑·嘧菌酯1 000 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 000 倍液。
粗缩病毒病贯穿玉米整个生长期,病株高度通常不到健株的1/2,多数不能抽穗结实。该病主要由灰飞虱传播,其成虫、若虫以口器刺吸玉米汁液为害,因此防病的关键在于治虫[7]。水稻收割前3~5 d 播种,尽量缩短水稻、玉米共生期。选择生育期较短的早熟糯玉米品种,以防成熟时间晚,耽误下茬水稻播种;或播种前用10 mL 高巧+5 mL 立克秀拌种(每2 kg种子用药量)。清除田间、地边杂草,减少毒源;合理施肥、灌水,加强田间管理,缩短糯玉米苗期时长;在病害重发地区,调整播期,使玉米对病害最为敏感的生育时期避开灰飞虱成虫盛发期,降低发病率。玉米苗期,喷洒5%菌毒清水剂300~500 倍液,或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250~300 倍液,喷洒叶面,每7~10 d 喷施1 次,连续喷施2~3 次。
此外,青枯病、锈病等均会对糯玉米的生长造成一定的损害。青枯病、锈病预防方面,应优选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增施底肥农家肥及钾肥、硅肥;平整土地,及时排出积水,合理密植。
2.4.2 虫害防治
苗期的害虫主要是地下害虫及玉米螟。防治时,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为原则,用辛硫磷2 000~3 000 倍液或乐果溶液拌种,预防蝼蛄、蛴螬和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法,即利用害虫天敌防治害虫,如利用赤眼蜂捕食玉米螟,在玉米螟高发区,适量释放赤眼蜂,防治效果较好[8]。
除了上述防治措施外,糯玉米种植中,还需注意以下方面:择优选取优质、抗性强的糯玉米种植品种,除了直播拌种外,还要杀灭潜在微生物病菌和虫卵,田间封闭施用农药防治;田间管理栽培中,合理施肥和及早灌溉,清除田间杂草,防范害虫,尤其是寄居在杂草中的虫卵;夏播合理密植,增加光照,严格控制排水工作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合理轮作和倒茬,每3~4 年轮作倒茬1 次,以达到有效防治玉米病虫害的效果。解毒剂、安全剂使用参照见表2。
表2 不同环节解毒剂、安全剂用量
2.5 收获
受糯玉米品种不一的影响,应结合地区特点进行采收。玉米开花后30 d,即乳熟末期为采收最佳时期,此时果穗花丝呈黑褐色,籽粒间无明显空隙,甜度和糯性均较好。采收过晚,糯玉米果皮厚、胚乳变硬、不易煮熟、适口性差,甚至失去商品性。采收过早,糯玉米甜味不够、质量差、产量低,造成浪费。因糯玉米青穗保存期短,为保证其色味纯正,宜在当天清晨低温带苞叶及时采收、及时上市。
3 基于高产栽培技术的种植关键点
3.1 分析影响玉米产量的成因
灵川镇糯玉米产量与该地区光照不足,使参与光合作用的糖、蛋白质及氨基酸等干物质分泌减少。为增加糯玉米产量,应综合考虑该地区喀斯特山地、丘陵、台地地形以及典型的岩溶地貌特征,合理运用机械收获。科学控制采收时间也尤为重要,要重视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对促进本地区玉米增产具有积极的作用。
3.2 把握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完善糯玉米栽培前的准备工作,整地时要求结合该地区农作物一年三熟的特性,选择适合夏播的糯玉米品种。种植地块上,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通透性好的田块,在播种前整地、松土、开沟起垄。做好种子处理工作,剔除劣质种子,保证出苗率。选择晴好天气晒种,或以浸种方式提升发芽率。
3.3 推动糯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标准化管理模式,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引入现代农业运营体制,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生产,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交易体系、服务体系,提高市场主体和农户参与的积极性。打造糯玉米种植专家智库,开展糯玉米高效种植技术研究,形成种植标准,在基地试验成功后推广。
4 结束语
糯玉米是桂林市的重要粮食作物,对区域农业和南方农业发展有很大贡献。推广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对促进南方地区农业增收大有裨益。结合灵川镇作物生长环境和土壤类型,应在栽培和管理上下功夫,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提高种植效益和产量,推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相关人员应提高重视,深刻认识到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遵循糯玉米生长规律,保障糯玉米的品质和产量,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提高糯玉米种植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