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标”改造“旧教材”的实践探索
——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第三单元整体学习设计为例

2024-02-27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童义清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周长长方形正方形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童义清

课标与教材,是单元整体学习的蓝本和依据。2022年4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以来,单元整体学习的研讨愈发深入,然而大家遇到了一个共性问题:现行使用的数学教材没有及时更换。“新课标”遇到“旧教材”,我们该以谁为重、如何决断呢?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马云鹏老师说:“新课标已经颁布了,面对新课标、旧教材,我们不能等,要按照新课标的思想和观念来使用旧教材,改造旧教材。”修订组成员吴正宪老师也强调:“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可以先学起来,研起来,动起来。”[1]下面,笔者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第三单元为例,分享基于“新课标”对这个自然单元的整体改造实践探索。

一、起于定位:精读“旧材”“新标”

改造“旧教材”的前提,是定位本单元重点培育什么样的核心素养,“研起来”的基础,是充分研究旧教材、新课标和真学情。

1.研读“旧教材”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第三单元编排的是“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材的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有着严密的编排逻辑和鲜明的目标导向。在这个自然单元中,教材编排了三个例题、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和一个“练习六”,本单元的目标定位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2]三个例题的内容分别是学习“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综合实践学习“周长知多少”,“练习六”主要是单元练习。总体来说,“旧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认识图形,定位是发展空间观念。

2.深悟“新课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能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会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在解决图形周长的实际问题过程中,逐步积累操作的经验,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几何直观。”[3]经过深入学习,我们发现“新课标”中关于本单元的表述只有这5句。除了第1句对应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一核心素养之外,另外4 句都是强调发展学生的“量感”和“几何直观”这两个核心素养。由此可见,“新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对“周长”这个概念的强调和凸显,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已经由单一的发展“空间观念”转向了发展“量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3.比较“异同点”

现行苏教版教材是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针对前一套实验教科书修订而成的,至今使用已逾十年,对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最新要求有相同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点是:学习内容都包括“周长”“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等知识点;不同点是:“旧教材”只强调了培育空间观念,“新课标”却倡导培育量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核心素养指向更加丰富多元。因为最新的数学教材还没有投入使用,暂时还不能确定新教材将如何设计,但可以肯定的是新教材一定会有所调整、优化。

4.摸排“真学情”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他的那本《教育心理学》的扉页上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通过访谈资深教师、认真学习文献,我们了解到学生学习“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不困难,而是在学习“测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和“理解周长含义”时存有困难。我们对3 个班级的134 名学生进行了前测,前测问卷共设计四道题目,并对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见表1)。

表1 单元整体学习学情前测及问题分析

通过学情前测,我们发现学生对面的感知先于对边线(也就是周长)的感知。这是因为周长虽然是一维空间的表达,但却需要从二维的平面图形里抽取,所以学生很容易受到平面图形的面的影响,理解起来确实存有困难和缺乏体验。

5.透视“学段线”

定位单元核心素养和单元学习主题,既要研究本单元的特点,还要审视本单元在整个学段中的编排地位。结合“旧教材”和“新课标”,我们经过梳理和分析发现,小学阶段关于空间观念和量感的课程内容编排存有两条鲜明的编排线索:一条线索是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到“圆柱和圆锥”立体图形的学习,这条线索主要指向培育空间观念;另外一条编排线索是从“元角分”到“认识体积”,这条线索主要指向培育量感(见图1)。

图1 苏教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与“常见的计量单位”编排体系

不难看出,本单元的编排位置比较特殊,它既处在“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这条编排线上,也处在“培育量感”的编排线上。以前,本单元承载的育人使命主要是发展空间观念;现在,本单元的定位就是既要遵循“旧教材”的编排次序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发展空间观念,又要凸显“新课标”的精神,通过学习周长发展量感,这两条线索的教育价值都要兼顾。

二、建于设计:精构单元课程

精心重构单元课程,可以用大概念的神韵统领,从单元目标切入,进行整体设计。

1.研制单元目标

学生开展单元整体学习,首先需要教师设计出具有整体性的单元课程,而确定单元大概念是实现单元内容整体性的“牛鼻子”。因为“新课标”对本单元的定位是培育量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等核心素养,所以我们决定把培育量感作为本单元的“主攻方向”,兼顾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结合本单元培育的核心素养(新课标)、学情前测(学生)和内容分析(旧教材),我们确定统领本单元学习的大概念是:封闭图形的边线长度之和就是周长。再基于这个单元大概念,我们设计了如下的单元学习目标。(见表2)

表2 重构后的单元大概念和单元学习目标

2.分解具体课时

单元学习目标,需要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课时目标方可高质量落地。在充分尊重“旧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对单元学习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形成了四个课时目标。再依据课时目标进行了单元情境主题和分课时内容的设计。我们认真借鉴了人教版、北师大版、西师大版、北京版、冀教版等五个版本“旧教材”对这一内容的编排特色,对苏教版“旧教材”进行了课时内容的“迭代改造”,最终形成单元重构后的课时划分。

设计“美化校园”作为重构后的单元主题贯穿于整个单元,并分别以校园内非常熟悉的“书签”“教室”“课后三点半”和“测量员活动”领衔四个课时的学习,目的是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从静观走向实践,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实现情境上的整体性。

第1 课时:美丽的书签。把“旧教材”中原来的第2 课时经过优化后调整到现在的第1 课时,便于呼应单元主题,引领后续课时的研究方向,为落实大概念夯实基础。教学围绕图书馆里美丽的书签,分别设置了“感知周长”“理解周长”“辨析周长”和“测算周长”四个环节,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边线长度有初步的直观感知,知道周长的含义,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工具和度量单位测算周长。

第2 课时:我们的教室。本节课的内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重点是认识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当然,学生在“猜想—验证”“长(正)方形对边相等”这一图形特征的探究过程中,也需要借助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活动,在发展空间观念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第3 课时:多彩的课后三点半。通过问题驱动“如何测量我们的篮球场和手绢的周长呢?”组织学生在估一估的基础上,分小组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算,并通过汇报反思,提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形成测算模型,积累测量经验。

第4 课时:聪明的测量员。安排四个层次的活动:从“翻花”游戏引出测量五彩绳,唤醒估测和测量线段的基本方法;从装饰长方形相框、五角星相框和爱心形状的相框,引导学生对测量工具、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形成认知体系、建构知识网;从图形的面变小周长不变、图形的面变小周长变大,让学生理解周长的大小与面没有必然的关系;最后通过观看微课了解现代高科技的测量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任何测量工具都是有局限性的。

三、行于实施:精做单元评价

评价,是单元整体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一体化的真正重点是达成单元学习目标的一体化,是落实单元大概念的一体化。所以,我们除了重构出四个课时的课程内容,还设计了单元重构后的四个课时作业和单元质量检测,便于匹配每课时课后的学业巩固,也方便教师发现单元整体学习的真实学情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我们还在每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评价表,用以助力教师精准地教和学生高质量地学。比如我们在第四课时的单元复习课中设计了“测量相框周长”的学习记录表和学习评价表。学习评价表分别从“目标达成、过程参与、小组合作”三个方面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这不仅能让学生自己把握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同时也能提升小组合作的效率,助力单元学习目标的实现。(见表3、表4)

表3 测量“相框周长”学习记录表

表4 “多彩的课后三点半”学习评价表

四、得在适切:精思探索经验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基于“新课标”改造“旧教材”,需要一线教师拥有挑战的勇气和实践的智慧,唯有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实践,才有可能探索出高质量的“班本化”改造经验。

1.探索成果

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各个学段、各个版本的学科教学都存在“新课标”遇到“旧教材”的情况,我们改造的单元可能不同,但改造的路径可以借鉴。研读单元、设计单元、实施单元,除了完整地经历了基于“新课标”改造“旧教材”的宝贵历程,更积累了单元重构经验。我们起于研读“新标”“旧材”定位核心素养培育,建于确定大概念、设计单元学习目标和课时划分,行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整体实施,探索了一条具有普适价值的实践路径。

2.探索反思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面对“新课标”和“旧教材”,一线教师必然需要权衡具体依托比重。本单元我们以培育量感为主,增加了许多发展量感的学习材料,遵循了“新课标”的新要求,同时也重点兼顾培养空间观念,继续学习“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关照到“旧教材”的原有编排特点,但这种设计背景下的具体教学行为比重是否科学恰当,设计中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大情境设计是否适合其他学校,还需要一线教师结合具体的校情班情持续开展高质量的研究。

猜你喜欢

周长长方形正方形
我爱长方形
剪正方形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剪拼正方形
分类数 不出错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巧替换 妙解答
巧算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