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绽放强盛生命力

2024-02-28刘烨烨

民生周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张宏玉成杨柳青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刘烨烨

春节期间,漫步杨柳青古镇,张灯结彩,节日氛围浓厚。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古镇里木版年画的元素随处可见。

热心的当地人领着我去古镇主路口,看金色的“胖娃娃抱鱼”雕像,“您来了我们杨柳青啊,可得跟金色胖娃娃合个影,‘介’形象就是源自咱杨柳青木版年画里最火的那幅《连年有余》,您说这多吉利!”伯伯天津话浓郁,非常热情,说起家乡文化滔滔不绝。

杨柳青木版年画,始于明代,数百年的传承从未中断,为什么它的生命力如此顽强?很快我找到了答案。

采访杨柳青木版年画“玉成号画庄”第七代传承人张宏时,她的小院里不断有游客进进出出。本以为像年画这样的传统文化,吸引来的一定都是些上了岁数有情怀的人,和我预想不同,小院里一拨又一拨年轻人进来“问东问西”,张宏也都耐心解答。

张宏告诉我,在不改变工艺的基础上,他们这些年做了很多新嘗试,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血液,比如把年画从纸上画到团扇上;又比如和手机厂商跨界合作,将年画和卡通形象结合;再比如将年画元素设计成更符合现代审美的样子,还可以让游客亲自上手体验杨柳青年画中“印”这个步骤,“好多年轻人都会感叹,太酷啦!”

“玉成号”始于1926年,回忆起家族钻研杨柳青木版年画这段历史,张宏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我们能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离不开各项政策的支持,国家一直非常重视”。

年画是吉利画,透露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这项传统文化插上创新的翅膀,再加上政策的加持,就飞入了家家户户,长长久久。

猜你喜欢

张宏玉成杨柳青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effect for the anode positions on th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300W class low power Hall thrusters
杨柳青年画的“副产品”——春宫图
浅析玉成窑器物的艺术风格
高玉成蒸发事件
杨柳青年画的“副产品”——春宫图
Simulating the responses of a low-trophic ecosystem in the East China Sea to decadal changes in nutrient load from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杨柳青
张宏绘画作品
三道粱
从“有例”、“有思”到“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