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美食“软萩粑”
2024-02-27梁恒雨
梁恒雨
打我记事起,我就记得每年清明节前几天,奶奶都会带着我到山坡上、田野里采软萩草做软萩粑。
清明节前,软萩草比较嫩,是做软萩粑最好的时候。山坡上、田野里,到处都有软萩草的身影。它们叶子细长,犹如极小的菊花叶子,不同的是,软萩草叶子的背面和茎上都有白色的茸毛,摸起来软软的。少数的软萩草顶端会开出几朵黄色的小花,这些小花零星点缀在一片绿色中,上面偶尔还有几颗露珠。风一吹,黄色的小花更加灵动,让人一眼就能找到软萩草。
奶奶提着篮子走在前面,我拿着袋子跟在后面。奶奶边走边说:“这软萩粑又叫清明粑。相传这种粑粑呀,起源于明朝。传说明朝建文帝在‘靖难之役’后,从南京流落到贵州,在白云山削发为僧。当地百姓常常带上大家认为最好吃的食饼作为祭品。一次,建文帝品尝食饼后赞不绝口,得知此饼主料是清明菜,于是,为此饼取名‘清明粑’。从此,清明粑名声渐盛,逐渐成为老百姓过清明节和祭祖的必备食品。这个清明粑在咱们重庆就叫软萩粑。”
奶奶做软萩粑可是很讲究的。首先是摘叶和淘洗。对于软萩草的叶子,奶奶只选择顶端最嫩的那几片,摘下时动作一定要轻柔,然后将这些叶子轻轻地放入水中浸泡一会儿。水中还得放点儿盐,据说,这样做会让叶子上的小虫子自己掉入盐水中,淘洗时便会尽可能地保持叶子的清香和新鲜。
接下来将叶子焯水、切碎。奶奶让我将水烧开后,便把软萩草的叶子放在滚滚的开水里焯一下,然后捞起沥干,再将这些焯过水的叶子切成细细的末儿。
紧接着,奶奶拿出一个盆,在盆中倒入适量的糯米粉和刚切好的叶末儿,再倒入适量的水,将它们搅拌揉搓成团。这可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奶奶总是让我尽情地和弄,即使我弄得衣服上、脸上都是糯米粉,奶奶也不会说我,反而还笑着对我说:“我的乖孙孙变成小花猫了……”
开始包软萩粑了。在奶奶的帮助下,我很快找到了包软萩粑的窍门:包软萩粑如同包汤圆,将揉好的面团取下一小团,再按下一个小洞,将馅儿放进小洞后再将它搓圆,最后把它们放入蒸锅。大约十五分钟后,软萩粑独有的淡淡的清香便会扑面而来。我忍不住夹起一个咬一口,皮儿糍糯,馅儿甜香,仿佛一个美味的小精灵在嘴巴里蹦蹦跳跳,让我口齿留香。
去年年底,奶奶永远离开了我。以后的清明节,我都会做软萩粑,希望清风细雨能给奶奶帶去软萩粑的清香和我对她的思念。
简述做软萩粑的主要原料——软萩草的样子。
借奶奶之口自然穿插建文帝和清明粑的传说,让读者对“我”家乡的清明美食——软萩粑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
运用“首先……接下来……紧接着……”等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将重点部分——奶奶教“我”做软萩粑的过程描写得真实、具体。
全文构思巧妙。小作者借家乡清明美食——软萩粑,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美食的喜爱和对奶奶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