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知识建构的校本课程真实性问题解决
2024-02-27任雯
任雯
[摘要] 在校本课程实施中,以STEAM教育为手段,通过组织学生发现现象、提出问题、发表观点、研究设计,不断架设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效解决真实性问题,为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笔者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邗江实验小学“幸福田园”实践基地为依托,通过实施“温室大棚的自主建设”校本课程,探寻解决校本课程真实性问题的科学策略。
[关键词] STEAM教育;知识建构;校本课程;跨学科素养
STEAM教育是整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人文艺术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教育,校本课程蕴含着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将STEAM教育融入校本课程已然成为一个热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发表观点、研究设计,不断架设学生的知识结构,助力学生解决真实性问题。
校本课程是對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力补充,是学校根据自身办学实际,利用校内一切教育教学资源优势,结合具体学情,自主研发的课程。笔者以本校“幸福田园”实践基地为依托,以“温室大棚的自主建设”校本课程案例为素材,运用STEAM教育手段展开探索。
一、发现真实性问题:冬季种植遇到的现实问题
在“幸福田园”实践基地中,教师会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一些真实性问题。比如,经过学生的悉心种植,一些蔬菜的生长速度不仅没有加快,反而变慢了。于是,学生进行现场讨论。根据不同的讨论情况,教师一边组织学生展开下一步操作,一边引导学生发现接下来的真实性问题。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浇水组为蔬菜浇水;施肥组结合蔬菜现状,为蔬菜施肥一次;增温组将部分蔬菜移到室内,给部分蔬菜更大的生长空间。这样的目的是继续深入观察,及时做出比对。
学生在后续观察中发现,这些蔬菜的生长速度反而变得更慢了。此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农业资料的方式,探寻其中原因,而不应当把原因直接告诉学生,因为这样不利于架设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由于温度较低,所以这些蔬菜的生长速度反而变得更慢了。学生由此意识到,如果温度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这些蔬菜将会枯萎。于是,学生开始思考应该如何解决这些蔬菜生长中的温度问题。最后,学生一致决定:搭建温室大棚。
由此,新的现实问题出现了——如何搭建温室大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查阅权威资料与观察生活现象的方式得知,搭建简易温室大棚需要拱杆、棚膜,有些复杂的温室大棚则需要更多材料。学生先尝试绘制温室大棚设计图纸,再将所需材料准备齐全,然后分组搭建。经过学生的集体努力,坚固耐用的温室大棚得以成功投入使用。又过了一个月,学生对这些蔬菜进行了重新观察,发现长势极好。学生在感受自主探究、合作分工带来喜悦之情的同时,学会如何发现、探索、解决真实的问题。
二、梳理真实性问题:建构空间遇到的实际问题
通过“温室大棚的自主建设”校本课程的实施,笔者发现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根据所发现的现象,提出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这充分说明,教师为学生提供的知识建构环境与空间,是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知识建构理论主张学生提出真实观点与现实问题。例如,怎样帮助蔬菜提高温度?温室大棚都有门吗?3米长、2米宽的地需要多大的棚膜?建造温室大棚需要哪些工具?
在提出以上现实问题后,学生一边积极思考,一边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则组织大家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对于能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式予以解决的问题,继续展开探究。在面对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时,必然会涉及查阅权威资料环节。对于通过查阅权威资料获得的信息,既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也可以通过设计图纸的方式展示。对于温室大棚样式和所需的材料品种、数量,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对于温室大棚是否需要留一个或多个大棚的门,就可以通过设计图纸的方式展示;对于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学生可以采用分组形式,发表各自观点,再次进行探究。
每个小组在确定好探究路径后,还会设计一份原创探究图纸,以便在探究过程中,随时记录小组的最新发现。例如,学校温室大棚只能搭建简易的吗?学生根据这个问题,还会联想到:是否可以加入自动浇水系统、是否可以加入温度计等新问题。
在真实情境中,围绕上述新问题,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观点,讨论其中原因,亲自设计并安装温室大棚,实现“快乐种植、轻松学习”的理想样态。学生能够结合查阅到的相关信息,通过观察、丈量、记录等手段,初步了解温室大棚结构,以此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利用平板电脑等现代化设备进行信息检索,找到所需的信息,以此提高信息筛选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利用工程思维进行构思,以此提高分析能力;学会一些基础的测量、大棚连接、传感器测试操作,以此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三、拓展真实性问题:建构知识遇到的研究问题
在“温室大棚的自主建设”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断架设学生的知识结构,让传统上相互分离、各成体系的学科中间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促进跨学科素养的培养。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通过发现现象、提出问题、发表观点、研究设计,真实了解冬季蔬菜生长现象,顺利改善冬季蔬菜种植环境,让蔬菜顺利越冬,从而让知识与实践无缝对接,将自主探究、分工合作落实在校本课程学习中。
通过“温室大棚的自主建设”的典型案例,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不仅可以解决蔬菜冬季生长问题,还可以解决种植大豆、种植土豆、饲养小动物、观察鸟类等其他校本课程学习中的真实性问题。诚然,在校本课程学习中,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探究对象都会涉及科学、数学、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为此,学生仍然要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运用STEAM教育手段,通过自主探究、分工合作的方式,积极发现现象、提出问题、发表观点、研究设计,不断架设自身的知识结构,解决校本课程真实性问题,避免学科分离所带来的知识断裂现象,以此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真正实现跨学科学习。
总之,我们以本校“幸福田园”实践基地为依托,启动和实施校本课程,不仅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还对校本课程内容领域进行了全面拓展,并将STEAM教育手段运用其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知识建构训练,以此来解决校本课程真实性问题,为培养自身的跨学科综合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红艳,吴雪敏,张义兵.基于深层知识建构的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0,30(06).
[2]赵增红.让科学教学走向田园[J].江苏教育,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