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小衔接期适应性及德育工作研究

2024-02-26何安营

甘肃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实践路径适应性德育

何安营

【摘要】幼小衔接期的学生可塑性强,教育工作者需要抓好这一阶段学生的整体德育工作,为学生的成长筑基。文章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相关问卷,以学生幼小衔接期适应性与德育工作为调查基础,分析幼小衔接阶段德育工作中的问题,探究科学应对策略,提出以学校为德育工作主体,在学校、家庭多层面开展相关工作,形成全时空、全过程德育教学模式,强调学校、家庭作为德育场所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相关引导、促进作用,强化两者在学生幼小衔接期的德育关联性,以彼此协调、共育的形式,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德育价值体系。

【关键词】幼小衔接期;德育;适应性;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01—0028—05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以创新工作方式为导向,切实推进大中小学德育工作,既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实践,也是对学界热点问题的积极回应。小学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整个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因此,立足学生幼小衔接期适应性及德育工作现状,开展相关德育工作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1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强调“坚持双向衔接”,明确指出“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国家课程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實施,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呼吁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协同交流,促进幼小衔接。基于此,教育工作者应了解幼小衔接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以符合教育规律的方式方法,构建出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特点的德育工作体系,这是德育工作者顺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探索。本研究对T市D校、X校一年级学生及家长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116份,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等环节,针对幼小衔接阶段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科学、有效的德育工作策略。

一、关于学生幼小衔接期的适应性分析

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而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因单一的信息传播方式,在新的教育环境之下,难以达到预设教学目标。在幼小衔接期,教育工作者尤其需要明确符合此年龄段学生心理特点的德育形式,在家庭、学校等层面形成全时空、全过程的整体德育工作体系。学校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场所,其功能在于引导、促进、培养学生。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可得知,在幼小衔接期,家庭、学校之间的关联性极强,需要在培养学生相关价值体系时形成合力。因此,本文对学生幼小衔接期的适应性进行数据分析,明确内在联系及教育效果,并根据数据做出质性分析,使影响学生德育的因素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如表1)。

通过分析可知,在关于“适应小学生活”“进入小学学习”问题的调查中,愿意进入小学学习及适应小学生活的学生比例高达92.24%以上,这表明幼小衔接期学生接受教育的意愿很高,幼儿园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为学生入学后接受德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中,7.76%的学生虽尚不能完全适应小学生活,但家长配合度较高,希望孩子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实现预期的德育目标。

通过分析“正确执行指令”“熟练进行语言表达”相关问题的数据结果可知,大多数学生在幼小衔接期具备倾听、语言表达、思维发展等方面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开展德育工作,避免出现学生较难理解教学内容的问题。

在“熟练唱国歌”“熟知小学生行为规范”“了解传统优秀文化”等相关问题方面,平均值达90%以上。这表明在入校之前,多数学生已初步接受了较好的德育,为学生在小学阶段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程、参加校园德育活动等打下了基础。

综合上述调查分析可知,学校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主体,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待值较高;家庭教育是基础,也是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家校合力推进德育工作,能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幼小衔接期出现的适应性问题,既是幼儿园与小学之间教育教学方式的衔接转化问题,也是学校和家庭之间教育配合的问题。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构建出全方位的幼小衔接德育体系,实现1+1>2的教育目的。只有如此,德育工作才能实现有效延伸,使学生在知识流动和观念养成的过程中,更好地把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行为规范转化为自身认知的一部分。可以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学生的学习技能和观念认知水平逐步提升[1],这需要当前的德育工作者辩证看待此阶段工作中的问题。教师不必过于担忧,学前教育阶段已为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应科学分析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顺利适应小学生活[2]。

二、家长对于幼小衔接期德育工作的认知

幼小衔接期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开展德育工作,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在当前,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在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在学生适应性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围绕家长对学生幼小衔接期相关问题的认知情况进行调研,为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提供依据,使家庭教育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支撑(如表2)。

分析调研数据可知,当前家长的认知已发生很大改变,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行为习惯养成,不再将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更加在乎学生全面发展,比较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许多家长表示,幼儿园比较注重初步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具有启蒙性特点,使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而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还通过德育课程和活动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3]。

基于此,家长需要转变角色,陪伴学生及时适应幼小衔接期,规范行为、学习知识。但需注意的是,当下家长对所关注的问题有局限性且家校沟通渠道和方式比较单一、缺乏深度[4]。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回归教育本质和学生认知规律,在新时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关注家校共育,找到新的有效衔接方式,使德育工作更好地开展。

三、结合幼小衔接期适应性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立足家校共育

在幼小衔接期,学校、家庭共同承担着学生德育责任,以家校共育为突破口开展德育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德育工作整体水平。在学校与家庭共同承擔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家校作为共同教育主体,需要达成共识。然后,发挥各自优势,有策略地开展德育活动,从而促使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升。可以说,家校携手开展德育工作,能够将校内德育知识和家庭德育知识有机融合,进而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

1.共建沟通平台,完善家校德育工作体系。分析调研、访谈数据可知,在幼小衔接期,家长虽较关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问题,但对于家校共育认识不足。长期以来,不少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主体是学校,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品德培养,学校担负重要责任,自己只需满足孩子日常生活需求,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哪些重要作用,这就导致一些家长缺乏配合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对此,学校应明确培养责任,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借助家校共育平台,发挥德育工作的作用。同时,通过家校沟通机制及家长会等,有效宣传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促使家长重视德育的目的。家校双方形成合力全面开展德育工作,将德育融入教学及家校生活中,能使德育发挥良好的育人作用,实现全方位育人。

2.健全共育机制,使家校共育有成效。家校共育依赖于畅通的沟通渠道、明确的培养目标、清晰的执行程序等,所以,家校双方应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相关制度。如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及专任教师组成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各项制度,明确责任与义务;邀请家长参与其中,建立健全交流、监督机制,使家校双方形成双向互动的高效德育机制。

3.提高认识,积极开展工作。德育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教育内容,有助于打好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可以说,基于全过程教育理念,打通学校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共育渠道,形成德育合力,符合当前教育理论及教育实践发展趋势。因此,学校教师应凭借自身的专业性,为家长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引导,提升家庭教育成效;家长应及时反馈学生德育效果,帮助学校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使学校能够立足实际完成德育培养目标[6]。

(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德育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采取符合幼小衔接期学生的学习模式,以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在讲解行为习惯养成等内容时,应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主动采取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同时,教师还应开展趣味游戏或形式多样的讨论活动等,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从而取得良好的德育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运用新教学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在学生掌握一定德育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德育质量。

(三)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和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在围绕幼小衔接期学生特点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学校应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时代脉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德育课程体系之中,使教师能够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德育活动。在这样的德育环境下,学生比较熟知相关内容,主动规范自身行为,提升自我认知。特别是教师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结合传统节日或典型事迹开展德育工作,能更好地使学生了解爱国主义思想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的传承。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依据通识教育理念[7],打破学科壁垒,融入多种学科教学作为德育内容的延伸,选用反映爱国主义的文章和诗词等,拓展学生德育。

(四)创新德育工作模式

随着教育理念变化,德育工作模式也需要适应新时代教育要求,不断创新。幼小衔接期的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特殊性,需要教师精准定位符合学生心理的活动范式,将传统的单一德育教学模式转化为多层次的德育教学模式。在以往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传统德育模式被教师当作主要教学模式,此种模式下的教学过程比较缺乏活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学校应积极把握教育界教学前沿热点,用新理论促使教育教学模式转变。例如,学校应以创设良好的德育教学环境为着力点,创新德育教学模式,有效引导学生学习预设知识,还可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站等平台,将筛选、制作的德育内容向全体学生展示,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能够较好地实现德育目标,使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得到提升[8]。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期的德育工作能够为学生全面发展、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是一项系统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此期间,需要学校、家庭形成教育合力,从即时性和延时性等方面着力开展工作,形成全覆盖的德育体系。不仅如此,教师、家长还应主动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强校园德育工作监督体系构建,进而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的德育目标,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许家烨.论课程思政实施中德育元素的挖掘[J].思想理论教育,2021(01):70-74.

[2]赵继伟.“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02):114-119.

[3]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31-34.

[4]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3):9-16+37.

[5]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73-80.

[6]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4):01-06+65.

[7]李太平.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6):89-92.

[8]王啸,鲁洁.德育理论: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J].中国教育学刊,1999(03):17-21.

编辑:彭雪亮

猜你喜欢

实践路径适应性德育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