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更多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
2024-02-26
激励更多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
日前,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发布通知,实施2023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培养奖励300名乡村优秀青年教师,旨在通过对乡村优秀青年教师进行奖励并加强培养,促进其专业成长,努力造就一批新时代“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骨干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推进乡村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这不仅需要各相关部门在媒体宣教、文化塑造和专业培训等方面把工作做足做实,还需要“朴素而丰裕”的物质资源支撑个体生存,丰裕乡村教师的物质生活。此外,要支持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并“留得住”,一方面需要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共同体。根据计划提出,将结合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指导各地把入选的乡村优秀青年教师纳入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为乡村教师成长打造虚拟共同体提供了可能。乡村学校往往较为分散,甚至地处交通不便利的山区,这就为构建传统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增加了难度,高质量教研活动就可能远离了乡村教师。构建形式多样的虚拟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能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克服时空的阻隔,基于数字技术开展同步教研活动,使乡村教师能够享有专业成长的优质资源。
(作者:蔡连玉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上好未成年人防沉迷这一课
近日,《2023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发布。报告显示,35.28%的家长清楚孩子使用家长身份信息注册账号,26.07%的家长会直接让孩子使用登录家长游戏账号的手机玩游戏。上述情形严重影响了企业和防沉迷系统监控未成年人游戏行为的效果,增加了孩子利用家长账户过度消费的风险。
家长在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家長需要提高对网络的认知,引导孩子合理科学使用网络,积极关注孩子上网的心理生理、行为习惯等情况。此外,网络企业应建立健全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避免出现诱导沉迷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实时监控并及时解决可能导致沉迷的问题,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作者:王铎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先学后付”助推校外培训规范发展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在全省校外培训机构推行“先学后付”支付模式的通知》,决定在全省校外培训机构推行“先学后付”支付模式,即培训机构先提供培训服务,服务结束后,家长再结算支付培训费用。“先学后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范校外培训机构“卷款跑路”,进一步促进校外培训治理的规范化,还需要多措并举、多方参与。一是引导校外培训机构加强公益属性建设。校外培训本质上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其教学应针对学生在学校里面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充。二是引入第三方“托底”保障。可引入保险机制来参与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用保险手段防范风险,能够有效解决行政部门管不过来、中小机构风险保证金“吃不消”、机构“卷款跑路”损害消费者权益等难题。三是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对校外培训机构实施信用等级评价,形成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促进校外培训机构提高办学质量,对“老赖”家长,也要纳入征信系统。
(作者:金维民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编辑:徐春霞